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夫幼兒音樂教案15篇

本文已影響1.17W人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奧爾夫幼兒音樂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奧爾夫幼兒音樂教案15篇

奧爾夫幼兒音樂教案1

【活動目標】

1、感知AB兩段不同的音樂,感應AB曲式。

2、嘗試樂器演奏,學會正確的演奏方式。

3、通過肢體律動,感應固定拍。

4、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道具準備:彩色沙巾若干、手搖鈴人手一個、配套音樂和掛圖。

2、情感經驗準備:有觀察雲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教師播放音樂,同時講訴白雲在天上一會一個樣,一會兒變成什麼,一會兒變成什麼和白雲乘着風在天上飄動的故事,讓幼兒感知音樂。

二、音樂律動。

1、個別體驗:

A、教師帶着幼兒坐下或跳躍,空手抓白雲的動作。

B、跟着音樂,前後、左右搖擺。

2、兩人一組牽手。

在聽到A段音樂是請幼兒到處逍遙的走動,當聽到B段音樂的時候就請幼兒面對面或背靠背坐着,左右搖晃

三、造型遊戲,感知音樂。

配合音樂,教師做大象雲的造型,在A段音樂時伸出長長的鼻子或大大的耳朵到處走;B段音樂時用鼻子或耳朵左右搖擺。

四、利用樂器感知音樂。

1、教師介紹樂器,並激發多種演奏方式的創編。

2、A段敲奏手搖鈴,B段搖奏手搖鈴,原地搖晃。

活動反思:

活動實施下來,發現幼兒對A段歌曲學習比較困難,而且不樂意跟着表現歌曲,在老師的啓發和指導下,會跟着拍子做上下、左右搖擺的動作;B段的爵士樂比較活潑,加上讓幼兒共同配合表演盪鞦韆這一幼兒感興趣的遊戲,幼兒情緒愉快地參與到活動中來,而且氣氛非常活躍,看到孩子們生動有趣的表演,真是讓人忍俊不禁。所以,這節活動總體來說很適合我們的孩子。

在用紗巾變動物造型的時候,孩子們一拿到紗巾時都很高興,拿着紗巾擺來擺去的,當老師提出要求——用紗巾變動物(大象)造型的時候,大部分的孩子都能用紗巾做出大象長長的鼻子,並隨着拍子搖擺,只有1個孩子沒有參與表演,變小魚的時候幼兒就覺得有些困難,有的幼兒會把紗巾放在身體後面當魚尾巴左右搖擺,有的幼兒則不會(如:苗嘉豪、李佳俊,這兩個孩子本身在動作協調性方面就很差,而且模仿能力也較差,所以站在原地不動)。雖然這是課前準備時讓幼兒練習過,但由於幼兒協調能力等的限制,對幼兒來說還是有點困難。

由於幼兒年齡比較小,組織活動時間較長,個別幼兒已經不耐煩,坐不住了,所以在積極引導這一塊做得不夠好。

奧爾夫幼兒音樂教案2

《夢幻溪》

【活動目標】

1、感應AB曲式和樂句。

2、用不同的形式表現音樂。

【活動準備】

掛圖、綵帶、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P2,以故事的情境引入。

二、聆聽音樂。

1、老師播放音樂磁帶,幼兒靜靜聆聽。

2、手之舞

A段:手臂飄點出旋律的高低。

B段:在空中畫出4個樂句。

3、飄帶之舞

A段:聆聽老師哼唱唱名旋律。

B段:在四周的空中劃出4個樂句的線條。

三、律動感應AB曲式。

1、全體圍圈

A段:模唱唱名旋律。

B段:彩段划船。

2、兩人一組

A段:面對面模唱。

B段:兩人一根彩段划船。

四、出示圖片P3,講故事。

感應兩個小節的樂句:二個6拍

每2小節換拍肢體部位,走2小節換方向。

五、音樂與舞蹈。

1、分組進行表演。

A段:打擊樂器伴奏。

B段:彩段划船。

2、兩人一組,拿一根綵帶。

A段:左右搖晃。

B段:兩人一前一後隨樂句划船。

六、遊戲書。

A段:依樹葉高低,唱出旋律的唱名。

B段:畫出青蛙的船漿及水的漣漪。

奧爾夫幼兒音樂教案3

教學設想:

聲音的長短是通過一些音樂活動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長短。我認爲在音樂教學中應該做到:音樂與律動的結合、音樂與生活實際的結合,不僅有利於音樂教學的完成,提高兒童的學習興趣,鍛鍊兒童的表演能力,也是全面提高兒童的音樂素質和審美能力的好辦法。

在教學本課時,先播放動物嬉戲的錄象,讓兒童通過看、聽、模仿他們的聲音和動作,初步感受聲音是有長有短的。在此基礎上,讓兒童進行二聲部、三聲部的組合練習,體驗多聲部節奏的和諧美,然後讓兒童用“×— 、× 、××”這三個節奏型說話,培養兒童創造節奏的能力。最後播放一段2/4拍音樂,讓兒童用打擊樂器或肢體語言表現本歌曲中的“×— 、× 、××”。

教學目標:

1.通過音樂活動,讓兒童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時值的不同。

2.會用三角鐵、響板、碰鈴、鈴鼓等打擊樂器,及肢體語言等方式表現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3.讓兒童感受、體驗多聲部節奏的和諧美,培養兒童穩定的節奏感。

