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研修成長感悟反思(精選7篇)

本文已影響1.32W人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反思過去,是爲了以後。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研修成長感悟反思(精選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師研修成長感悟反思(精選7篇)

教師研修成長感悟反思1

網絡時代的來臨,爲教育事業的發展拓展了很大的空間,它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爲教育資源的共享帶給了條件,它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既減少了教師外出培訓的資金,又提高了學員的基本素質,開闊了視野,更新了觀念。這是一項很有現實好處的教育改革之路,也是加強教師素質培訓的好時機,所以我會抓住這次的機會,向教育道路上的前輩和先進工作者多交流、學習。回首研修歷程,感想頗多,受益匪淺。現將之總結如下:

一、教育教學的觀念轉變

在學習中,聽了好多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的專家講座,結合新課程,更新了教育教學觀念。我深刻地認識到:在學習觀上,要以學生爲本,將學生看成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在課程觀上,教學不再只是忠實地傳遞和理解知識的過程,而是建立與開發的過程;在教學觀上,教學是師生用心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讓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新課程注重過程與方法,注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經歷。不僅僅教師的觀念發生了變化,而且教師的主角也發生了變化,教師應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同時我們就應去做一個創新型的教師,有崇高的職業理想,全新的教育觀念,合理的知識結構,熟練的教學監控潛力,熟練的課堂教學管理藝術。在教學評價上,應着眼於學生,注重過程的評價。分層評價,但評價的目的不是爲了證明,而是爲了發展。

二、課堂教學組織潛力提升

聽了專家的精彩的講解,我深受啓發:在課堂教學中,學會了更好地設計教學,選取適當的教學模式,如何上好各種類型的課,怎樣追求課堂教學的藝術。透過講解與交談,我體會到,教學是科學,也是藝術。既然是科學,就要按規律辦事,改革課堂教學,以學生爲主體,提高教學的質量。同時要講究藝術性,儘量上好每一節課。另外要加強說課和評課,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和潛力。

在這一階段裏,我努力學習,不斷地充實自己,煅煉自己,對課堂教學有了很深的體會和思考。

體會一:課堂教學要注重教學的有效性,有效的課堂才能保證有效的教學。

體會二:“新課標”主張教師的主角定位應是“師生平等對話的首席”,因此課堂教學要處理好兩個關係,第一,教材、教師、學生之間的關係,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合作者,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第二,課前、課內、課後的關係,課前要吃透教材和學生,課內要重示範、點評、變式的教學,課後要及時跟蹤、反饋,暴露學生的錯誤。

體會三:課堂教學中要體現如下幾條原則,第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教學中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動腦、動手、動口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經歷、去感受,建構自己的數學知識;第二,要能夠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問題的情境中學習,去解決問題,提示矛盾;第三,教師要構成自己鮮明的個性化的教學風格;第四,教學中要有創新精神,要常教常新。

三、教科研的潛力得到發展

一個成功的教師,務必有較強的教科研意識,要把教研和科研緊密結合起來,要用科研促進教研。透過培訓,我認識到,要進行科研,務必做如下幾點:第一,要注重自己的理論學習,爲自己的科研帶給理論以據;第二,要注重自己平時的教學研究和教學積累,爲科研準備好第一手資料;第三,要找準自己教科研的切入點,注重科研的針對性、實效性。教師,即研究者,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不斷地研究,及時將自己的經驗寫成論文,做研究型教師。

我深知,自己在工作中換隻是一個初學者,還有好多不足之處,需要向他人學習和借鑑。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多學習一些教育教學理論,用科學理論來指導我的實踐,使教育教學行爲貼合教育規律,貼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發展,同時,要注意積累、學習、研究,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大面積提高課堂效率。

教師研修成長感悟反思2

培訓轉眼間就要結束了,儘管培訓期間我每一天在電腦旁的時間基本上都超過了六小時,有時候感覺很累,但這次培訓讓我受益匪淺。下面是我在本次培訓中的幾點收穫:

1、教學理念的更新:透過遠程研修,專家講座的資料,讓我們在理念認識與所帶給的課堂案例相結合,使我更新了教學理念,在理論層次上得到了提升。觀念上的洗禮,知識上的增長,爲我今後的課堂教學工作指明瞭方向。認識上和學習的自覺性上發生了改變,這也是本次網絡培訓的優越性,專家主講,在線和全省各地的老師交流互動,很大程度上體現了網絡培訓的魅力所在,這種形式從參與的程度上能夠看出受到廣大老師的認可。

