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懷念那涼糕的味道散文

本文已影響8.34K人 

端午懷念那涼糕的味道散文,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在端午節的時候很多地方都有一些特色,很多人都懷念家鄉的一些美食,下面分享端午懷念那涼糕的味道散文,一起來看下吧。

端午懷念那涼糕的味道散文1

在過去的這些人生歲月中,記憶中每年的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是奶奶帶給我傳統的色彩。比如,臘月初八,奶奶會做臘八粥;冬至,奶奶會包餃子。再比如,端午節,奶奶要做涼糕。

說起涼糕,好像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做的。別人的涼糕有些什麼,我不清楚,也沒吃過,我只喜歡奶奶做的涼糕,那是一種家的味道,無可取代。

每年端午前夕,奶奶就會備好食材,江米,小米,葡萄乾,紅棗。將小米和江米泡在水中,至少要一天一夜。這樣做出來的涼糕,金燦燦的,又軟又勁道,口感糯糯的。奶奶會將做好的涼糕,放在一個特別大的圓鐵盤子裏,晾好了,再像切蛋糕似的,切成一塊一塊的。每一塊上面,都會點上一個小紅點兒,看上去,色香味俱全。

端午懷念那涼糕的味道散文

兒時的端午節,不止有涼糕,還有五色線。那是奶奶用縫紉線的五種顏色,搓在一起的五色線。到了端午節這天,太陽還沒升起來,奶奶就會給我的胳膊和腳腕都戴上五色線。那時候年幼,一條五色線就足以心花怒放。後來長大了,不在奶奶身邊了,奶奶都會叮囑我,端午節到了,記得帶點兒五色線。

往年每到這幾天,奶奶就會打電話給我,啥時候回來呀?奶奶做了涼糕給你留着。你要早點回來,不然涼糕就放的不好吃了。

如果我說近兩天回不去,奶奶就會說,沒事兒,忙你的,等你哪天準備回來,提前給奶奶說,奶奶把米泡上,再給你做一次涼糕。

奶奶一雙小腳,行動緩慢。大熱的天,總是圍着鍋竈,一頓涼糕,做了一鍋又一鍋。等到我回去的時候,奶奶滿頭大汗,卻依舊滿臉堆笑的,將剛出鍋的涼糕切一塊兒,盛在碗裏,稍晾一會兒,放上白糖和糖稀,遞給我說,快吃吧,新鮮的好吃。然後,奶奶就那麼站在我身邊,眼巴巴的看着,不知疲倦的端詳着,怯生生的黏着,生怕一眨眼的功夫,我就會消失不見似的。

這些年,一直習慣了奶奶像個孩子般的纏人,不是給這個打電話,問啥時候回去看她,就是給那個說,能不能在家住上幾天。可惜,大家都有工作要忙,有生活要奮鬥。也許,什麼都不缺,就是缺時間。而爺爺奶奶,一生辛勞,功成名就,更是什麼都不缺,最缺的,就是子女兒孫的陪伴。

壽則多辱,暗路且長。生命行至黃昏,彷彿所有的興趣愛好都會像那西斜的太陽,漸然淡去,唯有老來的日子,變得越來越孤獨,越來越無趣。最後,唯剩的,就只有無盡的期盼,期盼所有人都能什麼都不用幹,盡數陪伴在自己身旁,承歡膝下。

許是因爲暮色向晚,終歸還有太多的眷戀,太多的不捨。所以,人越是老,就越是渴望與孩子們更多的相聚,總是不盡興,總覺得不夠,原來,人老孤獨,終將是一場辜負。

是啊,子女與父母,就是一場重複的辜負。兒時,他們盼你健康成長;長大後,又盼你平安幸福。你的圈子越來越廣,留給老人的空間卻是越來越狹小。而老人,卻一如既往,心裏滿滿裝的都是你。

然,時光飛逝,死亡是終點。一生不停追逐的夢想,是我們想象的美麗畫布,而時光流逝,卻是一個不停旋轉的黑洞。轉着轉着,就將生命轉進了輪迴,來不及等待又一場花開。

雖然,奶奶沒有傾國的面容,沒有滿腹詩華,她有的,只是全身心投入到這一生時光的勇氣。生火,做飯,奶娃,燒茶,料理家事,打點光陰,便是她一生的交付。興許,她不曾聽說過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也不曾離開家鄉,領略異地美景。她最大的幸福,就是守護兒女,守護這個家。無論時隔多久,都等待着子女的歸來,給大家一個完好如昨的歸宿。

又是一年端午節,而今年,卻已經是我第二年沒再吃到奶奶的涼糕了。

想念,可以讓過往的畫面形成心間的影像,我依循記憶的指引,聽從味覺的召喚,學着奶奶的樣子,給自己做了份涼糕出來。雖然,比奶奶的差了點,但我依舊產生了穿越時空的錯覺。恍惚間,奶奶還在,爺爺也在。我們一起,在那個寫滿我成長的大院中談笑,在那間見證我成長的大屋子裏,吃涼糕,因爲,端午節又到了。

心柔,原名譚成妍,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會員、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慈懷讀書會、品讀時刻專欄作者,中國散文館簽約作者。作品見《青年文學家》《讀者文摘》《庫爾勒晚報》《重慶日報》《祁東新聞》《搜狐新聞》等媒體報刊雜誌及各大文學網站,文學作品在《喜馬拉雅》多篇誦讀播出。出版合集《散文經典選藏》。新書個人散文集《心柔若水》限量珍藏版正在熱銷。

端午懷念那涼糕的味道散文2

端午思念的散文

就到端午,又到端午。年年歲歲有端午,端午年歲各不同。今年端午與兒童節親密接觸,給人們帶來的不單是初夏的鳥語花香,還有少年兒童的可愛活潑純潔成長。對,蓬勃成長是最動人的。由《少年中國說》裏講的,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是否可以引伸爲少年活潑則國活潑,少年發展則國發展,少年健康則國健康?這是當然的事情,沒有少年的希望,哪有國家的希望!

