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兒園教會寶寶學習謙讓

本文已影響1.81W人 

在幼兒園教會寶寶學習謙讓,很多家長非常注重孩子的成長,孩子的成長決定了孩子的未來,解決問題、培養能力,是很多孩子的發展目標,一起努力讓孩子有更多的可能性吧。下面小編分享在幼兒園教會寶寶學習謙讓方法。

在幼兒園教會寶寶學習謙讓

在幼兒園教會寶寶學習謙讓1

怎樣讓孩子學會謙讓

1、讓寶貝自然流露和表達他內心的感受

當寶貝還是一個心智和感覺系統都不成熟的小傢伙的時候,沒有什麼比讓他體會自身的內在感受和真實的情感流露更可貴的經驗了。這時,你所要做的,就是多讓他和外界環境接觸,讓他在與外界的人和事互動的過程中盡情地流露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這也是他心理成長所需要的養分。

2、事情過去之後,與寶貝分享感受

當一件事情過去之後,可別讓它就這樣過去了。這時,你可以和寶貝分享一下對這件事的感受。“你很想要那個球是嗎?果果也想要,有什麼好辦法呢?可不可以一起玩呢?可不可以果果先玩寶寶再玩,或寶寶先玩果果後玩。即使寶貝還不會說話也沒關係,通過和寶貝這樣的聊天,可以幫助寶貝建立更靈活地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讓他明白謙讓也是其中的一種辦法。

3、通過經典故事,讓寶貝理解謙讓的含意

隨着寶貝漸漸長大,可以讓他誦讀經典,並給他講講故事中的含義,當“融4歲能讓梨”這樣朗朗上口的句子印在他的記憶裏的時候,這個故事所蘊藏的內涵,也就會慢慢深入到他的心裏了。這個正面的例子,在會不知不覺中成爲寶貝願意學習和效仿的行爲規範。

4、多給孩子創造謙讓的機會

培養孩子的謙讓行爲,應時刻貫穿於日常生活中,如家裏有小朋友來玩時,提醒孩子把自己的玩具分給小朋友玩,孩子生日時要有意識地讓孩子把蛋糕先送給爺爺奶奶吃,公交車上別人給孩子讓座時,讓孩子觀察一下,車上還有沒有比他更需要座位的人……值得注意的是,在給孩子創造謙讓的機會時,父母不要把這種機會變成一種假象。一個孩子在家大方的不得了,家裏無論誰向他要東西吃他都人方地給予。家裏人都爲有這樣,個孩子而驕傲,同時大人們爲了表揚孩子的大方而經常把吃的還給孩子。有一次,小表弟來家裏玩,見到他手裏的'香蕉也慰吃,孩子的媽媽說:“小寶貝,給喪弟咬一口。”小表弟便—口咬了下去,沒想到他“哇”的一聲哭了。

5、注重言傳身教

模仿足孩子的天性,家長應該在日常牛活中潛移默化地對孩子施以積極的影響。如:帶孩子坐公共汽車時,家長在車上看見年邁的老人和抱小孩子的婦女,便主動起身讓座。這雖然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在孩子幼小心靈中進一步增強了尊老愛幼和謙讓的意識。

6、通過多種手段和途徑促進孩子的謙讓行爲

孩子年齡小,受知識和生活經驗的侷限,語言發展不成熟,不能完整地表達謙讓的意思,他們常常只知道謙讓就是好,但是在什麼情況下要讓又不明白。所以,父母應先講明爲什麼要謙讓,對什麼樣的事要謙讓,然後通過遊戲,行動等來創造條件,促使孩子學會謙讓。

孩子學會謙讓的意義

1、寶寶學習謙讓能夠更好地理解別人,學會與人相處,懂得爲他人着想。

2、在寶寶謙讓的過程中,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也得到了鍛鍊和提升。

3、懂得謙讓的波阿寶自我認知能力高,懂得在以後的學習和成長中處理一些特殊問題的技巧和方法等。

在幼兒園教會寶寶學習謙讓2

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謙讓品質呢?

1、消除孩子的個人中心意識

個人主義通常來說是一種自私的表現。要讓孩子學會謙讓,就要杜絕他們有個人中心意識。

因此,有個人中心意識的孩子,通常難與他人相處,不懂得分享,自我意識強,給他高傲和自大的感覺。這樣的孩子會少人與其交往,導致他們缺少同年朋友。

教孩子不要以“自我”爲中心,消除孩子的個人中心意識,父母要讓孩子學會感恩。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要教導好孩子學會如何表達感恩和感受感恩。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首先就需要讓孩子學會表達感恩,而表達感恩應該學會說“謝謝”開始。

我們要時刻教育孩子,得到別人的幫助時表示感謝。例如,當有一個人給他遞一杯水或者當別人送給他一件禮物的時候,孩子要主動說“謝謝”。如果孩子學會了說“謝謝”,那在他心裏起碼有了感恩的種子。

2、鼓勵孩子學會謙讓

相信很多父母都還記得“孔融讓梨”的故事。謙讓,作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許多長輩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這種品質。

但是現在的孩子,一家一個小皇帝,小公主,都比較自我爲中心,所有的人和事情都希望圍繞着自己轉,所以,家長還需要正確的引導。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多鼓勵孩子學會謙讓。例如,你帶小朋友去公園玩的時候,公園裏面只有一個千秋,你的小孩已經玩了一陣子,這時另外一個小朋友想玩,你可以鼓勵孩子讓給其他小朋友玩,一人玩10分鐘,這樣大家都開心。

3、給孩子釋放的機會

孩子喜歡跟父母分享在學校的事情,每天放學回來看到父母總是很希望對他們傾述自己在學校一天的經歷。而有時候,由於父母忙於工作或者家務,家長通常會說:“走開,別煩我,我這忙着做飯呢,哪這麼廢多話,趕緊寫作業去。”

相信很多父母都還記得“孔融讓梨”的故事。謙讓,作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許多長輩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這種品質。

如果孩子察覺父母不想聽自己傾訴,孩子的心裏就會感覺十分受刺激、非常落寞,慢慢地就不會有什麼問題都向父母傾訴了,進而逐漸養成將所有事情壓抑在心裏。

如果孩子有壓力,家長要教會孩子自我調整,給孩子釋放的機會。要教導孩子學會與周圍相關的人保持溝通狀態,不要把自己封閉起來,學會當自己情緒積累比較多的時候,適當地傾訴一下。

當然,父母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如果自己的孩子因爲被其他小朋友欺負、或者自己想得到的東西被其他小朋友搶去,家長要教導孩子學會控制情緒。

家長或者可以尋找機會出外郊遊,在郊遊途中灌輸孩子學會謙讓,讓孩子釋放一下,以調節自己的情緒。

4、父母要言傳身教

父母是寶寶的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家長們的言行會影響孩子的思想和行爲。

孩子對父母的行爲是很敏感的,他們很容易以父母的情緒來體會生活,如果父母不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孩子也會對父母的行爲進行模仿,從而養成不好的生活習慣和思想性格。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