4.培養兒童模仿和創造節奏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看一看、聽一聽、仿一仿

1.課件呈現動物嬉戲的錄象。

要求:欣賞完後,讓兒童說一說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並模仿一下。

【通過欣賞兒童喜歡的各種小動物,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

2.讓兒童模仿自己所看到動物的聲音和形態。

(1)指聲表演。

(2)集體表演。

【給兒童模仿的空間,是讓他們參與學習的過程。首先,調動了兒童自主探索的慾望,其次,讓兒童瞭解到各種動物發出的聲音是有長短的,初步感受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時值】

3.整理兒童在錄象中收集到的聲音,如:

小鴨:嘎 嘎 小貓;喵 — 小狗:汪 汪汪

小雞:嘰嘰 嘰嘰 青蛙:呱 — 小羊:咩 咩……

4.兒童用不同方式表現這些聲音的節奏。比一比,誰表現的方式多。

【在活動中,兒童的表現方式有很多,如:①模仿叫聲②拍手、拍腿、拍肩③跺腳④體態律動(跳躍、跑跑、走、舞蹈動作等)⑤捻指⑥嘴打梆子⑦“嗒”式讀譜法……】

二、談一談、議一議、仿一仿

1.讓兒童收集並模仿生活中的聲音和動作。

2.兒童交流自己所收集到的聲音和動作:

泉水:叮 咚

火車:嗚…嗚…卡嚓 卡嚓

大鐘:當 —

汽車:嘀 —

鬧鐘:嘀嗒 嘀嗒

牛 :哞 —

老鼠:吱吱 吱吱

心臟跳動:咚 咚

釘釘子:叮噹 叮噹

獅子:吼 —

小兔:蹦蹦 跳跳

【通過收集自己所熟悉的聲音或動作,並按節奏模仿出來,進一步感受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長短】

3.節奏組合表演

(1)師引導:誰能用剛纔收集的'火車的聲音來表演火車開來的聲音?

(2)兒童自由組合表演,教師給予指導。

(3)請表演好的兒童表演展示給大家看,並給予獎勵。

鳴笛聲‖ 嗚 嗚 ︱ 嗚 嗚 ︱ 嗚 嗚 ︱

車輪聲‖卡嚓 卡嚓 ︱ 卡嚓 卡嚓 ︱ 卡嚓 卡嚓 ︱

【獎勵提高了兒童的積極性,讓他們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

4.以小組爲單位,邊聽《火車開了》邊模仿鳴笛聲和車輪聲。(可以用聲音,也可以律動)

5.兒童分小組合作表演其他聲音和動作的組合,教師指導。

(兒童邊表演,邊播放歌曲《在動物園裏》,既培養了兒童穩定的節奏感,又熟悉了歌曲《在動物園裏》,爲下一節教學這首歌曲奠定了基礎。)

① 小鴨:嘎 嘎 小雞:嘰嘰 嘰嘰

② 錘子:咚 咚 釘釘子:叮噹 叮噹

……

6.教師引導兒童由二聲部逐漸過渡到三聲部:

① 小貓:喵 — 小羊:咩 咩 老鼠:吱吱 吱吱

② 大鐘:當 — 鈴聲:叮 呤 鬧鐘:嘀嗒 嘀嗒

③ 風 :呼 — 泉水:叮 咚 樹葉:嘩啦 嘩啦

④ 獅子:吼 — 青蛙:呱 呱 小兔:蹦蹦 跳跳

……

7.分組表演,比一比,哪組配合最默契,表演的種類多,節奏穩定。評獎激勵,自評、互評。

(邊表演,邊播放歌曲《在動物園裏》)

【通過實踐活動,讓兒童親身體驗了多聲部節奏的和諧美。這樣,不僅兒童學得輕鬆,而且培養了兒童的合作能力。】

三、創造節奏。

1.用“×— 、× 、××”三個節奏型說話。

(11)師示範:小白 兔 ︱ 跳跳 跳 ︱

(2)兒童創造:如:

① 老 師 ︱ 早上 好 ︱

② 小妹 妹 ︱ 真漂 亮 │

③ 哎 — ︱ 你 在 ︱ 哪 裏 ︱

④ 趙麗 君 │ ……

比一比,誰創造的有新意。

奧爾夫幼兒音樂教案4

活動目標:

1、聽辨聲音的長、短。

2、讓幼兒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時值的不同。

3、會用肢體語言或樂器,表現聲音的長短變化,體驗聲音遊戲的樂趣。

4、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5、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活動準備:

1、音樂:《有趣的聲音》、《火車開啦》。

2、圖譜。

3、樂器。

活動過程:

一、聲音遊戲。

1、在音樂《火車開啦》中,和幼兒玩"開火車"遊戲,讓幼兒說說:到站時,聽到了什麼聲音?火車開動時是什麼聲音?說出哪個聲音長(短)?

有哪些小動物來了?讓幼兒說出動物的名稱,然後模仿叫聲及動作。如:。

(小小貓;喵 - 小狗:汪汪 汪汪)讓幼兒說出誰的聲音長(短)?

小羊:咩 -咩- 小雞:嘰嘰 嘰嘰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說說自己在生活中都聽到過哪些聲音?並模仿,知道誰的聲音長(短)?

(啓發:動物園裏、大街上、廚房裏、天空中------4---5人)

二、肢體遊戲。

1、聽音樂《有趣的聲音》,鼓勵幼兒模仿音效,讓幼兒說出聽到了哪些聲音,哪個聲音長?哪個聲音短?

