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自己有病

本文已影響1.45W人 

總覺得自己有病,在生活裏有一些人總是感覺自己的身體健康出現了問題,但是經過檢查確實非常的健康,但是又不相信醫院的診斷,始終認爲自己有病,下面小編帶大家簡單瞭解一下爲什麼總覺得自己有病。

總覺得自己有病1

1、不要隨意在網上查詢相關的症狀表現:

最近連着接診了幾個疑病症患者(過度擔心懷疑自己得了重病——癌症、艾滋病等),發現他們都有查百度的習慣。

然而不論查到好的結果(不支持診斷),還是查到不利的結果(支持診斷),患者的焦慮情緒都會加重。

這就很有趣了。

記得以前學診斷的時候也有類似情況。每次學到一個新的疾病就會懷疑自己得了這種病,而且相應的身體部位真的會產生不適感。

難道我們真的得了重病麼?

顯然不是。而是大腦的認知過程出了問題,我們放大了某些小概率的事件,讓大腦誤以爲身體出現了嚴重的疾病。這種放大效應尤其在我們查看相應的信息後會變得更加顯著。

所以當身體發出異常信號後,我們應該去找專科醫生來尋求答案,而不是檢索網絡信息。畢竟百度的搜索質量真的很差,如果你真的`想查,也建議你換個搜索引擎,比如丁香醫生就很靠譜。

總覺得自己有病

2、調整認知偏差:

統計學是我們理解世界、找尋一般規律的方法。一旦統計有誤,就可能導致認知偏差。

焦慮的患者總是擔心出現不好的結果,即使概率再低,也控制不住地出現擔憂。疑病症患者無論做了多少檢查來否定自己的推測,一個“萬一”就可以把他嚇出一身冷汗。強迫行爲者害怕自己沒有完成某個動作,一旦出了問題,後果不堪設想。

人們對於這些擔憂的恐懼程度,大體上符合數學中的期望公式(期望值=發生概率*事情的嚴重程度)。即使概率很低,但只要想到自己無法承受的結果——比如擔心乘坐的飛機失事、看到皮膚有斑就擔心是黑色素瘤、或是想到自己因爲忘記鎖門導致家中被盜,他就會因爲期望值升高而表現出種種擔憂,相應地出現焦慮、疑病和強迫症狀。

但一件事情發生與否,應該看的是概率,而不是期望值。這是神經症患者常見的思維誤區。

總覺得自己有病 第2張

3、學會把注意力從身體和健康中分散出來:

生活中很多人有這樣的體驗——一個字看多了會越來越不像。這個現象其實很普遍,不僅在語言中,就連一個熟悉的地點或者一張熟悉的面孔,看久了之後都有可能會突然陌生起來。

同樣的,如果一個人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身體或面容上,那就是異常的。

一個疑病患者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某天照鏡子後感覺自己相貌醜陋,每天會花很長的時間來照鏡子,之後反覆去做整形,但對於“自己丑陋”的信念絲毫沒有動搖。

厭食症的孩子每天都會關注自己的身形相貌,明明已經很瘦了,但依然會認爲胖得不得了,所以嚴格控制飲食,幾乎只靠菜葉子度日,拒絕一切碳水和肉類。

許又新先生曾寫到“我們反覆或不停地對自身進行自我考察,對健康和生命抱有憂慮和恐懼心理,這就足以使身體功能發生紊亂,引起疼痛和不適”。

“健康人順帶着他的身體過日子,就好像沒有它一樣,完全不去注意它。許多人的痛苦並非來自疾病,而是反思的產物”。

另外,一個字看久了越來越不像,這個現象叫做Jamais vu,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查閱。

總覺得自己有病 第3張

4、理解關於疑病的怪圈:

一個疑病患者反覆要做檢查,做完心電圖結果沒事,沒過兩天又要做超聲心動圖,看到陰性結果後仍無法打消疑慮,繼續要求做心臟核磁。他的人生似乎被卡在了這個環節,他沒有時間再關心妻子孩子,更沒有精力繼續在工作上實現自己。他總是想着“我只有過了這一關,才能繼續”。

在反覆檢查的道路上不斷前進,但這無異於“飲鴆止渴”。每次正常的檢查結果只能讓他得到短暫地寬慰,之後只不過是繼續重複,然而人生卻停滯不前。

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說到——“神經症患者的發展在一開始就被阻斷了,他們對生活中各種問題的解答停留在膚淺的表面,他們個人的難題被相應放大。而普通人能夠爲他們的問題找出更有意義的解答方法,他們能夠不斷前進,遇到新的難題,找到新的解決之道。”

總覺得自己有病2

“老覺得自己有病”就是真病

疑病其實是心病

河北省中醫學院一附院心理科副主任醫師張香芝分析說,小林是因朋友患了惡性腫瘤後,從而產生生命脆弱、緊張恐懼等負面的情感體驗,出現對自身健康狀況過分關注,發展爲將最常見的感冒症狀不合常理地懷疑爲白血病表現。而李先生則因平時工作壓力大,對於開車遇到緊急情況時心跳加速等正常的生理反應過於敏感,從而開始時時關心心臟的問題,稍有不適,就很緊張,從而更加重了心臟不適的感覺。從臨牀心理角度分析,他們已經逐漸發展成爲疾病恐懼症。

“疑病者多心理壓力大。大部分是因爲身邊的人遭遇不幸便聯想到自己的健康狀況,將對方的疾病與自己相聯繫。有的是以前得過病,一旦出現不適就懷疑舊病復發,有的人自覺壓力過大,總覺得自己會有一些疾病纏身,對於自身偶爾出現的不適感覺很敏感,進而憂心忡忡甚至無法正常學習或工作。”張香芝介紹說,最近兩三年中,門診中有10%的疾病恐懼症患者爲40歲以下的年輕人,呈上升趨勢。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