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孩子快樂(15篇)

本文已影響6.05K人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知道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也可以是聽課、讀書時所作的記錄。你見過的隨筆都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育隨筆:孩子快樂,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隨筆:孩子快樂(15篇)

教育隨筆:孩子快樂1

奧爾夫教學法是一種先進而獨特的音樂教學法,它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如說兒歌、拍手、做遊戲、講故事、唱歌等,培養兒童的樂感,使孩子們不僅興致勃勃地參與音樂活動,而且綜合提高語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

奧爾夫音樂《野餐》,旋律活潑歡快、節奏明顯,尤其是歌詞內容譜寫的具有情境性,帶有豐富的擬人色彩。它生動描繪了一羣可愛的孩子在陽光明媚的一天,手拉手來到了野外分享美食、快樂歌唱,大自然界的小鳥、蜜蜂、花朵等同等感受到了孩子們野餐的快樂,加入了快樂的野餐行列,建構成了一幅極具鄉村野炊的美景。我反覆傾聽這首快樂之歌,仔細分析這首快樂之謠,藉助奧爾夫 “音樂出於動作,動作出於音樂”的這一教學論點,基於二者互爲作用、密不可分的教學關係,大膽創新,嘗試將原本一課時完成的奧爾夫教學《野餐》,修改成爲兩課時。第一課時設計爲歌唱表演活動,第二課時設計爲樂器演奏活動。以下我闡述表明的爲奧爾夫音樂《野餐》的第一課時教學活動。

(1)我嘗試將原本教案中的教學目標“1、借用圖畫書,看看、說說、動動來感受音樂的旋律。2、能熟唱歌曲,並能與同伴共同進行律動,感受歌曲的歡快意境。”修改設計爲“1、看看、說說、動動,能積極、愉快地參加歌唱活動。2、樂意邊念(唱)歌曲邊拍出節奏,感受 “野餐”的歡快意境。”嘗試將原本教案中的教學準備“音樂圖畫書”修改設計爲“課件、音樂”。

(2)我嘗試在音樂活動中把教學重點旨在:熟唱歌曲,能積極主動的看看、說說、動動。難點旨在:掌握說唱部分“微微笑”的節奏,感受歌曲“野餐”的歡快意境。通過引導幼兒觀察課件中的精美畫面,輕鬆幫助孩子們理解熟記歌詞內容;通過藉助課件中清晰明確的歌曲節奏圖譜,巧妙幫助孩子們快樂掌握歌曲節奏;通過課件中音樂製作的分段欣賞,自然幫助孩子們自主比較歌曲說與唱的不同之處。

綜上闡述,我力求在音樂活動中有大量機會讓孩子們快樂表現、即興創作、創新求異,鼓勵兒童的創新精神,充分體現出奧爾夫兒童音樂教育思想中蘊涵的深厚的人本主義基礎。

教育隨筆:孩子快樂2

一個班上的孩子總會有天資聰慧的,也會有先天笨拙的;有調皮搗鬼的,也有聽話懂事的;他們在我們每個教師的眼中都應該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我們應該讓這每一個孩子感受到學習是一件很輕鬆、快樂的事。讓教育在每一個孩子的心靈中撒滿陽光。

而如今我們的教育存在很多弊端,面對升學的壓力,老師和家長都過分的追求孩子的考試分數。就是小學生也要參加每年鎮裏組織的統一的調研考試,說的是爲了瞭解每個學校的教學質量。還要根據及格率、高分率、均分來算每個班的綜合得分,按綜合得分進行排名。每個學校都相應地制訂出了教學質量獎懲制度,所帶的學科考出全鎮或是全區前三名就有一定金額的獎勵。有的學校甚至還規定考到全鎮後三名就有一定金額的罰款。就是不罰款而排名一公佈,考到倒數幾名的老師也會覺得臉上無光。

