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求職疲勞期的生活

本文已影響9.63K人 

山東濰坊學院的一間宿舍,凌晨6點,鬧鐘發出刺耳的叫聲。

大學生求職疲勞期的生活

外號“覺皇”的大四女生馬輝“噌”地從牀上彈起來,胡亂披上衣服,躡手躡腳地下牀打開電腦。她這麼積極不是上網查詢招聘信息,而是摘取她在“開心農場”中6:1就要成熟的桃子。兩眼放光的她發現好友農場中的蘿蔔前一天晚上就熟了,於是緊盯着好友農場中的狗,趁狗回頭不注意的瞬間趕緊將蘿蔔偷到自己的農場中。玩了一圈以後,馬輝才又重新爬上牀繼續她的回籠覺。

眼看3個月後就要畢業,還沒有一個offer,玩遊戲成了馬輝現在的生活狀態。

“除了吃和睡,人生也許還有別的意義,但是我覺得沒有也挺好。”部分畢業生因長期在招聘單位之間奔波卻“顆粒無收”,出現“求職疲勞”,不少同學說自己現在的生活狀態很“”。

迷茫,虛擬遊戲成爲精神寄託

馬輝玩的“開心農場”是同學給她強制安裝的一款小遊戲,安裝以後就能擁有一片虛擬農場,種上蘿蔔、土豆等各種蔬菜,還可以去同學好友的農場裏串門兒,幫其除草、殺蟲以賺取佣金和經驗值,或者偷竊好友已經成熟的作物。就是這樣一款設計十分簡單的遊戲,讓馬輝欲罷不能,“一玩上手就上癮了,看到農場裏的糧食換到了9萬多金幣,特別開心。”

工作還沒有着落,馬輝打着寫畢業論文的旗號在社區網站中“自我麻痹”。

“最近感覺很迷茫,工作越找越沒有信心,害怕出去找也沒結果,我打算先玩一段時間再說,‘開心農場’成了我重要的精神寄託。”從開始找工作到現在,馬輝投出了5多份簡歷,進入面試的卻不多,好一點的公司或者學校都要碩士以上學位,一些小公司馬輝又不想去,發現合適的結果對方要求“僅限男性”,或者覺得工作太難不適合自己……總之,她手頭上現在沒有一個offer。

“其實也知道玩這些遊戲是自我催眠,逃避壓力。看見同學簽約我心裏又羨慕又着急,甚至不敢經常回家,老是找不到工作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但現實又很難改變。”馬輝認爲在“開心農場”,只要安心種地就能很容易地賺到很多錢,有種踏實的感覺,而最大的樂趣在於“偷”,也滿足了自己可以不勞而獲的投機心理。

躲避,要找我就來踩博客吧

“不是自己只想在一棵樹上吊死,而是連一棵將就着能吊死自己的樹都找不到。”經常以“無業遊民”、“待業青年”自嘲的華中科技大學的應屆碩士畢業生王菲(化名)在博客中說。

王菲最近玩起了“失蹤”,只在博客上現身。朋友的短信不回,原本每週都要主動往家裏打一次電話,現在基本上是家裏人找她。在學校裏最害怕遇見的人就是導師。有一次王菲去院辦公室蓋章,在門外聽見導師的笑聲,愣是在外面等了十幾分鍾,導師走了以後纔敢進門。“他們見到我,問題都是一樣的――工作怎麼樣了?我的回答也是一樣的――沒找到。”

雖然在很多同學眼裏她是個“牛人”:拿到全獎的保送生、在覈心期刊上發表了學術論文、豐富的專業實踐經歷、厚厚的各種獎勵證書……但是求職的屢屢碰壁還是讓她很鬱悶:剛應聘某廣電集團的簡歷石沉大海,而她前段時間在一廣告公司實習,免費勞動兩週後,被老闆告知:“我們不要女研究生,因爲你們一工作就馬上結婚生孩子了。”儘管王菲一再表決心,承諾自己先不結婚將來也不打算生孩子,但公司最後還是婉拒了她。

王菲一氣之下將自己的QQ簽名改成了咒罵式的粗話。

一輪又一輪的進攻換來的是接踵而至的“摧殘”,“我的希望和自信就這麼一點一點地被擊垮。”王菲說她現在感覺心累,心情焦慮,有時會失眠,連做夢都經常會是求職相關的事情,看見手機上的陌生號碼來電會莫名緊張。

剛開始找工作的時候,王菲還會把肚子裏的苦水向家人、朋友倒一倒,現在被打擊得麻木了,也不想像祥林嫂一樣不停地抱怨。

現在王菲每天打開電腦,先是看一下QQ、電子郵箱和求職網址,然後就是寫校內日誌和博客,記錄她求職過程中一些很好笑又苦澀的經歷或者總結的經驗,她給自己的博客設置了兩個欄目――“昏昏然錄”和“欣欣然悟”。

“無業遊民,不敢見人,回家過年,躲上N天。奔波半年,如水竹籃,筆試面試,參加若干,成功無幾,失敗一攤,所謂機遇,過眼雲煙。本無大志,恰逢危機,實力不濟,命途多舛。”王菲在網上發佈的這篇日誌引起了很多同學的共鳴,甚至被一些陌生人轉載,很多網友則紛紛留言給她打氣:“這等才情,不愁出路。”

“我知道大家也是關心我,但是老想躲開,面對他們的時候經常會失語,就在日誌上傾訴,自己說給自己聽。”王菲說。

求職疲憊期需要相互鼓勵

“使勁抽菸,拼命喝酒,去網吧通宵直到天亮,只要眼睛還能睜開,就絕對不會睡覺。”北京人文大學的大四學生陳立感覺自己現在沒有理想,沒有明天,找不到合適的發泄方式,只有自己折磨自己。

陳立是行政管理專業的自考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他把標準一降再降。最初只在報紙招聘信息上的“行政助理”職位上劃圈,電話打過去,結果對方要求說“有兩年以上工作經驗”、“重點大學畢業”,陳立說自己一下子就頹了。

“被拒的次數多了以後,我沒有一點兒自信了。”陳立後來雖然也關注招聘網站上的信息,但基本“動手不動口”――把信息記下來卻不打電話聯繫,最後他應聘了上島咖啡的服務生,才上班兩週就辭職了,“每個月13元錢,還不夠養活自己的,專業也實在不對口。”

“對自己的前途無望了,提不起情緒來找工作,去參加招聘會也純粹是燒錢,瞎折騰。”陳立現在每天都無所事事,生活找不到重心,飲食作息都沒有規律,經常去網吧通宵,和朋友出去玩,“沒想到這樣還能減肥,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暴瘦了十多斤。”

對於部分大學畢業生的生活,武漢大學大學生心理諮詢中心章星波老師認爲,不管是寫博客還是玩遊戲,都是在網絡上尋找滿足感、緩解壓力的方式。玩遊戲可以得到直接的回報,而現實中的付出很難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至於寫日誌,本身就是一種發泄,希望引起特定人羣的關注。所以,偶爾放鬆一下無所謂,但是如果過分依賴網絡,不願意與別人交流,可能就會造成社交能力的退縮。

而一些心理學專家也表示,部分大學生進入“求職疲憊期”,要注意調節心態,不要對自己進行心理暗示,潛意識裏覺得自己找不到工作,而應將這一年視爲“實習期”,豐富自己的閱歷,也可成立求職團體,大家在團體中互相鼓勵、互相幫助。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