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讓的故事

本文已影響2.86W人 

謙讓的故事1

珠穆朗瑪峯是世界第一高峯。1953年5月29日,新西蘭著名登山探險家埃德蒙·希拉里與嚮導丹增·諾爾蓋從珠峯南坡登上峯頂,其間有個小插曲至今令人感嘆。

謙讓的故事

這一天,埃德蒙·希拉里和丹增·諾爾蓋默契配合,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將從珠峯尼泊爾一側也就是南坡成功登頂。就在距離最頂端僅有幾步之遙的時候,埃德蒙·希拉里卻停下了腳步。他知道,如果再前進幾步,那麼他就將成爲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登頂珠峯的英雄,而這是每個登山探險家夢寐以求的榮譽。但是,此時此刻的埃德蒙·希拉里卻作出了一個無私的決定——他轉身對跟在身後的丹增·諾爾蓋說:“你先上!”於是,丹增·諾爾蓋超越埃德蒙·希拉里,成爲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踏上珠峯頂端的人。

當時,埃德蒙·希拉里還爲丹增·諾爾蓋拍下了一張照片。照片中,諾爾蓋站在峯頂手舉一塊冰,上面插着隨風飛舞的旗子。後來,這張照片因記錄了人類首次登頂珠峯的壯舉而聞名世界。但遺憾的是,因爲丹增·諾爾蓋不會使用照相機,所以他沒有爲埃德蒙·希拉里拍下任何照片作爲紀念。此後很多年,埃德蒙·希拉里一直守口如瓶,沒有對外談論任何關於他的事。如今,爲紀念埃德蒙·希拉里,新西蘭5元紙幣的正面印有他的肖像。

謙讓的故事2

歌唱家狹偌。帕蒂拉舉行獨唱音樂會,那位鋼琴伴奏者自顧自,彈的很響,以致經常蓋住帕蒂拉的歌聲,帕蒂拉雖頻頻向他示意,他竟全然不覺。演唱會結束時帕蒂拉握住鋼琴伴奏者的手,謙虛的說:"先生,今天我很榮幸能參加你的鋼琴獨奏會,並用歌聲來爲你伴奏,特此表示忠心感謝!"

謙讓的故事3

唐伯虎潛心學畫的故事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讚。

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讚,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裏,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現自我手下的窗戶竟是教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十分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謙讓的故事4

六尺巷

清朝康熙年間的大學士、禮部尚書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吳家,因爲宅基地問題發生爭執。張家人寫了一封信,張英看後,淡然的寫了一首詩:“千里家書只爲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人收到信後,起初不明白,以爲張英會用什麼手段可以擺平吳家,誰知道寫了這麼一封信,不過也只好照辦。誰知吳家竟被感動了,也讓出三尺來。於是在兩家之間就形成了一個六尺寬的巷子,成爲佳話。讓他三尺又何妨,這是鄰居之間和睦相處的不二法門。

謙讓的故事5

非洲的原野上斑馬羣遷徙而過,有一隻年老的斑馬落單了下來。一隻黑色的花斑巨蟒盯上了它,而在此時的對面,另一端在草叢中潛伏的獅子早已準備好了隨時吃掉老斑馬的準備。

花斑巨蟒和獅子對視着,各自盤算着自己的想法。

花斑巨蟒想:這隻獅子肯定是來跟我搶食物的,不能讓它得逞。

獅子想:我一定要比花斑巨蟒先吃到斑馬,不能讓它把食物搶了去。

花斑巨蟒想:我要先把獅子消滅掉,不然我肯定會被它搶先消滅。

與此同時對面的獅子也是一樣的想法,於是它們在同一時間撲向了對方。

不懂謙讓的花斑蟒與獅子

巨蟒對獅子說:這頭獵物是我的,你放棄吧,我是不會讓給你的。

獅子聽到花斑蟒這麼說回答道:我也不會讓給你的,這頭獵物是我的。

花斑巨蟒用身體死死的纏住獅子,想着:如果不用盡全力纏,一定會被獅子咬死。

獅子用它那鋒利的牙齒咬住了花斑巨蟒的脖頸,想着:如果自己不用盡全力咬,一定會被巨蟒纏死。

最後各自都因對方的力氣而死。

老斑馬慢慢的走到花斑巨蟒和獅子的面前搖搖頭,嘆了一口氣說:“唉……!我僥倖撿回一條性命源於你們兩個的自私。假如你們懂得謙讓兩者都不會死。”