老師在這種壓力下不得不在學生身上下“苦功”。爲了考出個好名次,不得不增加學生的作業量。對於學習好的孩子來說達到飽和了。可是對於學習能力差的孩子或是上課愛玩的孩子來說那是不堪重負的。每個班上都會有幾個學困生。這些孩子本來作業速度要比其他的孩子慢上許多。老師爲了追求及格率,爲了不讓一個孩子“拖後腿”,一般是給全班學生布置同樣多的作業。學困生因爲能力差,作業的錯誤率也高,他們不僅要完成各項作業,還要騰出許多時間來改錯。面對這些孩子,老師可以說是“爲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老師們擠出自己休息的時間督促這些孩子完成必須完成的作業。在校園裏經常看到有些老師把這些特殊的孩子帶在身邊,老師走到哪裏,孩子就拿着作業跟到哪裏。他們的學習生活中沒有了音樂、美術、體育。有些老師甚至犧牲孩子午睡的時間,把這些孩子帶到辦公室裏寫那些在孩子眼中永遠沒完沒了的作業。面對這些孩子,有時老師免不了會生氣,會發火,會訓斥。

如此“負責”的教育不僅讓老師受累,也讓孩子的心靈揹負了沉重的負擔。他們的小臉上沒有了無憂的笑容,這樣的學習生活對於他們來說少了快樂和生氣。他們更加自卑、消沉,性格叛逆的孩子甚至會在心中種上仇恨的種子。老師自認爲的的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對孩子的一腔熱血不僅得不到孩子的感激,反而慢慢毀滅他們對夢想的追求,一點點磨滅學習的慾望。

老師要學會愛每一個學生,要知道考不及格,考倒數第一也是孩子的權利,這些孩子更需要尊重和關愛,自卑、脆弱的心靈更需要老師的細心呵護。老師要做到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要求,不能一把尺子去衡量。不能用成人眼中理想的標準去要求每一個孩子,不能急功近利,撥苗助長,這樣往往是事得其反,只能讓我們感受到教育的失敗和痛苦。我們要做的是滿懷期待地用理想的標準去鼓勵每一個孩子。教育,應該讓每一個孩子充分享受豐富多彩的生命成長的快樂,感受到學習樂趣!惟有這種快樂是持久而永恆的,是奠定人的生命基礎和健康的精神。

教育隨筆:孩子快樂3

幼兒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充滿着驚喜,充滿着樂趣,充滿着意外,他們的學習需求更多地來源於這些驚喜、樂趣和意外。細細留意,我們會在幼兒的一言一行中發現他們關注的焦點。當我和幼兒在戶外散步時,他們會數着彩磚跳格子,往往數着數着就亂了套,最後哈哈笑成團,重新從一再數;他們會歪歪扭扭、樂此不疲的走在彩色的車輪上轉圈;也許對於成人來說這是無聊的事,可是看着幼兒的笑臉,就明白他們樂此不疲的原因了。

記得有一次在草地上休息時,他們驚奇地發現:這裏有一個大蟲子。於是草地下還有什麼就成了最新的話題,大家趴在草地上,有的用手,有的拿着揀到的樹枝,一個勁地在草地下找呀找:“哈哈,快來看,我找到了一個東西啦。”仔細擦乾淨泥土一看:哎呀,原來是一塊小石頭。一下子就瀉了氣。“沒關係,我再找。”那位小朋友嘟着嘴,氣呼呼的樣子到現在我仍然記憶猶新。在經過一場草地混找之後,幼兒可有自己的戰利品了:幾個壞積木、幾個蝸牛殼,還有一些死掉幹了的小蟲子,連草根都被拔了幾根......