2、集思廣益、綜合提升:看到來自不同地區的老師們的精品作業,才感到自己有多淺微,聽着大家真心的點評,看到大家的文章,課程簡報、班級簡報上登載的優秀作業,無一不爲我們帶給了行動上的楷模。求真務實、嚴謹科學、博學多才,無一不是我學習的榜樣。這些都在悄無聲息地激勵着我,我也要像他們一樣對待工作精益求精,精研教材、精研課標,在反思中成長。

本次培訓學習了幾位專家的講座資料,幾位專家的講座可謂:深刻獨到、旁徵博引、通俗易懂、生動搞笑、發人深省。學了之後確實獲益匪淺。課改,高考制度的改革,如何教會學生學習,力求事半功倍,永遠是教師最關注的資料,也是教師最值得尋覓探求的地方,更是教師一生追求所在

3、反思自我,不斷追求:這次的學習讓我如沐春雨,使我明白了許多:學生學習就應是有好處的、有動力的、有效的學習,就應是會學、會用的學習,總體來講就應是真正能夠促進學生髮展的學習;教師的成長離不開自身的素養,人格的魅力,離不開廣博的知識,離不開把握、駕馭課堂的潛力,離不開民主、開放的管理潛力,離不開探索、研究的精神;教師要促進學生學習、自身成長就要始終以學生爲本,以學生的發展爲己任,以愛爲動力,以課堂教學爲主陣地。不然就會走偏,難以實現教育的真正目的。專家指出: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有效教學走向優質教學,也就意味着教師從一般教師走向優秀教師。怎樣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在從有效性走向優質教學呢?我認真學習專家在講座中的每一句話,思考着每一個觀點。從學習中使我深刻的領悟到了:在教學中應不斷探索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處理好知識與潛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之間的關係,處理好課堂欲設與生成等等之間的關係。

培訓是短暫的,但收穫是充實的。讓我對未來的教學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確立了新的工作高度,對專家、教授的講座資料的品讀還要繼續深入地再一次咀嚼、消化,要努力讓其轉化爲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並指導於自己的教育實踐。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我還會懷着對待這次研修的態度,一如既往地進行自主專業研修,與時俱進,大膽革新,讓我的人生繼續在學習中快樂、感動。

教師研修成長感悟反思3

本次網上班主任研修培訓中,我認真觀看了楊老師主講的《教育智慧與真情——讀懂學生的心》,我受益匪淺。

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每個孩子都像是一本書,都需要我們教師認真的品讀,而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爲習慣和優良品行的重要時期。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從學生髮展的需要出發審視整個教育教學過程,真正瞭解學生的個體發展需要自然成爲我們日常教育教學的`首要任務。只有瞭解學生、讀懂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我們的教育教學纔能有的放矢,才能真正“以學定教”,才能實現優質高效,充滿生命活力的教育。

對於讀懂學生,諸多教育大家也曾闡述過同一問題。對於讀懂學生,不僅適用於班主任教育管理中,更適用於我們課堂教學中。前段時間,我品讀了吳正憲老師的《吳正憲給小學數學教師的建議》一書,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第13節:“讀懂學生是永恆的課題”。吳教師說:“小學數學不能只是知識和技能的傳遞,還應該是師生互動建構的智慧生成。而這一切都是從讀懂學生、走進孩子的心靈開始的。我們要讀懂學生,要關注並滿足孩子知識上的需求、思維上的需求、情感上的需求,精心預設,使教學預設建立在學生成長需要的基礎上。”

我個人認爲這裏的讀懂就是備課,而關於備課,2016年,我曾拜讀王教授的《和諧高效教學》一書,他說:“無論課程改革怎樣改,鑽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我們教師永遠的基本功。”“怎樣打造高效課堂?一方面,就來自於教師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把握。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備課分爲兩方面,一是備教材,二是備學情。也就是一方面是基本知識或技能方面,另一方面是數學思維或情感發展。這與吳正憲老師所說的三方面基本相同,我個人理解就是我們日常上課制定的三維目標或者數學素養相符。而在日常教學中,常常聽到老師抱怨:“怎麼講了好多遍,學生還記不住?”“考了多少次,還不理解”……這時,不如反思一下:我們是否真正讀懂了學生,是否走進學生的心靈,是否真正做到順學而教,以學定教,我們的教學預設是否基於學生知識、思維、情感三方面的需求。

