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樓梯鍛鍊也要注意科學

本文已影響1.77W人 

爬樓梯鍛鍊也要注意科學,身體是我們生活的基礎,在我們日常的運動中,適量運動才能對生活充滿熱情,有些運動並不適合所有人蔘與,以下分享爬樓梯鍛鍊也要注意科學有什麼好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爬樓梯鍛鍊也要注意科學

爬樓梯鍛鍊也要注意科學1

簡要內容:住高層爬樓梯以健身,似乎已成爲一種時尚。但是,爬樓梯也是要講究科學的。概括起來就是,因人而異,量力而行,適可而止,持之以恆。

爬樓梯與爬山有所不同。山地往往不規則,靜息機會較多;樓梯規整,多數情況比山坡更陡,垂直角度更大,平均每步消耗體力也就更多。有人計算,爬樓梯10分鐘要消耗220千卡熱量,有六層樓高度往返兩次,相對於陸地平跑1500米。裨益於心腦血管性疾病預防的效果得到了公認。據多年觀測,居住於五、六層以上的居民,每天步行上、下樓三次,心腦血管性疾病的死亡率可下降25%。醫學家戲稱每登一級樓梯,壽命可延長4秒鐘。健身效應十分可觀。

但是,以爬樓梯作爲健身,並非人人適合。嚴重的器質性疾病、生活自理有困難及體質過弱者一般不宜。居住在五、六層以上的`中老年人,爬樓梯要量力而行,儘量避免一口氣上升到最高層。

現有研究表明,如果全身三分之二的骨骼肌參與運動,至少5分鐘才能克服機體的惰性,20分鐘以後才能調整結構和功能的應激,這樣的運動每週三次以上,纔可能消耗多餘的脂肪,對心、肺及運動系統的鍛鍊也纔有效。樓梯節段性的特點和單調的環境容易使一些登爬者“短促突擊,長期休息”。一些平日缺乏鍛鍊,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上班族,突然劇烈的運動非但無益,反而有害;由於登爬過劇而倒在樓道里起不來者,屢有發生。體質的增強,必須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爬樓梯鍛鍊也要注意科學2

爬樓梯鍛鍊,首先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中老年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質疏鬆,特別是那些身體較肥胖伴有心、肺疾病,整體活動不很協調的人,上下樓對關節的作用力更大,更易發生意外情況。因此,這些人一定要掌握“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要急於求快,一開始就採用大運動量。

鍛鍊開始時,應採取慢速鍛鍊原則。堅持鍛鍊一段時間後(一般至少以2~3個月左右爲宜),可以逐步加快速度或延長時間,但是不能過於劇烈,否則會增加心、肺負擔。在鍛鍊的過程中若出現胸悶、心悸伴大汗淋漓及關節痠痛加重,甚至出現關節腫脹不適的症狀,應立即停止鍛鍊。

這裏特別需要說明的一點是,雙下肢、髖、膝、踝等關節有陳舊性損傷(例如:兩年內發生過骨折及主要韌帶斷裂)的人,應謹慎進行爬樓梯的鍛鍊,更要掌握正確的鍛鍊方法。因爲,此時雙下肢肌肉的力量及協調性均會有不同程度的減弱,一旦摔倒、滾落或是發生扭傷,往往再次損傷後果較爲嚴重,這在骨科臨牀上屢見不鮮。

下樓時,爲了防止摔倒,應前腳掌先着地,再過渡到全腳掌着地,以緩衝膝關節的壓力。鍛鍊活動前應針對膝、踝關節先進行熱身活動,避免出現關節活動不協調的現象發生。平時最好經常做做下蹲、起立等練習,使關節得到充分的運動,防止其鍛鍊開始時出現僵硬強直,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的道理。只要您注意這些原則,爬樓梯鍛鍊的確是中老年人一種非常好的健身方法。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