2、小結:我們生活中的聲音,有長也有短,老師用一根長紙條表示長音,如:喵-;把這根長紙條剪成兩段,就變成兩個短音,如:汪汪;出示紙條,讓幼兒形象理解。

3、啓發幼兒用肢體表現長短不同的聲音,如:長音,伸長手臂;短音時,握拳手臂收回。

4、啓發幼兒用身體動作演奏聲音的長短節奏。如:拍手、踏腳、搖頭-----

三、節奏遊戲。

1、認識樂器:三角鐵、木魚,知道名稱和用法。

2、讓幼兒用自己手裏的樂器敲出聲音,說出是長音還是短音。

3、出示節奏譜《不一樣的聲音》,A組幼兒用三角鐵演奏長音,B組幼兒用身體動作(拍手、踏腳----)演奏短音。然後B組幼兒用木魚演奏短音,A組幼兒用身體動作(踏腳、開槍、敲鼓---)演奏短音。

4、A、B組看圖譜分段演奏。

四、活動小結。

我們周圍有許多長短不同的聲音,音樂就是由很多長短不同聲音組成的。

開火車出教室,去尋找外面不一樣的聲音。

小百科: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是當今世界最著名、影響最廣泛的三大音樂教育體系之一。在奧爾夫的音樂課堂中,孩子們有機會進入豐富的藝術世界,音樂不再僅僅是旋律和節奏,而是與兒歌說白、律動、舞蹈、戲劇表演甚至是繪畫、雕塑等視覺藝術相聯繫。他們可能在老師的引導下去關注特定的一個聲源,去傾聽,辨別,想象來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的聲音。

奧爾夫幼兒音樂教案5

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學習數數目,用肢體動作表示各種樹的造型。

2.幼兒能認識落葉,並會用樂器敲出落葉數,並對唱名旋律進行練習。

活動準備:

落葉若干、CD、錄音機、樂器(小鈴)

活動過程:

(一)認識樹、落葉

1.教師故事引導:秋天到了,有好多好多的樹,樹上的樹葉慢慢變黃了。樹葉隨着風兒一片一片落下來。瞧!

2.樹的造型:小樹、大樹、老樹、愛隨風搖擺的樹。讓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示各種樹的造型。

3.認識樹葉:教師撒落葉,幼兒用手接,讓幼兒觀察落葉,並說出其形狀、觸感、質感。

(二)次數

1.變大樹,變小樹、雙手變樹葉。

2.配合音樂、風兒你帶什麼來(側耳傾聽狀),問:幾聲?就用幾片樹葉表示?

3.教師示範丟撿葉子,直到四片落葉都以此方式丟撿。

4.幼兒練習丟撿葉子(配合音樂),直到四片落葉都以此方式丟撿。

(三)樂器

1.教師出示樂器(小鈴),示範敲出落葉的數目。

2.配合音樂

(1)歌曲:幼兒拿小鈴敲出落葉數目。

(2)間奏:放下小鈴做大樹、小樹隨風飄動的造型。

(四)遊戲書

1.配合音樂唱次曲,請幼兒圈選正確數量的樹葉。

2.配合間奏的第二聲部,指出樹葉唱唱名,模仿老師以慢速指樹幹上的唱名唱旋律。

奧爾夫幼兒音樂教案6

活動目標:

1、 瞭解各種不同動物的動作和聲音,並模仿各種動物。

2、 引導幼兒通過打招呼遊戲,創編各種不同的肢體動作。

3、 在遊戲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動物一起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掛圖P.1、動物圖卡:貓、馬、鳥、鴨、狗、豬、鈴鼓

各式道具:紗巾、水袖、各類樂器

活動過程:

一、 故事引導

師:小朋友們早上好!老師今天把音樂書裏的寶寶請出來了,我們一起來看看他還帶來了那些朋友呢?

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圖畫。

師:嗯,寶寶在草坪上正在和小動物們玩遊戲呢,寶寶說啊,叫到誰的名字,誰就要大聲的說“到”,可是,小動物們都不會說“到”,該怎麼辦呢?於是,小動物們都想了個辦法,寶寶叫到它們的名字,他們就用美妙的聲音來回答。

二、 肢體遊戲

1、 點名遊戲

師:我們也一起來玩點名的遊戲吧!老師點到誰的名字,誰就大聲的說“到”,老師要是說“小朋友”,小朋友就一起說“到”,明白了嗎?

教師引導幼兒以肢體不同部位回答“到”。

師:我們可以用小嘴巴來回答,還可以用什麼地方回答呢?還可以怎麼說?(肩、手、臀、頭、舌頭)

2、 肢體意識遊戲

師:小朋友想出了這麼多可以回答的部位,那他們都會怎樣動,來回答老師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朋友的肩膀可以怎樣動。

肩:聳肩、揉肩、擺肩······

手:揮手、波浪手、推手······

腳:跳、跺腳、點地······

3、 打招呼遊戲

師:小動物們和寶寶玩的非常的開心,大家都覺得打招呼遊戲真好玩,於是,他們把鈴鼓寶寶也請來了,小動物們聽到拍鈴鼓的聲音就會到處走一走,聽到搖鈴鼓的聲音就會和好朋友打招呼,說“你好、哈羅、嗨·····”還會扭動他們的身體哦!我們也一起來玩吧!

教師拍奏鈴鼓,幼兒到處走,教師搖奏鈴鼓,幼兒和同伴打招呼。

三、 動物扮演

1、 介紹動物

逐段播放CD,教師出示圖卡,幼兒模仿叫聲。

師:我們來聽聽小動物是怎麼和寶寶打招呼點的吧!仔細聽,看看誰

會先出來呢?

