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再次發文重申不造車

本文已影響1.6W人 

5月24日,華為再度發佈聲明重申不造車,稱“華為不造車。這一長期戰略在2018年就已明確,沒有任何改變。” 華為表示,至今為止並未投資任何車企。以後,凡是議論上説華為造車、或者參股汽車製造行業,均為謠言,勿輕信。

華為再次發文重申不造車1

近日,華為就以“華為造車”的這件事情,再次發聲表示:華為是堅決不會造車的,網上流傳的華為是投資方,以及控股、參股都是謠言,再次發佈該聲明。而此前華為已經跟阿爾法極狐、賽力斯SF合作,但卻以供應商的身份,而網傳的華為將跟廣汽、長安合作,推出三個汽車子品牌,該消息隨着華為的再重申聲明,或將成為泡沫嗎?

華為再次發文重申不造車

華為再次發文重申不造車 第2張

“華為不造車,我可不信。17年前,任正非還説不做手機呢!”沒想到,華為的再重申不造車,就遭到網友們打臉。中國老百姓一談及華為,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華為的手機品牌,而17年前華為老總任正非説不造手機,這是怎麼一回事?

華為再次發文重申不造車 第3張

一招別蛇咬,十年怕草繩。1987年,華為成立。當年的華為將目標市場瞄準了香港HAX交換機,但由於成立的資源有限,華為並沒有一開始選擇做交換機,而是是以交換機公司代理商的身份,主要盈利則是今天我們所説的“中間商賺差價”。

賺到了第一桶金、自然賺到了第二桶金、第三桶金......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意識到這個市場有着源源不斷的消費資源,而越來越多人做“中間商”,只會一次又一次地打壓該市場的價格底線,這讓任正非萌生了自主研發做手機的想法,也讓華為手機埋下了伏筆。但一個代理中間商,哪裏來的技術資源會造手機,這也引發了後來的任正非的三個“至暗時刻”。

第一個時刻:走了“不能回頭”路

1990年,任正非開始了自主研發的道路,但是並沒有直接選擇了做手機,而是將市場瞄準了電信。華為是從學校和企業等使用的用户交換機起家的,當年的郵電局基本上用的國外機,價格很高但利潤也豐盈,這讓不少自主品牌蠢蠢欲動,也想分一塊蛋糕。而華為趕在交付期的時候做出了JK1000機型,用於進入電信市場的“入場券”。

有了入場券,也擁有了代理商的銷售經驗,本以為可以大賺一筆的任正非卻引來了風口:郵電體系直接與國外同步,交換網的數字技術將迅速普及且採用。這讓任正非慌了,剛踏過市場門檻又進行了改革,但既然進了這條路,就沒有回頭的機會,華為只要硬着頭皮上了。任正非立馬大量招募工程師及技術師,着手研發,還好當時處於入門期,華為成功了。

第二個時刻:面臨金錢流轉壓力

闖過了第一關,還有第二關。當年對於“愣頭青”的華為,首先花費了大量人力財力用於研發新興技術,而產品輸入市場後流動慢,入不敷出的華為發不出工資,通過兩個“緩兵之計”:陽光卡和內部股,來暫緩員工發佈工資的研發。

這其中的內部股,是當時華為發不出工資,遊説技術員工購買華為內部股票的説法,現在來看是緩兵之計,但對於現在實力、資金雄厚的華為,內部股成為了公司的傳統。時至今日依舊被老百姓津津樂道,經常能聽到阿姨阿叔説:“在華為工作好,在華為工作無論什麼員工都能被分到華為股票,可以當華為的股東。”

第三個時刻:破產,一步之遙

最讓任正非痛心的,就是小靈通、CDMA和TD。通過排列順序得知,任正非因為小靈通差點與手機行業失之交臂,更不會有今天的華為。當年中國電信的2G無線通信技術,用的正是CDMA。於是華為派出一個團隊着手研發,把CDMA IS95系統開發了出來,但由於當年中國無線技術發展過快及變化莫測,導致該項技術還沒用上,直接告別了市場,而電信在在後來則用了小靈通技術(PHS)。

