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國傳統節日論文

本文已影響2.74W人 

淺談中國傳統節日論文,論文對大學生是十分重要的一項內容,如果畢業論文不通過就可能畢不了業了,很多要研究傳統節日的同學不知道論文該怎麼寫,下面小編和大家分享淺談中國傳統節日論文,一起來看看吧。

淺談中國傳統節日論文

淺談中國傳統節日論文1

一、引言

我國是一個擁有豐富旅遊資源的國家,且隨着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業正成爲了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在新的發展形勢下,更好地發展旅遊產業,提升旅遊產業的管理水平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

從另一方面來講,我國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有着輝煌燦爛的文化。

如果將傳統文化與旅遊管理相結合,以此來提升旅遊管理水平和質量,就可以有效促進我國旅遊管理的進步,進而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旅遊產業。

二、旅遊管理與中國傳統文化概述

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發展史的悠久古國,在數千年的發展歷程中,留下了無數的旅遊資源。

我國的旅遊資源蘊含着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這也讓我國的旅遊資源頗具中國特色,受到了我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喜愛。

無論是自然資源還是人文資源,通過與我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增添了極大的人文色彩。

在新的發展形勢下,加強對旅遊業的管理,在管理中不斷髮揚我國傳統文化,使旅遊業在我國傳統文化的指引下不斷進步是我國旅遊業管理的重要思路,也是當前形勢的必然要求。

三、傳統文化影響下旅遊管理模式的選擇分析

想要在傳統文化影響下提升旅遊管理水平,就需要緊隨時代發展,將市場作爲引導,然後通過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爲輔導。

隨着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的旅遊業管理需要更加健全、完善,要努力提升旅遊產業的規模,不斷提升旅遊企業的整體素質,提升旅遊企業的管理水平。

重視旅遊企業融資與資本經營並加大對旅遊資源的開發與管理等。

與此同時,更應該重視政府的作用,將政府作爲對付市場失靈時重要的補充手段。

另外,還要加強行業協會的作用,在當前傳統文化影響下的'旅遊管理工作中,旅遊行業協會的作用和力量不可小覷。

它可以加強政府與旅遊企業從業者的聯繫與溝通,從旅遊管理者的角度向政府提出具體建議。

同時在旅遊企業之間可起到溝通信息,規範旅遊企業的行爲,使其嚴格地遵守政府的政策法規,以更加謹慎的態度從事經營行爲,使旅遊行業的行爲統一到最佳狀態。

四、傳統文化影響與旅遊管理理論構建分析

雖然我國的旅遊產業有了快速的發展,旅遊管理理念也在不斷的完善。

但是我們仍然應該看到在旅遊管理上存在着一些不足,而如何協調旅遊管理理念和我國傳統文化之間的關係,努力促進雙方共同發展,已經成爲了旅遊管理工作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具體說來,傳統文化影響與旅遊管理理論構建可以從以下幾點加以考慮:

(一)重視挖掘旅遊資源的精神文化內涵。

旅遊業想要更好地發展,就不能夠僅僅侷限於自然風光,而是應該充分挖掘旅遊資源的精神文化內涵,提升其內在的美,從而使旅遊業能夠向高層次的形式進一步發展。

在旅遊管理過程中,應該重視對那些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的旅遊項目的開發管理,對旅遊資源中蘊含的文化特質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建立起能夠更好地滿足遊客需要的旅遊文化。

然後讓員工將旅遊資源中的傳統文化牢記於心,這樣就讓員工擁有了一種責任感,認識到旅遊資源的重要性,從而就更加認真地管理旅遊資源,開展更爲高效的旅遊管理工作。

(二)以“以人爲本”的理念來提升旅遊管理工作水平。

我國傳統文化講究“以人爲本”,正因爲如此,在對旅遊管理進行完善時應該充分利用“以人爲本”的理念。

“以人爲本”的理念將“人”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從“人”出發來管理和完善旅遊管理工作。

比如旅遊管理中可以採用“參與式管理”的模式,讓旅遊企業的每一名員工都能夠參與到管理工作中來,使每一名員工都擁有主人公意識,能夠真正貢獻自己的力量,爲旅遊管理工作做好提供支持。

(三)重視將“以和爲貴”的理念融入到旅遊管理工作中。

旅遊管理工作需要旅遊企業各個部門共同的努力,是一個綜合性非常強的管理過程。

對於旅遊產業來說,其要管理多方面的內容,比如娛樂項目、餐飲、住宿以及購物、安全等。

可以說,這些環節只要有一個地方出現問題,就會影響整個旅遊管理工作的開展。

因此,只有將每一個環節都做好,才能爲遊客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以和爲貴”的理念能夠有效提升旅遊管理的質量。

“以和爲貴”的思想能夠讓管理者重視互相間的合作,能夠增強員工之間的凝聚力,從而可以讓整個旅遊管理工作更加協調,讓所有的員工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去,從而讓整個管理工作更加和諧、更加高效,從整體上達到了“無爲”的狀態。

五、結語

傳統文化中有很多值得旅遊管理借鑑的理念,如果將這些理念有效應用到旅遊管理工作,就可以讓工作變得更加高效。

相關部門應該更加高效、充分地挖掘旅遊資源中具有的傳統文化內涵,充分利用傳統文化來規劃和進一步完善旅遊管理工作,使旅遊產業更具文化內涵,進而全面促進我國旅遊產業的發展,讓我國旅遊產業更具民族特色,同時也能有效完成我國傳統文化與旅遊管理理念的融合。

