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殺2是翻拍嗎

本文已影響2.64W人 

不是。

誤殺2是翻拍嗎1

第一部電影確實是翻拍的,但是《誤殺2》這個故事並不是翻拍的,是用原班人馬拍攝一個全新的故事,演員表裏主演們都在,也有新加的演員,監製依然是陳思誠。

近日,由陳思誠監製、戴墨執導、肖央領銜主演的電影《誤殺2》正式殺青,並首發概念海報,用極簡的兒童作文爲視覺主體,以“我的爸爸”爲題。

作爲“誤殺”系列電影的第二部,《誤殺2》在犯罪懸疑類型下,延續父親與孩子的情感內核同時,也將呈現給觀衆全新的角色和全新的故事。

《誤殺2》還發布了新的海報,佈滿褶皺的田字格稿紙上,是兒童稚嫩的鉛筆筆跡,作文標題爲“我的爸爸”,內容只有“砰!‘砰、砰’……”三個字。

誤殺2是翻拍嗎
  

大家看到海報之後也好奇,這個象聲詞代表什麼含義?孩子眼中的爸爸爲什麼和“砰”有關聯?紙上的'水跡暈染是眼淚還是別的?引發網友各種猜測。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誤殺2”片名上還有一大一小兩個指紋拼接而成的心形,與海報整體風格巧妙結合。

這種極簡畫風與系列前作《誤殺》的兒童簡筆畫概念海報異曲同工,同樣是孩子的視角,同樣讓觀衆在感受到親情元素的同時,有更多的解讀角度和更大的想象空間。

《誤殺2》基本上已經預定了爆款影片位置,陳思誠監製、肖央主演、戴墨執導,新增演員包括任達華、文詠珊、李治廷等。但是話不能說得太滿,唯一一個令人擔憂的環節,那就是《誤殺2》的劇情設定。

因爲並不是第一部的續寫,卻是站在第一部的成就之上,如果編劇懸疑點扣不住,劇情完全把控不住觀衆的熱情期待,那麼結局就可能慘敗。

《誤殺2》是陳思成和肖央再次再次聯手出演,延用原班人馬,細心的觀衆會發現封面的導演換人了。是的,《誤殺2》柯汶利不再擔任導演,而是換成了戴墨。

誤殺2是翻拍嗎2

網上關於《誤殺2》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認爲這是一部佳作,有人覺得這就是一部普通的商業片,對於電影最後的彩蛋,大家的看法也是各不相同,《誤殺2》片尾彩蛋是什麼意思?

在《誤殺2》的彩蛋中,是林日朗殺青的畫面,他所經歷的一切,好像是戲中戲。在現實世界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幸福的.家庭,林日朗和他的妻子,還有沒生病的兒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很多人寧願相信,這是林日朗寫的一個劇本,而現實中,兒子沒有生病,一家人也很幸福。

如果電影正片裏的故事真的發生,那麼大概率結局也是如電影結尾一樣,而且可能這還是相對來說比較好的結局,父親捨棄了自己救了兒子;而現實裏,往往結局可能連這個程度都到不了,彩蛋的意義也正在於此。

誤殺2是翻拍嗎 第2張
  

其實《誤殺2》的故事很簡單,林日朗一家三口過着清貧但幸福的生活,但是兒子突發心臟病,需要做換心手術,手術開始前,移植的心臟被人拿走了,走投無路的林日朗,選擇了劫持醫院,目的是爲兒子搶回被偷走的心臟。

爲了兒子,林日朗選擇了放棄自己,但是事情總是事與願違,被偷走的那顆心臟,已經被移植到了市長兒子的身體中。

最後,林日朗用自己的心臟移植給了兒子,就如他臨死前說的話:“我是不會看着我兒子死的,我要讓他給我送終。”

《誤殺2》展示了一個奇怪的醫患關係,不管是移植物心臟的移植,還是到處宣傳的醫療矛盾,都會影響到每一個觀衆的心。正如林日朗與兒子閒談時所說的,兒子問他爲什麼螢火蟲在燈火前面沒有發光。他說:“它們只在最黑暗的時候發出光芒。”

相比於第一部,《誤殺2》玩得更大,不僅限於家庭情感層面,還擴大了它的社會批判面。雖說《誤殺2》也是講述父親保護孩子的故事,但側重於社會重壓下小人物的無力感。其英文名爲“Fireflies in the Sun”,意爲“日光下的螢火蟲”。

世上有一種病,叫“窮命”。

小蟲的名字已在心臟移植手術名單上,如果費用不到位,即使有匹配的心臟,也會順延至下一名患者。

沒有錢,就會有很多無奈,就連生病,可能都生不起。

誤殺2是翻拍嗎3

電影《誤殺》是一部翻拍的電影,很多時候翻拍都是很難超越原作的,但是《誤殺》不一樣,雖然做了一些改編,但是在情節上依然環環相扣,留下很多值得深思的細節,其中一個就是最後結局的時候老頭的笑究竟是什麼意思?

電影裏頌恩的笑真可以比擬蒙娜麗莎的神祕,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頌恩的笑。很多人對於這個微笑都有着不同的理解。

其實這個笑是有伏筆的,前面記者採訪了五六個人,每個人的觀點都很明確,而到了頌恩他什麼都沒說反而笑了,也許是他心中還是相信李維傑是個好人,也許他是證人中唯一一個知道自己在撒謊的人,也許他已經知道了李維傑最後會像他的幻想一樣,畢竟當初李維傑幻想的聽衆就是他。

頌恩在某方面其實也代表了觀衆,他一開始堅信李維傑是個好人,觀衆也希望李維傑能成功逃脫,但是現在這個笑容就表明了頌恩的立場不堅定了,而我們觀衆也開始懷疑頌恩是不是個好人,最後一笑,讓一切都不那麼堅定了,但我們好像明白了絕對是不存在的。

誤殺2是翻拍嗎 第3張
  

頌恩是一個特殊的角色,從一開始的激動到最後沉默。故事一開始頌恩義憤填膺,他的'話非常多,高喊着李維傑是好人,在警察開棺時又大罵警察不顧倫理挖人墳墓。可是後面他開始不願意說話了,甚至記者問他:“你如何看待李維傑的?”他都不回答,就只是露出一個“詭異”的微笑。

對於這個笑容,普遍受大衆認可的解釋就是:這是個無奈、失望、寒心的笑。頌恩在之前對李維傑充滿信任,卻沒想到被李維傑利用作僞證。他心中一直以爲的好人竟然是個不折不扣的壞人,所以頌恩感到寒心。

他甚至對自己產生了懷疑,於是頌恩沉默。

而導演這個鏡頭設計也非常巧妙,頌恩無法評價李維傑,於是看向鏡頭,其實就是導演把問題拋給了看電影的觀衆:對於李維傑,你們又是怎麼評價的呢?

而《誤殺》裏最後的鏡頭,像不像《殺人回憶》中最後一個鏡頭?《殺人回憶》中男主角看向鏡頭,看的是屏幕另一頭的兇手!我估計這個鏡頭也是借鑑了《殺人回憶》!把這件事的看法丟給了熒幕前的你。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