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的內涵是什麼

本文已影響1.93W人 

飲食文化的內涵是什麼,中國飲食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它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發展,自原始社會發端以來,一直保持着發展勢頭,經久不衰。下面分享飲食文化的內涵是什麼。

飲食文化的內涵是什麼1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有四大內涵。

中國人講吃,不僅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飢,它往往蘊含着中國人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折理,一個小孩子生下來,親友要吃紅蛋表示喜慶。“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續,“吃蛋”寄寓着中國人傳宗接代的厚望。孩子週歲時要“吃”,十八歲時要“吃”,結婚時要“吃”,到了六十大壽,更要觥籌交錯地慶賀一番。這種“吃”,表面上看是一種生理滿足,但實際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這種形式表達了一種豐富的心理內涵。吃的文化已經超越了“吃”本身,獲得了更爲深刻的社會意義。通過中西交流,我們的飲食文化又出現了新的時代特色。如於色、香、味、型外又講究營養,就是一種時代進步。十大碗八大盤的做法得到了改革,這也是十分可喜的。但是,中華飲食文化在與世界各國文化碰撞中,應該有一個堅固的支點,這樣它才能在博採衆長的過程中得到完善和發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我覺得,這個支點就是優秀傳統文化特質,也就是中華飲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內涵。因此,對於中華飲食文化基本內涵的考察,不僅有助於飲食文化理論的深化,而且對於中華飲食文化佔據世界市場也有着深遠的積極意義。我認爲,中華飲食文化就其深層內涵來廛,可以概括成四個字:精、美、情、禮。這四個字,反映了飲食活動過程中飲食品質、審美體驗、情感活動、社會功能等所包含的獨特文化意蘊,也反映了飲食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密切聯繫。

精,是對中華飲食文化的內在品質的概括。孔子說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反映了先民對於飲食的精品意識。當然,這可能僅僅侷限於某些貴族階層。但是,這種精品意識作爲一種文化精神,卻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深入地滲透、貫徹到整個飲食活動過程中。選料、烹調、配伍乃至飲食環境,都體現着一個“精”字。

飲食文化的內涵是什麼

美,體現了飲食文化的審美特徵。中華飲食之所以能夠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於它美。這種美,是指中國飲食活動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是指它給人們所帶來的審美愉悅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孫中山先生講“辨味不精,則烹調之術不妙”,將對“味”的審美視作烹調的第一要義。《晏氏春秋》中說:“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焯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講的也是這個意思。

美作爲飲食文化的一個基本內涵,它是中華飲食的魅力之所在,美貫穿在飲食活動過程的每一個環節中。

情,這是對中華飲食文化社會心理功能的概括。吃吃喝喝,不能簡單視之,它實際上是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種別開生面的社交活動。一邊吃飯,一邊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採訪。朋友離合,送往迎來,人們都習慣於在飯桌上表達惜別或歡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風波,人們也往往借酒菜平息。這是飲食活動對於社會心理的調節功能。過去的茶館,大家坐下來喝茶、聽書、擺龍門陣或者發泄對朝廷的不滿,實在是一種極好的心理按摩。

中華飲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爲“飲德食和、萬邦同樂”的哲學思想和由此而出現的具有民族特點的飲食方式。

對於飲食活動中的情感文化,有個引導和提升品位的問題。我們要提倡健康優美、奮發向上的文化情調,追求一種高尚的情操。

禮,是指飲食活動的禮儀性。中國飲食講究“禮,這與我們的傳統文化有很大關係。生老病死、送往迎來、祭神敬祖都是禮。《禮記·禮運》中說:“夫禮之初,始諸飲食。”“三禮”中幾科沒有一頁不曾提到祭祀中的酒和食物。禮指一種秩序和規範。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都體現着“禮”。

飲食文化的內涵是什麼 第2張

我們談“禮”,不要簡單地將它看作一種禮儀,而應該將它理解成一種精神,一種內在的倫理精神。這種“禮”的精神,貫穿在飲食活動過程中,從而構成中國飲食文明的邏輯起點。

精、美、情、禮,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華飲食文化的基本內涵,換言之,這四個方面有機地構成了中華飲食文化這個整體概念。精與美側重於飲食的形象和品質,而情與禮,則側重於飲食的心態、習俗和社會功能。但是,它們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爲因果的。唯其“精”,纔能有完整的“美”;唯其“美”才能激發“情”;唯有“情”,纔能有合科時代風尚的“禮”。四者環環相生、完美統一,便形成中華飲食文化的最高境界。我們只有準確是把握“精、美、情、禮”,才能深刻地理解中華飲食文化,因則也才能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飲食文化。