謙讓的故事6

謙卑禮

故事的主人公是五帝中的舜。舜的母親去世以後,他的父親又娶了一個妻子。舜的父親、繼母、繼母生的弟弟,三人都不喜歡舜,時不時的挑刺、找茬,總想置他於死地。可是,每一次,舜都先是躲起來,然後再出現,然後對待家人更加友善、謙恭、有禮。面對家人的百般刁難,舜可以如此大度,不計小怨,更沒有得理不饒人,化干戈爲玉帛。正是因爲他的友善,加上才能,才讓堯下定決心讓他做自己的接班人。

謙讓的故事7

戴震

清雍正年間,江水被推薦到朝廷做官。皇上召見時,他緊張哆嗦,不能對答,於是推薦他的學生戴震。戴震口若懸河,分析問題切中要害,說得清清楚楚。皇上大爲興奮。問戴震說:你和教師比,誰的才能高?戴震回答:我的水平低。皇上又問:那水平高的反而不能回答,爲什麼?戴震說:教師年老,耳朵有些背,可他的學問,超過我一萬倍。皇上讚賞他的謙讓精神,賜爲翰林。

謙讓的故事8

在清朝末期,有一個政治家和軍事家,可能大家也不陌生,叫左宗棠,他十分喜歡下圍棋,他的屬僚沒有一個是他的對手。

有一次,左宗棠出征前往邊境,途中看見有一個茅舍,橫樑上掛着一個匾額“天下第一棋手”,左宗棠不服,“來人啊,下馬,待我前去與他對壘。”入內與茅舍主人連下三盤,主人三盤皆輸,左宗棠笑道:“哈哈,你能夠將此橫匾卸下了!”隨後,左宗棠自信滿滿,興高采烈地走了。

沒過多久,左宗棠班師回朝,又走過此處,好奇的找到這間茅舍,赫然仍見“天下第一棋手”的牌匾仍沒有拆下,他又入內,和主人說:“你既然以爲你是天下第一棋手,讓我再跟你對壘三盤。”

這次,左宗棠三盤皆輸。左宗棠大感訝異,問茅舍主人:“爲什麼這次你贏了我呢?”主人答:“大人,上回您有任務在身,要率兵打仗,我不能挫您的銳氣。現今,您已得勝歸來,我當然要全力以赴,當仁不讓啦!”

世間真正的高手,是能勝別人,可是能勝不必須要勝,有謙讓別人的胸襟;能贏,而不必須要贏,有善解人意的意願。

生活難道不是這樣嗎?有時候能夠原諒別人,爲什麼不原諒別人呢?當別人身體不好、情緒不好的時候,爲什麼非要和他鬧呢?人生要懂得謙讓。聰明不必須有智慧,可是有智慧的人必須包括聰明;聰明的人得失心重,有智慧的人卻勇於捨得。

真正的耳聰目明,耳聰是能聽到別人的心聲,目明是看到別人的心靈。有時候看到不等於看見,看見不等於看清,看清不等於看懂,看懂不等於看透,看透不等於看開。

謙讓的故事9

謙讓作爲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在處處講求競爭的現代社會,似乎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質疑。主張謙讓的人說謙虛忍讓不僅是修養好更是大智慧。反對謙讓的人說謙讓早就過時了。弱肉強食,競爭就該當仁不讓。不過,不可否認的是類似謙讓的`事情在你我身邊似乎已很難發生了。無論是乘車、購物、排隊、買票,還是與人合作、相處,優先考慮個人利益不

僅是人性使然,也是現實生活所激發出的人生存的本能。梁實秋曾在一文中寫道:小時候讀到孔融讓梨的故事,覺得實在難能可貴,自愧弗如。有人猜想,孔融那幾天也許肚皮不好,怕吃生冷,樂得謙讓一番。我不敢這樣妄加揣測。不過我們要承認,利之所在,可以使人忘形,謙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孔融讓梨的故事,發揚光大起來,確有教育價值,可惜並未發生多少實際的效果:今之孔融,並不多見。難道謙讓真的過時了嗎?當然沒有。謙讓是一種胸懷,一種美德,一種風度,一種智慧,更是一種修養。我們需要謙讓精神,這個時代也呼喚謙讓精神,今天,謙讓不過時。

清朝時,有一大戶人家想壘一道院牆把自己與鄰居家隔開。爲牆基的位置,兩家發生了嚴重的衝突。大戶人家雖財大氣粗卻因不如鄰家子孫繁盛而吃了眼前虧,深感面子不保,馬上給在京城做大官的兒子寫家書一封,細述了家中煩惱,要求兒子快返鄉想辦法整治鄰居一下,爲家族撈回面子。這位在京高官見信後迅速給家中回了一封急信,信中語重心長地說明遠親不如近鄰的道理,並在信尾文采飛揚地寫了四句話:千里捎書只爲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大戶人家見信後深受教育,迅速與鄰家修好,並決定兩家之間不再壘牆,永不隔心!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謙讓不是吃虧,是給自己留有餘地。有一則公益廣告,除了人們擁擠在公共汽車門前,始終是畫外音,一男一女爲了自己能先擠上公共汽車而與對方大吵起來,一位老者則平心靜氣地勸告兩位年輕人把心放寬就不擠了。

