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犛牛的藏族人家

本文已影響8.13K人 

有犛牛的藏族人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中華民族流傳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流傳至今,很多地方一直保存着自己的文化特色,今天我們走進藏族的文化看看有犛牛的藏族人家。

有犛牛的藏族人家1

三五隻黑鳥鳴唱着,幾十只黑鳥、上百隻黑鳥鳴唱着,飛向青海湖邊。黑雲剪影樣貼在天穹,藍黑色天幕顯出一抹紅暈,突然雲邊就紅了,天際就紅了,溼漉漉的火球從湖水中跳了出來,藍中泛綠的青海湖水越顯神祕深遠。

這是剛察縣青海湖邊一個藏民鄉村,沙柳河從這裏融入青海湖。太陽剛照亮遠處的山峯,牧民們騎摩托車或騎馬,趕着牛羊去湖邊山坡放牧。山坡下有座大寺院,寺院的下面是無際的大草原。犛牛羣黑雲般滾動在黃花、白花、紅花、紫花點點的綠草間,金頂大殿和一排白色佛塔在晨輝中莊重而神聖。佛塔旁草地間十幾個紅衣小喇嘛正在背誦經文,各自獨坐,神情專一。一灣清泉倒影,彷彿天上人間。一位年邁的紅衣喇嘛拄着木杖,佝僂腰身,蹣跚而來。輕展紅袍,白雲浮動,斜坐在草地間。雙目微閉,一手扶膝,享受高原的陽光。在當地朋友的溝通下,我們爲喇嘛畫了速寫像。他是四歲出家來到寺院,今年已84歲高齡。乾瘦亦硬朗的老者平靜沉默,讓人肅然起敬。

有犛牛的藏族人家

犛牛羣擠擁着踩着亂石,走下河灘,灌木叢黃花閃閃,蘆葦低垂,一個着藍藏袍、繫着橘紅色絲帶、戴白邊圓帽的女子,騎着白馬揚鞭呼喊着,驅趕犛牛羣蹚水過河。百牛競渡,水龍飛舞。犛牛羣漸漸爬上河對岸高坡。大團的白雲從山後青海湖涌出,天海一色。滿山坡的牛羊似悠遊在天上。這真是一幅詩意的天籟畫卷:“金璐梅,銀璐梅,把草原裝扮。青海湖是通天的湖,它的水像天一樣藍。牛羊在天上吃草,鳥兒在天堂歌唱。還有美麗的姑娘,白色的帳篷。我願隨姑娘放牧在天堂,騎馬踏雲在金沙灣上。”

沿着野花飄香的小路,夾雜着草原潮溼的氣息,還有牛糞的氣味,我們來到小才讓的家,是山坡下一處獨院。圓牛糞餅壘起的深褐色半人高圍牆,從路邊一直延伸到院裏。四歲多的小才讓戴着碎花白圓帽,抱着黑毛小狗熊,長褲短褂,露出滾圓的肚皮,肚臍眼格外突出。大家喊着“巧代摸”問好,看着小才讓直樂。脖子上披着金黃色哈達的劉文西,拉着不怕冷的小才讓手直誇:這纔是生活!也同時讓我想起以前內地人傳說藏族小孩不怕冷,剛生下的娃娃就被抱到冰冷的河水中沐浴,所以藏族漢子都有犛牛一般強壯的身體。小才讓家一下來了這麼多的陌生人,連藏獒也顯得溫順了,黃眼旁觀,一動不動。幾頭母犛牛在柵欄裏笑着看熱鬧,小犛牛搖着頭直朝母牛身後鑽,可大眼睛卻往人羣裏看。帳篷裏暖融融的,飄散着酥油奶茶的味道。大家坐在火爐旁喝奶茶,透過小方窗口可見遠處的佛塔。燒火爐用的是羊糞,是一抓一把的圓糞球。戴着粉紅色頭巾、穿黑色羔皮藏袍的小才讓阿媽,一邊給客人倒着奶茶,一邊笑着告訴大家:以前牛羊糞還可用來洗碗擦鍋。帳篷後面是新建的落地式玻璃磚瓦房,紅房檐白色門窗,牆角有白石頭。室內牆上掛着表現白度母的羊皮唐卡。坐在牀沿的老阿媽摟着孫子小才讓,在衆人咔嚓咔嚓的相機拍攝聲中,小才讓像個小明星一樣,笑得有點害羞,直往阿媽懷裏藏,露出半張臉,瞪着大眼睛。手中的糖果都快握不住了。

有犛牛的藏族人家 第2張

要離開這裏了,小才讓一家送我們到路口,拉着手依依不捨。這是多麼幸福的一家人啊!你瞧,數碼相機裏他們一家人笑得多開心,還有身後他們家那輛黑色小汽車。

在那白色大佛塔前面,一位戴黑氈帽穿黑氈袍皮靴的藏族漢子,騎着摩托車趕着一羣白藏羊。他好奇地看着畫家畫佛塔,說:這是祥和塔!畫佛塔吉祥。他的這些羊是剛從鎮上買回來的。幾個紅衣喇嘛也趕來了,圍着畫家看畫中的佛塔笑。一疙瘩雲正從佛塔上飄過,白色佛塔在夕陽間明亮而紅潤,旁邊的'五彩經幡風中舞蹈着、吟唱着,彷彿是小才讓一家人快樂的笑臉,令人陶醉!

