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应当树立均衡的人才观

本文已影响1.19W人 

幼儿教师应当树立均衡的人才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家人的呵护,在这些方面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我们的宝宝,都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与生活,看完幼儿教师应当树立均衡的人才观,学着启蒙家里的小天使吧!

幼儿教师应当树立均衡的人才观
幼儿教师应当树立均衡的人才观1

幼儿教师均衡的人才观是指幼儿教师对幼儿适度的期望。教师期望是一种特殊的人际期望。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nthal&L-Jacobson,1986)通过教育实验研究发现,教师期望对儿童发展具有直接、重大的影响,证明在教育过程中也存在“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教师期望效应。1968年,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等人对18个班的一至六年级小学生进行了一项“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在运用智力测验对他们进行能力鉴定后,研究者给这些学生的教师们提供了一份名单,告诉他们,鉴定测验结果显示名单上的学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在学业上会有“迅猛发展”,是“行将盛开的花朵”,而实际上,这份名单中的学生都是随机选择的。8个月后,研究者对18个实验班的小学生进行了复测。结果发现,与没有被列入名单的其他学生相比,那些被教师认为学业会有“迅猛发展”的学生其智力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尤其是一、二年级学生的提高更为明显,约有一半的学生智力提高了20分以上。被列入名单的学生完全是随机的,因此,这些“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的学生与其他学生在智力发展上出现的差异,只能用教师的不同期望来解释。

已有的研究表明,教师对幼儿期望不同,对幼儿的态度、接触方式等也会不同。当教师对幼儿抱有较高的期望时,教师会给幼儿更多的学习、表现和锻炼的机会,经常地提问他们,对他们有更高的学习和行为要求,幼儿也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此时幼儿教师与幼儿显得融洽,不仅在语言上对幼儿进行鼓励,而且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给幼儿更多的积极的鼓励。但是,当幼儿教师对幼儿形成了消极的期望(失衡的人才观)时,在与教学有关和无关的方面,幼儿教师都会倾向于对幼儿消极对待,对幼儿学习没有要求,不耐心解答幼儿的问题,给予的批评多于表扬,幼儿教师对期望低的幼儿的反馈远不如对期望高的幼儿那么精确和详细,教师也很少运用身体语言来鼓励幼儿。低期望值的教师会经常贬低幼儿,认为幼儿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些话会经常挂在嘴边:“你就是这么笨了,怎么教都不会,人家某某什么都会,就你不会”“你和别人一样大,为什么别人会你就不会,好好跟人家学一学”。就算教师不是存心伤害幼儿的自尊心,然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幼儿从教师的话中听出的`不是教师的内心想法,而觉得那是批评和指责,那是教师不喜欢自己的表现。在这种消极的情绪中,幼儿只能沉默、只会伤心,从此对什么都失去信心与兴趣,没有发展。教师应该确立合适的期望值,不过高或过低期望幼儿,用正常合理的心态对待幼儿。最后,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对幼儿有过高的期望也属于失衡的人才观。确立过高期望值的教师不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与年龄特点,不顾幼儿的需要,拔苗助长,压抑其个性发展,会损害幼儿心理健康。

有一位女孩子长相漂亮,是幼儿园里的“小画家”,可是这几天总愁眉苦脸,妈妈问她为什么,她一下子哭了起来。原来是平时一向都称赞她的老师在最近经常说她的画不能拿出去比赛,可其他老师都说她画得不错,以至于这位小女孩从原来对绘画感兴趣到现在兴趣全无了,而且还经常跟妈妈说:“我的画画得不美,老师都不喜欢我了。”老师的话给幼儿造成了无形的压力。究其原因,无疑是教师对幼儿的期望值过高了,从而降低了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幼儿教师应以平常心对待有特别优势(特长)的幼儿,善于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对幼儿的不足应该以他(她)能接受的语气向幼儿表述清楚,要求其改正切勿操之过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过分地批评幼儿,斥责幼儿的不足。

幼儿教师应当树立均衡的人才观2

近日,各地中小学陆续开学,不少学校纷纷在新学期为学生派送“减负大礼包”,但也有学生抱怨“越减负担越重”。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给学生减负关键在政府,必须深化教育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改革中高考制度,真正把学生从升学、考试竞争中解放出来。(2月23日中国网)

减负这个话题业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从中央到地方,减负已经“减”了几十年,在众多被舆论称为“最严”、“狠招”、“猛药”的减负政策之后,中国孩子们的书包甚至从“双肩包”升级为“拉杆箱”,“孩子比大人累、家长下班比上班累”的尴尬现象却越发凸显。缩短在校上课时间、减少作业负担、改变考试方式……

其实,各地出台的“减负令”难破“减负”困局,原因有很多。从学校的角度来看,追求升学率和打造教学品牌始终是雷打不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学生和家长的角度来看,“输在起跑线”的观念不变,即使课内减负,也不得不在课外加压;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虽然一直喊着素质教育的口号,但是应试教育的压力依然从小学传导到大学,力度丝毫不减。可以说,造成要“减负”却“减不了负”的困境,是多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因此,可以说,减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给予理解、支持、配合,特别是学生家长。因为这不是学校一方面就能做好的。我个人认为,学生的负担是一个深层次问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就业压力很大。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从幼儿园、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层层加压。我们现在还没有找到比高考更好的办法,因而造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状,所以必须要从用人制度。就业制度上做些配合,构建人才市场立交桥。不管是学校、家长还是社会,都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就业观、价值观。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