飲食文化的內涵是什麼2

一、中國飲食文化的根源

中國飲食文化的形成與中國哲學思想發展是密不可分的,中國飲食文化的淵源是東方古老的陰陽學說及儒家倫理道德觀念,這是一種帶有濃厚浪漫色彩的哲學,至今仍在影晌我們的飲食生活。[1]作爲儒家代表的孔子對飲食文化的建樹頗多,其思想直接影響並豐富了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民間飲食在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中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民間飲食的主流是崇尚‘吃’德,崇尚節儉,既保持着淳樸的意蘊,又善於創新,它們纔是中國飲食文化之根。”人民大衆是人類文化的創造者,民間飲食理所當然是中國烹飪乃至飲食文化發展的力量之源。民間飲食既包括民間菜餚.特殊烹飪原料,又包括民間烹飪技藝,當然還包括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風俗習慣及其他精神層面相關的內容。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同時也是一部舉世無雙的中華民族飲食史,中國有關飲食保健、養生哲學、烹調心得、菜品欣賞等著作汗牛充棟。從古人的文化遺產中汲取養分,進一步豐富、發展中國飲食文化是大有裨益的。

飲食文化的內涵是什麼 第3張

二、中國文化的社會功能

中國飲食文化的功能,除了其果腹、營養和醫療功能以外,還有許多特有的社會功能。 在中國古代飲食內容,禮儀、規模等方面都有嚴格的等級禮制,如周代天子食宴要有十二鼎,其他諸候依次遞減.到普通百姓時,連食肉都受到限制;在家庭內.父子不同席,並且家長的飲食內容要比晚輩豐盛一些;其次,美食、美器的結合也要體現“札”。因而.中國人只要一進入飲食活動的氛圍就開始別昭穆、分長幼,然後再以“長幼有序”、“卑尊有等”的原則,按規定秩序相互挾菜、敬酒。

中犀古代的飲品可劃爲酒和茶兩大類,主要用於陶冶性情,酒在飲品中表現爲陽,它刺激人興奮、發狂,可產生靈感,同時,也可以捧解憂愁。在徽醉時或大醉後,能讓飲者暫忘人間之憂愁。中屋士人在憂愁和不得志之對,往往是以滔解憂。古人也往往採用烹茶飲茶的方式來陶冶心性、情操和消閒遣暇,或自煎自飲或邀客舉杯共品.均自得其樂。

聚餐和宴飲往往是中國一切年節活動的最高潮。婚禮上,新人要喝“合卮”酒.以示感情融洽。除夕、春節、元宵節要吃“團圓飯”,端午節吃糉子、冬至吃湯圓等,在大家共食、共同敬神的過程中,調和了人際關係,用飲食來敦睦親友、鄰里,並通過對菜品的安排、環境

