臨牀營養的重要性

本文已影響6.13K人 

臨牀營養的重要性,在現實生活中,疾病除了需要用到藥物治療外,還更加需要重視營養的醫治,這樣我們的身體健康也才能得到保障,下面爲大家分享臨牀營養的重要性。

臨牀營養的重要性1

日前有代表建議,要重視臨牀營養治療,加強臨牀營養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臨牀營養工作對疾病治療康復具有重要意義。當前我國臨牀營養專業人才嚴重不足,應該加快補齊這塊短板。

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科學合理的營養治療能有效改善臨牀效果,減少患者併發症和死亡率,縮短住院時間。有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營養醫師數量僅爲3553人,其中66.03%爲臨牀醫學專業背景醫師。相比每年數以億計的住院、門診患者營養診療需求,營養科醫師缺口約爲4萬至6萬人。

臨牀營養的重要性

“應該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將臨牀營養專業納入‘緊缺專業’人才培養政策,建立完善營養專科醫師培訓機制,儘快培養出一大批合格的臨牀營養醫師。”

每一位臨牀醫師在診療時都可能面對營養代謝紊亂或存在其他營養風險的患者,需要協調實施營養干預。代表建議將“臨牀營養學”作爲高等院校臨牀醫學專業本科學習的必修課程,在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中增加營養科輪轉,使每一位進入臨牀工作的醫生系統掌握臨牀營養相關知識技能。

一杯鮮奶就可以支付所有的醫藥費,這樣的道理比比皆是。營養是健康的保證,沒有合理的營養攝入,健康從何談起?

臨牀營養的重要性2

營養不足是指蛋白質-熱量營養不良。

臨牀上常用的篩查營養不良的工具有四種,目前國內、外使用的最爲廣泛的工具屬營養風險篩查2002(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NRS2002),它不僅可以篩查營養不足,還能篩查營養風險(NRS≥3分)。營養風險並不是指發生營養不良的風險,而是指與營養因素有關的出現不良臨牀結局(包括併發症、住院時間、死亡率和住院費用等終點指標)的風險。

早在70年代,Bistrin等表明,使用不同的營養篩查方法,住院患者營養不足的發生率在44%至75%之間。

1997年,Ton等報道非手術科室的住院患者營養不足發生率在45%(使用主觀全面評定)至57%(使用營養風險指數評定)之間,消化內科患者所佔比例較高。

到了2006年,Pirlich等報道德國的13所大醫院住院患者的營養不足發生率降至27.4%。Fettes等的調查研究更表明,外科擇期手術的住院患者營養不足發生率已降至9%,並且提示合理的營養支持能改善住院患者的營養狀況。

我國蔣朱明教授的一份2005-2007年中國13個城市的調查報告顯示外科患者營養不足發生率爲10.1%,營養風險發生率爲33.9%。

臨牀營養的重要性 第2張

其中消化內科患者營養不足發生率高達17%,營養風險發生率爲44.7%。我國中、小城市醫院中6個科室的營養不足發生率略高於大中城市,爲10.4%,營養風險發生率爲33.8%。其中呼吸內科與腎內科營養不足發生率佔前兩位。

我國的這兩份報告均表明營養不足不僅發生在外科,同樣見於內科。國外的6項研究結果顯示營養風險與臨牀結局緊密相連,有營養風險(NRS≥3分)者相比無營養風險者(NRS<3分),其併發症、死亡率增加,住院時間延長,住院費用增加。

Johansen等的研究結果提示,由營養師和護士組成的營養支持小組,對具有營養風險的患者給予營養干預,不僅能令患者的進食量增加,還能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

然而,我國一份報告指出,在有營養風險的患者中,僅有32.8%的患者接受營養支持,同時,卻有10%無營養不足的患者接受了營養支持。提示臨牀醫生對於在什麼情況下應給予合理的營養支持,沒有足夠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這與我國醫學院校普遍缺乏醫學營養教育有關。

一份對90多所醫學院校的調查顯示,對臨牀醫學專業的學生,幾乎沒有一所學校將“臨牀營養學”設爲必修課。也有調查表明我國5年制醫學生平均接受營養教育16.8個學時,遠低於美國4年醫學教育的23.9學時。而美國臨牀營養學會推薦的最新標準爲醫學生必須接受不得低於40個學時的營養教育。我國大多數營養學課程被合併入生理或生物化學中,很少被作爲一門獨立的課程授課。

在日趨複雜的醫療環境下,不僅需要醫務人員充分掌握醫學營養的相關知識,還應加強對醫學生的相應教育,只有將臨牀醫學與營養學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適應目前臨牀工作的需要。

臨牀營養的重要性3

臨牀營養學是關於食物中營養素的性質、分佈、代謝作用以及食物攝入不足的後果的一門科學。臨牀營養支持是指經口、胃腸道或腸外途徑爲患者提供較全面的`營養素,是從上世紀50年代提出並逐步被大家接受的認可的一種理念,一種治療方法。

在住院病人中,三成以上患者需要營養支持,臨牀營養治療目前在醫學界已經與抗生素的應用、麻醉技術、重症監護和器官移植並稱爲二十世紀醫學的重要成就,可想而知其在臨牀實踐中的重要性。

中醫“醫食同源,藥食同根”思想,也表明營養飲食和藥物對於治療疾病有異曲同工之處。合理的營養飲食可提高機體預防疾病、抗手術和麻醉的能力。合理平衡的營養飲食對患者極爲重要。但凡動手術的大病,術後的營養補充和康復手段佔據了整個過程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癌症治療方面,術後康復的重要性往往遠超治療本身。

臨牀營養的重要性 第3張

根據補充營養的方式不同可將其分爲腸內營養和腸外營養兩種。

1、腸內營養是指經消化道給予營養素,其途徑有口服和經導管輸入兩種,腸內營養是維持機體營養的最符合生理的途徑。隨着近年來對胃腸道結構和功能研究的深入,人們逐漸認識到胃腸道不僅是消化吸收器官,還是重要的免疫器官,通過腸內途徑進行營養支持,有助於維持腸黏膜結構和屏障功能完整性。因此,在選擇營養支持方式時,腸內營養已成爲多數臨牀醫生的首選。

2、腸外營養是爲無法經胃腸道攝取營養物或攝取的營養物不能滿足自身代謝需要的患者,經靜脈給予氨基酸、糖類、脂肪等營養素,以抑制分解代謝、促進合成代謝並維持蛋白質的功能。

腸外營養支持適用廣泛,腸外營養支持在危重病治療中的作用日益明顯,在一些疾病(如重症胰腺炎、腸瘻)已成爲主要治療手段之一,其基本適應證是胃腸道功能障礙或衰竭的病人。

3、其中,所有營養素完全經腸外獲得的營養支持方式稱爲胃腸道外全面營養(TPN),在臨牀營養支持中,通過中心靜脈導管進行營養補充的方法,是完全胃腸外營養的必須途徑。爲了方便和規範患者對導管的日常維護,不少醫院開設了靜脈導管護理門診。

總之,營養治療是臨牀綜合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營養治療,可以增強機體免疫,促進病人恢復,減少術後併發症,降低醫療成本,縮短住院時間。如何合理規範選擇營養支持治療方式,保證營養供給恰如其分,在病人的臨牀治療中尤爲重要。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