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在身邊關係緊張

本文已影響1.91W人 

孩子不在身邊關係緊張,有很多農村的父母們外出打工,很多時候就只剩下孩子和爺爺奶奶在一起,久了以後不僅孩子和自己疏遠了關係也變得緊張了,孩子不在身邊關係緊張怎麼辦。

孩子不在身邊關係緊張1

對長期不在孩子身邊的父母來說,要維繫和孩子的關係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只要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優質的陪伴時光,仍然可以在不得已離開孩子的情況之下,保持親密和健康的互動。

因爲社會型態的轉變,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將孩子交給遠方的父母或家人照顧。父母長期不在孩子身邊,對於幼兒來說,會造成什麼影響呢?父母又該如何維繫與孩子的感情呢?

本篇從幼兒的需求、照顧者的角色,以及父母應做及不應做的哪些事來詳細說明,給予幼兒的童年時光更完整的關愛。

足夠的安全感,減低孩子的分離焦慮

在0?4歲這個階段,父母長期不在孩子身邊,是否會對幼兒的成長造成不良的影響?專家表示,這個具體要看孩子的年齡和個性,以及與照顧者的關係而定。

如果孩子年紀很小,還處於不會認人的階段,分離對寶寶來說沒有太大的差別和影響;但如果開始認人,孩子要與父母分開就會越來越有難度。建立安全感的依附關係,對幼兒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寶寶和照顧者的關係不錯,他的安全感有獲得滿足,即使不常和父母在一起,只要父母定期頻繁的探視,分離對孩子造成的焦慮就會減低。

但要注意的是,儘可能不要讓分開的時間超過3歲,因爲3歲以後,孩子會開始對父母沒有在身邊的事感到敏感,覺得「是不是因爲爸媽不要我了,所以把我放在這裏」這洋的想法。

若加上和照顧者的關係不愉快,安全感沒有被滿足,就會加深他們希望與父母在一起的渴望,而且如果超過3歲以後,父母纔將帶他回來自己照顧,要修復關係或重新建立關係都會比較困難。

孩子不在身邊關係緊張

★當寶寶問:爲什麼爸爸媽媽不在身邊?

專家建議,當孩子問起爸媽不在身邊的原因,照顧者要誠實的讓他們知道,例如:爸爸媽媽要工作,不能照顧你……等等。

即使要說很多次,或孩子也許無法理解,都還是要告訴他們,千萬不要避而不談。免得孩子以爲是自己不好,造成父母不在身邊,在幼小的心靈留下沒有解答的疑惑。

★當寶寶面對父母要離開?

每一次父母要離開,應如何幫助孩子接受?專家建議,最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親口跟孩子說:「我要離開了,但是我會再回來看你的。」

即使每次都會有拉扯和不捨,孩子也許不明白或聽不進去,還是要告訴他,千萬不能什麼都不說就離開了。

另一半不在,「5要2不要」經營關係祕訣!

如果另外一半因爲外出求學、工作、離婚等原因,長期不在孩子身邊。如何不讓孩子的成長受到影響?又該如何維繫和孩子的關係呢?

5要

1、要儘早讓孩子知道,讓孩子有時間適應。

2、要誠實地回答孩子的問題,讓孩子瞭解日後生活可能產生的變化,儘可能保持原有的生活型式:如果父母面臨離婚的情況,可以委婉的告訴孩子:「爸媽本來是好朋友,但是不適合,所以要分開了。」然後儘可能保持孩子原有的生活方式,例如:不要轉學等,避免孩子同時要適應太多的改變。

3、要向孩子保證父母不變的愛,可鼓勵孩子多和另一方來往:不要讓孩子以爲是自己做錯事情,所以造成父母吵架而離婚。無論另外一方因爲什麼原因不在孩子身邊,陪伴孩子的這一方應制造更多的`機會,讓孩子和另一方互動。

4、要留時間陪孩子:特別是在離婚的狀況下,孩子會有不穩定和不安的情緒,更要多留時間陪孩子,以安慰孩子幼小心靈。

5、要與學校老師多溝通聯絡:多讓一些社會資源介入,可以平衡另一半不在的缺憾,也可以適時調整。

2不要

1、不要讓孩子介入婚姻的戰場中:特別是離婚的情況,父母雙方會有很多的情緒衝突在當中,要小心避免讓孩子夾在中間,或是感受到情緒的傷害。

2、不要向孩子訴苦或批評另一方:父母之間要維持良好的溝通,若是不行也不要把自己的不滿和抱怨傳達給孩子,而影響了另一方與孩子的關係。

孩子不在身邊關係緊張2

如果經常不在孩子身邊,如何去協調好與孩子的關係

不要錯過孩子需要陪伴的年齡

感情是需要一個建立的時間,從小陪伴在孩子身邊,孩子對父母的感情不言而喻,一般在孩子上了學之後,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會逐漸減少。

在孩子三歲之前,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最強,在孩子三歲之後再想修復感情,就比較難了。