這兩個故事都體現了謙讓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與一位爲人極其樂觀豁達的朋友討論謙讓的問題。她說謙讓實際上是一種充滿智慧的處世哲學,因爲謙讓有時不僅可以化解矛盾,還體現了爲人的一種風度與涵養。不爭就是心境方面的一種修養。現代社會要求人必須積極進取,沒有人願意主動讓出自己的利益給別人。謙讓並不是說不去面對真正殘酷的競爭,這與個人能力無關,而是因爲謙讓尋求一種內心的平和,內心平和纔會靜,心靜才能生出大智慧。拋開斤斤計較的睚眥必報,謙讓展現出的氣度與修養、個人魅力會增加自己的人緣,獲得更多信任與好感,誰說不會給自己留有更多發展的空間與機會。

當然謙讓也是有選擇性的。有些事情,即使我們謙讓了也看不出絲毫修養,而且在我們謙遜禮讓過後,事件所附帶的影響難以衡量,它所產生的不良因素會困擾我們的心靈,揮之不去。例如愛情是徹底自私的,戀愛或許需要天才,需要分秒地進行比賽。戀人之間相處可以謙讓,但是愛情本身來不得謙讓,千萬別以爲自己的謙讓是偉大,事實上這不但傷害了自己,更是對對方的不尊重。再例如工作中一項任務,明明自己可以勝任,卻要表現出謙讓的禮儀,我推你,你推我,明明自己可以做得很出色,卻還要退居幕後,似乎就變成了一種虛僞的生活態度,縱容了名不符實的欺騙,這何嘗不是自欺欺人。不謙讓,並不意味着搗亂,或在需要協調配合的工作中互不相讓、暗地使絆子。不謙讓,更多的是種精神上的自信,我行,我來,而不是人格上的萎縮。工作的協調配合是需要無數不謙讓之人的有機組合,而不是謙讓之士的一盤散沙。所以,有些事還應當仁不讓。

這是否又與我們所主張的謙讓有所衝突呢?其實不然。謙讓了愛情可能誤人誤己,甚至令自己遺憾終身。而當一個企業、一個集體在需要協調配合的工作中,其員工處處表現出強烈的互不相讓的行爲,那麼這個企業、這個集體任何一項工作都會因爲內耗而增大成本。謙讓不是拿原則做交易,而是要始終站在大局利益角度看待個人利益,當大局利益與個人利益發生矛盾時,應自覺地犧牲個人利益,維護大局利益。

朋友在教育自己家孩子時曾說過,只要是自己喜歡的想要的,就別輕易放棄,也別謙讓給別人。沒錯,現代社會要求我們必須學會爲自己爭取。但事實上謙讓對現代人來說更多的是自覺遵守一種秩序。而這種秩序的遵守,於人於己都會帶來方便。大凡世間萬事,無不是爭則不足,而讓則有餘。你看謙讓過時嗎?

謙讓的故事10

莫泊桑

左拉曾這樣描述過他的學生法國大作家莫泊桑:他往往一午時洗耳恭聽我們的談話,眼睛明亮而含笑,老半天才斗膽插上片言隻語。誰也不曾料到,這個佈滿歡快朝氣的年輕人之後竟一舉推出了《羊脂球》那個滿含柔情、譏嘲和勇氣的完美無缺的作品。他默默地聽我們的談話,然後他的作品源源而出,顯出了爐火純青的功力。完全能夠說,《羊脂球》的享譽文壇,是謙虛好學的結果。

謙讓的故事11

將相和

這個故事我們很多人耳熟能詳,說的是戰國時期趙國的事情。文臣藺相如出使秦國,使得完璧歸趙。在澠池會上,他又機智勇敢的使趙王免受秦王的羞辱。於是趙王提拔藺相如爲右上卿,官位在武將廉頗之上。老將廉頗自認軍功了得,總是不服氣,揚言如果見到藺相如一定要給他難堪。藺相如於是就稱病不上朝,以免見到廉頗。外人都以爲藺相如是害怕廉頗,其實不然。藺相如是爲了趙國國家利益,認爲將相不和會給秦國可乘之機。廉頗知道真相之後,主動負荊請罪,從此兩人成爲生死之交,共同保衛趙國。藺相如的友善,不是懦弱,而是爲了國家利益,團結同僚。