也許這真的不是什麼有意義的東西,但是我在孩子的臉上、眼裏、心中看到了兩個字:快樂。

教育隨筆:孩子快樂4

我覺得幼兒的美術活動必須放手讓幼兒主動去嘗試各種活動,從而產生敏銳的感知,發現美的特徵。

在美術活動中,由於幼兒的年齡還小,教師的課堂應該是輕鬆愉快的,一次美術活動《毛毛蟲》,首先我給幼兒講了一個關於毛毛蟲吃食物的故事,緊接着開始講解繪畫的要求和步驟。可是我卻發現很多孩子開始按耐不住了,這時我自己也開始有點慌亂了,怎樣才能將孩子的注意力集中過來,於是,我邊講故事邊示範,我說:“小朋友們,其實,毛毛蟲剛生出來的時候很小很小的,只有一個頭那麼大,所以我們先畫一個圓,接着它吃了一個蘋果,又長出了一個身體,第二天它吃了一片樹葉,又長出了一個身體……”就這樣,長啊長啊,毛毛蟲長大了!這時,我發現孩子們的眼神全部集中在我身上了,全神貫注的聽着我講故事,當我再一次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畫毛毛蟲的時候,孩子們畫的很認真,毛毛蟲畫的各有特色,邊畫還邊說我的毛毛是吃什麼什麼長大的,整個課堂充滿快樂,看着孩子在這麼開心愉快的環境下學習,作爲老師感到很欣慰。

活動中也讓對孩子們多鼓勵,少批評,逐步培養幼兒對繪畫的自信心。幼兒需要鼓勵與讚賞。當他們作出一幅畫時,老師適時說一句讚賞的話,可以成爲幼兒進一步學習的動力,及時給予適當的鼓勵,可以培養和增強他們的興趣,建立和鞏固他們的自信心。每一次活動結束時,要展示所有孩子的作品,這本身就是對幼兒創作的肯定;而在繪畫過程中,教師隨時觀察幼兒情緒,傾聽其繪畫時的語言,及時發現其思維閃光點,給予鼓勵,並激勵所有幼兒積極想象。讓孩子們更好的在美術彩繪活動中感受活動時的快樂!

教育隨筆:孩子快樂5

由於年齡所限不能去上學,去年帶的三個小朋友又上了一年的大班,但是自從開學以來看得出他們有很多的不適應,活潑開朗的桐桐甚至有幾次都哭鬧着不想來了,我知道他們不熟悉環境,想念去上學的夥伴,或許過段時間會好的。但是一個月過去了,一天公喜的媽媽給我說話讓我感覺孩子們需要幫助了。她給我介紹說:“一天回家後公喜很苦惱,這是從沒有過的事情,過去他一直是快樂,無論什麼時候媽媽問他在園的情況,不善表達得他都會很神往的說:我很快樂。可是這次他卻對媽媽說:我不太快樂了。問他原因,他說在新班裏,沒有好朋友,大家都有自己的朋友,不喜歡和他做好朋友。”原來新的環境他們還沒有適應,還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的天地,過去的小朋友是他們在一起三年間形成的親密無間的感覺,可是現在的孩子們他們只是剛剛認識,需要時間來熟悉,可是這樣的過程對於他們來說好像很漫長的,如何能夠讓他們儘快地與小朋友們熟悉起來,讓他們重新找回屬於自己的快樂呢?通過觀察發現,這三個小朋友在班裏都很能幹,各方面表現都很出色,雖然公喜還有很多不足,但他與過去相比有了很大的進步,無論是數字的書寫還是做操帶隊,都能夠做到很不錯了,於是我想到了讓大家儘快接受他們的方法了。

我組織大家進行了一次談話,我問孩子們:“我們班裏加入了三個新成員,你們認識他們了嗎?喜歡他們嗎?爲什麼呢?”聽了這話我看到他們三人都很羞澀的樣子,同時也在期盼着什麼,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評價開了,有的說喜歡桐桐的漂亮,把個小美女樂得喜笑顏開,有的說喜歡公喜的聰明,很多大家不知道的事情他都能回答,這時看到他自豪的揚起了頭,有的說喜歡姜睿的守規則,從不見她亂跑亂鬧,聽了這話她依然是那麼沉靜的笑着。聽了孩子們的許多話,這時我問他們:“你們想一下,誰在班裏書寫數字最好?誰在班裏做操最好最認真?最帶來的圖書最多給大家看得最多?……”當我的問題結束後,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我:“就是他們,他們很能幹,我們大家喜歡他們。”聽了小朋友們的回答,我看到喜悅盪漾在他們的臉上,我知道他們懂得了小朋友接納他們的心,瞭解了他們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相信很快他們就會成爲知心的好朋友。從那以後孩子們開朗了許多,每天笑容總是掛在臉上,相信快樂又回到了他們身邊。