還是回到端午,回到敬仰的端午、歡樂的端午、留下無限留戀的端午。敬仰當然是知道端午爲屈原得來、知道屈原爲什麼投汨羅、讀過他的《離騷》《九歌》等之後形成的。說實話,每個端午想到屈原失去生命的念頭站在江邊決心自盡的心態形象,就不忍過節,不忍快樂,不忍饕餮。但節是爲屈原的紀念,寓意投食味魚好保屈原大夫全屍而去,又覺得沒必要沉浸到哀傷裏。兩千多年過去了,屈原有靈,一定爲今天國家發展高興,也爲國人共同的祭念慰藉(一些資料裏講,端午又叫端陽,在屈原之前就有了。各地傳說中還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的)。

很長時間是不知道端午怎麼來的,估計,家鄉好多人至今也不知道端午是爲紀念與我們相距幾千裏的地方、發生於幾千年之前的一件事而設立的。屈原是誰?他們不知道也不必知道。只知端午,不知屈原本來也是極正常的。家鄉的端午給我留下最早最好印象的,是香包,油餅,米糕,而不是糉子。糉子於我的家鄉,完全是舶來品。

端午懷念那涼糕的味道散文 第2張

香包好香,是孃孃做的,還是姑姑做的,實在沒有記憶。只記結果,不記過程,是兒童少年時記憶的一個特點。總之,那個香草的香,那個繡花香包的可愛,深刻地印製成我童年端午的名片。而在我小的時候,吃雖然重要,但因爲沒有條件吃到特別的食品,譬如一年也見不到一斤米,根本不可能吃米糕。如果那時候有人講端午吃糉子,估計所有人的眼珠子都會掉出來:沒有一個人見過糉子是啥!我說端午家鄉人吃米糕油餅,是現在的情況;起碼是農村聯產承包逐漸有吃有喝時候的事情。過去端午到底吃什麼,以及能吃到什麼,實在沒有一點印象了。

大概到1990年代左右,端午在故鄉算是正式的有名有實的能吃東西的節日了。雖然絕大多數人不知道屈原汨羅,但因地制宜弄吃的,是有條件之後各家都要效仿的。米糕是糯米做成米飯那樣,然後把煮好的棗壓進去。吃的時候弄到碗裏或者盤裏,喜歡甜食的可以蘸白糖吃。油餅是年節不可少的食品。現在我都能做些。但是,怎麼做也做不出母親的味道。

母親的味道就是她不同於其他人家做出來的種種食品。雖然母親不可能把每種食品做得最好最精緻,但母親的味道最讓我懷念無法捨得。母親的油餅是用她和父親種的春麥磨的面,用她和父親種的胡麻榨的油炸制而成,麻油清香,淺黃透綠,香而不膩,軟綿可口。我試過好些次,都做不出她的.味道。而吃過無數人家的油餅,從來吃不出她的味道。後來我想,沒有家裏的面,沒了家裏的油,沒了母親父親的愛,怎麼可能有同樣的東西呢!過去節日要麼母親做好父親搭車到縣城給我帶些來,要麼我想法回去吃她親手做的米糕油餅。現在只留下一堆奢望。非常可惜,如果父親母親還在,知道端午放假了不用找其他藉口就有時間回去看望他們、吃他們勞累的成果,該是多麼高興的事情啊!

奢望只能是奢望,假設只能是假設。逝去的永遠不可能重現,美好的永遠那麼短暫。

去年端午我們一家在成都,跟兒子在一起。成都是吃糉子的,我到超市買了幾隻,但兒子並不太喜歡。最後大都是我們倆吃光了。成都的端午街上到處賣菖蒲和艾草,一支好幾元,我覺得挺貴,又想沒地方插,就沒買。但我第一次認識了菖蒲,過去見過這個名字不知道是何形何物。前年端午的時候,跑到一處樹林裏找了半天,發現幾株艾草,撥了來吊到門上。這是學別人弄的,大體知道是避邪防惡。我知道艾草可以做成艾絨灸治疾病。父親在世的時候,年年弄艾絨,深秋初春時節,腿疼坐骨疼都用它灸。父親膝眼、腰上有許多被艾灸出的印痕,都是灸的時候燒出來的。由此可見父親曾經經受過多少苦痛。而那些苦痛,無一不是他年少時歷經苦難的寫照。

端午時候,西北的夏天基本成型,再沒什麼大的寒流侵襲。花也間次開過來,槐花落下去,枝間喧鬧一時的沙棗花的暗香、玫瑰花的馨香也暗淡下去,觀賞型的花卉到了蓬勃期,把城市裝扮得格外好看。前天是入夏以來最高溫度37度,昨天一場風吹成32度,明天預報漲3度,過節的氣溫總算溫和下來。關注天氣,其實是關注我們的生存環境,沒有霧霾的可怕,日子總要好過些。端午一過,估計氣溫會穩定升騰,炎熱將成爲戈壁小城的主角。雖然害怕,也能理解。像四哥說的,沒有高溫,水果糧食等農作物咋長成?舒適不能以犧牲收成爲代價,啥時候都必須把主次分清楚的。

我們這裏不產菖蒲,明天還是找老地方撥幾株艾草掛到門上。家人外出,隻身一人的節日是可以簡便的,已做了些油餅,就不包糉子,買幾隻蒸着獻祭在父母遺像前並嚐嚐,有個節日意思就可以了。其實端午不端午、節日不節日的生活都一樣的。只是每逢節日對親人故鄉和曾經的思念,總是不知不覺地往頭腦裏闖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