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節日意義是什麼

本文已影響1.89W人 

元宵節的節日意義是什麼,元宵節是過年的最後一個節日,雖然各地都有獨特的元宵節習俗,這個節日最大的寓意就是新的一年日子紅紅火火,家人團團圓圓。下面看看元宵節的節日意義是什麼。

元宵節的節日意義是什麼1

元宵節之所以得以傳承,是因爲這個節日所蘊含的文化意義:團圓,和諧,追求自由,這些都是我們所向往,也是我們的美好期盼,每一個節日之所以可以得到傳承就是裏面包含了人民的祈願,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當端午節被韓國人搶注世界文化保護遺產後,很多國人很生氣,明明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卻被歸屬到其他國家,元宵節文化內涵豐厚,其文化源遠流長,在世界民俗文化中獨樹一幟,當下民俗節日的世界之爭愈演愈烈,我們必須好好保護好,好好的傳承下去,纔不會面臨斷層的危機。我們新一代人肩上揹負的歷史使命責任感是促使傳統節日得以傳承與發揚的動力。我們傳承的不僅僅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而已,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非物質的文化精神

爲何要吃元宵和湯圓

那麼,元宵節爲什麼要吃“元宵”呢?趙之珩進一步介紹說,根據史書記載,吃元宵的習俗最早見於唐五代,那時稱這種食品叫“面繭”或“圓不落角”,用糯米做皮,其中夾糖餡,與今天的元宵相似,後來因爲是在元宵節吃的特定食品,乾脆就叫“元宵”了。

元宵節的節日意義是什麼

王仁裕的《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每歲上元,都人造面蠶的習俗到宋代仍有遺留,但不同的應節食品則較唐朝更爲豐。”呂原明的《歲時雜記》就提到:“京人以綠豆粉爲科斗羹,煮糯爲丸,糖爲臛,謂之圓子鹽豉。捻頭雜肉煮湯,謂之鹽豉湯,又如人日造蠶,皆上元節食也。”到南宋時,就有所謂“乳糖圓子”的出現,這應該就是湯圓的前身了。至少到了明朝,人們就以元宵來稱呼這種糯米糰子。劉若愚的《酌中志》記載了元宵的做法:“其製法,用糯米細面,內用核桃仁、白糖、玫瑰爲餡,灑水滾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稱湯圓也。”

古時元宵價格比較貴,有一首詩說:“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路行,不得金錢不得回。”元宵節吃的這種特定食品,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這是兩種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民俗專家表示,元宵一開始多被稱爲湯圓,也稱“湯糰”或“圓子”“糰子”,南方人還稱爲“水圓”“浮圓子”。因爲它開鍋之後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讓人聯想到一輪明月掛在雲空。其實,不論是元宵還是湯圓,這些名字與“團圓”音近,取團圓和美之意,又逢十五月圓之夜,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來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因此,吃元宵表達的是人們喜愛闔家團圓的美意。

農曆正月十五是中國民間傳統的元宵節。因爲正月又叫元月,正月十五的晚上是一年裏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宵”是“夜晚”的意思,所以,這個節日就得名元宵節。元宵節又名上元節、元夕節、燈節。

元宵節的節日意義是什麼2

元宵節之所以得以傳承,因爲這個節日所蘊含的文化意義:團圓,和諧,追求自由,這些都是我們所向往,也是我們的美好期盼,每一個節日之所以可以得到傳承就是裏面包含了人民的祈願,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農曆正月十五是中國民間傳統的元宵節。因爲正月又叫元月,正月十五的晚上是一年裏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宵”是“夜晚”的意思,所以,這個節日就得名元宵節。元宵節又名上元節、元矽節、燈節。

元宵節是真正意義上的全社會的“狂歡節”,連平時被限制在家的古代婦女也可以自由出門遊玩了。當然,個別禮法之士反對這個習俗,比如宋代的司馬光。元宵夜,他夫人打扮了準備出門賞燈。司馬光問:“家中點燈,何必出看?”夫人回答:“兼欲看遊人。”司馬光說:“某(我)是鬼耶?!”這就太不講理了,總不能只讓夫人終年只看他一個人一張臉吧?好在社會不買這些禮法之士的賬,大多數婦女照樣遊樂。元宵節允許民衆自由娛樂,這是古代社會針對過分嚴格的'禮法制度而設計的一個發泄渠道。一些年輕人乘機會見意中人。正如辛棄疾所說:“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元宵節的節日意義是什麼 第2張

元宵節的文化內涵

和其他傳統節日強調“闔家團聚”不同,元宵節更強調“普天同慶”。元宵節被人們視爲春節最後的高潮,因爲過了這天,人們就要真正進入新一年的生產生活,所以人們在元宵節全民歡慶,以祈求上蒼保佑來年風調雨順、莊稼豐收,這也表達了人們對新年的美好期盼。正因如此,在中國民間有“正月十五鬧元宵”的習俗。

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盛行於大江南北,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也年年歡慶不衰。每到元宵節期間,人們都會走出家門,涌上街頭,除了鬧花燈、猜燈謎外,還有舞龍、舞獅、踩高蹺、跑旱船、敲舟山鑼鼓……其中,有很多風俗和活動都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同慶佳節,讓廣大羣衆參與其中,共同享受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給我們留下的審美記憶。

元宵節的節日意義是什麼3

元宵節賞燈

中國人有在元宵節。賞燈的習俗,就是俗話說的“正月十五鬧花燈”。這個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農曆正月十五日爲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爲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爲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爲“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東漢明帝(58-75在位)信奉佛教,諭令宮廷、寺院在元宵節要燃燈禮佛,百姓人家也要持燈敬佛。此令一行,元宵節遂成民間盛大節日。經過歷朝歷代的傳承,節日的燈式越來越多,燈的名目內容也越來越多,有鏡燈、鳳燈、琉璃燈等等。人們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火樹銀花不夜天”形容的就是元宵節的美麗景象。

元宵節的節日意義是什麼 第3張

元宵節掛燈賞燈,是全國普遍流行的習俗活動。此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裏、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各地的花燈種類繁多,頗具特色。在上海,各家各戶都要懸掛燈籠,停泊的船上也要點燃桅燈,寺院前要豎“塔燈”,就是豎一高杆,系長繩,由下到上層層掛燈。狀如寶塔。塔燈以蘇州所豎的“橋塔”最爲有名,節日前,當地人會在橋樑上豎一高大桅杆,然後順着橋身前後系長繩,由下到上層層掛燈,非常壯觀。在臺灣苗栗,當天家家戶戶除了要張燈結綵外,人們還會用五色紙製作“孔明燈”,點燃後放到高空。

人們掛花燈的時候,往往在燈下或燈上附有謎語,供路人猜測賞玩。這一習俗活動是元宵節後增的項目,據說出現在南宋時期。開始時只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花燈上供人猜,因爲謎語能啓迪智慧又饒有興趣,猜謎的人越來越多,所以深受人們的歡迎,逐漸流傳下來。

近些年來,許多城市都專門組織觀燈,所展之燈一般分爲傳統工藝燈和現代工藝燈兩種類型。傳統工藝燈多用紙、紗類製作,十分精緻。現代工藝燈則是利用新型材料製作而成,規模很大,融聲、光、電爲一體,頗具時代感。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