有犛牛的藏族人家2

對於藏民族來說,犛牛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藏族之所以稱犛牛爲“寶貝”,是由於犛牛爲傳統的藏族社會提供了人們生存的基本保障。它渾身是寶,每一寶都又無私地賜予了人類。它的饋贈惠及高原人類的衣、食、住、行、運以及燒、耕、醫、娛、用等方面。可以說從出生到死,貢獻了一切。

火紅的太陽升起來了。籌備已久的草原尋牛之行即將成行。

當我們從拉薩出發時,奇妙地感受到可愛的犛牛似乎已經開始“附體”——沿路建築物上的犛牛圖騰如影隨形——供在房門上的牛角,塗成亮黑色的俗稱“牛臉”的藏式房屋窗框外部裝飾(不但是爲了美觀好看,還被認爲是有吸聚熱光熱氣的實際功效),以及碼在牆頭上帶着溫熱質感的灰黑色的幹牛糞餅。

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如期而至,給蒼黃衰敗的藏北草原蓋上了一層白色的棉被,犛牛在這樣的極寒天氣裏反倒顯得精氣神十足,鼻孔裏呼出的熱氣“氣勢洶洶”,都說犛牛喜歡冷天呢。

牧民家的“如意財寶”

48歲的當雄牧民斯曲看雪的表情裏也有一份欣喜。他是六個孩子的父親,今天跟放學回家的孫子一起出來放牧,搭伴來的還有親戚家的一個青年。他們稱犛牛爲“諾爾”——牧民家的“如意財寶”。

仔細一看,我們笑了,不愧是“高原之寶”,這三位普通牧民身上無處不有着犛牛寶貝的影子,只見斯曲腰上掛的非常精美的針筒是用熟犛牛皮縫製的,背在身上裝午飯的豎口袋包是用牛毛線編的;孫子手上趕牛的吾爾多甩石繩是五色牛毛織就的;而他的那個小表哥一直在用一個十字形的硬木紡錘紡牛絨線。

有犛牛的藏族人家 第3張

除了馱貨運物、乘騎,在農區犛牛還承擔着拉犁耕地,馱運青稞,運輸肥料等重活。(攝影 金海)

斯曲告訴我們,他們是三戶人家一起放牧,這羣牛“可能有300多頭近400頭的樣子”。但他們自己很少出去販賣犛牛,“因爲覺得心疼”。“偶爾進城購物的時候我們會帶去分爲四份的整塊,肉質好的話一份能賣到3500元,一頭牛的售價平均能達到萬元左右。牛頭賣給旅遊者,能賣到100多塊錢。”可以說牧民的財富都集中在犛牛身上了。

斯曲還告訴我們,他們家犛牛的數量跟過去相比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現在政府要求適當控制牲畜數量,比如說家裏有200頭牛今年就必須出欄20多頭的樣子,以此類推所以每年都要淘汰一批。但是牧民也怕如果連續年景不好牲口死亡,所以不會大量淘汰,總體數量會有一個微弱下降的趨勢,主要是爲了保護草場資源,個體質量會有所提高。”

犛牛,是藏族牧民的主要畜種。它耐寒、耐粗飼、抗病能力強,繁殖快、身高體重,是具有肉、奶、皮、毛、尾、角、蹄多種用途的大牲畜。牧民們穿的是牛皮牛毛,住的是牛毛帳篷,用的是牛毛繩具、牛皮口袋,靠牛馱運物資,燃料也靠牛糞。犛牛爲人們提供肉、奶及其乳產品:酥油、奶酪等食品。酥油茶是高原特飲,它解渴、耐餓、助消化,成分只不過是酥油、磚茶、食鹽和水,就着糌耙就足以支撐人的生命。

有犛牛的藏族人家 第4張

在高寒地區生活,禦寒和食物是生存的基本需要,對於遊牧的草原藏民族而言,犛牛充當了人與自然間的媒介,才使得人們不直接與土地和植物發生/關係。

犛牛對牧人的恩惠自不待說。

人對於犛牛亦非單純的索取,準確地說,犛牛的馴化的過程也是人與犛牛相互依賴、共處共榮的過程。母牛生產由人來接生和養護,提高了牛犢的成活率;幼犢在牧民的飼養下長大的同時,對人產生依賴性,使原本性情兇猛的野犛牛性格也越來越溫順,尤其對主人更是馴服有加。

牧人對犛牛的愛更是無法言說,在最冷的天氣裏,牧民們自己挨凍也要給病弱的犛牛蓋上一塊裘毯,扶着犛牛角喃喃嘮叨幾句,跟家庭成員一樣一樣的。

一般每年的七八月份是野犛牛的發情期,交/配遵循動物世界的遊戲規則,公牛之間的角逐常常血肉飛濺。雌野犛牛的懷孕期爲8~9個月,翌年6~7月份產仔,每胎產1仔。幼仔出生後半個月便可以隨羣體活動,第二年夏季斷奶。

我們來得不是時候。我們的司機師傅是個非常樸實的甘肅回民,他說要去飯館找牛奶喝。他以爲牛奶藏語叫“雪”,由於發音的關係牧人卻聽成了“肖”——色子游戲,在桌子上鋪開毛毯做出一個“請”的動作,引得同屋的人哈哈大笑,成了我們一路上的談資。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