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老人節是幾月幾日

本文已影響1.4W人 

我國老人節是幾月幾日,尊老愛幼是我國的傳統美德之一,在我國有專門設立的老人節,以關注我國老年人羣生活問題,宣傳尊老敬老的道德理念。下面小編就帶大家看看我國老人節是幾月幾日。

我國老人節是幾月幾日1

每年農曆九月初九。

老人節,每年農曆九月初九,也是傳統的“重陽節”,由2013年7月1日《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

每逢此節日,村中60歲以上的老人,便集中到村文化室,由村政主持,給老年人贈送禮品,表揚老年人的功德與海外鄉親聯歡,開展文娛活動。平日,老人們也常到文化室的敬老室中活動。

敬老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老人節是一個專敬老人、研究老人問題的節日。每年此日,潮汕各地工會及有關單位常舉行敬老或組織老年人開展爬山、旅遊的文化活動。

我國老人節是幾月幾日

我國老人節的詳細情況

2012年6月26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初次審議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草案規定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爲老年節。

草案規定,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國家的一項長期戰略任務,規定禁止對老年人實施家庭暴力,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贍養人,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在保障老年人財產方面,草案規定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干涉,不得以騙取、盜取、強行索取等方式侵犯老年人的財產權益。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侵佔、搶奪、轉移、隱匿或者損毀應當由老年人繼承或者接受贈與的財產。草案對家庭養老作出重新定位,將現行法老年人養老“主要依靠家庭”修改爲“以居家爲基礎”,進一步明確了贍養人對患病和失能老年人給予醫療和照料的義務,並在借鑑國外經驗的基礎上,創設了老年監護制度。

此外,草案對現行法關於家庭成員糾紛處理,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侮辱、誹謗、虐待、遺棄老年人法律責任的條款作出修改完善。

12月28日表決通過新修改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2013年7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正式實施。

我國老人節是幾月幾日2

國際老人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生兒數量明顯減少,人均壽命也從1950年的20歲上升到目前的66歲。這種雙向發展使全球幾乎所有國家的人口結構都趨於老化。據聯合國有關規定,一個國家65歲以上的老年人在總人口中所佔比例超過7%,或60歲以上的人口超過10%,便被稱爲“老年型”國家。除少數非洲國家外,現在幾乎所有國家的人口結構都在趨於老化,這是因爲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而平均壽命不斷增加造成的。1990年第45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從1991年開始,每年10月1日爲“國際老年人日” (International Day of Older Persons) 。1992年,第4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世界老齡問題宣言》,並決定將1999年定爲“國際老年人年”。

我國老人節是幾月幾日 第2張

2009年恰逢“國際老年人年”十週年。1999年“國際老年人年”的主題是“建立不分年齡人人共享的社會”。十年來,在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各國通過採取不同措施,向老年人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和照顧。

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在今年“世界老年人日”的致辭中指出,“建立不分年齡人人共享的社會”的基礎是,必須建立一個包容各方、強調所有人蔘與、實現自我價值、得到照顧和享有尊嚴的社會。爲實現這一目標,各國應進一步採取措施並制定必要的法律保護措施,確保老年人的尊嚴和權利。

中國老人節

中國老人節就是我們熟知的.“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爲“重九”。漢中葉以後的儒家陰陽觀,有六陰九陽。九是陽數,固重九亦叫“重陽”。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

除此之外,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裏祭祖的四大節日。只是近年來,人們對老人的推重,故此節日又被稱爲老人節。

我國老人節是幾月幾日 第3張

重陽節是雜糅多種民俗爲一體而形成的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九九重陽,因爲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我國老人節是幾月幾日3

老人節有什麼節日意義

九月九日,正巧二九相逢,“九”又與長久的“久”同音,是長壽的象徵,所以我國政府近年又把九月九日定爲“老人節”,也稱“敬老節”。

在我國尊敬老人,孝敬老人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這種傳統美德也體現在節令風俗中。不僅是老年人的福祉,而且是文明進步的體現,更是重陽節的內涵和價值所在。

對於重陽節的意義,將中華敬老傳統加以深化和外延,正是作爲中華傳統根本之一的孝道。你的父母或長輩也許還沒成爲老人、不需要敬老,但孝道卻仍然需要。

我國老人節是幾月幾日 第4張

如今中國正步入老齡化社會,國家養老不可能,家庭養老是唯一的出路。由祭祖、敬老、孝親開始,感恩的精神更是能夠遍被所有人中,所有的善心、善意和善行。

重陽節成爲老人家、敬老節是對“尊老、敬老、愛老”的一種傳承,所得到的最廣泛、最普適的價值,便是“感恩”。

重陽節是一個傳統節日,但重陽節的意義,卻是永恆的。將重陽節所蘊含的深層內涵進行最大化地推而廣之。其中蘊含的傳統、內涵和價值,更應爲人所真正認知並深深銘記。

中國傳統的敬老風尚

歷代王朝對養老敬老也作出了許多具體規定:周朝每年舉行“鄉飲酒禮”,用以“正齒位、序人倫、敬老尊賢、息事端、敦睦鄉里”。

春秋戰國時期規定,70歲以上老人免一子賦役,80歲以上老人免二子賦役,90歲以上老人全家免賦役;秦漢之際,國家每年在仲春、仲秋舉行兩次養老禮。

仲秋之月,地方官員,要“按戶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八十、九十禮有加”;漢文帝規定,80歲以上老人,每月供給大米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並規定“凡孝於親者人帛五匹”。

我國老人節是幾月幾日 第5張

唐朝規定,“男人七十、婦人七十五以上者,皆給‘子侍’”;明朝對老人有三優:一是“尊高年”,二是“設里正”,三是“優致仕”。

朱元璋出身貧寒,對老年媼翁,特別體恤。他“詔天下養老之政”,凡80歲以上貧無產業者,只要爲人正派,鄉里稱善,月給米五斗、肉五斤。

他還下令各州府縣,選擇德高望重的老人,“凡見官有民患者”,可以上公堂直諫。“三諫不悛”,還可直接報告朝廷。這種尊老敬老的社會風尚,今天仍然在大力繼承和發揚。

爲尊重和順應九九重陽節這個“九九,久久,延年益壽”的民俗與吉祥觀念,如今將重陽節這天定爲“敬老日”、“敬老節”或“老年節”,積極開展尊老敬老活動,爲老年人辦實事、好事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