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盜鈴的道理

本文已影響2.59W人 

掩耳盜鈴的道理,掩耳盜鈴是講的是一個小偷,因爲怕偷鈴鐺被別人聽見而選擇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自己欺騙自己,偏要想法子掩蓋。以下分享掩耳盜鈴的道理。

掩耳盜鈴的道理1

掩耳盜鈴告訴我們:人不能自作聰明,也不要自以爲是。如果想欺騙別人,實際上是自己欺騙自己;不是自己的東西,決不佔有,自己不能做一個自欺欺人的人。

故事講的是,從前有一個人,看見人家大門上掛着一個好看的鈴鐺,想把它偷走。可是他知道那個鈴鐺只要用手一碰就會響,會被人發現。於是,他想出了一個辦法:只要把耳朵掩起來,不就聽不見了嗎?很快他就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那個鈴鐺。結果手剛碰到鈴鐺,他就被人發現了。

掩耳盜鈴的道理

其實,鐘的響聲是客觀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會響的。凡是要客觀存在的東西,它不會依人的主觀意志而改變。有的人對自己不利,或不喜歡的客觀存在,採取不承認的態度,以爲如此,它就不存在了,這種想法是極端主觀唯心主義的表現。如果對客觀存在的現實不正視、不研究,採取閉目塞聽的態度的話,最終便會自食苦果。

掩耳盜鈴的道理2

掩耳盜鈴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了壞事想讓別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自欺欺人。世界上的萬物都是客觀存在的,如果對於客觀存在的現實不正視的話,終究會自食苦果。成語出自《呂氏春秋·自知》,意思是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掩耳盜鈴》原文

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

《掩耳盜鈴》譯文

晉國的大夫範氏逃亡的時候,有個老百姓得到一隻鍾,想要把它揹走。只是鐘太大,沒法背。於是就用錘去把它打碎,這樣鍾發出了況況的聲音起來,那個老百姓怕別人聽到響聲,和他來搶奪這隻鍾,於是把自己的耳朵堵起來。害怕別人聽見,很正常;以爲自己聽不見別人也聽不見,那就太糊塗了

《掩耳盜鈴》註釋

1、鍾:古代的用青銅做的,只有大富大貴的人才能擁有。

2、況然:況,象聲詞。

3、然:一般指什麼什麼的樣子。

4、以椎毀之:之,指代鍾。

5、椎:鐵錘子。

6、遽:急忙。

掩耳盜鈴的道理 第2張

《掩耳盜鈴》創作背景

戰國時期,由於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地區間經濟、文化聯繫日益密切,割據混戰的局而已成爲社會經濟進一呂不韋像步發展的嚴重障礙,實現全國統一在戰國後期已成爲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當時各國都想以自己爲中心來實現統一,爲實現統一的目的,必定要進行兼併戰爭。當時秦國的變法比較徹底,在兼併戰爭中,無論軍事、政治、經濟等各方面,都逐步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

《掩耳盜鈴》賞析

該文主要是圍繞着事物的客觀性來講得,是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故事中的那個小偷以爲把耳朵堵住鈴聲就會消失了,這是違背了物質的客觀性,鈴聲是客觀存在的。世界萬物都是客觀存在的,其存在與發展是不以人的意識爲轉移。總之,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

《掩耳盜鈴》作者簡介

呂不韋,姜姓,呂氏,名不韋,衛國濮陽(今河南省安陽市滑縣)人。戰國末年衛國商人、思想家,後爲秦國丞相,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孫。早年經商於陽翟,將秦國質子異人帶回秦國,扶植其成爲秦莊襄王后,被拜爲相國,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帶兵攻取周國、趙國、衛國土地,分別設立三川郡、太原郡、東郡,對秦王嬴政兼併六國的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其主持編纂《呂氏春秋》(又名《呂覽》),包含八覽、六論、十二紀,匯合了先秦諸子各派學說,“兼儒墨,合名法”,史稱“雜家”。

掩耳盜鈴的道理3

掩耳盜鈴寓言故事 篇1

掩耳盜鈴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這個成語故事告訴我們,不要欺騙別人,也不要欺騙自己。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村子裏住着一個小偷,這個小偷很笨。一天,他想要偷別人的鈴鐺。可是,鈴鐺是掛在大門上的,而且只要一碰就會鐺鐺鐺地響。怎麼辦呢?於是他想:我把自己的耳朵捂住,不就聽不見鈴鐺的聲音了嗎?這真是個好辦法呀!

於是,晚上,他來到別人的大門前,把鈴鐺拿下來,鈴鐺開始鐺鐺鐺地響,他怕別人聽見,馬上把自己的耳朵捂住,以爲自己聽不見,別人也聽不見了。可是他捂的是自己的耳朵,只有自己聽不見,大家都聽見了鐺鐺鐺的聲音,跑出來,把這個笨小偷抓住了。

“掩耳盜鈴”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盜”就是“偷”。故事說的“偷鍾”,成語說的“偷鈴”,意思是一樣的。有人幹了壞事,想盡辦法遮蓋,自以爲遮蓋得很巧妙,可是別人決不會不知道,這種想瞞過別人結果只是騙了自己的做法,可以說是“掩耳盜鈴”。

掩耳盜鈴的道理 第3張

掩耳盜鈴寓言故事 篇2

從前有個人很愛佔便宜,爲了得到別人的東西,還去偷。有一天,他路過一家人門前,發現門前掛着一個漂亮的鈴鐺。他很想要那個鈴鐺,可是,怎樣才能拿到呢?直接去取吧,鈴鐺就會發出聲響,別人就會發現了。

他想了又想,都沒有想出一個好辦法,怎麼辦呢?最後,他終於想了個好辦法,把耳朵塞住,不就聽不到鈴聲了嗎?他覺得自己很聰明,想到了一個非常好的辦法。於是當天晚上,他用棉花塞住耳朵,來取鈴鐺。當他的手一碰到鈴鐺,鈴鐺就響了,主人馬上把他抓了起來。

掩耳盜鈴寓言故事 篇3

春秋時侯,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範氏。有人趁機跑到範氏家裏想偷點東 西,看見院子裏吊着一口大鐘。鍾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裏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揹回自已家去。可是鍾又大又重,怎麼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然後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大錘,拼命朝鐘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這下糟了,這種聲不就等於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裏偷鍾嗎?他心裏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鐘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可鐘聲又怎麼捂得住呢!鐘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鐘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聽不進鐘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鐘聲了。於是就放手砸起鍾來,一下一下,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

人們聽到鐘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