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太壓抑了怎麼辦

本文已影響1.28W人 

原生家庭太壓抑了怎麼辦,人是世界上最複雜的生物,因爲人有很明顯的情緒變化和情感變化,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和影響,讓人猜不透摸不着。就比如家庭上的事情。以下分享原生家庭太壓抑了怎麼辦?

原生家庭太壓抑了怎麼辦1

唯一要做的就是給自己樹立自信,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無論是經濟能力上,還是在心理上,都變得強大起來,纔是唯一可行的出路。

首先,對待家人我們不抱怨,也不正面衝突,更不能簡單地愚孝和順從。我們要有我們自己的做人底線和原則,該我們自己做的分內之事,我們絕不含糊。不該我們做的,我們也絕不勉強,犧牲自己和自己的的小家庭,來換取那個原生家庭的一時和諧。

孝順父母我們義不容辭,無論小時候我吃過什麼苦,受過什麼罪,但他們把我們養大這就是最大的恩惠。但除此之外的兄弟姐妹,在我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我們當親人,當突破了我們能力的時候,我們寧可放棄。

原生家庭太壓抑了怎麼辦

每一個人都在成長,當你不再做他們的依靠的時候,他們也會學着站起來!

其次,我們要學會不斷地消除原生家庭給我們帶來的消極影響。學習本領,壯大自己,增強生存知識和賺錢能力,可以給我們物質上和經濟上的撐腰。然而這些還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心理上,一定要克服原來的環境帶給我們的不利影響。

缺愛的環境容易使人產生自卑,在原生家裏面養成的習慣,有時候會帶到新的小家庭和新的工作環境中,甚至以後會帶到我們所處的各種社會環境中。

我們要做的是不斷的修煉自己的耐心,多看一些心理輔導方面的書籍和例子,讓自己走出陰影,樹立自信!相信自己就是最好的。

最後,每一個人都脫離不了原生家庭的影子,去除這些不利影響甚至於是一輩子的事情。咱不能着急,也不必遺憾!一切往前看,一切往好裏想,只要我們向上,向善,向前,勇敢,就一定會越來越好!

原生家庭太壓抑了怎麼辦2

一、去圖書館學習

在很多地方都有圖書館,那麼覺得我們要做的就是去圖書館學習。因爲父母之間的關係不好,所以說一定給自己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陰影。我們只有努力學習,才能夠排解原生家庭對我們造成的傷害。建議,我們要努力提升自己,這樣等到畢業之後纔可以搬出家,去過自己的人生。同時我們可以調節父母之間的關係,父母已經生活這麼多年了,一定是有感情的。

原生家庭太壓抑了怎麼辦 第2張

二、去同學家玩耍

很多人在父母吵架之後,都會去同學家,那麼我們也可以去同學家玩耍,這樣就可以逃離出家庭的氛圍影響。建議,在去同學家玩耍的時候,我們一定要保持禮貌,這樣才能夠維持友誼。如果同學父母在家的話,大家最好帶一些水果過去,這樣才能夠表達出自己的友好。在去同學家玩耍的時候,可以適當的釋放自己的壞情緒,但是要注意,不要對他人的生活產生特別大的影響。

三、努力提升自己

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特別大的,如果父母總是吵架的話,那麼孩子的心理狀態不會特別的穩定。所以建議,我們要充分的利用時間提升自己,這樣等到畢業之後,我們就可以找到一份讓自己滿意的工作,我們就可以自己生活。父母也可以對我們放心,我們一定要讓自己強大起來,這樣才能夠逃離原生家庭,對我們帶來的影響。

原生家庭太壓抑了怎麼辦3

那如果我們真的遇到了不成熟的父母該怎麼辦呢?

