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世界糧食日

本文已影響6.93K人 

爲什麼有世界糧食日,糧食是國家的根本,對於一個大國來說,糧食充足至關重要。10月16日是第41個世界糧食日,10月16日所在周是我國糧食安全宣傳週,爲什麼有世界糧食日。

爲什麼有世界糧食日1

1972年,由於連續兩年氣候異常造成了世界性糧食歉收,因此聯合國糧農組織於1973年和1974年相繼召開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糧食會議,但是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世界糧食形勢更趨嚴重,因此第20屆聯合國糧農組織大會決議確定世界糧食日。世界糧食日(WorldFoodDay,縮寫爲WFD)是世界各國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圍繞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舉行紀念活動的日子,它是在1979年11月決定的,1981年10月16日爲首次世界糧食日紀念日,此後每年的這個日子都要爲世界糧食日開展各種紀念活動。

爲什麼有世界糧食日

節日意義

在人類居住的地球上,不僅動植物,而且農作物的品種也在日益減少。古代先農們種植過多達數千種的農作物,而只有大約150種被廣泛種植,成爲人們主要的食物來源。其中,玉米、小麥、水稻約佔60%,而大多數其它農作物品種已處於滅絕的邊緣。隨着農作物品種日趨單一和世界人口 爆炸性增長,全世界糧食供應正變得日益脆弱。

自馬爾薩斯於1798年發表《人口論》,提出人口增長將超過生活資料生產的觀點之後,人們對他的預言持不同觀點。1968年,保羅.愛赫利奇發表了《人口炸彈》;1972年,羅馬俱樂部發表了《增長的極限》。這兩部著作都進一步表示擔心說,無限制的人口增長將導致大規模的饑荒。對這種觀點也有人持不同觀點,認爲:人不僅僅消費,而且還能生產出比消費多得多的東西。70年代末,美國華盛頓世界觀察研究所的來斯特.布朗爭辯說,世界各地的農場主和農民已經用盡了能夠提高產量的辦法,但稻穀和小麥的產量正開始下降。在亞洲的其它地區,水稻研究人員20多年來也未能大幅度地提高作物產量。

2009年,世界人口正以每年9100萬的速度增長,地球提供給人們“足夠”糧食的局面還能維持多久,許多人正以焦慮的心情在進行研究。許多國家政府對於舉辦“世界糧食日”活動都很重視。有的國家首腦在這一天發表演講,有的國家舉行紀念會或發表紀念文章,有的`國家科研機構發表糧食和農業科研成果,舉辦科學討論會等,以提高人們對糧食以及糧食引發的一系列問題的重視和研究。

爲什麼有世界糧食日2

10月16日是第41個世界糧食日,主題是“行動造就未來。更好生產、更好營養、更好環境、更好生活。”10月16日所在周是我國糧食安全宣傳週,主題是“發展糧食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糧食是國家的根本,對於一個大國來說,糧食充足至關重要。如今,雖然我們算不上大富大貴,但也過上了吃飽喝足的生活,大家在家門口就能品嚐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美食。但你是否知道,數量充足、種類豐富的食物背後,凝結了幾代中國人的不懈努力。

建國初期,全國開始墾荒運動,種地耕地

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吃飯問題,面對人多地少的現實,增加耕地勢在必行,所以從50年代開始,全國大範圍開始了墾荒運動。聽我奶奶說,那個時候的人幹活都很拼,常有人在墾荒一線奮戰到病發吐血,最後不得不被人用擔架擡回。正是憑着這樣”艱苦奮鬥“的信念,大家才把顆粒無收的荒地,變成了豐饒多產的良田。

七十年代,世界第一株秈型雜交水稻培育成功,糧食產量大大提高

光靠人力拼命幹,沒有技術上的創新,我們國家的糧食產量依然沒有發生“質”的變化。我奶奶說,那時候就算每天沒日沒夜的幹活,全家人還是要捱餓。直到1972年,袁隆平成功成功培育世界第一株秈型雜交水稻,全家捱餓的現狀纔有所好轉。1976年,秈型雜交水稻種植面積達208萬多畝,產量增加了20%以上。

爲什麼有世界糧食日 第2張

八十年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啓動,“菜籃子工程”實施

八十年代,我剛好出生,正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走進千家萬戶時,多勞多得觀念深入人心,田地包產到戶,我們全村上下勞動熱情高漲。1988年,“菜籃子工程”實施,一大批肉、蛋、奶、水產和蔬菜生產基地拔地而起,原本遠在100公里之外的城裏親戚一年四季也吃上了新鮮蔬菜。

九十年代,糧票制度取消,美食城、餐飲店接連開業,餐飲經濟繁榮

1993年,持續了近40年的糧票制度取消,憑票吃飯時代宣告結束,市場經濟活躍,廣播新聞裏播放的都是各種美食城開業的廣告。每到過年過節,我和奶奶去城裏親戚家玩,總能見到像龍蝦、海蔘、進口糖果之類的珍稀美食,很多人不再只講究吃飽,還要吃好。

爲什麼有世界糧食日 第3張

二十一世紀至今,飯桌樣式越來越多,人們越來越注重食品口感和健康

在農民的辛勤勞作和科技的幫助之下,中國已連續十幾年糧食豐收。中國GDP穩步上升,家家戶戶吃得也越來越好。以前大家都吃不飽穿不暖,無暇顧及食物的品質和營養,但現在不一樣了,市場上肉蛋奶,蔬菜、水果琳琅滿目,可供選擇的食品商家成千上萬,吃飽只是最低要求,如何吃得健康吃得有品質,例如食材是不是農家原生態,產品成分裏有無色素香精和添加劑等,成爲了大家關注最多的問題。

如今,在經歷了2020新冠疫情之後,中國更加重視糧食安全問題。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完善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確保糧、棉、油、糖、肉等供給安全。 要“爲食者造福”,讓城鄉居民“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要“爲耕者謀利”,增加種糧農民收入。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