數學是抽象的,數學是枯燥的,數學更是有用的,數學的抽象性和嚴謹性,決定了學習數學和研究數學必然需要智慧,需要思考。吳正憲老師,總結出“爲兒童提供好吃又有營養的數學教育”的理念,“有營養”的數學就是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獲得終身可持續發展所需要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數學思想方法、科學的探究態度及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能力。一言以蔽之,“有營養”的數學一定是有後勁的、是可持續的!這也就是教什麼的問題,無論哪門學科,我們要教給學生的不能只是簡單的知識或技能,更重要的讓學生在我們的課堂上培養學科思維和學科素養,爲學生的長遠着想,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基。

“好吃”的數學就是把“有營養”的數學“烹調”成適合孩子口味的數學,即孩子們喜歡的數學、愛學的數學、樂學的數學、能學的數學,也就是能給孩子們良好數學感受的數學。一言以蔽之,就是爲孩子創造適合他們需要的有數學味道的數學課堂。我個人認爲這就是怎麼教的問題,任何一門學科,都要講究教學方法,積極創設適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教學氛圍,真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要讀懂學生,我們不但要掌握系統的心理學知識,還要具備正確的學生觀;不僅要讀懂學生,更要理解學生,真正堅持“一切爲了學生”的信念,讓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當遇到學生犯錯時,不要盲目衝動,應調查原因機智的解決問題;當學生表現不好時,不要一味地訓斥,要幫助關心給予他成長的力量;當遇到一系列的問題時,不要只是迷惑,要多思考,多改進,要多從相關書籍中、教育大家身上尋找答案。

成功的教育離不開研究學生。正像楊敏毅老師說:學生是一個人,是一個以讀書爲主要任務的人,是一個完整的人,是一個發展中的人。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理解學生的情緒表達,分析學生的異常行爲,以便更好地幫助學生成長。”確實如此,學生的種種不良表現是事出有因的,只要我們細心瞭解,用心解決,就會有更好結果!每個孩子都渴望獨立,渴望成長,渴望認同,渴望理解。願我們都能認真傾聽,讀懂內心,挖掘潛能,相信每個生命都會得到最美好的綻放。

教師研修成長感悟反思4

20xx年8月28日,來自瓦房店農村三十名骨幹教師參加了首批大連市區域?。研訓伊始,參加研訓的老師被分成幾個小組,各組老師又分到大連各個重點中學.研訓內容豐富多彩,有自由聽課、寫觀課感、觀摩示範課、走進班級感受班級文化、班集體管理、“適性課堂”下的教師備課、走進教研組觀摩大連中學老師的集體備課、觀摩並將親自主持班會課、指導教師點評、互動交流、等。這次的培訓,整個過程是緊張激勵、和諧一致,而又不斷展現個性的。

一個月的時間似乎過於短暫,我的心中卻已滿滿實實,腦內碰撞着各種思想。學習就是好,它把我們從狹小的井底帶入了廣闊的天地,讓我們呼吸到課改的新鮮空氣,讓我們在不同環境、不同理念下的教學改革進行了碰撞。

大連34中的領導和老師們有一種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其次,他們在嘗試着實施”適性”課堂教學,“適性”課堂對老師的要求非常高,課堂上學生不時的有對抗質疑,教師只有備課充分,對文本有深刻的內涵解讀,才能在課堂上駕馭自如;同時,對老師導學案的設置要求也很高,因爲導學案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藍本,是路線圖和導航儀,是要爲學生的學而服務所以,如果學生預習不充分,課堂上就談不上精彩的展示.“適性”課堂要用好“導學案”、“小組合作的建設與評價”、“課堂教師的駕馭能力”三個抓手。

一句話,要實現“適性”課堂,德育是基礎,預習是前提,學案是關鍵,點評很重要。回到學校後,我也要把這種好的方法融入到自己的課堂中去,爭取讓自己和學生在教改中成長起來。一個月的培訓,充實而有效,累則累矣,收穫頗豐,讓我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了大連34中學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魅力,學生在預習、討論、展示、評價等環節中,充分體現了學生作爲學習主體,以及他們在學習中的自主性。

34中的老師是辛苦的,是樸實的,也是幸福的!34中的老師真正把課堂還給了學生,把時間還給了學生,把舞臺交給了學生,更把發展的空間讓給了學生!學生自主管理,自主學習,自我服務,在自我教育的同時,獲得了自我發展。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來的自信,臉上洋溢出的笑容,在讓學生成長的同時,教師也在收穫着豐碩的成果。

我相信,我們瓦房店人,也將和大連西崗34中學一樣,也將和34中學的教師一樣,奮鬥着,前進着,快樂着!

