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勞動價值觀的主要內容

本文已影響8.27K人 

孩子勞動價值觀的主要內容,人格的健全也是孩子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在這些方面我們可以更加清楚地認識我們的寶寶,教育寶寶需要家長自己先有良好的素養,應該與孩子共同解決問題,一同成爲更好的人。爲大家分享孩子勞動價值觀的主要內容。

孩子勞動價值觀的主要內容1

孩子勞動價值觀的主要內容

故意讓孩子單獨出面

凡是讓孩子單獨上陣的機會都可鍛鍊孩子的膽量,使他們敢於在任何時候表現自己的才華,與別人相處不羞澀。比如到小朋友或鄰居家去串門,到親戚家去做客,讓孩子獨自去,這都是鍛鍊孩子交際能力的機會。孩子出遠門不讓大人陪送,安排孩子去送封信、打個電話,讓孩子獨自在家迎接並招待客人。特別讓孩子代替父母去串門拜訪,看望一個病人,去給某個長輩過生日,故意讓孩子代表家長去送一份禮物,去給家長開點藥,去爲家庭購買物品等等。串門做客,需要寒暄和問候,也需要交談和有關禮物的收送。與家長一道去,孩子是附屬,充當“配角”的角色,不用應付,也沒有壓力,因爲此刻交際的主角是家長。如果讓孩子自己去,孩子成了主角,與對方的一切接觸都得由自己來應酬,促使其考慮如何交際;如果家裏來了客人,有時不妨讓孩子去接待,特別是與孩子年齡相仿的客人或朋友,作爲家長千萬不要包辦代替。總之,讓孩子見見世面,讓他們既可嚐到經過自己努力後的甘甜,也讓他們遭受點挫折之苦,提高孩子的心理調節能力。

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可以帶領孩子或單獨安排孩子去親戚、朋友或鄰居家串門、做客。使孩子儘量多結識一些朋友,包括異性小朋友與成人及老人等忘年朋友。讓孩子在廣泛交往與結交衆多形形色色的朋友中學到更多知識,增加主動結交的膽量,使孩子的性格變得更爲開朗、活潑、大方、合羣,並逐步養成文明禮貌、謙虛與尊重朋友的良好品德。

促使孩子多參加活動。可以帶領孩子或單獨安排孩子去旅遊、探險、參加夏令營等,爭取讓孩子多參觀展覽、觀看演出、參加遊戲競答、競猜、演講或上臺表演節目等活動,從中讓孩子接觸到儘可能多的陌生人,在觀察世界時鍛鍊交際能力,開闊眼界,豐富自己的生活經驗。

培養孩子的說話能力

口語是社會生活的入場券,交際能力的核心是說話能力,因爲交際的最直接形式是說,不會說,或者說不好,怎麼與人交際?會說,說得巧,答得妙,其交際成功的可能性自然就大。家長可經常出一些模棱兩可的辯論題與孩子進行辯論;也可以故意提出一些不正確或片面的觀點,讓孩子據理反駁;對孩子平時話語中的差錯,家長得做必要的糾正,及時幫助孩子提高認識。平時,如果有可能的話,應鼓勵孩子參加演講比賽,鼓勵孩子上課或開會時積極發言。

多給孩子鍛鍊機會

旅遊是一種開放性的活動,交際也是開放性的,兩者是相通的。利用節假日與孩子一起走出家門,到大自然中去,到感覺一新的地方去,讓孩子感受新的環境。在旅遊中,假如家長有意識地帶孩子去買車票、聯繫住宿、購買遊園門票,那麼,孩子就可以直接接觸到一些新的對象,瞭解新的交際內容。通過與陌生人打交道,這樣可以增強孩子的交往能力,提高孩子在新環境的應變心理素質。旅遊結束了,孩子的見識廣了,與人的談資多了,還能給以後的交際增加不少的話題

孩子勞動價值觀的主要內容2

允許孩子思考

“勞動”並不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意識。它實際上是一個複雜的心理過程,意味着人必須有思考、想象、渴望和行動的能力和長期堅持的毅力。這些事每個人都具有的嗎?顯然不是。有的孩子在受教育的過程中沒有獲得獨立思考和行動的權利。父母替他們思考和作出決定,替他們打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孩子只能被動地接受父母安排好的一切。同時,一手包辦的父母又口口聲聲稱他們“懶惰”,絲毫沒有意識到身陷父母製造的桎梏之中,無從獲得努力的意識,體驗奮鬥的快樂,更別說品嚐成功的喜悅了。

失敗當然沒有關係

想要將勞動的價值傳遞給孩子,必須從孩子很小開始,讓他/她自己去體驗生活,面對現實,獲得經驗。當然父母的解釋、支持和陪伴是必不可少的。這包括:不知道和失敗都沒關係。告訴孩子,即使是最博學或最成功的人,小時候都和你一樣不知道或不會做很多事情,他們的知識和技能都是逐漸學會的。如果全力以赴地做某件事情,遲早是會成功的。獲得成功是非常快樂的。你會感到自豪,並得到別人的讚許。

孩子只有在懂得以上事實後,纔不會在失敗的體驗中感到無能或低人一等,而是從中產生重新開始的慾望,由此變得勇敢、勤奮,並一直保持下去。因爲,按照這種方式培養長大的孩子,“勞動的價值”是與“慾望”和“快樂”緊密聯繫在一起的,這是比說教、打擊、約束更可靠、同時更有利於孩子自我綻放的支撐點。

不那麼情願的規則

那麼如何面對那些人們一點也不想做,卻不得不做的事情呢?因此,我們必須有第三個支柱,即“規則”,它代表着每個人在社會中都必須遵守的義務。孩子應該懂得:不論是誰,都不能爲所欲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義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義務。每個人的成就大小都是和他/她付出的代價成正比的。很多時候,人們爲了以後獲得更多的快樂,必須犧牲掉一些眼前的小快樂。想要把不情願也要做的規則傳遞給孩子,需要父母長期不懈充當督導者的角色。直到有一天,孩子獲得的經驗使他/她能理解規則和限制存在的必要性。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