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餐飲文化禮儀

本文已影響2.97K人 

客家餐飲文化禮儀,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在飯桌上的禮儀更是不可少,不可違背,身爲中國人都是很尊重飲食文化的,那麼下面跟大家分享客家餐飲文化禮儀。

客家餐飲文化禮儀1

客家人歷來好客喜茶。他們大多居於山區,自己種茶、製茶。即使沒有茶園茶山的人家,也要在房前屋後種上幾棵。客家人喝的是熱茶。

過去沒有熱水瓶儲熱水泡茶,家家都用茶壺鍋燉茶。親戚朋友來了,首先是燉滾茶,張碟子(用盤子裝上食品)招待。鄰里鄉親路過家門也要熱情招呼:“進來,食碗茶來!”

客家人的茶點很講究,很有特色風味。如有的用南瓜子、豆子,有的用油酥的紅薯幹、南瓜幹;有的用醋浸的生薑、大蒜頭、菜梗等20多種農家自制原汁原味的綠色食品。客家人用土產自烹的傳統菜也很有特色。

如用特製調料做的大塊的炒豬肉香而不膩,肉餡釀豆腐嫩美清香。上乘豆漿製成的豆腐皮,清水小河魚,泥鰍燉湯都是桌上珍品,還有許多自己加工的.特色小菜和自釀的米酒味美可口。遊人到民俗村遊覽或上農家遊玩都可以品嚐到這些美味,體驗客家人的習俗和飲食文化。

客家人好客,爲世人所稱道。鄉里人較城裏人好客,山裏人又比鄉里人更好客。進門便是客;不進門,路過者也是客。只要經過門口的人,主人都打招呼:“進來坐!”“放下肩吧!”這類俚語,可能過去少有不挑東西走路的人,

客家餐飲文化禮儀
  

下田必扛鋤頭、挑畚箕,做買賣的人,更要挑擔子,因是山區,過去道路不好推車,所以只能挑擔。“放下肩”是叫人把肩上的東西放下,讓肩膀休息一下。這種招呼久而久之成爲習慣口語,就是對沒挑東西的人,主人也隨口而出“進來放下肩吧!”

客人進屋後,主人首先讓座敬茶,這是最起碼的禮節,也是對不認識的過路客人的一種禮節。若是朋友,用家釀水酒招待,最現成的下酒菜是炒黃豆和花生。再則加炒一些小菜。如果逢年過節,一戶有客,

鄰居也會提一壺酒、端一盤菜一起招待“湊熱鬧”。若招待更加親密的至親好友,必須宰雞,端上雞肉時,雞頭方向應指着客人,以示對客人尊敬,要請客人先吃了雞肉,主人才可以吃。

客家餐飲文化禮儀2

習俗

打竈頭”

結爐砌竈,客家人稱“打竈頭”、“作竈頭”,稱廚房爲“竈下”,竈在客家人的心裏佔了非常重的分量,非常講究的,據說它是關係到一個家庭的興衰福祿的“大事情”。

自古以來,客家人對竈就有崇拜情節,認爲它掌管着一家人的溫飽和安康,並且相信如果竈頭旺就意味着日子旺、家業旺。因此幾乎各家各戶的竈上都設造神位,或貼“竈君”畫像,或放着“司令竈君神位”的神牌,並逢年過節祭供,以求竈神護佑。

因此,在“打竈頭”之前不但要請風水先生揀吉日,還要對竈頭的方位嚴加考究。人們認爲:“竈門向西,向戌亥方者,主散財;向南方者,主口舌、爭鬥;向北方者,主病災;向東方者,主有福祿。

向辰已方者,主家業昌盛,子孫吉祥。但是方向雖然‘吉’,若竈門正對大門(即大門外能看見竈門者)就極兇。

竈門對竈門,也不好,主家庭多口舌爭論。竈門向佛壇也兇,因爲陽對陰,象水滅火。竈門向井,就是水火相剋,主家中多奇禍,出生破相之人,或主男女內亂。”

打好竈頭即擇吉日喬遷。要嚴格按事先選定的時辰“進火”(即開爐竈)。否則便會前功盡棄。

正是由於客家人對竈有着特殊的情節,所以“打竈頭”(結爐砌竈)對於客家人來說是一件大事,非常講究。如果家裏一直禍事連連、諸事不順,客家人會認爲這是竈頭出問題了,惹怒竈神了,然後將竈頭拆毀重砌,希望能夠改變處境,重獲福氣。

在蓋新房時,竈頭是最後修建的。房子的其他結構已經修建好,主人家就會滿懷着喜悅請來熟手師傅來“打竈頭”。客家人對“打竈頭”很重視,不僅要請風水先生選吉日,還要對竈頭的方位嚴加考究。

人們認爲:“竈門向西,向戌亥方者,主散財;向南方者,主口舌、爭鬥;向北方者,主病災;向東方者,主有福祿。向辰已方者,主家業昌盛,子孫吉祥。除了方位之外,還有一些禁忌是不能觸碰的,

比如竈門不能正對着廚房的大門,那樣會招來厄運;如果家裏有井,竈門也不能向井,因爲水火相剋等等。

新屋建好,打好竈頭後主人家要選擇吉日正式“進火”(即開爐竈)。“進火”需事先選好吉時,按照嚴格完整的.儀式來,各地方儀式會有所區別。

一般程序是這樣的,黎明時開始,由長輩提燈或執火把在前,男主人挑飯甑或米缸在後,主婦則挑着廚房炊具,小孩各取自需物件緊隨在後。全家大小列隊行進,鳴炮入宅。

如若竈頭起得好,就有口福了。客家的竈頭有不同數量的竈門,有的竈只有一個大竈門,配大鍋;有的是兩個竈門,配一大一小兩個鍋,還有些大家庭是三個竈門,大、中、小三個鍋依次排開。說起大鍋竈,

勾起了很多客家人舊時的記憶。在舊時,沒有熱水器,人們用柴火燒一大鍋水,供全家人洗澡;逢年過節時,大鍋成就了孩子們最幸福的時刻,因爲這時客家婦女們用她們的巧手作出各種粄,如發粄、麥粄、甜粄、蘿蔔粄等,

客家餐飲文化禮儀 第2張
  

一大鍋粄在柴火的燃燒下伴隨着濃煙散發着誘惑的香氣,孩子們在這誘惑的香氣中期待着品嚐的時刻,想想都很幸福!逢年過節或遇上歡慶喜事,大鍋也是招待親戚朋友的功臣,一鍋“東坡肉”新鮮出爐

擺上各桌供親朋好友品嚐,分量足,火候足,吃不完還可以帶回各家,熱熱鬧鬧歡天喜地,吃的是氣氛,是情義!

節日風俗

春分:二月春分,開始掃墓祭祖,也叫“春祭”。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春分掃墓開始時,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動,規模很大,隊伍往往達幾百甚至上千人。

開基祖和遠祖墓掃完之後,然後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後各家掃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區春季祭祖掃墓,都從春分或更早一些時候開始,最遲清明要掃完。各地有一種說法,謂清明後墓門就關閉,祖先英靈就受用不到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