這次的培訓,整個過程是緊張激勵、和諧一致,而又不斷展現個性的。從組員的15分鐘瞭解,到組名、組徽、組訓、組歌、班規的確定過程,由各抒己見到統一思想的過程,從集體組織展示形式到展示自我、展示小組的整個過程,我感受到了快樂,感受到了同伴的優秀,感受到了自我自信的增強,感受到了小組的凝聚力,感受到了因自我表達和聆聽他人帶來的滿足感?這是我的人生中從沒有的,經歷整個過程,積極主動地參與了整個過程後,你就發現了自己想要的難道不也是學生所渴望的嗎?當我們的課堂也是如此,該是多麼幸福啊!

教師研修成長感悟反思5

教師研修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着,我也是一如既往地參與到其中來。每次參加繼續教育學習,通過觀看各位名師專家的實錄視頻,聽老師講座,與專家對話,跟同仁切磋,都讓我受益匪淺。

首先,我認爲,中國教師研修平臺是一個爲教師圓夢的舞臺。儘管入行十多年,但是在教學實踐中還是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那麼,老師有疑惑找誰呢?繼續教育善解師意地出現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各式各樣的問題在這裏呈現,同時伴有專家的建議和方案,同行的案例更是很好地給出了典範。真的很感謝繼續教育這些年的一路陪伴和指導。

其次,我要說,與名師對話,受益匪淺。能有機會聆聽各所名校優秀骨幹教師的課我深感榮幸,並從中學到了很多爲師應懂得的道理和應明白的知識。例如北京五中高級教師尹龍國教師,從幾方面對《語文課程標準》(新)進行的解讀,讓我明白課改的方向是什麼,2017年考試大綱的變化點和不變點是哪裏,並且還提出了教研和教學的具體建議,真是於細節處見精神。李煜暉,語文高級教師,西城區先進教育工作者,科研帶頭人、語文學科帶頭人。北京師範大學文學碩士,教育管理與領導博士研究生。北京師大二附中文科教學團隊負責任人李煜暉教授是語文高級教師,西城區先進教育工作者,科研帶頭人,語文學科帶頭人,對《史記》的經典研讀,從教學目標的設定,到教學資源的分享,再到必選和任選篇目的劃分,乃至課段課時的安排更是細緻條例,沒有一絲含糊。不僅讓我對教學史記更有信心,這種教研精神同也感染着我,讓我頂禮膜拜。陳曄、陶然、廖瑾等幾位老師的案例解析更讓我身臨其境走入他們的課堂中,收穫頗多。

再次,我感覺,與同仁研討,步步昇華。每一個課程下方都有專門供老師們交流的討論區,一開始認爲只是一種形式,當我認真學習了老師講的課程後,再看各位同行的言語皆是言語本心。於是毫不猶豫地參與了進去,而且也有收穫。另外,本平臺還爲我們設計了筆記區,日誌區,真的是有觀點有地方言說,有精華有地方收藏。

最後,我想說,學習從來就不是一段時間的事,也不是僅憑一個人的努力就夠的,活到老學到老,團隊不可少。希望還能向更多的教授學者學習爲教之法,與更多的仁兄賢弟共同研討教學中的難題。我只願藉助中國教師研修這一平臺圓我不愧爲師之夢。

教學的革命始終沒有盡頭,我們這些深入一線的教師同志仍要不斷努力,奮然前行!

教師研修成長感悟反思6

轉眼間,爲期六天的幼兒園教師遠程研修即將結束,感謝領導爲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這次研修讓我們有幸認識了姐妹園的幼教同仁,面對每次的討論專題,大家都能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濃濃的學習氛圍不言而喻,儘管我們不曾相識,但遠程研修近了我們的距離。通過本次學習,我也學到了很多東西,也使我深感自己的不足。現將本次研修學習進行總結和反思:

一、我的收穫

1、遠程研修讓我轉變了思想,更新了觀念

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我看到了其他老師的作業、評論,也聽到了專家的理論與建議,我深深感到自己的知識的匱乏,也看清了曾經的自己: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危機感薄弱;工作中易被傳統、俗念左右,沒有創新性。通過學習,從而明確了作爲一名幼兒教師必須不斷地提高自己,充實自己,具有豐富的專業素養,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否則將會被淘汰,增強自身的急迫感和責任感,樹立“以幼兒爲本”的教育理念,不斷進行教學理念的更新,教學行爲的改變。

