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兒童是這樣煉成的

本文已影響3.03W人 

比薩餅與計算器

超常兒童是這樣煉成的

聊起劉兆楠,劉媽媽說得最多的卻是:他就是一個平常孩子,沒什麼特別的。

劉兆楠確實沒有人們熟悉的“神童經歷”,既沒有早早上學,也沒有接連跳級。他和其他孩子一樣規規矩矩上了幼兒園,而且因爲生日小,上小學還比別人晚了半年。媽媽沒覺得自己的孩子有什麼特別,只是發現他對數字特別感興趣。“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劉兆楠在上一年級。”劉媽媽說,“那次全家一起出去吃飯,要了一張比薩餅,價錢是7塊5。餅端上來的時候切成了兩半,劉兆楠忽然說‘一張餅7塊5,半張餅就是3塊7毛5。’我們以前從沒教過他'小數'的概念,我想他會算除法,可能跟他平時喜歡玩計算器有關。”

劉媽媽說,劉兆楠是個安靜的孩子,總是喜歡自己琢磨着玩,他小時候最喜歡的玩具是一組電子積木。小兆楠總是嘗試改變各種拼插方法。比如改變電容的大小,看延時燈長短的變化。

奧數學校的100分

因爲小兆楠喜歡學數學,上小學後媽媽決定讓他去參加奧數班。媽媽說,知道消息去報名的時候已經晚了,還找老師走了“後門”。當時老師囑咐回家一定要好好複習,因爲奧數班的入門考試挺難的。

讓媽媽沒想到的是,被老師說成“很難”的考試,兒子卻得了滿分。“那天從考場出來劉兆楠就對我說,‘那個考題太簡單了,我檢查了5遍’。他一直挺細心的,我想他這次應該是考得不錯,後來成績出來是100分。”

學奧數似乎還滿足不了小兆楠對數學的喜愛,於是媽媽又給他報了華羅庚數學班,“因爲聽說華數比奧數難度大一點,孩子喜歡就讓他學了。”而正是華數班讓劉兆楠與八中超常班有了機緣。

“糊里糊塗”考入超常班

“劉兆楠上3年級的時候,我們就聽華數班的孩子們說八中超常班在招生,華數班不少孩子都去報名了,雖然一般都是4年級孩子纔去考超常班,但我還是想讓孩子去試試。”

劉媽媽說超常班是“糊里糊塗”考上的。“測試進行了好幾輪,先從1000多人裏選200進入複試,然後再從200人裏選出50人進行試讀,最後才定下30個名額。”劉兆楠在考試進行到第二天的時候就把准考證丟了。等他考完出來媽媽問考得怎麼樣,他只說“做的差不多,但是沒做完。因爲老師不停地髮捲子,一會兒一份一會兒一份,根本做不完。”

接到超常班錄取電話的時候爸爸媽媽都覺得很驚奇,但同時又開始擔心,因爲在超常班裏兆楠成了最小的孩子,也不知道他的成績是不是比其他孩子都低。他們向老師詢問入學考試劉兆楠的排名,老師說孩子的測試試題和結果都是不能透露的,只能告訴他們劉兆楠肯定不是倒數第一。

“超常兒童”也繁忙

超常孩子的學習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輕輕鬆鬆,畢竟要用4年時間學習普通孩子8年才能學完的知識。自從上了超常班劉兆楠就開始住校,跟高中學生們一樣,每天晚上10點熄燈睡覺,早上6點起牀鍛鍊。媽媽說,最怕的就是給劉兆楠打電話的時候孩子着急地說“沒時間了,我作業還沒寫完呢。”有時候去學校看他,連帶他去吃麥當勞的時間都擠不出來。

劉媽媽說,劉兆楠在學習上還有個“軟肋”,就是作文,這似乎是超常班孩子的普遍問題。因爲年紀小,生活經歷太少,讀的書也不多,所以孩子們最怵寫作文。

“他的作業我們可幫不上忙。”媽媽說,超常班的教學方法很特別,經常是讓學生自主學習。上超常班的第一學期,數學老師就讓大家寫關於“凸四邊形”的論文,小兆楠自己埋頭看書、查資料,最後的論文寫了十多頁紙。論文寫完了,關於“凸四邊形”的所有問題也都清楚了。

孩子超常課難教

超常班的班主任王素英說,教超常孩子確實得用些超常方法。這些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對新鮮事物感興趣,不喜歡一成不變,所以,每堂課都得想出“新花樣”。用一位老師的話說,一堂課不“抖幾個包袱”,這課就上不下來。

孩子們都很聰明,但有時候也會有懶惰思想,所以教語文的王素英老師就儘量把問題都解決在課堂上。“我們幾乎所有的背誦篇目都是在課堂上完成的。”王老師說,“這些孩子對理科的興趣很濃,但喜歡語文的不多,所以要儘量激發他們的熱情。背書的時候可以用‘激將法’。比如先說這段書很難背,可能大家不容易背下來。這樣孩子們就會很不服氣,紛紛表示幾分鐘就能背完。這時候再帶着他們,藉助形象記憶、肢體語言,一起背誦。”

“范進中舉”了

剛進超常班的時候,劉兆楠的成績排名並不突出,但數學成績一直是最好的。上到第二年,增加了物理和化學,小兆楠的成績突飛猛進,期中考試一躍成爲班級第五名。看見兒子的成績單,爸爸媽媽又吃驚又高興,小兆楠問媽媽,“您現在是不是像范進中舉一樣啊?”

期末考試的時候,劉兆楠更加勢不可當,數理化全都拿了第一名,總成績也排到了榜首。

興趣+毅力+方法=超常

採訪中劉兆楠的媽媽一直說自己的孩子沒什麼特別的,他與其他孩子最大的區別就是對數學有很濃厚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爲有興趣所以他纔會樂於學習,主動鑽研。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所在,只要發現了,給他條件,都能有好的發展。”

劉媽媽說“超常”的另一個要素是毅力。劉兆楠從小就是個有韌性的孩子,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他發燒38℃還堅持去主持班裏的班會。進入八中超常班後,學校開運動會,他報名和初中的孩子一起跑1500米。雖然個頭只到別人的肩膀,但他一直堅持跑完全程。他在學習上也是如此,做習題從來不貪多,但每道題都要自己做,不管用多長時間,一定要想透了才罷休。

進八中的第一年,往年的超常班畢業生回校談經驗,劉兆楠向師兄提的問題是“你剛進超常班的時候成績好嗎?”媽媽說,兆楠當時知道自己在班裏入學成績不好,他心裏一直有個目標。

濃厚的興趣加上堅定的意志再加上老師的正確教學方式,最終造就了“超常兒童”。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