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有什麼風俗

本文已影響1.42W人 

立春有什麼風俗,立春其實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節氣,立春的到來也就意味着春天的到來,在自然界,立春最明顯的特點是萬物開始出現復甦跡象。下面看看立春有什麼風俗.

立春有什麼風俗1

立春有迎春、打春牛、咬春、搶春等一些習俗。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它是在立春的前一天進行的,在古代時,迎春的儀式非常盛大,人們非常重視這一個習俗。

立春有什麼風俗

打春牛

立春前,村民們用泥塑一牛,稱爲春牛。在立春這一天,人們會用鞭子抽打春牛,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咬春

在立春時,我國民間有吃蘿蔔的習俗,稱爲咬春,在北京,立春的時候要吃春餅,也叫做咬春。

搶春

在土牛或紙牛被打碎之後,人們會去搶這些土塊或紙片。因爲人們,牛土或牛紙可以帶來吉利。這個行爲就被稱爲“搶春”。

除了這些習俗,立春時的習俗還有很多,比如遊春、報春、躲春、祭拜太歲、迎句芒神等等。

立春有什麼風俗2

1、戴春雞

戴春雞是陝西銅川一帶人民的古老風俗。每年的立春日,母親用布製作一個約3釐米長的公雞,縫在小孩帽子的頂端,表示祝願“春吉(雞)”立春日,婦女用線穿豆掛於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的身上,認爲這樣做,可以使幼兒免患麻疹。前者稱爲“禳兒疹”,後者稱爲“散疹”。

立春有什麼風俗 第2張

2、佩燕子

佩燕子是長安、關中一帶人民的古俗。每年的立春日,人們喜歡在胸前佩戴用綵綢剪成的“燕子”,這種風俗起自唐代,現在仍然在農村中流行。因爲燕子是報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徵。所以許多富有人家,都在自己廳房正中或房檐下,修建燕子窩。

3、吊春穗

吊春穗是一種傳統的習俗,流傳在陝西澄城一帶。每年立春日,婦女用各色布綹編成布穗,或用彩色線纏成各種形態的“麥穗”。然後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也可掛在牲口如驢、馬、牛的身上,藉以祝福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立春有什麼風俗3

01、 打春牛

打春牛就是在立春日用黃土造牛並鞭打之,寓意鞭策耕牛、辛勤耕耘。

古時皇宮內打完春牛之後,把黃牛搬至臣子府前,讓臣子打春,而在府門前路過的行人也可以打春牛。由於這種風俗,所以立春在民間又稱爲“打春”。

02、 喝春酒

喝春酒在我國古代就有,現在在部分地區仍然延續着這一傳統習俗。

有的企業,在新年開工的`時候,也會有老闆宴請員工喝春酒,一起熱鬧熱鬧的傳統。

03、 吃春餅

古代每逢立春日,民間有吃春餅的飲食習俗。

春餅是用麥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餅,以豆芽、韭黃、粉絲等炒成的合菜作餡兒包着食用。

吃春餅講究將菜包起來,從頭吃到尾,名爲“有頭有尾”,取吉利的意思。

立春有什麼風俗 第3張

立春節氣的習俗

1、 立春節氣習俗: 迎春

爲了迎春,先在縣城郊區選擇一片風水好地,搭起“春棚”準備迎春。春棚一般搭在交通要道,便於集中人羣的地方。四周插上彩旗。迎春活動是在立春當天舉行,具體時間以曆書表爲準,有時在當日辰時,有時在子時半夜。迎春活動一般都在浩浩蕩蕩的儀仗隊伍中,擡上春官遊行顯威,前擁後擠,威風無比。並有報子、馬弁等身着長袍馬褂,或各樣奇裝異服,坐在二人擡的獨木槓子上,邊進行邊做戲,打渾鬥趣,引人發笑。迎春的隊伍由四面八方擁向春棚前集中,然後到縣政府(縣衙)報喜迎春。

2、立春節氣習俗:糊春牛

糊春牛這項風俗活動是在立春前開始進行的,按傳統的作法,由縣政府(縣衙)聘請紙紮能手好匠,於立春前到縣城聚會,精心製作春牛圖像。一般用竹篾綁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紙,塗上顏料,一個牛的形象就製作成功了。俗謂糊上紅黃色的紙多,當年就“五穀豐收”;糊上黑色紙,當年收成不好。所以知縣安排多用紅黃紙,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後,舉行開光點睛儀式,即設立香案,頂禮朝拜。

3、立春節氣習俗:貼宜春字畫

春天到了,給門壁上張貼宜春字畫,這種風俗在唐代長安就有。據記載:立春日,唐代長安人常在門上張貼迎春祝吉的字畫,字稱“宜春字”,畫稱“宜春畫”。如“迎春”、“春色宜人”、“春光明媚”、“春暖花開”等內容。還有人給門楣上張貼一段祝願之詞,表示迎春的志願。如果會繪畫的人,常給門楣上畫一幅《臘梅圖》。

4、立春節氣習俗: 打春牛

有用以桑木爲骨架做成的春牛,是專供“打春牛”風俗活動用的“牛”。冬至節後辰日取土合成泥坯,雕做成大小類似牛形狀。上畫四時八節,360日12時辰圖紋。立春前一日,官民先於約定的農壇上祭祀。爾後由縣執事(縣長)親手扶犁執鞭打“春牛”,以示春耕開始。接着由羣衆作扶犁耕地狀。邊耕邊打“春牛”,口喊:一打“風調雨順”;二打“國泰民安”;三打“五穀豐登”等吉祥話語。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