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與四顆糖的故事

本文已影響4.74K人 

陶行知與四顆糖的故事1

我叫周漢卿,我的家鄉在安徽。安徽出過好多名人,這裏,我跟大家講一講“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四顆糖果的故事”。

陶行知與四顆糖的故事

這是陶行知擔任校長時教育學生的故事:

有一個男生用泥塊砸班上的男生,被校長陶行知發現制止後,命令他放學時到校長室去。放學後,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男生早已等着被批評了。可是陶行知卻笑着掏出一顆糖果送給他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爲你按時來到這裏,而我卻遲到了。”男生奇怪地接過糖果。

然後,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顆糖果放到男生的手裏,說:“這是獎勵你的,因爲我不讓你打人時,你立即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我應該獎你。”男生更奇怪了。

這時,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顆糖果塞到男生手裏,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爲他們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壞人作鬥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男生感動極了,他流着眼淚後悔地喊道:“陶校長,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同學……”

陶行知滿意地笑了,他馬上掏出第四顆糖果遞過來,說:“你能正確認識自己的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糖果,我沒有多的糖果了,我們的談話也可以結束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了錯誤不可怕,要勇敢地承認並改正錯誤。我要做個誠實守信、勇敢自信的好孩子,長大後做一個像陶行知一樣有好品德的科學家!

陶行知與四顆糖的故事2

有一個男生用泥塊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長陶行知發現制止後,命令他放學時到校長室去。

放學後,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訓了。可是陶行知卻笑着掏出一顆糖果送給他,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爲你按時來到這裏,而我卻遲到了。”男生驚疑地接過糖果。隨後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顆糖果放到他的手裏,說:“這是獎勵你的,因爲我不讓你打人時,你立即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我應該獎你。”

男生更驚疑了。這時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顆糖果塞到男生手裏,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爲他們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壞人作鬥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男生感動極了,他流着眼淚後悔地喊道:“陶校長,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同學……”陶行知滿意地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顆糖果遞過來,說:“爲你正確地認識自己的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糖果,我沒有多的糖果了,我們的談話也可以結束了。”

第一顆糖——關愛

愛是一種信任,愛是一種尊重,愛是一種鞭策,愛是一種激情,愛更是一種能觸及靈魂動人心魄的教育過程。愛孩子,關愛每一個孩子。短短一句不足十個字的話,做 起來卻遠遠比說難多了。一個班幾十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有幸福快樂的,有缺少溫暖的,有父母離異的……不同的家庭環境,培養出來的孩子也是個性迥異。每一個孩子就像是一本書,身爲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我,在讀懂它的同時,還要學會如何去珍視它。就像一位名人所說的:“要學會俯下身去關心愛護每一個孩子,加強與孩子情感的雙向交流,架起通向孩子心靈的橋樑。”

第二顆糖——寬容

日常教學中,經常會聽到老師們感嘆:現在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管了。是啊,哪個孩子不犯錯?哪個班沒有“問題孩子”?只要是一個正常的社會人,由於心理、個性、家庭條件、社會背景等方面的原因,總會犯一些這樣那樣的錯誤。記得著名的文學家郭沫若先生曾經說過:“要用放大鏡把別人的優點爭 取來,不要用顯微鏡去觀察別人的缺點。”誠然,“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要善於發掘孩子的長處,不要斤斤計較於他們所犯的錯誤。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一個人都有一顆成爲好人的心。”即使再調皮的孩子,在他們內心深處,也希望自己能成爲一個學習好、行爲好、受老師喜歡的學生。只是他們缺少了一份自制力和恆心,經常受批評,使得他們對自己徹底失去了信心。所以,負有教書育人責任的我們,不應該是高高在上的,而應該和孩子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去愛護,去關心, 去幫助他們,讓他們找回信心,重新認識自我,讓他們知道自己是這個集體不可缺少的一份子。

其實,對“問題孩子”一味的打壓更會加劇孩子的牴觸情緒,使他們頑固的堅持錯誤,不願改正。所以,我認爲對經常犯錯的孩子,我們要多一份耐心,少一份急躁,多一點寬容,少一份斥責。

俄羅斯最受學生愛戴的老師布達林娜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你認爲可以往一個蓋着蓋子的瓶子裏灌水嗎?”的確,訓斥、向家長告狀這類粗暴的舉動都不是撥動孩子心扉的辦法,只有想辦法如何旋開“瓶蓋”,將關愛、寬容的清泉注入孩子的心田,才能收穫孩子良好的行爲,才能使這些所謂的問題孩子成爲一個老師眼中的好學 生,同學心中的好夥伴,父母口中的好孩子。

第三顆糖——信任

蘇霍姆林斯基有這樣一句話:讓每一個孩子都擡起頭走路。每一個成年人都明白信任對自己的重要,有人甚至把信任看得比生命都來得可貴,可實際上,孩子對於信任的企盼不會比成年人少,甚至有時他們比你更渴望得到大人尤其是老師對於他們的信任。

信任的'魅力,沒有嘗試就千萬不要放棄,就像在黎明前的黑夜,不要隨便捨棄一枚你自己心目中的石子,光明來臨時,它也許是你夢寐以求的珍寶。

第四顆糖——激勵

記得一位名人曾說: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便學會自信。這說明積極的教育態度對孩子影響很大,就像植物需要陽光一樣,每個孩子都需要鼓勵,鼓勵是培養學生自信心的有效方法。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每個孩子都有其閃光的一面,就看你有沒有發現。鬱梓鈴很自由,屁股老坐不住,上課愛插嘴,畫畫亂塗一氣。可一個偶然 的機會,讓我對她有了新的發現。一次彩紅屋時,她第一個畫好,貼好。我及時表揚了她:“鬱梓鈴,真能幹啊!第一名哦,厲害!”老師的讚美和同伴的掌聲給了 她莫大的鼓勵,漸漸的,我發現她上課愛舉手了,畫畫、手工進步很大。

正如陶先生所說的:“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裏發出來,才能打到心靈深處。”對於在教育第一線的我,陶先生教給我們的遠遠不止這些,“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相信陶先生的博愛精神將激勵我們在教學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陶行知與四顆糖的故事3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縣人,我國近代人民教育家。1914年畢業於金陵大學,後赴美留學。1917年回國後推行平民教育,認爲“教育是共和國的保障”,並把畢生精力投入到了教育中。

格言:人生天地間,各自有稟賦。爲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

陶行知在擔任一所學校校長時,一次,他看到學生王友用泥塊砸同學,當即制止,讓他放學後到校長室。

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王友已等在門口準備挨訓了。沒想到陶行知卻給了他一顆糖,並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爲你很準時,我卻遲到了。”王友驚疑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顆糖對王友說:“這第二顆糖也是獎給你的,因爲我不讓你再打人時,你立即就停止了。”

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顆糖:“我調查過了,你砸的那些男生,是因爲他們不遵守遊戲規則,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壞人作鬥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王友感動極了,哭着說:“陶校長,你打我兩下吧!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是自己的同學……”

知這時笑了,馬上掏出第四顆糖:因爲你正確地認識錯誤,我再獎勵你一顆糖……我的糖分完了,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

是呀,教育家陶行知的事例能帶給我們什麼啓示呢?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