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的故事

本文已影響1.22W人 

匡衡的故事1

匡衡勤學的故事

匡衡的故事

西漢時期,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爲家裏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纔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裏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裏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纔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着急,心裏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裏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麼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牀上背白天讀過的書。揹着揹着,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牆壁邊一看,啊!原來從壁縫裏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着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匡衡

匡衡是一個愛學習,勤奮的孩子。長大以後,他成了中國古代有名的大學問家

結論

從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環境和條件)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和堅強毅力,終於一舉成名。這就說明內因纔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據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因只是影響事物變化的條件,它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

匡衡字稚圭,勤奮好學。可是家境貧寒,晚上想讀書而無燭照明。鄰居家倒是每到夜晚,總燭光明亮,可惜這光照不到他匡衡的屋裏。怎麼辦呢?匡衡便把自己家靠鄰舍的那堵牆壁鑿開以引鄰居家的燭光來讀書。後人即用“鑿壁、空壁、偷光、偷光鑿壁、鑿壁借輝、借光”等指勤學苦讀,有時也引申爲求取他人教益。

人物簡介

匡衡(生卒年不詳),字稚圭,東海承(今棗莊市嶧城區王莊鄉匡談村,另一說爲:山東省山東臨沂市蒼山縣匡王村)人。西漢經學家,以說《詩》著稱。元帝時位至丞相。

匡家世代務農,但匡衡卻十分好學,勤奮努力,由於家境貧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幫工以獲取讀書資用。他曾拜當時的博士學習《詩經》。由於勤奮學習,他對《詩》的理解十分獨特透徹,當時儒學之士曾傳有“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之語,是說聽匡衡解說《詩經》,能使人眉頭舒展,心情舒暢,可見匡衡對《詩經》理解之深。但匡衡的仕途在一開始卻並不平坦。根據漢朝規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經”中的一經,即可通過考試獲得官職,考試得甲科者,可爲郎中,得乙科者爲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補文學掌故。匡衡九次考試,才中了丙科,被補爲太原郡的文學卒史。但匡衡對《詩經》理解之深,已爲當時經學家們所推重,當時身爲太子的元帝也對其深有好感。

元帝即位後,任用匡衡爲郎中,遷爲博士,給事中。這時,京城長安一帶發生日蝕、地震等災變,匡衡乘機上書,引用《詩經》表明上行而下效的道理,勸元帝“減宮室之度,省靡麗之飾,考制度,修內外,近忠正,遠巧佞,”“任溫良之人,退刻薄之吏,顯潔白之士,昭無慾之路”(《漢書·匡衡傳》,下引同),然後再在百姓中推廣道德教化,弘揚禮讓仁和之風。匡衡的奏書得到元帝的讚賞,匡衡因此遷爲光祿大夫、太子少傅。

在後幾年裏漢元帝十分喜好儒術文辭,尤喜愛《詩經》,曾多次親自聽匡衡講《詩》,對匡衡的才學十分讚賞,因此任匡衡爲御史大夫。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丞相韋玄成病逝,匡衡又代爲丞相,封樂安侯,輔佐皇帝,總理全國政務。匡衡可算是因明經而位極人臣的典型了。

匡衡任職期間,多次上疏陳述自己對朝廷政策的意見,陳述治國之道並經常參與研究討論國家大事,按照經典予以答對,言合法義,博得元帝信任。每當朝廷大臣討論政務時,匡衡總是引《詩經》爲據,認爲“六經者,聖人所以統天地之心,著善惡之歸,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意,使不悖於其本性者也。故審六經之指,則人天之望可得而和,草木昆蟲可得而育,此永永不易之道也。”匡衡的主張得到元帝及成帝的支持,這與從漢朝中期就開始興起的獨尊儒術,推重經學,微言大義的社會風尚是分不開的,實際是漢朝統治者用以統治人民的一種手段。