通過這件事情使我想到很多,孩子們在園中的要求其實很低,他們要有自己的朋友,那樣就有了自己快樂的天地。作爲教師的我們要了解孩子,懂得他們的需要,並且通過各種方式幫他們找回屬於他們的快樂,讓他們度過美好的童年。

教育隨筆:孩子快樂6

葉聖陶老人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父母的第一責任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第一位就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態度、習慣對於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孩子很多好的、不好的行爲習慣都是從父母身上習得。

一天午餐後孩子們都在看書,小妹妹坐在櫃子旁邊安靜的看書,小關小朋友需要從櫃子裏拿東西,看到妹妹坐在她的櫃子旁看書,於是就輕輕的用手扶着妹妹的頭將頭側歪過去,然後打開自己的櫃門拿出東西,這只是輕輕的的一個小舉動無意中被老師捕捉到,回想起平時小關小朋友做事一直都是很細心很認真,雖然有時有些慢,但是卻很有集體意識很有責任感,不管做什麼事都會很好的完成以後再去做別的事情。

在平時對父母的觀察中我發現媽媽是個很細膩的人,爸爸對孩子的教育很負責,很有耐心,喜歡給孩子講故事看繪本等等,在對孩子的教育不浮不躁,其實孩子就是這麼簡單,如果孩子是一顆蘋果樹,我們就好好讓他長成香甜成熟的蘋果就行,沒有必要非得讓他結出橘子。作爲父母對於孩子的成長教育中我們需要更多的是以身作則,爲孩子做個榜樣,孩子從父母身上習得的知識、習慣遠比從書本上要多的多,父母自己不斷的成長學習不斷地讓自己變得優秀孩子纔會越來越優秀,父母幸福孩子也會感到很幸福,是的,我們想讓孩子將來有個良好的學習態度和行爲習慣,那麼從現在開始我們先改變自己,讓孩子在潛移默化的氛圍中備受薰陶和感染。

教育隨筆:孩子快樂7

今年我擔任的是小班的教師,因爲孩子們剛剛來幼兒園,有些膽小的孩子來到這個陌生的環境感覺很無助,我們老師要做有心人,在適當的時候給孩子引導.鼓勵,讓他們也享受到活動的快樂,讓孩子們也有發展的機會。

今天的陽光格外明媚,我和孩子們做遊戲,突然我發現豆豆躲在門後,怎麼辦?怎樣才能讓豆豆進入活動中。我以遊戲的方式讓夥伴們幫助豆豆。“小老鼠你們真能幹,你們的夥伴迷路了,能幫助他回家嗎?”我的話音剛落,豆豆就在夥伴們的帶領下回了家。在重複做遊戲的時候,我看到豆豆還有點害怕,我趁熱打鐵:“寶貝們,我發現你的小夥伴害怕小貓不敢往前走,誰來和他一起往前走”。“我來,我來……”,我發現豆豆慢慢往前走,但是沒有以前那麼害怕了。

老師們,只要我麼有心,每個孩子都會得到進步,每個孩子都不會被遺忘,希望我們的用心,讓每一個孩子的臉上綻放美麗的笑容。

在孩子的眼中,老師就是太陽,有了老師的愛,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就不會缺少勇氣和力量,孩子們的情感就有了寄託,在今後的教學生涯中我將全部釋放愛的力量,來溫暖每個孩子的心,照亮孩子們前進的路程,讓孩子們在燦爛的陽光下茁長成長。

教育隨筆:孩子快樂8

這段時間,班裏的孩子們玩起了“石頭、剪刀、布”的遊戲,一遍一遍,樂此不疲。“石頭、剪刀、布,看看誰能贏?”小雪出了布,烜烜伸出了小剪刀,“咔嚓咔嚓,耶耶,我贏了!”烜烜的小手高高舉過了頭頂,兩個孩子開心地笑了起來,孩子的快樂如此簡單。

看着孩子們開心的笑容,我也加入他們。有了老師的參與,他們玩得更帶勁兒了。有一次,區域活動中孩子們爲了爭奪角色而發生矛盾,我順勢用“石頭、剪刀、布”的遊戲來引導他們化解矛盾。以後的活動中,我也能看到他們用這樣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雖然是一個簡單的小遊戲,可對於孩子們來說寓教於樂。事實上,孩子的快樂不在於物質的豐富,而在於遊戲中的體驗。只要能從遊戲情境中體驗某種樂趣,孩子就能收穫屬於自己的快樂。

杜威說過,“遊戲是孩子的天性”。沒有孩子的參與,再多的玩具也只是一種擺設。我們應該學會放手,相信孩子的能力,讓孩子們在與同伴的共同遊戲中獲得自己的快樂體驗。

就讓孩子們盡情地玩吧!哪怕只是一些很簡單的遊戲,孩子們也能獲得許多快樂!

