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多樣性水生生物科普展在昆明啓幕

本文已影響1.89W人 

長江多樣性水生生物科普展在昆明啓幕,公衆可在昆明融創海世界通過鱘魚參觀及科普走廊,認識和了解中華鱘、長江鱘等長江水生物的多樣性。長江多樣性水生生物科普展在昆明啓幕。

長江多樣性水生生物科普展在昆明啓幕1

近日,長江多樣性水生生物科普展在昆明融創海世界啓幕。衆多市民走進昆明融創海世界參觀鱘魚及科普走廊,認識和了解中華鱘、長江鱘等長江水生物的多樣性,提高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

長江多樣性水生生物科普展在昆明啓幕

此次科普展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中華鱘保護聯盟主辦,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8家單位協辦,昆明融創海世界承辦,並獲得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和雲南省農業農村廳指導。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會長李彥亮、雲南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張目、雲南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管理局蔡勇、中科院長江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危起偉、中華鱘保護聯盟王利民、昆明融創海世界館長宋天琦等出席了啓幕儀式。

中華鱘被稱爲“水中大熊貓”,長江鱘是珍貴的“長江寶貝”。恰逢COP15會期,中華鱘、長江鱘一齊現身昆明,一方面助力COP15大會的召開,拉近公衆的參會距離,通過科普展樹立和強化公衆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意識;另一方面藉助COP15大會的召開,進一步擴大社會對中華鱘、長江鱘的關注和保護。

生物多樣性使地球充滿生機,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長江多樣性水生生物科普展在昆明啓幕 第2張

“中華鱘在長江生、大海長,其生存史超過大熊貓。但是由於其水生的生活環境,具有隱蔽性且分佈較廣,對中華鱘的保護難度遠超大熊貓。”李彥亮說。

保護生物多樣性有助於維護地球家園,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宋天琦表示:“長江多樣性水生生物科普展是公衆瞭解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及長江保護成果的重要途徑,昆明融創海世界作爲昆明市科普教育基地、昆明市西山區青少年科普示範基地,是滇池保護的踐行者,同時讓更多人蔘與長江保護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據介紹,昆明融創海世界是全國範圍內少數持證可飼養中華鱘、長江鱘的海洋館之一,日前,120餘尾中華鱘及20尾長江鱘已抵達昆明融創海世界,將長期養護於此。在COP15大會召開期間,昆明融創海世界通過科普走廊展示、現場講解、中華鱘及長江鱘參觀等方式開展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科普教育,成爲與會嘉賓、專家及廣大羣衆瞭解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及成果的重要窗口。

長江多樣性水生生物科普展在昆明啓幕2

10月12日,長江多樣性水生生物科普展在昆明融創海世界啓幕。公衆可在昆明融創海世界通過鱘魚參觀及科普走廊,認識和了解中華鱘、長江鱘等長江水生物的多樣性,提高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

本次科普展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中華鱘保護聯盟主辦,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武漢大學、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上海長魚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基金會、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CCF)、長江江豚科教中心協辦,昆明融創海世界承辦,並獲得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雲南省農業農村廳指導。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會長李彥亮、雲南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張目、雲南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管理局蔡勇、中科院長江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危起偉、中華鱘保護聯盟王利民、昆明融創海世界館長宋天琦等出席了啓幕儀式。

長江多樣性水生生物科普展在昆明啓幕 第3張

中華鱘被稱爲“水中大熊貓”,長江鱘是珍貴的“長江寶貝”,恰逢COP15會期,中華鱘,長江鱘一齊現身昆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方面助力COP15大會的召開,拉近公衆的參會距離,通過參觀科普展樹立和強化公衆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意識。另一方面,藉助COP15大會的召開,進一步擴大社會對中華鱘的關注和保護。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會長李彥亮表示:“中華鱘在長江生、大海長,其生存史超過大熊貓。但是由於水生的生活環境,具有隱蔽性且分佈較廣,對中華鱘的.保護難度遠超大熊貓。”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生物多樣性使地球充滿生機,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保護生物多樣性有助於維護地球家園,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COP15以“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爲主題,地球表面71%的面積被水覆蓋,水生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不容忽視。

昆明融創海世界館長宋天琦表示:“長江多樣性水生生物科普展是公衆瞭解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及長江保護成果的重要途徑,昆明融創海世界作爲昆明市科普教育基地、昆明市西山區青少年科普示範基地,是滇池保護的踐行者,同時讓更多人蔘與長江保護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長江多樣性水生生物科普展在昆明啓幕 第4張

昆明融創海世界是全國範圍內少數持證可飼養中華鱘、長江鱘的海洋館之一。日前,120餘尾中華鱘及20尾長江鱘已抵達昆明融創海世界,將長期養護於此。魚羣中最長的中華鱘達2.5m,最長的長江鱘達1.1m,均爲人工繁殖親代魚。中華鱘個體較大,最大者雄鱘體長可達2.5m以上、體重超過150㎏,雌鱘體長可達4米、體重達到680㎏。

中華鱘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和恐龍生活在同一時期,被稱爲水生物中的活化石。由於種種原因,現已瀕於滅絕,被列爲極度瀕危物種。2013年和2014年,中國科學家在連續兩年的野外監測活動中,都未能發現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

長江鱘爲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歷史上主要分佈於金沙江下游和長江上游幹流及支流,近年來野生資源量下降明顯,各支流中已較難發現。在實施增殖放流後,長江干流中的資源量有所增加。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是我國最早建設的水產科學重點研究機構之一,其下的荊州太湖基地主要開展中華鱘苗種培育、成魚養殖、親魚(後備親魚)培育和增殖放流等科研工作。同時也是長江中游江段野生中華鱘救護中心,負責搶救沿江誤捕的中華鱘以及其它珍稀特有魚類。

建立全人工繁殖種羣是開展中華鱘物種保護的最重要途徑之一。中華鱘全人工繁殖是指野生個體通過人工繁殖獲得幼苗(子一代),再經過15年以上的工人培育至性成 熟,之後實現養殖個體的人工繁殖,獲得人工繁殖苗種(子二代)。對性成 熟晚(一般需要15年)的中華鱘來說,全人工繁殖極其不易。

長江所荊州太湖基地於2012年取得中華鱘全人工繁殖技術的突破,獲開口幼苗3.8萬尾。2016年,突破了規模化全人工繁殖並連續取得成功。截止目前,獲中華鱘子二代苗種30餘萬尾。中華鱘規模化全人工繁育的重大突破標誌着中華鱘全人工保育的成功,爲中華鱘規模化增殖放流和資源養護奠定了基礎。

2016年4月16日,瀕危魚類保護學科組科研人員挑選了3尾雄魚和2尾雌魚,經過催產、採精、採卵、人工授精、受精卵脫粘、孵化等過程,共獲得受精卵約6.4萬粒,成功孵化出子二代長江鱘仔魚3萬餘尾,這是繼2013年以來長江鱘全人工繁殖後,連續第四年獲得成功。該成果標誌着長江所長江鱘全人工繁殖技術已成熟。

長江多樣性水生生物科普展在昆明啓幕 第5張

昆明融創海世界將通過科普走廊展示、現場講解、中華鱘及長江鱘參觀等方式開展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科普教育。保護和拯救中華鱘對發展和合理開發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維護生態平衡,有着深遠的現實意義。

同時,昆明融創海世界正計劃向昆明農業、漁業主管部門申請建立“野生動物救助基地”,爲野生動物救助盡到企業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在COP15大會召開期間,昆明融創海世界是與會嘉賓、專家及廣大羣衆瞭解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及成果的重要窗口。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