元帝后期時,宦官石顯爲中書令,他結黨營私,把持朝政,慫恿元帝加重賦役,剝削人民,但因有皇帝的寵幸,沒人敢觸犯他。成帝即位後,匡衡便上疏彈劾石顯,列舉其以前所犯罪惡,並糾舉他的黨羽,這是匡衡所做的最後一件剷除奸佞,爲漢朝廷盡忠的事情。不久,匡衡與同僚間漸有離隙,被人彈劾,貶爲庶民,返回故里,不幾年,病死於家鄉。

元帝封其爲安樂侯,其侯國食封土地本爲三十一萬畝,匡衡利用郡圖之誤,非法擴大食封土地四萬多畝。成帝時,司隸校尉駿等告其“專地盜土”(指擴大國界),被免爲庶人。

匡衡的故事2

話說匡衡祖上就是種地的,一直都尊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規律,再加上實在是窮,所以也用不起也用不到蠟燭這種東西,而匡衡不一樣,他有着進取的心,想要好好學習,但是白天必須努力幹活沒時間看書啊,只能晚上看,而到了晚上的'時候又因爲沒有蠟燭,沒法看,匡衡就陷入到一種非常尷尬的地步。

有一天他突然發現自己的鄰居有錢,晚上總是點着蠟燭,於是就向去借一根蠟燭,但是人家怎麼肯,一頓冷嘲熱諷,匡衡心裏就不高興了,心想“莫欺少年窮,現在看不起我,以後我讓你都不敢看我(後來匡衡的成就確實是讓這戶人家望塵莫及)。”但是沒有光還是一件大事啊,匡衡冥思苦想,終於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你不是不借我蠟燭嗎,我直接借點光來用用。”他在牆上開了一個小洞,爲了避免被鄰居發現還不敢開大了,所以透過來的燭光很微弱,但是好歹能學習了,於是匡衡努力的學着。

匡衡這麼如飢似渴的學習,很快就把家裏的書給看完了,覺得自己還是太沒文化的匡衡很想再多看一點書,於是就找到了當地的一個大戶人家,那個大戶人家有着很多的藏書,匡衡就對主人家說:“我可以免費工作,只要能夠讓我看您家裏的書就好了。”那個主人家也是一個開明的人,最後還是同意了他的請求,還有一說是說當時那戶人家的主人也是一個老學究,對於像匡衡這樣愛好學習的人非常看重,不只是把藏書給他看,還親自教導他,最後匡衡總算是成爲了當時有名的大儒。

匡衡墓

匡衡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相,總體上來說他爲人還算是正直,能夠針對當時的弊端提出切實有效的見解,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稱讚,而他勤奮好學的故事更是無數人從小就學習過的,那麼這麼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他的墳墓現狀如何呢?

匡衡墓位於山東省嶧城區,在匡衡的家鄉附近,墓堆大約高達四米,直徑有35米,整個墳墓的園區都種滿了很多的林木,自墓穴建立以來就有不少的人因爲紀念匡衡,前來弔唁,後來還建立了匡相祠,一直以來香火都不曾斷絕,直到乾隆年間,當時的知縣還重新修葺祠堂,並且請了當時著名的書法家樑巘題寫了一塊石碑,這一行“漢丞相樂安侯祠記”也是樑巘晚年的經典之作,但是這麼一塊石碑一直以來都缺乏保護,經歷無數風雨,上面的字跡都已經有點風化了。

匡衡的墳墓一直以來都缺少保護,當時存世的那些匡衡祠也早已經變成了歷史的塵埃,甚至就連封土南部都曾經被紅衛兵挖了一個深坑,幸好還未抵達墓室,到了前些年更是落魄到了一定程度就連外面的一個石像都倒在了地上破碎了。匡衡墓的破敗沒落也引來了不少人的關注,所以在後來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重新修葺匡衡墓,修復了這些年來破損的地方,並且還將匡衡祠堂內部的壁畫也進行了重新的繪製,使得整個匡衡墓煥發出了新的生機,成爲了近代保護文物古蹟的一大成功典範。