教育隨筆:孩子快樂9

早操過後,我帶着小朋友在院子裏玩滑梯,孩子們都非常高興!一個個像小鳥一樣飛了出去,看到孩子們愉悅的神情,我的心裏也非常歡暢,爲了照顧到每個孩子,我不時的走過來看看這個小朋友,走過去瞧瞧那個小朋友,看到他們一個個燦爛的笑容,放心的認爲他們現在玩得都非常開心,非常快樂!

這時,樂樂小朋友朝我走過來,“老師……”,“嗯,什麼事,寶貝”我高興的問,他支支吾吾的回答:“老師,沒有人和我交朋友,”我感到很奇怪,“剛剛看到你玩的挺高興的呀!爲什麼會沒有朋友?”因爲,樂樂平時是一個聰明、活潑又調皮的男孩,所以這樣的話從他嘴裏說出來,真讓人詫異,但看到他此時認真而沮喪的神情,我知道他說的是真的。我突然意識到,孩子長大了,不再像小班、託班的時候盲目而無目的玩了,這時他可能需要更深沉、更固定的朋友交往了,但孩子也許還不知道怎樣表達或找到適合自己的朋友,所以,需要老師的幫助。

於是,我摸了一下他的頭關切的問:“你想和誰玩?”“塵塵,”樂樂說出了他的名字,我把塵塵叫過來,可塵塵卻不情願從滑梯上下來,終於塵塵被叫過來了,他說出了不願意和小樂樂玩的原因:他調皮,愛打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只願意和自己玩,而不願意和他的兩位好朋友玩,哦,原來是這樣……

課上,我特意給孩子們講了一個故事,名字就叫《小牛爲什麼沒有朋友玩?》,大概意思就是:小牛脾氣倔,小山羊脾氣好,小牛喜歡和小山羊玩,而小山羊呢還喜歡和小公雞和小兔子玩。一天,小牛來找小山羊玩,發現小雞和小兔已經先來找小羊玩了,小羊讓小牛和它們一起玩,小牛不願意,也不讓小羊和他們玩,小羊也不願意,就這樣,小牛隻好一個人回家了,它感到很孤單……

我讓小朋友們討論並回答:小牛爲什麼沒有朋友玩?你要是小羊你會和誰玩?孩子們都聽的非常認真,一個個瞪着小眼睛,有的孩子回答小羊會和小牛玩,但多數孩子還是說小羊會和小雞和小兔玩,“爲什麼呢?”我問小朋友,大家都說,“因爲小公雞和小兔子先來找小山羊玩的,”我非常高興!接着,我把今天,發現的這件事情給小朋友們講了,讓孩子們一起動腦筋幫助樂樂想辦法!最後,我還把樂樂叫上來問他知道怎麼做了嗎?樂樂高興的告訴我:“老師,我知道了,我要和塵塵、洪焜、澤緒幾個小朋友一起玩,我們一起做朋友!”孩子們都高興的.爲樂樂鼓起了掌!

課上,我還和孩子們一起總結出了會結交朋友的孩子有什麼特點:她們大多開朗活潑、不計較小事,寬容友好、喜歡分享;而不會結交朋友的孩子大多是因爲:小事太多,愛告狀,或性格太內向不愛說話,以及太自私或說髒話的原因而沒有朋友的。

課下,我們還和家長們進行了交流,希望父母在家也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良好交往習慣,不要太溺愛和嬌慣孩子。

通過老師和家長們的不斷努力,以及及時對孩子進行鼓勵、肯定和幫助,現在班上的孩子基本上都會交朋友了。樂樂會把喜歡的貼畫帶到幼兒園和小朋友們一起分享了;睿睿不再總是對着玩具狗狗自言自語了;而思羽也不再總是纏着老師會和小朋友們一塊玩了!看到孩子們的進步,一個個默契的玩在一起了,我的心裏比吃了蜜還甜!