淺談中國傳統節日論文2

試論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對推進高校德育工作的意義

摘要:近年來,高校校園危機事件頻發,暴露出我們在“立德樹人、以德育人”方面做的還不夠好。如何加強德育教育工作,且能落實到位見到實效,是高校德育工作亟待解決的問題。新形勢下,創新德育教育模式,尋找新的教育途徑十分必要。古語說“讀史明智,知古鑑今”,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節日文化具有豐富的人文教育資源,對推進創新高校德育工作具有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德育工作、教育

一、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內涵

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承載的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凝結着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充分體現了r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文化內涵。中國自古就是以農耕爲主的農業大國,“二十四節氣”就是從事農業勞動的晴雨表,因此也產生了歲時節日。通過節日中對天地、神明的祭拜,表達對生活的美好祝願。同時,也折射出中國先人對自然的敬畏,渴望與客觀自然環境和諧共生的樸實的“天人和諧”的世界觀。諸多的傳統節日,體現了中華民族樂觀向上,堅韌勇敢的民族性格。例如,“春節”,作爲千古第一大節,在中國人心中有着聚合團圓、祈福美好、消除災禍等功能。“清明節”是一個祭掃先人墓的日子,同時春回大地,花紅柳綠,也是郊遊踏青的好時節,早在唐宋時期已經形成清明踏青嬉戲的習慣,與踏青郊遊相對應,古代逐漸形成了盪鞦韆、拔河、放風箏等習俗。所以,清明節既是追悼逝者的悲傷日子,又實在是個充滿春天快樂的日子。中國傳統節日爲人們的日常生活營造出一個又一個輕鬆愉快的生活氛圍,對培養人們樂觀豁達的人生觀有着積極的作用。同時,中國傳統節日文化還體現出中國人“以和爲貴”的價值觀,和諧順遂、安詳健康是百姓對生活的追求,對天地、人神的祭拜表達了人們期望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想、“中秋節”、“清明節”、“重陽節”則體現出中國人和睦共處的家國情懷。

二、高校德育工作開展的主要途徑及問題

現今,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徑是點面結合,即以課堂教學作爲輻射面,以輔導員組織召開班級會議,團日活動作爲突破點。其中,課堂教學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兩門公共必修課爲主,且只在大一上學期開授課程。據悉,學生對此兩門課的上課積極性不高,主要原因是:課程枯燥,理論知識較多,實際生活案列少;以課堂教學爲主,教師講授書本知識多,師生互動少;課程結業方式是以書本知識考查爲主,另提交一篇相關論文。這樣的德育教育模式已經無法跟上現代社會的需求,無法適應學生髮展的規律,德育教育工作在課堂授課中變爲一種形式,不僅具有侷限性和單一性,而且在理論學習中無法真正讓學生產生內心的共鳴從而得到教育。這是高校德育工作在實際開展過程中最大的阻礙和問題。其次,單單依靠輔導員老師去到學生中間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即使是1:200的師生比例,工作強度依然很大,無法將德育教育工作達到好的效果。

當然,一些高校意識到了這一點,並積極地去改善現狀。例如,在大學生中開展專題宣講會、報告會擴大先進事蹟的影響力,集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黨性表率教育等,以求加強學生的道德教育。但“先進事蹟”的教育持續性有限,且只能作爲一個時間節點的教育活動。一件件觸目驚心的校園事例讓這樣的努力顯得杯水車薪,同時暴露出高校學生德育素養的缺失。古人云“讀史明智,知古鑑今”,中國傳統節日貫穿於人們一整年的學習生活,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中優秀的民族精神和內涵值得全體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和高校學生學習借鑑。

三、將傳統節日文化融入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和意義

1、將傳統節日文化融入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

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蘊含着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富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智慧,也是高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寶貴資源。高校應充分利用好第二課堂,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在對學生進行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教育活動中,增強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汲取古人之所長。例如,“春節”,在寒假放假之前可以開展以團支部爲單位,以“我愛我家,我爲家庭做貢獻”的主題團日活動,讓學生利用假期爲父母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教育學生感恩父母,體驗親情;“端午節”,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民族氣節教育,可以利用網絡平臺,開展知識競答活動,亦可設置主題爲“我家鄉的端午節習俗”網絡投票活動。通過社團組織開展“重陽節”敬老愛老活動、“中秋節”賞月詩文誦讀活動,增強學生對中國人過中國節的意識。同時,在寓教於樂的活動中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

2、將傳統節日文化融入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意義

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中許多精華思想,對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啓示意義。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創新教育模式,通過靈活化、趣味化、生活化的主題教育,把高校學生吸引過來,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要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把中國人過中國節的文化陣地爭取過來,弘揚優秀的傳統節日文化。將傳統節日文化引入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並使之規範化、制度化,充分發揮其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對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鍾文、中國節俗文化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年11月

2、朱自清、朱自清談素養[M]、北京:2014年01月

3、劉曉峯、清明節[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年09月

4、孫正國、端午節[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年09月

5、李瑩、淺析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主要內涵及其功能[J]長春:才智,2016,(08)

6、孫卿、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重慶:重慶工商大學,2012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