如果兩個人能商量好,留一個人在家陪着孩子到上學之前再好不過了,也可以就近原則,白天上班,晚上回到家儘量多陪陪孩子。

如果兩個人長年在外上班,難得回一次,也要把時間空出來,帶孩子出去吃喝玩樂,讓孩子體驗親子時光,有利於避免孩子與父母的感情破滅。

孩子不在身邊關係緊張 第2張

不要在感情淡薄的時候,對孩子非打即罵

父母常年在外,陪伴孩子的時間少,平時溝通也不到位,一回家,看到孩子哪哪不順眼,或者聽別人說孩子哪裏不好,很多父母都怕孩子學壞,一上來就開始教育孩子,非打即罵。

父母這樣做雖然是爲了孩子好,但在孩子心裏就是這樣想的:“你們都不管我,憑什麼管我,有什麼資格管我”。

孩子對父母的感情淡薄,父母這樣的教育方式,只會導致孩子越來越反感,並對父母失望,沒有感受過關愛,憑什麼要受指責呢。

這也是很多孩子性格會變得偏激、叛逆,最後發展成社會犯罪分子的原因。

沒有感情基礎的情況下,對待孩子更要做到察言觀色,首先要知道孩子需要的是什麼,父母的關愛,還是陪伴。

不妨給孩子講點有趣的事情,引用案例來引出大道理,側面切入孩子的問題,這不僅不會令孩子反感,還能讓孩子知道更多。

電子時代發達,多與孩子聯繫很簡單

還記得那個2歲女孩通過攝像頭,喊爸爸媽媽,你們快回家吧,這個視頻嗎。

發達的電子時代,想要與孩子聯繫、關注孩子還是特別容易,如果兼顧工作與家庭的關係,大概是時時關心吧。

在孩子需要父母陪伴和關愛的時候,就算與父母沒有時常見面,通過一些視頻、電話常聯繫,也能讓孩子很高興。

做好爺爺奶奶的思想工作

一部分孩子與父母的感情生疏,甚至會有一些排斥心理,一部分原因在於家裏的老人家。

老人家隔代親,對孩子較爲寵溺,但同時關於教育這方面的知識淺薄,並且不想自己養大的孩子,隨着父母的回來就把自己丟在一旁。經常會在孩子耳邊說:“你從小到大都是我帶的,你爸爸媽媽不要你了。”

長期給孩子灌輸這種不良、負面的思想,父母沒有及時引導糾正,孩子就會潛意識一直這樣想,導致父母想要管教孩子時,孩子特別反感叛逆。

想要把孩子交給老人家帶,最好確定老人家的思想是正面的,平時也要做好老人家的思想,讓老人家懂得一些教育知識。

勸一些年輕人,對老人家的待遇好一些,畢竟帶一個小孩並不容易,年輕人待老人家好了,老人家就會念着年輕人的好,常在孩子耳邊唸叨,父母的言傳身教,能讓母慈子孝的優良傳統傳遞下去。

孩子不在身邊關係緊張3

三個關係緊張家庭的育兒方法

一、家庭發生變故不能影響對孩子的愛

不管家長關係如何,是離婚也好,是吵鬧也好,孩子沒有錯誤,應當給孩子愛。如果家中父母離異,家道中落,家長突然去世,監護孩子的人要學會聆聽孩子的心聲。由於家庭關係的緊張,孩子遇到麻煩想在家中找個人傾訴就困難。長期的積累,導致這類孩子一般不會輕易向其他人敞開心扉,但內心卻嚮往溝通的快樂。不取笑孩子,聽他訴說時,請真誠凝望着他的眼睛,最好膝蓋對着膝蓋,並適當重複重要的問答,加深他的理解,同時也是對他的尊重和認可,讓孩子感覺到:不管家裏有什麼變故,家長依然愛你,重視你。

對這種孩子教師應該及時關心。所以教師對學生家中發生的大事,要儘可能知道。

孩子不在身邊關係緊張 第3張

二、家庭中避免偏見

有的家長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一些重組家庭的孩子不被重視,老人帶大的孩子和父母關係冷漠,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成大的孩子,很容易出現問題。他們長大後對人生的態度悲觀,遇到稍微不順心的事情,就會引發他們對自己不幸的聯想,感覺生活毫無意義。

要避免將來悲劇的發生,家長從現在起就要重視孩子,愛他們,同時重視他們,給孩子鼓勵和安慰。多與孩子溝通,必要的時候要對孩子解釋家長的想法,讓孩子也理解家長的心,並要從此對孩子好,溫暖他們的心。

教師如果發現學生與家長關係極其緊張,要十分注意。最好問清矛盾所在,適當介入其中加以調節。一般這種情況都是家長有問題,主觀生硬,嘮叨沒完,或者家庭暴力。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生活,有時會覺得活着很沒意思。如果家長剛愎自用,拒絕反思自我,也可以考慮讓孩子暫住親戚家,脫離接觸。否則每天白刃戰,有些孩子實在受不了,也有輕生的可能。

三、教會孩子求助

孩子往往是家庭中的最弱者,面對家庭中的種種矛盾、衝突,孩子無能爲力,此時,要教會孩子尋求幫助,如學校老師,親戚,朋友,得到暫時的安慰和庇護是十分必要的。同時,當事態嚴重的時候,可以向婦聯、政府和公安局尋求幫助,尋求社會力量的幫助。從而在無望的生活中找到出路。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