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的重要性

本文已影響1.14W人 

營養的重要性,不管是剛出生的嬰兒,還是年邁的老人,都需要爲自己的身體裏面補充一定的營養,這樣我們的身體也纔會更加的健康,那麼下面爲大家分享營養的重要性。

營養的重要性1

營養是指人體消化、吸收、利用食物或營養物質的過程,也是人類從外界獲取食物滿足自身生理需要的過程,包括攝取、消化、吸收和體內利用等。

生物從低級到高級,從單細胞生物到高等動植物,從水中生活到陸地生活,所處的環境不同,生態各異。因之,所需要的養料和攝取養料的方式也不相同。

營養學即是研究食物對生物的作用的科學。營養學在其發展的過程中,不僅包括食物進入機體內的變化,如參與生化反應和結合到組織細胞中;還包括指導人們如何選擇食物以保障機體的正常生長、發育與繁殖。所以營養學除了有其生物學意義外,還有其社會經濟意義。

營養的重要性

必需營養素包括維生素,無機鹽,氨基酸,脂肪酸以及作爲能量來源的某些碳水化物。

非必需營養素是指機體能從其他化學物合成的營養素,儘管它們也可以從膳食中獲得。

營養素是指食物中能被吸收及用於增進健康的食物基本元素。某些營養素是必需的,因爲它們不能被機體合成,因此必須從食物中獲得。營養素可分爲宏量營養素和微量營養素。

營養的重要性2

什麼是營養

從字面意思上來看,營養這兩個字分別有着特定的含義:

“營”字的意思是“謀求”;

“養”字則代表着“養生”。

把兩個字合起來,營養是謀求養生。所以問題來了,營養究竟是什麼?

營養是人體不斷從外界源源不斷地攝取食物,經過消化、吸收食物中身體需要的物質,給身體補充養分,維持生命活動的全過程。

什麼是營養素?

食物中經過消化、吸收和代謝,能夠維持生命活動的物質叫做營養素,就是“食物中對身體有益的物質”。

營養素的分類

一般來講營養素可分爲三大類:宏量營養素、微量營養素以及其它膳食成分。

宏量營養素

宏量營養素包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它們在體內經過複雜的氧化分解反應,釋放出一定量的熱量,以保證人體活動的正常需要。

營養的重要性 第2張

微量營養素

微量營養素主要指礦物質和維生素。人體對它們的需求量相對比較少,但如果長時間攝取不足,會出現嚴重的`缺乏,導致各種慢性疾病的患病風險大幅增加。

其它膳食成分

其他膳食成分主要包括:水、膳食纖維、植物營養素、營養素相關的有機化合物等等。

營養素的攝入在於平衡,這也要求我們的飲食也要均衡。

什麼是均衡營養

飲食是維持人體正常生長髮育、身體健康的物質基礎。人們通過合理的膳食、均衡的營養提高健康水平。一旦打破這種平衡,人的健康就會處於危險境地。因此,均衡營養對人體健康尤爲重要。

“均衡營養”包括兩個方面內容:

首先,要求食物種類多樣,每種食物都有不同的營養,通過攝取多種食物達到均衡營養的目的,這樣才能獲取到全面的營養素;

再次,要求在營養素的攝入量上講求適度,不可缺少亦不可過量。

要獲得均衡的營養,我們可以通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膳食和補充必要的營養素等多種途徑來均衡營養。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循序漸進地去保持、調節身體的健康,有一個良好的狀態。

爲了保證營養素攝入更合理、更安全,食用優質的營養食品是營養素補充非常好的渠道。

營養的重要性3

營養

營養是人體不斷從外界攝取食物,經過消化、吸收、代謝和利用食物中身體需要的物質(養分或養料)來維持生命活動的全過程,它是一種全面的生理過程,而不是專指某一種養分。

營養素

食物中的養分科學上稱爲營養素。它們是維持生命的物質基礎,沒有這些營養素,生命便無法維持。人體需要的營養素約有50種,歸納起來分六大類,即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維生素和水。近年來發現膳食纖維也是維持人體健康必不可少的物質,可算是第七類營養素。

這些營養素在體內功能各不相同,概括起來可分爲三方面:

(1)供給能量以滿足人體生理活動和體力活動對能量的需要

(2)作爲建築和修補身體組織的材料。

(3)在體內物質代謝中起調節作用。

營養的重要性 第3張

合理營養

合理營養的含義是,由食物中攝取的各種營養素與身體對這些營養素的需要達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過多。缺乏某些營養素會引起營養缺乏病,如缺鈣引起的佝僂病,缺鐵引起的貧血等等。

某些營養素如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又會導致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病等“富貴病”。營養缺乏和營養過剩引起的病態統稱爲營養不良,都是營養不合理的後果,對健康都是十分有害的。

由於沒有一種食物能供給我們身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素,所以我們在安排膳食時要儘量採用多樣化的食物,根據各種食物中不同的營養成分恰當地調配膳食來全面滿足身體對各種營養素的需要。合理營養還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調方法。一日三餐應定時定量。一般來說,三餐食物量的分配不應相差很多,午餐可適當多一些。

不吃早餐和暴飲暴食都是不合理的進食方式。合理的烹調方法不但可使食物味美可口,促進消化吸收,還可起到消毒殺菌作用,但應注意儘量減少烹調過程中營養素的損失。例如,淘米時過度搓洗,高溫油炸食品,新鮮蔬菜切碎後長時間用水浸泡和長時間熬煮等都會導致營養素的損失。在我國迫切需要普及營養知識,使人民羣衆知道如何獲得合理營養增進健康。

營養素的供給量

營養素供給量簡稱供給量。它是衡量羣體營養素攝取量是否合理的標準 。在制定供給量時98%)人的需要都能得到滿足。我們將這個添加了安全量後的數量稱爲供給量。顯然,供給量大於生理需要量。但是,在制定能量的供給量時不添加安全量,爲的是避免一部分人能量攝入過多導致肥胖。因此,能量的供給量就是其平均需要量。

制定供給量時不僅考慮了個體差異,還參照了飲食習慣和食物的生產供應情況。供給量不是一成不變的,隨着營養科學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營養學家們將根據需要和可能及時加以修訂。我國現在使用的標準是中國營養學會在1988年修訂的“推薦的每日膳食中營養素供給量”。供給量標準主要用於評價羣體膳食質量,對於個人,供給量可作爲參考。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