當初華為也做了小靈通,但是由於信息不對稱,起得最早,趕了個晚集,導致後面鉅額虧損,手機成為了任正非人生的陰影。小靈通的時代過去了,鉅額虧損讓任正非不再做手機!但還好當時華為其中一員張利華提出建議,任正非抱着再嘗試的心態,成功了。

華為再次發文重申不造車 第4張

當年的任正非的一句話:“從此以後不造手機,誰再提一句話給我走人”。那是在面臨重重失敗之後説出的氣話。而華為這次官宣的不造車,是否真的不造車?在汽車的領域上,華為屬於多線、多方向作為第三方的供應商介入,但要論真正造出一台車,華為還是一個新手。同為手機領域的小米,此前也是闢謠小米造車的相關信息,但時隔一個月,雷軍官宣小米將會進軍造車領域。

華為再次發文重申不造車2

今天的汽車股基本上普漲,但是萬紅叢中也有一點綠,這點綠就是北汽藍谷和長安汽車,而這種跌勢也是從5月24日就開始出現了。

華為再次發文重申不造車 第5張

背後的原因,則與華為的一則聲明有關。

5月24日,華為集團發佈了“關於華為不造車的聲明”,重申華為不會造車,也不會投資、控股或參股任何車企。

聲明發布後,當日收盤十幾只華為概念股應聲大跌,其中北汽藍谷、長安汽車跌停,小康股份跌幅達到6.02%,這三家都是之前與華為有過緋聞的汽車股。

5月25日開盤後,這三支股票繼續下跌,直到收盤前小康股份才轉跌為升,另外兩支依舊很綠。

華為突然發佈如此義正嚴辭的.聲明,也是與這些概念股最近的瘋狂表現有關。

華為再次發文重申不造車 第6張

4月,這三家車企都因為華為的加持而迎來了高光時刻。北汽新能源和華為合作的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在上海車展期間上市,因為搭載了“能秒殺特斯拉的”華為L4級自動駕駛技術而站上C位。

原本名不見經傳的重慶小康集團旗下的金康賽力斯,供應商名單上出現了華為的名字,後者成為了其賽力斯SF5的電動部件和HiCar座艙部件供應商,並且進駐了華為零售店賣車,訂單也爆了。

華為再次發文重申不造車 第7張

而長安汽車去年底就宣佈與華為和寧德時代合作打造高端新品牌,5月20日其控股的長安蔚來正式更名阿維塔科技,將與長安汽車、華為、寧德時代共創智能電動網聯汽車平台。

三家車企與華為結緣後,外界的想象空間也跟着擴大。於是乎更多的消息被“相關人士”傳出,包括華為打算控股或入股北汽極狐、華為打算收購重慶金康新能源汽車控股權、以及華為打算與長安成立芯片合資公司等等。

這些傳聞,雖然都被三家車企否認了,可是資本市場卻沒有輕易相信,畢竟這些年汽車圈無數起闢謠最後都成了實錘。

於是,伴隨着緋聞的發酵,三家車企的股價最近這段時間開始瘋漲。

北汽藍谷的股價從4月初的8元/股飆升至5月20日的19.87元/股,長安汽車股價從3月底的14元/股飆升至5月19日的25.5元/股,小康股份則從年初十幾元每股飆升至5月21日的57.67元/股。

合作伙伴乘着華為的東風在資本市場風生水起,華為坐不住了,於是有了昨天那則聲明。

華為再次發文重申不造車 第8張

華為強調,“選擇了北汽、長安和廣汽三家車企作為戰略合作伙伴,支持它們打造各自子品牌。用了華為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車,經華為授權才可以使用HI標識,代表Huawei Inside。”

還指出“華為是賽力斯SF5的電動部件和HiCar座艙部件的供應商。同時為了解決華為授權手機零售店在華為手機大幅減少情況下的生存問題,華為在支持部分零售店來銷售此款車,零售店可以獲得相應收益。”

華為重申,產業界需要的不是華為品牌汽車,而是華為三十多年積累的ICT技術能力,來幫助車企造好面向未來的車,即為車企提供基於華為ICT能力的智能網聯汽車部件。

儘管雖然三年來華為關於不造車的事已經闢謠過N次,每次的態度都無比堅決,可是外界依然無法停止想象。也難怪,畢竟17年前,華為也曾經説過堅決不做手機,後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