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制訂規則要懂得技巧

本文已影響8.43K人 

孩子在一開始,並不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良好的行爲習慣的養成,有賴於父母爲他制定適當的規則。然而,規則的制定也是蠻有技巧的。

給寶寶制訂規則要懂得技巧

紅、黃、綠行爲三色區

孩子需要一個明確的定義來區分他們可行與不可行的行爲,瞭解這個界限後,孩子會感到更安全、更踏實。建議父母將孩子的品行模擬地劃分成三個色區:綠色區,認可和贊同;黃色區,不容易被人接受;紅色區,根本不能容忍,必須堅決制止。實際上,給孩子制定一些規則,不僅能減少一些危險情形的出現,而且無形中,孩子會感到在家長保護下的安全。

態度堅定解釋明確

父母給孩子定規則時,態度要堅定。猶豫不決將使父母陷入和孩子無休止的爭執中。而以一種懇求的態度要求孩子遵守規則,則等於是對孩子的一種挑逗,效果不佳。同時,父母應對規則本身解釋清楚,到底哪些是不允許的行爲。限制最好要全面、徹底,儘量避免片面,留空子。像“少濺點可以,但不能弄得太溼”這樣的限制反而會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當父母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則最好先不說。

給出替代物

有的時候,父母們可以嘗試給孩子提供相應的替代物來給他制定規則。例如,媽媽可以對試圖扔盤子的寶寶說:“不可以扔盤子,可以扔……”或者“弟弟的身上不能練拳擊,拳擊包是給你練拳擊的”。

指明物品的功用

當父母提出一種限制時,如果能提及相關物件的功用,有可能更易於孩子接受。比如,媽媽可以告訴寶寶“椅子是坐的,不是站的”就比“不許站在椅子上!”的效果要好得多。又如,“積木是擺着玩的,不是扔的”也比“不許扔積木”和“真叫人煩透了,不許扔積木,太危險了”都好。

讓孩子留有希望

當孩子想得到一樣東西而父母又必須拒絕時,我們至少應允許孩子保留這個願望。父母可以對孩子喜歡玩具的心情表示理解,但原則堅決不能放棄。對特殊規定可以用不同的語句來表達,例如,運用以下4個步驟可能會獲得一定的效果:

1、瞭解孩子的心願。“今晚想去看電影?”

2、明確表示對某一具體行動的規定。“但我們已經規定了,有課的日子不能看電影。”

3、提出一種部分滿足孩子心願的方式。“你可以等到週六、週日再去看。”

4、幫助孩子平息牴觸情緒。說出對孩子心情的理解:“顯然你不喜歡這個規定。”這樣就比直截了當地說出“有課不允許你看電影”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在制定規則的時候要謹慎考慮,儘量避免孩子的牴觸心理,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因爲,我們的目標是建立一種秩序和權威,而不是爲了侮辱孩子。並且,管教孩子是針對某一具體事件進行的,想在一次的管教之下解決所有問題是不可能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