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身體發育順序

本文已影響2.95W人 

嬰兒身體發育順序,對於嬰兒的護理,在日常生活中其實很多方面的細節都是需要我們瞭解和注意的,嬰兒的各方面都是比較脆弱的,免疫力也比較低,以下了解嬰兒身體發育順序。

嬰兒身體發育順序1

小孩的生長髮育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孩子最早發育的是頭部,然後是軀幹,最後是四肢。頭三個月孩子生長髮育最爲迅速。兩個月的時候會笑,三個月的時候會認出媽媽,四個月會發出咯咯的笑聲,五個月開始認生了,六個月會坐,七個月會無意識的說爸爸媽媽,八個月會爬行,十個月會再見。

嬰幼兒生長髮育的順序性如何

肌肉發育是有一定順序的。當身體高度快速增長時,肌肉以增加長度爲主;長體重,以肌纖維增粗爲主。少年兒童全身肌肉的發展也是不平衡的。大肌肉羣發育較早,小肌肉羣發育遲些,上、下肢肌肉的發育早於軀體肌肉,臂部和大腿肌肉的發育又早於小腿和足部的較小肌肉和手的小肌肉羣。

所以他們在體育鍛煉中,掌握動作的精確性差。爲使身體各部位肌肉羣均衡地發展,要多做些對稱、懸垂、支撐等練習,以形成正確姿勢,防止畸形發展。要抓住兒童肌肉彈性和韌帶伸展性好的時機進行柔韌性練習。

嬰兒身體發育順序

1、從上部動作到下部動作:嬰幼兒最早的動作是俯臥擡頭。其他如俯撐、翻身、坐爬、站立及行走,則是按一定的順序發展起來的`。

2、從大肌肉動作到小肌肉動作:嬰幼兒首先出現的是軀體大肌肉動作,如頭部動作、軀體動作、雙臂動作、腿部動作等,然後接着纔是靈巧的手部小肌肉動作,緊接着是準確的視覺等動作。

3、從中央部分動作到邊緣部分動作的發展,嬰兒最早出現的是頭的動作和軀幹的動作,然後是雙臂和腿部有規律的動作,最後纔是手的精細動作。這種發展趨勢可稱爲“遠近規律”,即靠近頭部和軀幹的部位先發展,然後是遠離身體中心部位動作的發展。

4、從無意動作到有意動作:嬰幼兒動作的發展越來越多地受心理、意識的支配,呈現從無意動作向有意動作發展的趨勢。

嬰兒身體發育順序2

嬰兒身體發育的特點怎麼樣?

何謂猛生長期

寶寶的生長通常不是一成不變的,絕大多數是在某一段時間內生長髮育特別快,而在其它時間段裏則相對比較緩慢。生長髮育相對很快的這段時間即是猛生長期。因此,寶寶的生長髮育呈現的是跳躍性的生長特點。

猛生長期的特點

在進入猛生長期之前,寶寶一般會顯得比較安靜,睡的比平時好,吃得也少,他(她)正在爲生長蓄積能量。一兩天之後,寶寶餓得更快,就會吃得很多,媽媽們感覺到餵奶的頻率明顯增加,這時不必太驚訝,應該爲寶寶提供充足的營養。

不久之後,寶寶又會回到原來的就餐頻率。等到下個星期或下個月,寶寶還會重複同樣的生長週期,具體的時間則取決於寶寶自己的節奏,並不是恆定的。所以,在寶寶猛生長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證寶寶充足的營養。

猛生長期的間隔

每個寶寶的猛生長期並不一樣,有些寶寶每隔4天就會有一個猛生長期,而有的寶寶則是每隔4個星期。在猛生長期,家長可以明顯的發現孩子每天的生長髮育特別的快。一旦猛生長期過去,孩子的生長髮育就會逐漸慢下來。

嬰兒身體發育順序 第2張

嬰兒運動系統怎麼樣?

(一)骨骼肌肉生長髮育特點

骨骼肌肉的迅速增長。週歲以內小兒體重、身長增加約50%,主要是骨骼和肌肉的加速生長。骨骼的率先迅速增長和鈣化,爲嬰兒整個軀體的發育生長奠定了“支架”基礎,嬰兒軀體各部位肌肉的快速發育生長,使嬰兒很快就有了各種動作能力。

嬰兒骨骼和肌肉的迅速增長需要大量的營養,尤其是骨骼對鈣的需要量更大。有人粗略估計,一年嬰兒需要400-500克鈣,相當於800-1000片鈣片,除此之外還需要大量的磷和維生素D。

(二)脊柱三個生理變曲逐步形成

2-3個月時,小兒會擡頭,開始出現頸椎的前凸,稱爲頸曲;6-7個月小兒會坐時,纔出現胸椎的後凸,稱爲胸曲;1歲左右會站、會走時、纔出現腰椎的前凸,稱爲腰曲;只有這時,嬰兒的脊椎才形成真正的人體曲線美,才具有一定的支撐能力。

(三)軀體與四肢生長比例的變化

軀體與四肢的長度比例逐步發生變化。出生時的指距

(爲兩臂向兩側平伸,兩手指尖之間的距離)短於身長,1-2歲時兩者相等。出生時上部(爲頭頂至尾脊之間的距離)占身長的60%,下部(尾骨至腳跟的長度)僅佔身長的40%,到了十二歲,上下部就相等,各占身長的50%。這說明身長的增長主要靠腿的增長。