2、 角色扮演

依次出示各種動物圖片,幫助幼兒回憶不同動物的動作及聲音。

發放道具,請幼兒自己裝扮成自己喜歡的動物,聽音樂做律動。

奧爾夫幼兒音樂教案7

活動目標:

1、通過肢體遊戲感應“短短短短長”的節奏。

2、模唱唱名問答句,並體驗遊戲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掛圖P1、P2、呼啦圈、彩色飄帶、唱名卡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導

出示掛圖P2、P1,教師講述故事引導幼兒觀察圖畫。

師:瞧,小動物們都在等着寶寶叫他們的名字呢,小貓、小馬、小鳥、小鴨、小狗、小豬,寶寶點完了名一看,哈哈,大家都到齊了,於是寶寶帶着所有的小動物一起去農場,在農場他們都非常的開心,高興地唱起了好聽的歌。

二、感應特定節奏

1、肢體律動

師:我們一起來聽聽動物們唱歌的聲音吧!

播放CD,教師帶領幼兒做肢體律動。

動物叫聲部分感應拍子,咿呀咿呀唷部分感應“短短短短長”的節奏。

第一遍幼兒聽音樂觀察老師的肢體律動,第二遍請幼兒自己創造不同的肢體動作,第三遍站起來圍圓圈活動。

2、道具遊戲

(1)呼啦圈

師:寶寶帶着小動物們唱歌,還帶着他們玩鋸木頭的遊戲。看看寶寶給小動物們準備了這麼多的呼啦圈房子,該怎麼玩呢?原來,寶寶已經告訴了小動物們,他給每隻小動物準備一間房子,聽到“咿呀咿呀唷”的音樂就要跳到房子裏鋸木頭。

教師嘗試讓幼兒根據“短短短短長”的節奏創編各種鋸木頭的動作。

播放音樂,分組遊戲。

師:小動物們和呼啦圈一起玩真開心,他們還想出了一個好辦法,請他們的好朋友一起,兩個人玩一個呼啦圈,聽到動物叫聲就和好朋友一起擡着呼啦圈散散步,聽到“咿呀咿呀唷”的音樂就兩人一起用呼啦圈鋸木頭。

播放音樂,若干名幼兒示範,再請全體幼兒一起做。

(2)彩色飄帶

師:小動物們用呼啦圈鋸了好多短短短短長的木頭,可還是不夠,寶寶給小動物們又送來了另外一種道具,瞧!這是什麼?嗯,飄帶也會聽着“咿呀咿呀唷”的音樂鋸短短短短長的木頭哦!讓我們一起來幫小動物們吧!

播放CD,幼兒聽音樂鋸木頭。

三、模唱唱名

師:太好了,小朋友們真能幹!寶寶要開始點名咯!寶寶這次想聽聽大家一起回答的聲音,寶寶問‘dddslls’小朋友一起回答‘mmrrd’.

1、教師請一名幼兒上來示範後,全班一起模唱答句。

2、請男孩女孩分組換角色交換問答句。

3、聽音樂把樂器送回筐裏。

奧爾夫幼兒音樂教案8

活動目標:

1.感知音的強弱,以絲巾爲媒介進行表現。

2.在熟悉音樂結構和樂曲主要特點的基礎上掌握音樂的強與弱,並進行表演。

活動準備:

音樂、絲巾

活動過程:

一、引入課題1.看!老師手裏拿的是什麼?(絲巾)別小看它,我的絲巾在音樂裏會跳舞哦!我們一起來聽聽看2.幼兒聽音樂。

二、音樂分析--提問:誰來說說看,音樂中的絲巾從頭到尾跳的舞一樣嗎?

哪裏不一樣?

幼兒根據講述進行動作創編--提問:聽上去感覺很有力的這部分音樂你的絲巾怎麼來跳舞?出示圖譜除了做這樣的動作,同樣有力的音樂還可以用什麼動作來跳?(播放音樂大家一起來做一做,各自做各自想做的動作)--提問:播放輕柔的音樂(方法同上)出示圖譜總結:聽上去很有力的部分是音樂的強,聽上去很輕柔的部分是音樂的弱。

三、一起來條絲巾舞1、絲巾準備好,請幼兒跟着音樂一起來跳絲巾舞,注意強弱的區分。(幼兒分別根據圖譜展示)3.分角色遊戲引導幼兒自定遊戲規則:有力的部分由誰來演合適(男孩子),輕柔的部分呢?(女孩子),好!那就讓我們開始吧!

反覆遊戲數次結束。

中班奧爾夫音樂《快樂的絲巾舞》活動反思整個教學過程由於在上一天進行了試教,部分環節在黃老師和學科組長的指導下有了調整和改動,所以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得比較順利。教師的引導語恰當,對幼兒的情緒調動很到位。但是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太注重個別兒童的發言,忽視了對其他幼兒的關注和表現,這也是作爲一個青年教師缺乏教學經驗和臨場應變的能力,擔心沒有舉手的孩子會回答錯問題,導致教師無法順利的展開下面的教學環節,影響教學展示的效果。其次,這節課如果能增加形象的圖譜,對於幼兒的記憶和表現會更有幫助的。

奧爾夫幼兒音樂教案9

活動目標:

1.通過歌曲律動讓幼兒做出各種情緒表情。

2.聽辨音色,尋找出樂器。

活動準備:

掛圖聖誕帽一個手搖鈴沙球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導:聖誕節快到了,大家都很高興,只有聖誕老公公愁眉苦臉,原來…

二、歌曲律動

情感表達:練習各種表情的變化。傷心、生氣、快樂、擔心……

聽語詞律動:慢板:聽到慢的語詞時,幼兒坐着左右搖擺,做出傷心、傷心、無奈的表情。

快板:聽到快的歌曲節奏時,幼兒站立歡喜的拍手、轉圈

三、樂器聽辨,替換語詞

道具:手搖鈴

(1)手搖鈴:教師將手搖鈴藏於衣服裏,讓學生聽辨

猜一猜是什麼樂器的聲音?