教育隨筆:孩子快樂10

說環境創設,大家自然而然的會想到活動室佈置、區角創設、材料準備等等。不錯,這些都是環境創設的內容,但我們忽視了一個最容易忽視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項那就是心理環境的創設。

在日常的教學和生活中,我發覺: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至關重要。就拿一節課來說吧!外界的環境創設再好,教具再多,準備再充足,如果沒有良好的心理環境,就等於一個人穿着華麗的外衣卻沒有靈魂。試想:孩子的學習興趣不高,精神處於一種壓抑的狀態,學習效果如何呢?結果可想而知那應該爲孩子創造一種怎樣的心理環境呢?我認爲,這種心理環境應該是寬鬆的、自由的、無拘無束的、互相尊重,互相關心的、允許失敗、允許犯錯誤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何況是隻有四五歲的孩子。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對孩子的要求太高了,抹殺了孩子的童真;要求太嚴了,扼殺了孩子的天性。童年只有一次,爲何不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呢?

作爲幼兒教師,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以一種積極的情緒帶動幼兒,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以便能給孩子健康的影響。每一節課都讓孩子在一種寬鬆自由的氛圍中暢所欲言、盡情表現。讓孩子在快樂中求知,在自由中成長。老師們、家長們,當我們要檢驗我們的教育是否成功時,請先問一句:“孩子,你快樂嗎?

教育隨筆:孩子快樂11

中午吃過午飯,我帶着孩子們在種植園地裏散步,一陣微風吹來,清新的菜花香撲面而來,讓人神清氣爽。蜜蜂蝴蝶在花中快樂的飛來飛去,告訴人們春天來到了,孩子們追着蝴蝶跑來跑去,格外興奮。看着他們那麼高興的樣子,我就讓孩子們解散,自己去玩玩,感受春天帶來的氣息。

過了一會兒,看到孩子們已經滿頭大汗了,我就讓他們回到教室,休息一下,準備讓他們午睡了。這時,沈樂言走到我的面前對我說:“張老師,我們要送你一件禮物,已經放在午睡室的桌子上了。”我說:“是嗎?那張老師去看看。”我走了進去,看到桌子上放了好多美麗的仿真鮮花,原來這些仿真鮮花是早上沈老師上課教給孩子們做的。就是這樣一份簡簡單單的禮物,卻讓我特別的高興,這勝過任何一件值錢的東西,因爲在這份禮物裏包含了孩子對老師的愛,知道在孩子的心中有老師。沈樂言問我:“張老師你喜歡嗎?”我摸摸她的頭說:“張老師太喜歡了,謝謝你們送老師的禮物,老師會保管好的。”她又說:“我們覺得仿真鮮花很漂亮,所以想把它送給張老師。

這是孩子們的勞動成果,也是孩子們的心意,作爲老師收到能不高興嗎?所以我想把這份喜悅與大家一起來分享。

教育隨筆:孩子快樂12

還有五分鐘就要離園了,孩子們在焦急地等待着家長的到來。日常的工作讓我已習慣了這份歡快的嘈雜聲和吵鬧聲,看到孩子們見到父母那高興的樣子,小嘴巴不停地向家長彙報着一天在幼兒園中的“小事”,家長們的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家長地問候聲,孩子的說笑聲、再見聲,匯成一片。

無意中看到戶一晨靜靜地趴在桌子上,臉上沒有一絲笑容,不由的一陣心疼,戶一晨的爸爸媽媽工作單位離幼兒園比較遠,所以每天不能準時來接她,平時得忙亂讓我忽略了這個乖巧的小姑娘,此時,我來到她的身邊,蹲下來對着她的耳朵悄悄說:現在老師來給你講個故事好嗎?這時我看到孩子情緒有了變化,臉上有了微笑。直至故事講完了,家長還沒來。我又說,你可以在班裏隨便玩班裏的任何玩具,戶一晨驚奇地擡起頭,在她的臉上我還看到了更驚喜得笑容。她玩玩這個,看看那個,早已將剛纔晚接的事忘掉!她的爸爸來接她時,她大聲的告訴爸爸她的快樂!