總的來說,成熟程度、刺激物的支持、環境提供動作活動的機會、成人激發嬰兒掌握操作事物的技能、探究環境的願望、母親的撫養方式等。

嬰兒身體發育順序3

嬰兒各階段身體發育的標準

寶寶出生後的最初3年,生長髮育速度最快,尤其是第一年。媽咪應該對寶寶身體各個部位的生長髮育指標經常進行一下“盤點”,這樣才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

寶寶發育3大特點:身體發育既有連續性又有階段性;出生後寶寶的身高和體重一直在增長,但在不同階段增長的速度也有不同。1歲內及青春期增長的速度最快,其他階段就慢一些了;生長速度從上到下由近到遠。

剛出生時頭部的長度是身高的1/4,軀幹和四肢相對較短,因此,他們在身體發育成熟時頭部的長度只比原來增加1倍,軀幹的長度卻比原來增加2倍,上肢增加3倍,下肢增加4倍。

身體各個系統的器官發育不均衡,從一出生寶寶的神經系統就飛速發育,特別是大腦,因此各種生理機能、語言和動作發育較快;相對而言,生殖系統的發育較爲緩慢,只是在青春期前纔開始迅速發育;心臟、肺臟、肌肉及骨骼的發育速度與體重、身高較爲接近。

體重增長指標

正常足月的寶寶出生時體重爲2000-4000克左右。最初3個月,寶寶每週體重增長180-200克,4-6個月時每週增長150-180克,6-9個月時每週增長900-120克,9-12個月時每週增長60-90克。按體重增長倍數來算,寶寶在6個月時體重是出生時的2倍,1歲時大約是3倍,2歲時大約是4倍,3歲時大約是4.6倍。在出生第二年,寶寶體重平均增長2500-3000克。2歲以後平均每年增長2000克左右,一直到青春發育期。

不同階段寶寶體重計算公式:6個月以內體重=出生體重+月齡×600克;7-12個月體重=出生體重+月齡×500克;2-7歲體重=年齡×2+8000克。

貼心小提示:1。給寶寶測量體重時要先排去大小便後空腹;2。要減去衣服和尿布的重量;3。在一歲以內應該每月測量一次體重;4。同齡男孩要比女孩重。

嬰兒身體發育順序 第3張

身長增長指標

身長是指頭、軀幹、下肢三者長度的總和,三者的比例在寶寶不同階段不一樣,出生時寶寶平均身長爲50釐米左右;第1年身長增長得最快,1-6個月時每月平均增長2.5釐米,7-12個月每月平均增長1.5釐米,週歲時比出生時增長25釐米,大約是出生時的1.5倍;在出生後第二年,寶寶身長增長速度開始變慢,全年僅增長10-12釐米。;從2歲一直到青春發育期之前,寶寶的身長平均每年增加6-7釐米。

年齡越小,頭和上半身的比例越大,隨着年齡增長下半身的增長速度快於上半身。2-7歲寶寶身長計算公式=年齡×5+75釐米。

貼心小提示:1。爲寶寶測量時要脫去鞋、帽、襪子;2。最好在上午進行測量,這樣容易得到較爲準確的數值;3.3歲以下的寶寶可採取平躺姿勢測量。測量時要注意膝關節伸直,頭部有人用手固定;4。同齡男孩比女孩身長要長一些。

頭圍增長指標

頭圍增長速度在出生後第一年非常迅速,反應了腦發育的情況。寶寶剛出生時平均頭圍大約爲34釐米,6個月時增長到42釐米,1歲時增長到46釐米。在此之後增長速度逐漸放慢,2歲時增長至48釐米。在2-14歲這一期間頭圍只增長6釐米左右。

貼心小提示:如果寶寶的頭圍低於正常值,可能存在腦發育不良的情況。

嬰兒身體發育順序 第4張

胸圍增長指標

寶寶的胸廓在嬰幼兒期呈圓桶形,也就是說前後徑與左右徑幾乎相等。隨着年齡增加,胸廓的左右徑增加,前後徑相對變小,形成橢圓形。整個胸圍在出生第一年增長最快,一共增長12釐米,第二年增長3釐米,以後每年只增長1釐米。

貼心小提示:寶寶頭圍與胸圍的大小有一定關係,這個關係可反應身體發育是否健康。出生時寶寶頭大,胸圍要比頭圍小1-2釐米,到了1-2歲時頭圍和胸圍兩者的大小應該差不多。兩歲以後胸圍開始比頭圍大,如果小於頭圍可能存在營養不良或胸廓、肺臟發育不良。

囟門發育指標

囟門位於頭頂前部,在一歲之內是反應體內有無疾病的窗口,一般10-15個月時關閉。個別寶寶在5-6個月時囟門僅剩指尖大小,似乎關閉,其實並未骨化,應請醫生鑑別。

貼心小提示:如果寶寶16個月大後囟門還未關閉,多見於佝僂病或腦積水。

乳牙發育指標

3歲以前長出的牙齒爲乳牙,一般來講,寶寶在4-10個月時萌出第一隻乳牙。到了2值2歲半時,20只乳牙全部出齊。通常先萌出下中切牙,依次萌出上中切牙,上下側切牙,第一乳磨牙、單尖牙及第二乳磨牙。

貼心小提示:寶寶出牙的情況可反應身體骨骼發育狀況,出牙過於推遲可能患佝僂病或存在甲狀腺功能異常。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