慢板:老師將手搖鈴藏在口袋裏,讓幼兒尋找音源

快板:老師拿出手搖鈴跟着音樂搖動,幼兒跟着拍手替換語詞唱歌

(2)沙球

沙球:教師將沙球藏於袋中,讓幼兒聽辨

猜猜是什麼聲音?

慢板:老師將沙球藏在袋中,讓幼兒尋找音源

快板:老師拿出沙球跟隨音樂搖擺,幼兒跟着拍手替換語詞唱歌

四、聽找遊戲

道具:觸摸袋手搖鈴沙球

觸摸袋遊戲

(1)老師:將手搖鈴與沙球放觸摸袋裏,老師敲奏其中一樣樂器。

學生:請幼兒聽辨音色並着出袋子內的樂器。

(2)聖誕老公公送禮物

教師戴上聖誕帽扮演聖誕老公公,請幼兒閉上眼睛,將樂器分給幼兒人手一份

慢板:揹着袋子慢慢走,結尾時將其中一樣樂器放在幼兒邊上

快板:請幼兒真開眼拿起樂器敲奏,並跟隨音樂唱歌。

奧爾夫幼兒音樂教案10

一.活動目的

1.通過觀察圖譜,感受ABA曲式。

2.欣賞音樂,感知跳音與滑音的特點。

二.活動準備

圖譜、CD音樂、響板、鈴鼓。

三.熱身活動

複習《大象拔河》

四.節奏問候

請幼兒根據老師的節奏指令做相應的迴應

五.教學導入

出示圖譜,請幼兒觀察畫面,請幼兒說說圖畫裏面有什麼?

教師:小朋友們,請你們仔細觀察圖畫,看看圖中有什?

教師:你們覺得這隻小老鼠在幹什麼呢?

教師:老鼠要給動物們送信了,我們一起跟着好聽的音樂隨同老鼠送信去吧。

六.教學開展

1.播放音樂,傾聽樂曲,引導幼兒說出對音樂的情

感感受。

教師:小朋友們,聽到這音樂,你們的心情怎麼樣?開心還是傷心?

老師:老師聽了這聽音樂,覺得很開心。

3.帶領幼兒點圖譜

教師:請小朋友伸出小手,我們用自己的手指跟着小老鼠隨着音樂去送信吧,仔細觀察。給每隻動物各送了幾封信。

教師:小老鼠每次送完信都會做什麼事情呢?(吃東西)吃了什麼東西呢?

4.原地律動,請小朋友全體起立,跟隨音樂模仿小老鼠走路,吃東西及喝水的姿勢。

教師:現在我們跟誰小老鼠一起去給動物們送信吧,仔細想小老鼠走路是怎麼樣的?肚子餓了,會怎麼樣吃東西,喝了,又會怎麼樣喝水呢?

5.樂器演奏,將幼兒分成兩組,一組爲響板組,敲老鼠送信的那段樂曲;一組爲鈴鼓組,敲奏老鼠吃東西喝東西的那段樂曲。

七.教學導入

集體共同進行原地律動,結束課堂。

奧爾夫幼兒音樂教案11

教學目標:

1、熱身音樂律動讓小朋友愉快高興的進入音樂氛圍

2、聲勢、樂器感受《粉刷匠》語詞節奏

教學重點:

1、聲勢、樂器感受《粉刷匠》語詞節奏

教具準備:

1、CD:《蛙蛙快樂頌》、《粉刷匠》、《律律動音樂》

2、樂器:節奏棒

3、舊報紙做的刷子、畫好的粉刷圖片、彩色貼紙

教學內容:

A、音樂熱身律動:《蛙蛙快樂頌》(5分)

1、主班老師請小朋友站到自己的位置(地板上貼好的標記)

2、配班老師放音樂,主班老師帶領小朋友隨音樂一起做音樂律動

3、做完音樂律動後,主班老師請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4、音樂提示:剛開始,小朋友只要跟着音樂動起來就可以

B、音樂聆聽遊戲(10分)

1、唱名字

老師依次用強弱不同的聲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請小朋友用動作或聲音作出迴應

例如:(老師)× × × ×│× × ×(幼兒)做動作:站起來、舉手;

貝貝貝貝在哪裏?

或者說“哎”“到”“這兒”等話迴應

2、音樂問候

老師和小朋友拍手互相進行音樂問候

例如:(老師)唱:12 3 4︱5-︱54 32︱1-‖

小朋友們好小朋友們好

(小朋友)唱:12 34︱5-︱54 32︱1-‖

老師好老師好

3、聽《粉刷匠》伴奏音樂

①師:老師的手真靈巧,喜歡跟着音樂跳。小朋友認真聽,認真看,老師的手跟着音樂怎麼跳舞的?一會兒老師請你們的小手跟着音樂一起跳舞。

②配班老師放音樂,主班老師手有節奏的做動作

③老師請小朋友一起跟音樂模仿做手的動作

④老師鼓勵、表揚小朋友們的表現

附手的律動:

第一個樂句:胸前拍手

第二個樂句:前平舉左右晃手

第三個樂句:前平舉雙手交替上下做刷牆動作

第四個樂句:伸出食指,雙手分別交替點自己的鼻子

C、音樂語言遊戲(10分)

1、猜謎語:

①師:喜歡猜謎嗎?我說你們猜一猜,仔細聽好了“兩棵樹,十個叉,不長葉,不開花,吃飯勞動全靠它”。(手)

②師:說說你們的小手能幹什麼?