匡衡,字稚圭,西漢後期人,生卒年不詳,西漢經學家,官至丞相,曾以“鑿壁偷光”的苦讀事蹟名世,祖籍東海郡丞邑(今山東臨沂市蘭陵縣魯城鎮匡王村),“早年求學中遷居鄒邑(今鄒城市)羊下村”(據朱承命修《鄒縣誌》)。

其“父世農夫,至衡好學,家貧,庸作以供資用”,“匡衡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西京雜記》)。這就是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兩千年來盛傳不衰。匡衡青少年時期除了“庸作以供資用”,把得到的報酬買書買筆等學習用具外,史籍還記載,他還經常到書簡收藏者那裏去勞作而不取報酬,只是將借書作爲交換條件。正因匡衡孜孜以讀,因而成爲一代經學大師。

元帝后期時,宦官石顯爲中書令,他結黨營私,把持朝政,慫恿元帝加重賦役,剝削人民,但因有皇帝的寵幸,沒人敢觸犯他。成帝即位後,匡衡便上疏彈劾石顯,列舉其以前所犯罪惡,並糾舉他的黨羽,這是匡衡所做的最後一件剷除奸佞,爲漢朝廷盡忠的事情。不久,匡衡與同僚間漸有離隙,被人彈劾,貶爲庶民,返回故里,不幾年,病死於家鄉。

匡衡的軼事典故有哪些

匡衡學習好,還很勤奮。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爲家裏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纔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裏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裏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纔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着急,心裏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裏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麼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牀上背白天讀過的書。揹着揹着,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牆壁邊一看,啊!原來從壁縫裏

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着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學習,勤儉節約,後來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這個故事也就是人們傳頌的鑿壁偷光,又做鑿壁借光。

匡衡的故事3

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由於家裏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幹許多活,掙錢餬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

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他的鄰居家裏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氣,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

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麼書呢!”匡衡聽後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牆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藉着這微弱的光線,如飢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

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想繼續看多一些書的願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藏書。

一天,匡衡卷着鋪蓋出現在大戶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說:“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裏白乾活不報酬。只是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借書的要求。

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後來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爲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

匡衡的故事4

當時匡衡有一個同鄉叫做文不識的,雖然名字取得好像很沒有文化,但是其實他的家裏有着很多的書,於是匡衡就找上他,希望可以成爲他們家的傭人,可以不要錢,只希望能夠讀他們家的藏書,文不識對於匡衡這麼愛好學習非常震驚,就答應了他,因此匡衡得以博覽羣書,成爲了一個大學問家。

匡衡讀書有所成就之後,就經常給別人講《詩經》要知道《詩經》可是孔子編的,在那種尊崇儒學的年代沒有兩把刷子可不敢隨便講解《詩經》,而且人們還稱讚他能把人講的開懷大笑,可見匡衡對於《詩經》的理解已經非常深入了,有一次碰到街頭也有一個人在講,匡衡就去聽了,聽着聽着還和他辯論上了,那人說不過匡衡,慌張的跑路了,就連鞋子也穿倒了。

這個匡衡勤學的故事被記載在了《西京雜記》裏邊,這本書主要寫了很多西漢時期的奇聞異事,是當時有名的大學問家劉歆所著。

匡衡的成就

匡衡從一個貧困的少年,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最後得以成爲一代大儒,甚至成爲丞相治理天下,可以說他的一生是非常勵志的,那麼匡衡後期有着什麼樣的成就呢?他那麼多年,那麼辛苦的學習給他帶來了什麼樣翻天覆地的變化呢?