第二天來園時,我聽見戶一晨和小同伴們自豪地說:昨天下午,你們都走了時老師給我講故事了呢!還讓我把班裏所有的玩具都隨便玩,不用和老師打招呼!看着小同伴們羨慕的眼神,她更自豪了!看着自豪的小一晨,我很是欣慰!

現代教育都提倡一個輕鬆自然的環境氛圍,這是幼兒健康快樂成長的前提。而離園活動往往是最容易被老師忽視的。只是讓幼兒坐在椅子上,乾等家長來接,枯燥而又乏味,幼兒會有急迫、焦慮、孤獨的心理。久而久之,直接喪失幼兒第二天入園的興趣。做好這件事,需要老師用心來對待工作;用心來關注每一個孩子。有時聽一首歌曲、和孩子說說心裏話、玩個遊戲、講一個小故事、就能把晚接的幼兒情緒調節好!

教育隨筆:孩子快樂13

幼兒的內心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他們對生活中的一草一木,甚至一塊小石頭都充滿着好奇、充滿着驚喜、充滿着樂趣、充滿着童真......

當我帶着幼兒在戶外活動時,看着他們有的數着花磚跳格子,快樂也隨着頭髮上下一顛一顛的;有的踩着大大小小的鵝卵石,來回走着,石塊把他們的小腳硌得“呵呵”直笑;有的發現了幾簇小花,在指指點點交流着;有的走在彩色的車輪上轉圈,樂此不疲......也許對於成人來說這是無聊的事,可是看着孩子們的笑臉,就明白他們樂此不疲的原因了,因爲他們的內心世界是豐富的、是多彩的、是好奇的......

記得上週我和孩子們在草地上休息時,他們驚奇地發現一片樹葉下有一個大蟲子。於是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快看看,還有啥?”有的孩子用手,有的拿着揀到的樹枝,一個勁地在草地下找呀找:“哈哈,快來看,我找到了一個東西啦。”大家圍過去一看:哎呀,原來是一個小蝸牛。這下孩子們可高興了,一個小蝸牛竟然成了孩子們最好的玩伴!在孩子的臉上、眼裏、心中,我看到了兩個字:快樂!

這時,我不禁想到魯迅先生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描寫的:“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的樂趣......”先生文章中描寫的不正是眼前孩子們的真實寫照嗎?每個孩子都有着共同的天性:快樂、童真和童趣!

幼兒的生活中,快樂無處不在,幼兒的心性中,童真童趣也時刻激盪於心懷。在孩子們的眼裏,萬物皆含情,在孩子們的心裏,萬物皆有趣!陽光、空氣、石塊、小草、蝴蝶、花鳥都是他們的所愛,都是他們的世界。

“一花一世界”,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自足的世界,都需要陽光,需要理解,需要肯定,需要欣賞,需要實現自己的生命意義!在這個五彩的世界裏,只要孩子們喜歡做的事,就是快樂的事,那麼,就讓孩子們去尋找他們自己的快樂,去放飛孩子們自己的快樂和夢想吧!

教育隨筆:孩子快樂14

曾幾何時,稚嫩的聲音伴隨我體驗了最初的新鮮感,走過了平生最激動的初爲人師的第一年。從此,一個願望在我心中油然而生:孩子是我的寶貝,我要永遠和孩子在一起!和孩子一起長大,與孩子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如今,二十年過去了,雖然我的眼角已悄然有了歲月的痕跡,但感覺自己聲音依然是那樣甜美,笑容依然是那樣的燦爛,心靈依然是那樣的純淨!我想說:感謝孩子!是孩子帶我走進了童心,走進了快樂!

