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爱劳动的意识

本文已影响2.91K人 

如何培养学生爱劳动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劳动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培养好孩子劳动的意识,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好,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爱劳动的意识的相关信息吧,大家一起来看看。

如何培养学生爱劳动的意识1

如何培养学生爱劳动的意识

将劳动“作业化”常鼓励莫忘记

女儿学龄前是由她爷爷奶奶带的,从小就享受着“隔代亲”赋予的公主般的生活,因此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遇到事情只会大呼小叫,束手无策。作为母亲,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女儿上学后,我发现她对老师布置的作业非常重视,只有完成后才会出去玩。因此,我尝试着将劳动“作业化”,把让她洗碗、叠被子、整理自己的书桌等说成是“做作业”,并在小黑板上列出值日表,每周评一次家庭“劳动之星”。当然,每次她劳动完,我都会随时说上句诸如“你洗的碗闪闪发亮”、“你是清除卫生死角的高手”之类的“点评”。 一年下来,我欣喜地发现,女儿不仅学会了做自己分内的事,还成了大人的“小帮手”,有时还会边做家务边扭着小屁股唱:“我爱洗碗,啦啦啦,我爱洗锅,啦啦啦……”

做有心“懒父母”育勤劳好孩子

相对于上班族而言,作为零售户,我的时间比较自由,只要勤快点,家里店里都能照顾得井井有条。正因此,我常常忽视了对儿子劳动意识的培养。即便儿子偶尔有劳动的欲望,也会被我“扼杀”,总是顺手就帮他做了。直到去年儿子上了初中住校后,看到他把一周换下来的衣服、鞋袜等带回来让我洗时,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从那以后,我开始有意以“店里忙,有点累”为“借口”,让儿子自己洗袜子、内裤等小物件。就算他洗得不是很干净,我也会鼓励他说:“挺好,比妈妈刚开始学洗衣服时强多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如今,儿子已经不需要我帮他洗衣服、刷鞋了。而且,他还会在节假日时偶尔帮我看店卖东西。看来我有心的“懒惰”,也是一种培养孩子劳动意识的好方法。

科学正确引导 养成良好习惯

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需要科学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我的儿子今年8岁,小名熙熙。每天放学回家,我都是用摩托车去接他。每次到家时,他下车后都会站到车后面,帮我把车推进那个坡度很高的“车库”。儿子之所以养成这个习惯,是以前我每次推摩托车时都会故意装出很累、很吃力的样子,然后喊:“熙熙,老爸不行了,快帮忙推……”每每这时,儿子会马上站到后面使劲推。等推进去了,我会说:“嗯,这次全靠我家熙熙……”听我这样说,他会很得意。时间一长,他开始主动帮我推车了。 如今,每当儿子看见我干活时,都会主动过来问:“爸爸,需要我帮忙吗?”看来,我的引导还是有效的。

家长身体力行 切莫步入误区

家长身体力行,就是指家长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第一任老师,首先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劳动观。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一边努力培养孩子的劳动热情,一边又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灌输“有了高学历才有金饭碗”之类的狭隘择业观,有些家长还常在一些场合下向孩子流露出轻视社会底层劳动者的不良心态。 为了远离这种教育误区,我从不说“不好好学习,大了就要扫大街”之类貌似“励志”实则轻视劳动的话给孩子听,而是鼓励孩子发现自己的某一爱好,并自觉培养,哪怕这种爱好是不被功利社会所看好的做木工、烹饪等。 此外,在带孩子去饭店吃饭时,虽然有服务人员服务,但我还是会主动引导孩子能自己动手的尽量自己动手,吃完后清理好自己的垃圾再离座。我觉得,这样能让孩子懂得:只有尊重别人的劳动,才能构建人人热爱劳动的和谐社会。

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意识,必须从小开始,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让孩子做“力所难及”的事。可以让孩子从“服务自我”开始,渐渐养成“己事己做”的习惯,在此基础上鼓励孩子为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让孩子学会“服务自我”非常重要,家长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鼓励孩子自己进餐、穿脱衣服、洗手、整理床铺等。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笨手笨脚”,做得又慢又不好,这时家长不能责怪孩子,而应予以鼓励。 有了“服务自我”的基础,家长就可以“乘胜追击”,鼓励孩子在可能的情况下,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早上起来帮父母叠叠被子,吃饭的时候帮着拿拿碗筷,周末和家人一起搞搞家庭卫生,家里来了客人帮着倒倒茶,等等。

