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沉迷游戏怎么办

本文已影响2.27W人 

儿童沉迷游戏怎么办,家长谈的最多的就是她的孩子,她现阶段苦恼的是她的孩子对电脑游戏过于迷恋,以至于废寝忘食,每天抱着电脑,也不出去跟小朋友玩耍,儿童沉迷游戏怎么办?

儿童沉迷游戏怎么办1

第一,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一旦沉溺于网络游戏,就很难自拔,毕竟对于儿童阶段的小朋友来说,自制力等同于无,他们都是凭着喜好在做事,而家长要把孩子从网络游戏中拉出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他远离网络,可以给孩子规定上网时间,到点了就必须要强制他离开,当然这要求家长要全程陪同,而假期可以带孩子外出旅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也可以给孩子他感兴趣的培训班,比如男生可以报画画、书法、跆拳道,女生可以报跳舞、唱歌等等。

儿童沉迷游戏怎么办

第二,儿童阶段,其实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关心和陪伴,但都市的家长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只要家长能够抽出时间来,多带孩子自驾游,或者去农家体验另外一种生活,对孩子来说也是另外一种远离网络游戏的方法。

从以上两点我们可以看出,想要让儿童从网络游戏中走出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家长的陪同下让他把注意力放在其它有兴趣的地方,这也要求家长们,不管工作有多忙,也要抽出时间和孩子多谈谈心,听听孩子的心声,爱要勇于表达,让孩子生活在父母的爱中,这样孩子的注意力就不会放在游戏上,也就不会再沉迷网络游戏了。

儿童沉迷游戏怎么办2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教学信息化时代也逐渐成形,不仅方便了学校老师和孩子、家长之间的沟通,甚至很多课后测试和家庭作业都可以直接通过手机上的应用来完成。不过带来便利的同时,家长最担心的莫过于孩子拿到手机之后会沉迷于手机游戏,荒废了学业。

近段时间国内一款热门的手机游戏 《王者荣耀》 就被推上了舆论浪尖,除了被质疑胡乱篡改历史人物、影响小孩子主观认知之外,讨论得最多的基本就是容易沉迷的问题了。对此,《王者荣耀》 的出品方腾讯游戏打算给家长们一个防沉迷武器、也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童年,悄然地上线了腾讯游戏专属的成长守护平台。

这个成长守护平台可以允许在你登录之后,绑定最多两个孩子的游戏账户,分别支持 QQ 绑定和微信绑定。在开始绑定之前会有弹窗绑定游戏账户所需要的内容,这里面就包括需要你让孩子自愿提供账号密码捆绑。最重要的是,这个成长守护平台仅针对于 18 岁以下的用户生效。

按照流程继续就可以绑定孩子的游戏账户,另外这里还能够直接使用手机 QQ 扫码快速登录,也就是说就算你的孩子不肯提供密码,只要你能拿到他的手机打开 QQ,还是可以直接绑定的。

从微博上面看到的成长守护平台监管数据为依据,这个平台对于监管未成年用户沉迷游戏的行为还是较为不错的,每一次游戏时长都明确记录出来,目前也已经覆盖了大部分腾讯出品的游戏项目。可以说是在本来的防沉迷机制上,又再更加细化和人性化的新防沉迷系统。

看来以后成年用户玩得不好,再也不能怪别人 “小学生” 了。

儿童沉迷游戏怎么办 第2张

只是从微博下面的评论来看,除了家长对未成年孩子有这个防沉迷需求之外,似乎也有不少用户表示对自己的男朋友和丈夫有这种禁止玩游戏的需求。但成长守护平台本意只是保护好未成年用户对手机游戏的沉迷,毕竟未成年用户对自身的节制力控制比较弱,而且还很容易荒废学业导致成绩下降,对孩子成长影响很大。成年之后,你就有了独立的自主权,如果身边的亲人朋友还是认为你过于沉迷,那就必须要双方冷静下来好好讨论一下相互的立场问题了。

但要绕过这个成长守护平台,也并不是太复杂的事情。《王者荣耀》 等腾讯系游戏基本都可以使用 QQ 或者微信登录,就算家长绑定了孩子的` QQ 或者微信,孩子还是很容易偷偷地重新开一个小号来玩游戏。特别是现在开通注册新 QQ 也非常容易,只要用自己的手机收一下验证码就可以用 QQ 小号玩游戏了。

如果孩子真的有心要瞒骗家长偷玩游戏,绕开监控的操作成本确实一点都不高,顶多就是小号没有那么多英雄或者皮肤而已。

所以这个平台并不能完全禁止孩子玩游戏,而且强行使用这个平台,孩子也会有被时刻监管的不安感,说不定更容易导致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恶化。

其实面对孩子沉迷游戏这个问题,还是应该选择引导和互相信任的前提下去改善会更好,家长和孩子之间应该要有更多的沟通,约定玩游戏的时间段和时长,自我监督,培养孩子的自制力。而不是过度强硬地进行 24 小时的监管,不应该让孩子的同年在监控的阴影下度过。

当然也并不是否认这类防沉迷系统的存在,毕竟这种系统用于记录孩子的游戏时间还是很直观的,家长可以依据这个平台记录的时间作为与孩子规定游戏时长的证明。如果家长不想使用这种平台伤害孩子的尊严,其实还可以根据孩子手机系统设置里面的电量管理开大概查看各个应用的使用时间来作为证明记录。

不管怎样,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当然要尽到应有监管义务。但是监管不是监控,孩子也有自己的隐私和爱好,只要不违法,也没必要有过度的监管。即使出于家长自己的担心,也应该要尊重孩子的意愿,适当地进行监督即可。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