記得電視裏熱播《西遊記》的時候,孩子們每天都有新話題,他們最愛孫悟空了,時不時惟妙惟肖地模仿兩下。有一天我穿了一件黑外套,孩子們一見我便蜂擁而上,把我層層包圍住說:“衣服黑黑的不好看,讓俺老孫來給你變一件好看的吧。”說完便一個個擺開姿勢,一招一式地變起來,那一本正經的神態,讓人忍俊不禁。正當我陶醉其中時,孩子們突然停下來,一個孩子詭祕地笑着說:“賈老師,今天不變了。我們剛剛得到消息,有——妖——怪——來——啦!”話音剛落,一大羣孩子就一鬨而散,集體撤退了。剩下我一個人孤零零站在那兒,可我絲毫沒有覺得沮喪,卻分明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快樂!

對一個人來說,生病是一種痛苦,但有了孩子的關心,病着的時候,卻總能體會到一種獨特的幸福。記得有一次,我突然感到腹痛,用手捂住了肚子,眉頭緊皺。顯然我的痛苦被細心的孩子發現了,他們紛紛圍過來,有的伸出手探探我的額頭,有的忙着找茶水,更多的孩子不知所措地站在我面前,滿眼關切的眼神。一位小朋友說:“賈老師,我媽媽是醫生,你去我媽媽那邊看看吧。讓我媽媽找最好的醫生給你看病。”馬上有其他孩子說:“賈老師,去掛水吧,掛了水很快會好的,掛水不疼的。”這時候幾個小女孩走到我面前說:“賈老師,我們來幫你揉揉吧,我肚子疼的時候,媽媽幫我揉揉就不疼了。”說完,幾個人真的在我的身上揉起來,還有些小朋友忙着幫我捶背,我的身上一下子落滿了小拳頭,就連平時最最調皮的彤彤也安靜地呆在我身邊哪兒也不去了。看着這些孩子.我的眼睛突然間溼潤了,巨大的幸福感涌上了心頭!

腦海中的這些美好的回憶,都是小事,都很平凡.可在我的心中,這些已經慢慢積澱成永遠不會消失的精神財富,如一杯杯瓊漿玉液讓我久久回味。若干年以後,韶華已逝,當我一人獨處時,我會細細地品味這些快樂、驚奇和溫暖,如同今天一般,我會覺得我是多麼富有……

有孩子,就有快樂!

教育隨筆:孩子快樂15

這段時間,班裏的孩子們玩起了“剪子、包袱、錘”的遊戲,一遍一遍,樂此不疲。“剪子、包袱、錘,看看誰能贏?!”潤澤出了包袱,浩然伸出了小剪刀,“咔嚓咔嚓,耶耶!”浩然的小手高高舉過了頭頂,兩個孩子開心地笑了起來,孩子的快樂如此簡單。

看着孩子們開心的笑容,我想起了我們的小時候。我們上幼兒園時條件不如現在,根本沒有這麼多玩具。但就是小時候那些簡單的遊戲讓我們至今仍記憶猶新。“拾果果”“跳方格”“跳皮筋”,這些看起來很單調的遊戲,帶給我們許多的快樂。而今天的孩子擁有了太多的玩具,遙控汽車、變形金剛、芭比娃娃等等,各種各樣的玩具讓孩子原本多彩的世界變得更加五彩繽紛。但在日常生活中,簡單的遊戲仍然對孩子具有吸引力,就像班裏最近盛行的“剪子、包袱、錘”,孩子們就玩得不亦樂乎。

事實上,孩子的快樂不在於物質的豐富,而在於遊戲中的體驗。只要能從遊戲情境中體驗某種樂趣,孩子就能收穫屬於自己的快樂。所以,最重要的並不是給孩予買多少玩具,而是陪着孩子一起玩。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長也比較關注,但往往因爲怕孩子在遊戲中摔着、碰着而不敢放手讓孩子大膽地去玩。於是,孩子們常常只能一個人孤單地抱着自己的玩具,沒有同伴的遊戲,孩子怎麼能夠獲得快樂?杜威說過,遊戲是孩子的天性。沒有孩子的參與,再多的玩具也只是一種擺設。我們應該學會放手,相信孩子的能力,讓孩子藉助玩具在同伴的共同遊戲中獲得自己的快樂體驗。

就讓孩子們盡情地玩吧!哪怕只是一些很簡單的遊戲,孩子們也能獲得許多快樂!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