謙讓的故事12

孔融讓梨的故事相信很多小朋友們都讀過。這個故事講的是:有一天,孔融的爸爸買了一些梨子,特地挑了一個最大的梨給孔融,但是孔融卻說:“我年紀最小,我應該吃小的,大的就給哥哥吧!”從這個故事裏讓我看到了一個懂事謙讓的孩子,是我學習的榜樣。

在現實生活中,我有一個雙胞胎弟弟,我們經常會爲爭搶一些玩具發生衝突,當我讀過孔融讓梨的故事之後,我深深地意識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孔融那麼小都知道要謙讓,我是哥哥我更應該學會這種美德。

現在,我是二年級的學生了,我漸漸地變得懂事了。我經常把學校裏發的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帶回家給媽媽吃。因爲我想跟媽媽一起分享食物的美味。每當看見媽媽高興的笑臉我都覺得很滿足。

前天我弟弟在玩耍的時候不小心把頭磕破了,我很心疼弟弟,我就把學校發的牛奶也帶回來給弟弟喝,我想讓弟弟快點好起來。我是哥哥,我要照顧弟弟。

是孔融讓梨的故事讓我學會了謙讓和分享,我會做一個聽話的好孩子和一個稱職的哥哥!

謙讓的故事13

古希臘的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不但才華橫溢著作等身,並且廣招門生獎掖後進,運用著名的啓發談話啓迪青年智慧。每當人們讚歎他的學識淵博,智慧超羣的時候,他總謙遜地說:"我唯一明白的就是我自我的無知。"

被人們稱頌爲"力學之父"的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在熱學上,他確定了冷卻定律。在數學上,他提出了"流數法",建立了二項定理和萊布尼茲幾乎同時創立了微積分學,開闢了數學上的一個新紀元。他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偉大科學家,然而他十分謙遜。對於自我的成功,他謙虛地說:"如果我見的比笛卡爾要遠一點,那是因爲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緣故。"他還對人說:"我只像一個海濱玩耍的小孩子,有時很高興地拾着一顆光滑美麗的石子兒,真理的大海還是沒有發現。"

揚名於世的音樂大師貝多芬,謙虛地說自我"只學會了幾個音符"。

科學巨匠愛因斯坦說自我"真像小孩一樣的幼稚"。

法國化學家安德烈取得了化學成就時,他對慕基人之一。他當選爲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歐文斯學院專門爲他設立了有機化學的新教授職位,格拉斯大學選他爲名譽博士,這許多榮譽絲毫沒有改變他的謙虛爲人。

肖萊馬逝世後,恩格斯在悼文中稱他:"是世界上最謙虛的人。"

謙讓的故事14

河伯望洋興嘆的故事

相傳古代黃河一向歸河伯管轄。這位河伯十分敬業,始終守護着黃河,所以沒有時間到黃河以外的地方去看看,所以他深爲黃河滾滾的浪濤而感到驕傲,認爲天下壯觀的景象全在自我那裏。得意之餘,他決定到別處看看,於是順流而下,一向到了北海。河伯站在北海邊向東望去,只見海天相連,一眼望不到邊,不禁十分感慨,對北海海神說:"俗語說“聽了幾條道理,就以爲天下再沒有比得上自我的”,說的就是我這樣的人了。並且我曾聽說過“孔丘懂得的東西太少”“伯夷的高義不值得看重”的話,開始我還不相信有那樣狂妄自大的人!此刻我親眼看到了浩瀚無邊的大海,要不是我來到你那裏,我必須會永遠被那些有見識的人恥笑。"

謙讓的故事15

諾貝爾

諾貝爾是19世紀末的瑞典傑出化學家,一生貢獻極大,但十分謙虛。一位瑞典出版商要出一部瑞典名人集,來找諾貝爾。諾貝爾有禮貌地回絕了。他說:我喜歡訂閱這本有價值、趣味味的書,但請您不要將我收入。我不明白我是否應當得到這種名望,可是我厭惡過分的詞藻。諾貝爾的哥哥想編一部家族史,請他寄一份自傳。諾貝爾寫道:阿道爾弗雷德·諾貝爾他那可憐的生命,在呱呱墜地時,差點斷送在一位仁慈的醫生手裏。主要的美德:堅持指甲的乾淨,從不累及別人;主要的過錯:終生不娶,脾氣不佳,消化力差;僅有的一個期望:不要被人活埋;最大的罪惡:不敬財神;生平重要事:無。哥哥反覆勸說,並提出代爲整理。諾貝爾執意不從。他說:我不只是沒有時間,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不能寫什麼自傳。在宇宙漩渦中,有恆河沙粒那麼多的星球,而無足輕重的我們,有什麼值得去寫?諾貝爾一生不願意宣揚自我。他驚人的業績與他不平凡的謙虛分不開。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