匡衡早年的時候努力學習,爲此還不惜在自己家的牆壁上鑿了洞;做免費勞動力換取借書讀的機會。匡衡因此得以博覽羣書,其中匡衡研究最深入的還是《詩經》,而《詩經》在當時也是受到了很多學子的歡迎,因此匡衡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在幾次和人辯論詩經之後,匡衡被推舉爲了官員,後來甚至成爲了一個丞相,輔佐漢元帝,總理國家大小事務,可以說匡衡是中國歷史上通過自己的經學修養成爲丞相的經典角色。

匡衡在位期間積極陳述自己的治國之道,並且經常引經據典讓人無法辯駁,這種做法也是當時纔開始興起的,後來也一直流傳了下去,成爲了很多文人學習的典範。後來在元帝后期的時候,宦官石顯專政,不只是干預朝政,還慫恿皇帝增加賦稅,導致民不聊生,但是因爲元帝的寵信,別人也奈何不了他,直到後來成帝登基之後,匡衡上書彈劾石顯,得以將他誅除,也算是他爲當時的西漢朝廷做的最後的貢獻了,之後就被彈劾罷官病逝了。可以說匡衡的一生成就不小,從一個世代務農的寒門子弟,逐漸成長爲一代大臣,甚至被封侯賜地,被後世人尊稱爲一代名相。

匡衡墓

匡衡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相,總體上來說他爲人還算是正直,能夠針對當時的弊端提出切實有效的見解,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稱讚,而他勤奮好學的故事更是無數人從小就學習過的,那麼這麼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他的墳墓現狀如何呢?

匡衡墓位於山東省嶧城區,在匡衡的家鄉附近,墓堆大約高達四米,直徑有35米,整個墳墓的園區都種滿了很多的林木,自墓穴建立以來就有不少的人因爲紀念匡衡,前來弔唁,後來還建立了匡相祠,一直以來香火都不曾斷絕,直到乾隆年間,當時的知縣還重新修葺祠堂,並且請了當時著名的書法家樑巘題寫了一塊石碑,這一行“漢丞相樂安侯祠記”也是樑巘晚年的經典之作,但是這麼一塊石碑一直以來都缺乏保護,經歷無數風雨,上面的字跡都已經有點風化了。

匡衡的墳墓一直以來都缺少保護,當時存世的那些匡衡祠也早已經變成了歷史的塵埃,甚至就連封土南部都曾經被紅衛兵挖了一個深坑,幸好還未抵達墓室,到了前些年更是落魄到了一定程度就連外面的一個石像都倒在了地上破碎了。匡衡墓的破敗沒落也引來了不少人的關注,所以在後來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重新修葺匡衡墓,修復了這些年來破損的地方,並且還將匡衡祠堂內部的壁畫也進行了重新的繪製,使得整個匡衡墓煥發出了新的生機,成爲了近代保護文物古蹟的一大成功典範。

匡衡的故事5

匡衡是西漢人,出身在一個窮苦的農民家庭。他從幼年起就酷愛讀書。白天要勞動,沒有多少空餘時間,晚上很想讀書,卻窮得點不起燈,他爲此很苦惱。後來,他發現鄰居家夜夜有燈光,就想了個辦法。因爲鄰家點燈的房子和他的住室之間,只隔着一堵牆,於是,他便在牆上鑿了個小孔。燈光果然從小孔裏透過來了。他高興得跳了起來。從此以後,他每夜蹲在牆腳,藉着這一線亮光讀書,直到鄰居家熄了燈,他才心滿意足地去睡覺。

過了不久,又發生了另一個問題:他僅有的幾冊書早已被讀得滾瓜爛熟,卻一直沒有錢買新的,向有書的人家去借,又常常碰釘子,他又開始苦惱起來。

當地有個叫“文不識”的富豪,家裏藏書很多。匡衡便請人介紹,去文家當長工。到了文家,他幹活既賣力又不要一文工錢。“文不識”覺得很奇怪,就問匡衡道:“你爲什麼自願做工,而不要工錢呢?”