的設計、氣氛的烘托,去敦睦感情,進而推行教化.中國飲食文化小則可以陶冶身心敦睦淪常,提高人生的性靈格調;丈則可以收團結^心、樹立綱紀之散。

當然,隨着時代的發展,中國飲食文化中也有一些負面因素值得校正。如過於注重形式,過於講求排場;飲酒無度等等:這種非理性的'觀念,不僅傷身體,而且還影響社會風氣。

飲食文化的內涵是什麼 第4張

三、中國飲食的養生文化

人們飲食的根本目的在於使人氣足、精充、神旺、健康長壽。圍繞着這個目

的,逐漸形成了中國式的傳統飲食養生理論。自有烹飪以來,飲食與養生就緊密的聯繫起來,飲食養生理論是伴隨中國烹飪的產生而產生的,隨着烹飪的發展而發展,並逐步豐富與深化。飲食與養生也是對立統一的辨證關係,飲食的目的在於達到養生的需求,養生最主要的依賴在於飲食。二者相互作用,相輔相成。中國烹飪飲食的變化和發展也始終是在哲學思想、養生思想指導下進行的。如儒家的崇尚禮樂,飲食時宜;道家的崇尚自然,飲食養生;陰陽家和醫家的陰陽五行,四氣五味;釋家的禁慾修行,創導素食等等,這些有關飲食的哲理,對中國烹飪的影響是很深的,故中國有“醫食同源”之說。但飲食養生不同於飲食療疾,飲食養生是通過飲食調理達到長壽健康的目的,不是治“已病”,而是治“未病”。這種治“未病”之法就是促進健康、預防疾病的養生之道。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食用、食養、食療、食忌”之說。祖國醫學第一部總結性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就已論及“美飲食”與“飲食有節”能夠防病延壽,文中記述的“虛則補之、藥以祛之、食以隨之”和“谷肉果類,食養盡之”,具體指出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飲食的配合是不可缺少的方面,把以藥治病和以食調養緊密結合在一起。<黃帝內經》提倡的“不治巳病治未病”,“五穀爲養、五果爲助、五畜爲益、五菜爲充”,恰當搭配日常飲食,能夠達到營養培元,蓄精益氣,預防疾病,延年健身的目的。這是世界上最早的膳食平衡理論,也是中華民族健康繁衍的飲食核心傳統。唐代養生家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食治》中強調:“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夫爲醫者,當須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2]並指出:“藥性剛烈,猶若御兵”,而“食能排邪而安髒,悅神爽志,以資血氣”,“若能用食平痾、釋情遣疾者,可謂良工,長年餌老之奇法,極養生之本也”。

飲食文化的內涵是什麼3

飲食文化的三大內涵

1、色香味的“美食文化”

2、飲食中的“禮儀文化”

3、“民以食爲天”的“養生文化

遠古時期人們吃東西開始只是爲了“充飢”、“果腹”,講究“色、香”是因爲可以引發食慾,而真正的美食不在“色、香”上,而在於“味”。而重視飲食之味從何時開始?估計是在商、周之際。

《通典——禮典 第四十九》:“有虞氏四時之祭名:春曰禴(yuè),夏曰禘,秋曰嘗,冬曰烝。其祭尚氣……夏氏時祭之名,因有虞。其祭貴心。殷禴禘嘗烝,亦因虞夏之制。王制雲「春禴,夏禘,秋嘗,冬烝」。鄭玄雲「此夏殷之法」。其祭尚聲……周祭,春曰祠,夏曰禴,秋曰嘗,冬曰烝。以禘為殷祭之名。其祭尚臭……”

古人祭祀一年四季有不同名稱:春祭叫“禴”,夏祭叫“禘”,秋祭叫“嘗”,冬祭叫“烝”。這只是用來區別春夏秋冬,而用什麼做祭禮並無季節之分,卻有時代之別。開始時並不注重用牲之大小和數量的多少。例如虞舜時期“其祭尚氣”,是指重視牲畜的“血腥”之氣。以後到殷商時則重視牲畜的“聲音之號”;到周代則重視牲畜熟食之“味”了。

飲食文化的內涵是什麼 第5張

因爲殷商時曾以“禘”爲一年四季總的“祭名”,所以周人爲了表示與商人的區別,有意把春夏秋冬的祭祀名稱改爲“春祠、夏禴、秋嘗、冬烝”。“其祭尚臭”就是強調要重視祭品的味道了。中國人在飲食中特別講究“美味”可能就是從商末周初開始的,這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中國的“美食文化”經歷了三千多年的發展,已經臻至完美到了世界級的頂峯階段。但也產生了兩個“副作用”:一是培養了許多“重口味”的“吃貨”。從天上飛的到地上爬的、水裏遊的、地裏種的、樹上長的、山裏採的……把野生的吃光了就人工養殖,甚至用上化學配方實驗製造。——美食挑起大衆的好胃口,大吃大喝成風也是“世界第一”。

第二個“副作用”是:因爲“美食文化”太發達,而把飲食文化中的另外兩方面的內涵忽略了。既忽略了“飲食禮儀”,更忽略了“飲食養生”。以致社會的文明禮儀不僅沒有與“美食文化”的高度發展而相應發展,而且越是在大吃大喝的場合,越是出現不文明的亂像。

另外,大吃大喝的結果是吃出許多大肚子、小胖墩,吃出許多“富貴病”,也吃出許多奇奇怪怪的傳染病。一個“癌”字三個“口”:一個亂吃的“口”,加個亂喝的“口”,再加個亂抽的“口”,問題堆成“山”,戴上“病帽子”——就是“癌”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