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長的寓意

本文已影響1.55W人 

揠苗助長的寓意,揠苗助長是我們非常有寓意的一個故事,也是很多家長會給小朋友講的一個故事,它的寓意是非常好的,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解一下揠苗助長的寓意是什麼吧。

揠苗助長的寓意1

其實,我們給孩子講《揠苗助長》的故事,是想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明白世間萬事萬物都有它的成長規律,我們不能人爲地去破壞它,否則會造成一些無法挽回的後果。

宋國時,有個農夫,他生性比較急躁,做事情總是講求效率,從來不計較後果。

一年,正值農忙時節,他每每走到莊稼地裏就嘆氣,因爲他嫌禾苗長得太慢了。

一連十天半個月過去了,可是還只是見到莊稼地裏的麥子只吐出了點點嫩苗。

農夫想,要接出麥子,這要等到何年何月啊!

這天,農夫又來到莊稼地裏,他實在等得不耐煩了,便跑到地裏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高了一截。

經過他這麼一番操作之後,田地裏的禾苗果真長高了一點兒,比領邊的禾苗都高出一截。

農夫興致勃勃地跑回家,將自己的所作所爲告訴了家裏人。

他的兒子聽了之後很詫異,趕緊跑到地裏去看,結果發現禾苗全都被太陽曬蔫了,全都枯死了。

農夫此時,正納悶這是怎麼一回事,難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嗎?

揠苗助長的寓意
  

《揠苗助長》的寓意

《揠苗助長》,一個古老的寓意故事,最後演變爲成語流傳下來,這個寓意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生長規律,我們不能人爲的去破壞它,而且也改變不了的,一旦被人爲破壞了它們的生長規律,就會導致無法改變的後果。

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都有它們各自的發展、變化規律,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規律,是無法通過主觀意志轉移變動的,我們不能違背它、改變它、破壞它,只能順應它、利用它、認識它。否則因爲自己的無知,可能造成無法彌補的後果。

現如今,很多父母不自知,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很多都存在着拔苗助長的行爲。比如:

1、過早的讓孩子學單排輪滑,要知道孩子年齡太小是不適合學習這個的,單排輪滑需要將雙腿向外側撇,年齡過小的孩子容易落下腿部毛病(八字腿、腿部變形),等到孩子7歲以後再學最合適;

2、過早讓孩子騎腳踏車,孩子太小是不適合學腳踏車的,因爲他們的肌肉力量很薄弱,騎行時下肢要費力,所以等到孩子5-6歲時學習自行車最合適;

3、過早讓孩子學鋼琴,這樣的行爲也是不好的.,因爲孩子還小,手指關節發育還不成熟,過早的練習鋼琴,會損傷他們的手指、骨骼、關節等發育,可以等到孩子6歲以後再學習;

4、過早傳授成人繪畫技巧,這樣的行爲不合適,孩子6歲以前,正是他們想象力、創造力爆棚的時期,這個時候你讓孩子一板一眼的學習成人繪畫技巧是不可行的,會抹殺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揠苗助長的寓意2

揠苗助長的寓意和道理

《揠苗助長》的寓意和道理:故事中的懶漢急於求成,自以爲很聰明,結果把家裏的莊稼給害死了。這個事情告訴我們不能急功近利、自作聰明。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就是這個道理。

《揠苗助長》出自《孟子·公孫丑上》,原文: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爲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通過揠苗助長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欲速則不達”,“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不要單憑自己意願不考慮後果的做事,那樣只能適得其反。追隨事物發展是要遵循其規律、踏踏實實才能做好每件事的。

揠苗助長的寓意 第2張
  

關於揠苗助長的介紹如下:

揠苗助長是一則漢語成語,最早出自《孟子·公孫丑上》。

指把苗拔起來,幫助其成長。比喻違反事物的.發展規律,急於求成,最後事與願違。在句子中一般用作主語、賓語;含貶義。也寫作“拔苗助長”。

成語典故如下:

宋國有個人嫌他種的禾苗老是長不高,於是到地裏去用手把它們一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氣喘吁吁地回家,對他家裏人說:“今天可真把我累壞啦!不過,我總算讓禾苗一下子就長高了!”他的兒子跑到地裏去一看,禾苗已全部死了。

天下人不犯這種拔苗助長錯誤的是很少的。認爲養護莊稼沒有用處而不去管它們的,是隻種莊稼不除草的懶漢;一廂情願地去幫助莊稼生長的,就是這種拔苗助長的人,不僅沒有益處,反而害死了莊稼。

揠苗助長的寓意3

揠苗助長的道理

一、告訴我們做事情要遵循事物的客觀規律,不能違背規律,否則會適得其反。

寓言故事中,主人公沒有遵循禾苗的生長規律,擅自將禾苗拔高,以希望達到生長的目的,這是違背了植物生長規律的做法,所以最終不但沒有達到目的,反而將哪些禾苗害死了。

就像俗話說的那樣,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自然界的生長規律是客觀存在的,我們不能指望種下去的是瓜,結出豆子的果實,也不可能種下豆子的種子,結出瓜的果實。同樣的規律還有很多,比如春種秋收,我們想要收穫就得在春天播種下種子,等到秋天的時候自然會生長出果實。相反,如果你在夏天播種,秋天就得不到相應的果實。這些都是自然界的生長規律,我們一定要遵守,不能像寓言中的主人公那樣,違背客觀規律。

揠苗助長的寓意 第3張
  

二、告訴我們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由內因和外因雙重因素決定的,其中內因是最根本的原因,起着決定性作用,要重視內因。

揠苗助長的.故事中,主人公就是沒有區分清楚影響禾苗生長的內因和外因。按禾苗的生長規律來說,影響禾苗生長的內因是禾苗種子的好壞以及生長環境的差異,而依靠外力的拔高來幫助禾苗的生長,是禾苗生存環境的外部破壞因素,並不是禾苗生長的決定性因素,因此禾苗拔高之後就死了。如果希望禾苗能生長得更快更好,則需要對禾苗的生長環境做改善,比如多施肥,勤除草,及時補充水分等等。

所以,通過這個寓言故事,我們瞭解到內因的重要性。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學習中,要善於抓住內因來促進我們的進步。比如在學習時,要發揮自己內在的主動性,積極學習和理解老師教給我們的知識,而不能指望他人對我們學習上的指導和幫助。

三、告訴我們事物的發展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當量變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時,才能引起質變,在積累過程中不能急於求成,否則會前功盡棄。

這個故事中,主人公沒有讓禾苗經過一天天的生長過程,禾苗沒有完成量變的積累,而被主人公直接打破了這一規律,試圖讓禾苗達到質變——長高、成熟、結果,因此最終導致禾苗死了。

這就是沒有經過量變,就不會有質變的道理。所以,我們要想得到質變,就不能急於求成,必須經過量變的慢慢積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些名言警句就是告訴我們同樣的道理,只有經過日積月累的努力,才能達到一定的高度和成就,想平地一躍而起是不可能的。我們做事情一定要重視量變的積累過程,纔能有以後的質變飛躍。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