2、遠程研修讓我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

在研修過程中,我一直抱着向其他老師學習的態度學習,學習他們的經驗,結合實踐思考專家的理論知識和教學技巧。專家老師對幼兒園一日活動的主要環節“入園-戶外活動-生活活動-區域遊戲活動-集體教學活動”以及組織要點進行了梳理,同時專家老師又對“生活環節中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區域活動組織與實施、集體教學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遊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家園溝通的藝術與技巧”進行了細緻剖析。遠程研修讓我對幼兒教育有了新的認識,使我感到“前所未有的開闊”。

二、我的不足

“學而不學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是孔老夫子勉勵後人的經典語段,本次遠程研修的專家也說“多反思”。對於有着多年經驗的幼兒教師的我早已磨沒了激情,有着更多的茫然,“教孩子什麼、怎麼教、去小學化、多學多學”更多的矛盾。通過研修學習,做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要具有激情與創新性,端正教師的態度角色,從“傳導、授業、解惑”到“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學習者、研究者、反省者、傾聽者”的轉變。同時還要以“多看書、多聽課、多對話、多實踐、多反思、多總結”來時刻鞭策自己,逐漸使自己專業化成長,做專家型教師。

就要和研修告別,竟有些依依不捨,回顧一路走來,有的是更多的感謝,感謝領導的厚愛,感謝專家的付出,還要感謝一路陪伴的幼教同仁,謝謝大家,我將永遠不會停歇自己對幼教的執着與探索,與更多的追夢人一路同行!

教師研修成長感悟反思7

暑假期間,我參加了蚌埠市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網絡研修。隨着現代教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我市智慧教育的逐步推進,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越來越廣泛的被運用到日常教學工作中。然而,對於我這樣一名中年教師而言,掌握的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和方法已經滯後於信息技術的發展。這次的網絡培訓就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學習提升機會,學習了更多的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的方法。通過近一個月網絡研修,在線傾聽專家名師的經驗分享,跟諸位老師、同行在一起學習、交流,我加深了對信息技術的理解,提高了對信息技術設備使用的技能和多媒體課件製作的方法、技巧,收穫滿滿。

首先,信息技術改變了我的認識。曾經以爲信息技術就是“做課件,放課件”,信息技術與課堂整合就是運用多媒體教學,此次培訓過程中,通過聆聽專家教授的講授,觀看全國名師的經驗分享,和本組老師的溝通交流,深刻認識到自己信息技術知識的匱乏及信息素養的落伍。原來,隨着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包含着諸多的內容,而且在發生着日新月異的變化。瞭解了當前新媒體新技術發展的趨勢,聽到了信息技術領域的一些新名詞,如:未來教室、智慧課堂、班班通、雲寬帶、雲計算、電子書包等,而且通過網絡研修真正感受到這些技術的有效性及有趣性。

其次,信息技術改變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傳統教學的內容是有限的,侷限於教材,即便學生看課外閱讀書,但很有限。隨着科技的發展,網絡和移動終端的普及,學生可以通過閱讀電子書來拓寬自己的視野,通過電子書包進行移動學習,而且還可以運用電子書包進行互動學習。老師運用信息技術把知識重難點及自學提綱運用雲服務發送到學生的電子書包,每個學生都能運用電子書包裏的教材及學習工具展開預習,課堂上師生互動進行內化。由此,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真正實現以學生爲中心的教學理念。因此,教師信息技術的繼續教育和信息技術素養的與時俱進提升顯得尤爲重要。

再次,信息技術改變了教師們學習提升的途徑和方法。通過網絡研修和小組探究互動學習,使老師們能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同時增強了團隊精神和協作意識;探究型的學習,能充分調動每位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各展所長,始終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和熱烈的學習氛圍。今後,全體教師把研修成果有效地應用到日常教學中,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必將有力地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真正讓教育信息技術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服務。

通過此次培訓使我真正領會到了教育信息技術發展速度驚人,更新了自己信息技術理念,同時也發現了自己身上欠缺的地方。

第一、多媒體在於輔助教學,不能全盤代替傳統的教法;不能把教室當成電影院,不能使課件成爲影片,不能讓學生成爲觀衆,更不能讓教師充當放映員。應把技術整合到課堂中去,靈活地運用資源輔助教學,轉變課堂。

第二、信息處理和應用能力不足。日常工作中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課程開發與整合的能力,將信息技術與教學有機結合的能力,廣泛利用新課程的特點與資源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能力等有待進一步學習提高。

學習時間雖然短暫,但學習的目的是爲了應用。在日後的教學中我一定紮實工作,努力學習,把用所學到的教育信息技術知識更好地應用教學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將自己培養成新時代所需要的具有高信息技能的優秀教師。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