如何培养学生爱劳动的意识2

一、通过主题班队会、节日宣传等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

要让学生爱劳动,首先要从思想上进行渗透教育。通过主题班队会、红领巾广播站,对学生进行一些劳动方面的学习教育,如:尊敬学校的校工、我们的老师等,要对他们讲礼貌;利用五一国际劳动节、重阳节、妇女节等教育学生尊敬身边这些辛勤的劳动者、为他们献上我们的祝福、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表达敬爱之情等。思想教育了也要及时回头看,平时我们会及时捕捉一些学生爱劳动的场景、事迹,利用大课间教育表扬,鼓励更多的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更加热爱劳动。怎样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呢?我觉得应教育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热爱劳动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少年儿童适当地参加劳动益处很多,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可以养成艰苦奋斗的好品质。

首先,从学校环境卫生做起。我们学校很多学生都有随手乱扔垃圾的行为,刚刚打扫干净的校园又被纸片和各种零食的包装袋包围。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制定了班级卫生区轮换清扫制度。由值周教师每天对各班卫生和各班清洁区卫生情况进行评分,课间操时间在全校公布打扫得最清洁的班级,给予表扬和鼓励。每周根据积分评出打扫得最清洁并保持得最好的班级,然后颁发流动红旗,并在学校值周公示板公布各班得分及流动红旗获得情况,培养劳动光荣的思想意识。 其次,让学生参加社区义务劳动。学校少先队带领下,学生去养老院帮老人打扫卫生,清理房间,帮老人梳头洗衣服,并及时在学校师生中总结表扬,对参加义务劳动的学生进行大力表扬。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既帮助了别人,也锻炼了自己;带给别人快乐的同时,学校里的表扬与鼓励也让自己的身心得到了愉悦的享受。

从尊重劳动开始 高尔基说,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创造的。劳动的意义和作用怎么说都不过分,然而现在的孩子爱劳动的少,不爱劳动的多,究其根本,是看不起劳动,不屑于劳动。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应当从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开始。 班会上教育。“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每个学生都耳熟能详,但为什么还有学生随手乱扔馒头?不珍惜劳动果实,根本的原因在于不尊重劳动。不妨开个主题班会,借助图片等资料,让学生直面劳动的全过程,完整地了解一个馒头是怎样生产出来的,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劳动的艰辛。

环境中熏陶。古今中外,关于劳动的名言警句有很多,可以在教室里张贴或悬挂名人名言,让学生随时阅读、感悟。诸如,“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等等。教学间渗透。阅读课上,让学生进行“名人与劳动”故事比赛,讲讲“朱德的扁担”,讲讲邓小平同志做钳工的故事,讲讲刘少奇与掏粪工人时传祥的故事。听到伟人都尊重劳动者,学生们由衷地体会到,真的是“劳动最光荣”。

二、家校配合共同展开劳动教育

现在的孩子几乎个个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这些小皇帝、小公主很少有劳动锻炼的机会。许多家长却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忽视了劳动的重要性。我校少先队以《48个生活细节》教育为抓手,号召家长从一年级起,由低到高安排学生个人卫生自理,比如,洗涤小物品、整理个人生活用品、清洗水果蔬菜、使用一般家用电器、简单的烧饭做菜等家庭劳动教育。由家长对孩子的家庭劳动及时跟踪考评并给予等级评价。如果长期坚持开展这样的家庭劳动课还能为学校素质教育展开一片新天地。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必须给他们实践的机会,于是每年的夏季我们学校都号召让学生自己动手绿化美化我们的校园,如带领学生们植树、栽花、给花草树木浇水除草,人人争做植树护绿的小卫士活动等,看到学校更美丽了,学生体验到劳动的快乐,认为学校的美丽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他们会更热爱劳动,更爱学校并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感受到这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同学们也会更加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