“我給您做工,不爲別的,只希望您把書借給我,讓我好好閱讀。”“文不識”答應了他的請求。匡衡一得到豐富的圖書,就像幾天沒有吃飯的人得到美食佳餚一樣,貪婪地、津津有味地讀啊讀啊,讀完一冊又讀另一冊。

這樣日積月累,他終於成了著名的大學者。

心得·啓迪:匡衡在那麼艱苦的環境裏都能認真讀書、刻苦學習知識,而我們生活在這麼好的物質環境裏,是不是更應該努力學習呢?不管在什麼狀態下,我們都要勤奮學習。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源泉,能讓人間更美好。

匡衡的人物生平

匡衡(生卒年不詳),字稚圭,東海郡承縣(今棗莊市嶧城區王莊鄉匡談村)人。西漢經學家、大臣,以說《詩》著稱。元帝時位至丞相。

匡家世代務農,但匡衡卻十分好學,勤奮努力,由於家境貧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幫工以獲取讀書資用。他曾拜當時的博士學習《詩經》。由於勤奮學習,他對《詩》的理解十分獨特透徹,當時儒學之士曾傳有“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之語,是說聽匡衡解說《詩經》,能使人眉頭舒展,心情舒暢,可見匡衡對《詩經》理解之深。但匡衡的仕途在一開始卻並不平坦。根據漢朝規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經”中的一經,即可通過考試獲得官職,考試得甲科者,可爲郎中,得乙科者爲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補文學掌故。匡衡九次考試,才中了丙科,被補爲太原郡的文學卒史。但匡衡對《詩經》理解之深,已爲當時經學家們所推重,當時身爲太子的元帝也對其深有好感。

元帝即位後,任用匡衡爲郎中,遷爲博士,給事中。這時,京城長安一帶發生日蝕、地震等災變,匡衡乘機上書,引用《詩經》表明上行而下效的道理,勸元帝“減宮室之度,省靡麗之飾,考制度,修內外,近忠正,遠巧佞,”“任溫良之人,退刻薄之吏,顯潔白之士,昭無慾之路”(《漢書·匡衡傳》,下引同),然後再在百姓中推廣道德教化,弘揚禮讓仁和之風。匡衡的奏書得到元帝的讚賞,匡衡因此遷爲光祿大夫、太子少傅。

在後幾年裏,漢元帝十分喜好儒術文辭,尤喜愛《詩經》,曾多次親自聽匡衡講《詩》,對匡衡的才學十分讚賞,因此任匡衡爲御史大夫。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丞相韋玄成病逝,匡衡又代爲丞相,

封樂安侯,輔佐皇帝,總理全國政務。匡衡可算是因明經而位極人臣的典型。

匡衡任職期間,多次上疏陳述自己對朝廷政策的意見,陳述治國之道並經常參與研究討論國家大事,按照經典予以答對,言合法義,博得元帝信任。每當朝廷大臣討論政務時,匡衡總是引《詩經》爲據,認爲“六經者,聖人所以統天地之心,著善惡之歸,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意,使不悖於其本性者也。故審六經之指,則人天之望可得而和,草木昆蟲可得而育,此永永不易之道也。”匡衡的主張得到元帝及成帝的支持,這與從漢朝中期就開始興起的獨尊儒術,推重經學,微言大義的社會風尚是分不開的,實際是漢朝統治者用以統治人民的一種手段。

元帝后期時,宦官石顯爲中書令,他結黨營私,把持朝政,慫恿元帝加重賦役,剝削人民,但因有皇帝的寵幸,沒人敢觸犯他。成帝即位後,匡衡便上疏彈劾石顯,列舉其以前所犯罪惡,並糾舉他的黨羽,這是匡衡所做的最後一件剷除奸佞,爲漢朝廷盡忠的事情。不久,匡衡與同僚間漸有離隙,被人彈劾,貶爲庶民,返回故里,不幾年,病死於家鄉。

元帝封其爲安樂侯,其侯國食封土地本爲三十一萬畝,匡衡利用郡圖之誤,非法擴大食封土地四萬多畝。成帝時,司隸校尉駿等告其“專地盜土”(指擴大國界),被免爲庶人。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