2、能幹的小手:

①師:下面看看老師的手能幹什麼?

(拍手、掃地、洗衣服、刷牙、洗臉、粉刷)

②師:小朋友真聰明,一看就知道老師的手在做什麼?我們一起來做一做,看誰的小手最能幹?

3、音樂語詞節奏

①師:小朋友,老師把剛纔粉刷牆壁的動作編成了一首動聽的兒歌,你們仔細聽(邊念邊拍語詞節奏)

我是一個粉刷匠,粉刷本領強。

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刷了房頂又刷牆,刷子飛舞忙。

哎呀我的小鼻子,變呀變了樣。

(語詞節奏型)×× ××│×× ×│×× ××│×-‖

②老師說一句,小朋友模仿說一句(邊念邊拍語詞節奏)

③播放音樂,老師和小朋友拍手跟唱音樂語詞

D、音樂節奏快車(20分)

1、聲音配合動作節奏

(教師用舊報紙折成刷子在牆壁上做粉刷的動作)

①師:小朋友,看看老師粉刷房子時的動作請你們給我的刷子配上聲音,先瞧瞧Ⅹ老師(配班)是怎麼給我的刷子配聲音的?(刷的長,配上唰-的節奏;刷的短,配上唰的;總的節奏型:

×× ××│×× ×│×× ××│×-‖)

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

②請小朋友一起給我的刷子配上更好聽的聲音(還可以用嚓、沙沙替換)

③老師給粉刷時配上好聽的音樂,請小朋友和老師邊手做粉刷地面動作邊跟唱歌詞(雙跪坐,雙手隨音樂節拍前後刷動)

2、老師介紹樂器節奏棒,示範操作方法,提出注意事項

3、播放音樂,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用節奏棒爲音樂配上好聽的伴奏(重複2遍)

E、音樂小舞曲(10分)

利用幼兒平時下課前常用的音樂作爲結束。

F、愛的叮嚀(4分):老師表揚每位小朋友的表現,並親手爲小朋友貼上代表榮譽的彩色貼紙

G、再見歌(1分):

1、音樂中老師和大家一起唱再見歌、

2、、送園環節:兩位老師面帶微笑向每位家長和小朋友說再見

六、愛嬰提示:

1、音樂語言遊戲環節老師要求小朋友一定要有節奏的朗誦兒歌

2、節奏棒敲奏時注意節奏棒的演奏方法,避免傷害幼兒

活動反思:

音樂活動《粉刷匠》是一首波蘭兒童歌曲,她以活潑、風趣的曲調和輕鬆、幽默的歌詞相結合,描繪了小小粉刷匠愉快勞動的情景。韻律清晰明快,歌詞淺顯易懂,適合中班孩子的年齡和心裏特徵。爲了使教學活動能夠達到寓教於樂的學習效果,我這樣組織了教學:首先利用粉刷匠的圖片來吸引幼兒,以此來創設情境,激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主動參與的慾望然後,在“小小粉刷匠”的遊戲中,引導幼兒學做房子或粉刷匠,在教師一遍遍的範唱中,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詞內容,從而自然而然地學會了這首歌曲。最後讓孩子隨着音樂一起揮動手中的小刷子,給房子進行粉刷。從一個小房子到一個大房子,在遊戲中感知音樂的同時也讓孩子體會到了勞動的樂趣。

通過這次活動,我得到以下啓示:

1、把主動權交給孩子

在活動中,爲了讓孩子學會這首歌,我多次讓孩子唱,激發不同的情感去唱,來體驗這首歌中的滑稽,輕快的情景。但是發現在這個過程中,我一直帶着孩子們唱,我的聲音一直非常的大,其實孩子們都已經學會了,我可以聲音輕一點,讓孩子聲音大一點,主動權交給他們。

2、評價單一

一個活動的好壞,還缺不了多元化的評價。而在活動中,我也針對孩子的回答進行了評價,但大多是集體評價,也比較單一。在活動中多一點個別評價,比如在孩子刷牆壁時,對他們進行不一樣的評價,如:你的房子刷的真漂亮,啊,你裏面都刷了……相信這樣的評價,幼兒的興趣會更高、

3、教學動作再誇張一點

好的教學活動,也需要教師的教態、教態也包括語言和肢體。而粉刷匠,需要用動作來表現粉刷匠的滑稽幽默的風格。課堂上我還是放不開,如果我放的更開得話,可能活動的效果還會更好。

奧爾夫幼兒音樂教案12

設計意圖:

大班孩子就要邁進小學的大門,小學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陌生而又富有誘惑力的地方。在“走近小學”這一主題活動中,教師要爲孩子解除疑惑,從身心發展的許多方面爲他們進入小學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其中包括在生活中通過各種活動,讓幼兒發現自己的不良習慣並即時糾正,培養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結合本班實際情況,通過平日裏的觀察,發現班級裏總是有幾個小朋友經常會來園比較晚,在日常的談話過程中瞭解到他們很多都是因爲晚上睡的太晚,早上起不來造成的。其他小朋友中也有晚上很晚也不肯睡的現象。針對上述情況,預設了本次活動。目的在於通過多種形式的演唱歌曲,體驗歌曲中所蘊涵的積極情緒,從而使小朋友養成早睡早起,不拖拉的好習慣。爲上小學做好準備。

活動目標:

1、有興趣地學唱歌曲,並嘗試用二聲部輪唱的形式來表現歌曲。

2、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爲適應小學生活做好準備。

活動準備:音樂及相關圖片製成的PPT

活動流程:情景創設――學唱歌曲――輪唱歌曲――遊戲結束

活動過程:

一、情景創設、激發興趣

1、上一次我們請小貓到我們班來做客,誰還記得它是一隻怎樣的小貓?

(回憶故事,引入話題

師:就要上小學了,拖拖拉拉的習慣可不好,早睡早起纔會身體好,纔會更有精神學習。

2、它今天上學又遲到了,是不是老毛病又犯了?(出示第1張幻燈)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幫助他快快起牀嗎?――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用鬧鐘來叫自己起牀。

3、總結:你們想了那麼多辦法,有……,……都很好。我的辦法是和XX的辦法一樣的,也是用小鬧鐘。(出示第2張幻燈)這可是一個很特別的小鬧鐘,它還會唱“起牀歌”呢!它用好聽的歌聲來叫小貓弟弟起牀。想不想聽一聽?

二、欣賞歌曲、學唱歌曲

1、完整欣賞1遍錄音。(初步感知歌詞)

提問:你們聽清楚小鬧鐘是怎樣唱歌的?

2、再次傾聽1遍錄音。(熟悉歌詞,解決第一遍中沒聽清楚的樂句)

3、老師學小鬧鐘唱歌(

教師

演唱,激發幼兒學唱興趣)

4、集體學小鬧鐘唱歌(幼兒跟唱練習唱)

師:學會小鬧鐘的起牀歌,我們就可以一起唱給小貓聽,催它快點起牀上學去了。

5、大鬧鐘唱歌(變換形式跟唱,爲幼兒練習創設情景、提供機會,同時指導幼兒邊隨音樂節奏走邊唱歌曲,爲後面輪唱遊戲做鋪墊)

三、輪唱歌曲

1、大鬧鐘的歌聲真好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小貓現在起牀了嗎?(出示第3張幻燈)還是沒起牀,真是個磨磨蹭蹭,不知道早睡早起的小貓,看來我們需要用兩個鬧鐘來催催它了。

2、兩個鬧鐘可以怎樣唱歌呢?(讓幼兒討論,給幼兒探索的空間)

3、教師與個別幼兒示範。(通過示範,引導幼兒發現輪唱的真正含義)

師:就是一遍接着一遍的催它快一點是嗎?這個辦法好。誰先和我試試看?

提問:我們是怎樣唱的?有什麼祕密嗎?

師:第一個鬧鐘先唱,第二個鬧鐘晚一點在唱。在第一個鬧鐘唱完一句“快快起牀”的時候第二個鬧鐘再從開始唱。

4、幼兒嘗試輪唱。重點指導:兩個鬧鐘不要變成一個鬧鐘。

5、兩個小鬧鐘一個接一個地響,就像是在一遍又一遍地催着小貓弟弟。它終於起牀了,準備上學去了。

四、遊戲結束

1、我們小朋友也馬上就要上小學了,可不能像小貓一樣,養成拖拖拉拉、不早睡早起的壞習慣,不然上學可能就會遲到了。你們有這樣的壞習慣嗎?(沒有)

2、起牀遊戲――嘗試用輪唱的方法叫本班幼兒起牀。

――很好,接下來我們就來玩個遊戲,看看你們是不是一聽見小鬧鐘唱完起牀歌就起牀了?誰來試試看?――我們應該怎樣叫他起牀?(替換歌詞)――反覆遊戲結束。(本環節主要意在把音樂作品同生活聯繫起來,使小朋友經驗遷移。從而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爲適應小學生活做準備。)

《快快起牀》活動反思:

同一份教案,同一個老師,不同的孩子,實踐出來的活動效果可能會截然不同。針對本次活動,和前一次相比,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經驗,所以導致了該活動對於這一部分的孩子來說挑戰點不夠,幼兒比較輕鬆的完成了老師的預設。這是本次活動中最大的問題。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以及回顧整個活動過程,現做如下反思:

一、亮點:

1、環節緊湊,思路清晰,教師提問目的明確。

2、活動設計能夠考慮情景性、趣味性。

3、結合主題背景及幼兒年齡特點,活動有價值、有挑戰。

二、不足:

1、師幼互動中教師的迴應策略有待加強。

(1)教師對幼兒經驗把握不足,隨機指導能力不強,當幼兒輕鬆的完成預設後,沒有當場做出有效的調整。

(2)教師語言引導未能多留一點空間給孩子探索。

(3)教師的迴應語言需要進一步生動、親切、精練、積極、規範。

2、活動中教師缺乏對音樂本身的處理及指導具體體現在教師考慮到以變換不同形式吸引幼兒學唱的興趣,而沒有考慮到對音樂本身快慢、強弱的處理同樣也會引發幼兒學唱興趣,同時也會提升幼兒對歌曲的表現能力。

三、調整:

1、若幼兒無二聲部輪唱經驗,本次活動環節設計不需調整。若幼兒二聲部輪唱經驗豐富,需要提升活動挑戰點,可以幼兒自主探索三聲部或多聲部輪唱。

2、在變換形式的練習學唱過程中,解決對音樂由弱漸強的處理及指導。

3、不斷學習調整師幼互動中教師的迴應策略,爭取做到生動、親切、精練、積極、規範。

附歌曲:

1 2 3 1 / 1 2 3 1 / 3 4 5 / 3 4 5 /

快快起牀, 快快起牀, 小弟弟,小弟弟,

5 6 5 4 / 3 1 / 5 6 5 4 / 3 1 / 2 7 1 / 2 7 1/

鍾兒已經敲響,鍾兒已經敲響,叮叮噹,叮叮噹。

奧爾夫幼兒音樂教案13

活動目標:

1.通過語詞律動及樂器演奏,感應歌曲的問答句。

2.鼓勵幼兒通過尋找不同顏色太陽,認知不同顏色。

活動準備:

掛圖、各式物品卡、各色太陽卡、圓舞板、鈴鼓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導

師:划龍舟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可正在這時候,一朵烏雲飄過來。小老鼠擔心一旦下雨,比賽就無法舉行了。於是,小老鼠不停的問太陽在哪裏?那小老鼠有沒有找到太陽呢?我們一起聽聽看。

二、肢體律動

1.播放音樂,教師做語詞律動。

問句一拍腿唱,答句一拍手搖頭唱。

問句二拍腿唱,答句二拍手點頭唱。

2.教師帶領幼兒清唱,並做語詞律動。

3.播放音樂,幼兒隨音樂做語詞律動。

4.教師以教室裏的物品與幼兒做問答唱。

5.幼兒與同伴之間相互問答。

三、尋找太陽

師:我們都知道小老鼠怎麼找太陽了,讓我們一起來幫助小老鼠吧!先來看看,都有什麼顏色的太陽呢?

1.教師出示各種顏色的太陽圖卡,讓幼兒認知後,把圖卡放在教室的四處。

師:我們要開始找太陽咯!找什麼顏色的呢?

2.教師出示任意太陽圖卡,幼兒替換顏色語詞歌唱。

問句一替換顏色唱,答句一將圖卡藏於身後,問句二再出示剛纔的圖卡,答句二手指太陽唱。

3.播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尋找教室各個地方的太陽。

問句一遙望散步唱,答句一攤開雙手搖頭唱,問句二遙望散步唱,答句二拍手走到指定的太陽位置。

四、樂器感應

師:小老鼠把太陽都找到了,比賽馬上就要開始,可樂器寶寶說,他也會找太陽,你們信嗎?

讓幼兒嘗試在問句時用圓舞板敲奏拍子,答句時用鈴鼓敲奏節奏。

播放CD,進行樂器演奏。

師:樂器寶寶們真能幹,小朋友們也很棒,小朋友們和樂器寶寶們辛苦啦!快把樂器寶寶送回來休息吧!

收樂器。

奧爾夫幼兒音樂教案14

活動目標:

1、認識樂器——碰鐘

2、能用不同的方式演奏樂器

活動準備:小碰鐘、碟片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課題

教師出示小碰鐘,先敲擊幾下,讓幼兒聽,讓幼兒感受音樂的樂趣;

2、教師拿出光碟,播放光碟

請幼兒觀看圖片,看一看圖中都有些什麼?他們都在幹些什麼?他們都用了些什麼東西?

3、請小朋友們模仿一下這裏面的動作,所做的動作

4、請小朋友用拍打來敲擊,並有節奏的讀兒歌

讓小朋友們多動手鍛鍊幾次,讓幼兒體會音樂中的節奏感。

5、教師帶領幼兒一起玩遊戲,並能夠通過遊戲,感受其中的樂趣。

遊戲規則:

(1)、小朋友們自由結伴,分別都找到一個好朋友,互相拍手;

(2)、教師播放音樂,讓幼兒仔細的聽,同時能夠有節奏的和好朋友對手拍掌,在拍掌的過程中,教師先示範,幼兒在第一次遊戲的過程中,只需拍手,教師念兒歌,慢慢的等熟練了以後,就請幼兒領讀兒歌,反覆的鍛鍊,以便加深幼兒的印象。

教師小節:針對幼兒所學的加以鞏固。

奧爾夫幼兒音樂教案15

活動目標:

1、通過律動感應迴旋曲曲式:前-A-A-間-B-A-A-C-A、

2、能夠大膽地用肢體動作創編不同的化石造型。

3、積極參與角色扮演,體驗奧爾夫音樂活動的歡樂。

活動重點:

用肢體創編不同的化石造型。

活動難點:

感應迴旋曲式。

活動準備:

化石圖片 鈴鼓 ppt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扣扣扣、、、、”從地底下傳來一陣敲打聲,大家又驚又喜地朝着聲響處探索,原來地下王國的化石們也興高采烈地來參加晚會。

二、音樂活動

1、化石介紹

通過圖片簡單介紹化石的由來。

2、音樂律動

(1)教師引導幼兒運用肢體各部位,嘗試模仿化石舞蹈時的僵硬感。

(2)全體圍坐,教師帶領幼兒伴隨音樂感應A段節奏。

三、感應迴旋曲式。

全體站立,教師帶領幼兒在A段音樂做出不同的化石造型。

四、角色扮演

教師將全體幼兒分組,伴隨音樂進行角色扮演的活動

五、活動結束。

幼兒聽音樂做律動出活動室。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