首先,喚醒你的真實感受。

對於自我,放棄“我們要如何贏得愛”想法,這就意味着我們不再取悅身邊的人來贏得愛,要對身邊的人態度進行轉變。

僅僅態度轉變還不夠,還要學會喚醒你的憤怒情緒,當過於負責、焦慮的人開始體會到真正的憤怒時,往往是個好兆頭。

就像書中一直壓抑自己的傑德說:“現在如果我不生氣,那才真的有問題。可以讓我生氣的原因太多了,我的憤怒是來自內心的真我。”

其次,不要再把他人理想化。

父母是最聰明的,是最愛我們的,這可能是我們最大的幻想。當我們是孩子時,無法看到父母的缺點,即便我們成年了,也會有意識的避免談起父母不成熟的一面。所以要客觀的看待父母的優缺點,來重新認識父母。

對待自己,也要學會認識自己的優點,不成熟的父母不太懂得欣賞孩子的優點,缺少發現孩子優點的能力。因此孩子學會了誇讚別人,卻認識不到自己的優點。知道自己有什麼優點並能清楚地表達出來,對於認識自我來說非常重要。

剛剛我們說的都是觀念上的轉變,然後再用三個關鍵行動步驟,讓你在不成熟的父母的關係中掙脫出來,分別是:獨立觀察、成熟的意識和擺脫角色型自我。

第一步,獨立觀察,也就是客觀的評估父母的成熟度,保持觀察者的視角。

具體做法就是,和情感不成熟的人交流時,保持冷靜客觀地進行思考,就不會做出於情緒化的反應,你就會更加專注而不受他們影響。如果感覺做到很難的話,可以緩慢地數着自己的呼吸,放鬆自己,想象一些使人寧靜的畫面。

然後要像一個科學家一樣客觀冷靜的觀察他人的行爲舉止。

就想象你在做考古研究吧,用什麼詞兒來形容他們的面部表情,他們的肢體語言又傳達出何種信息?他們的聲音緊張還是鎮靜?他們的態度強硬還是寬容?溝通時,他們如何迴應你,你自己的感受又是怎樣的呢?

如果你在觀察父母或者他人時變得情緒化,說明苦惱又觸發了你的治癒型幻想,你又重新陷入了得不到他們的認可就不快樂的處境。

所以當你發現自己變得反應敏感,那麼就默默提醒自己“拋開情緒”,你可以尋找準確的詞彙來描述當前發生的這件事,這樣就可以轉移注意力,不再情緒化,也能讓自己更是客觀冷靜的看待他人。

如果某人總讓你心煩,不妨找個理由與他保持距離。出去散散步或者貓貓狗狗玩一會兒冷靜一下,讓自己回到觀察者的視角。

原生家庭太壓抑了怎麼辦 第3張

保持觀察者視角是一個非常積極的過程 ,一點兒也不被動。無論他人做了什麼,你觀察的越多,清晰的思維和觀察態度都會讓你更強大,更自信。

第二步,成熟意識法,簡單點說,就是成熟的覺察和迴應。

無論交流對象是你的'父母或者是你的愛人,請你把關係暫時放在一邊,進入觀察者的狀態,觀察他人的情感成熟度,這樣對方的行爲也就容易理解和預測,也更利於我們自己在互動中不被他人情感操控,更好的保護好自己。

你可能會說,每次和父母好好談談的時候都雞飛狗跳的,怎麼可能控制得了情緒。那麼接下來爲你介紹3種方法可以讓你在與他人交流時保持平和的心態:

第一種方法是,表達之後就不再把事情放在心上。簡單點說,就是告訴對方你想說的,不要試圖控制結果。重要的是你清楚的表達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感受,享受自我表達的過程,對方是否認同或者是否會做出改變,你都不要再去介意。

第二種方法是,專注於結果,而非關係。換句話說,就是注重談話的結果,而不是情緒發泄。

首先,談話前就要想清楚,想通過談話得到什麼結果。這個結果必須是清晰、明確、符合實際的。比如你想要父母理解你,併爲他們自己做過的事情後悔,這並不實際。而“要告訴他們,這周放假我不回家了”就是一個清楚可行的目標。

其次,不要把注意力放在想改善和父母的關係上,那麼你可能會失望,變得情緒化,不會實現想要的結果。

最後,談話前要充分準備。比如對話的時間和主題,在過程中你不得不反覆把話帶來主題上,也可能需要重複問同一問題,才能迫使他們不迴避,得到對方一個清晰的答案。

第三步,走出過去的“角色型自我”。除了要客觀的觀察父母,也要觀察自己,爲的是理解我們的哪些行爲和想法是受到父母影響才產生的。

就像這書中的一個女孩,母親非常強勢並要求女兒對她唯命是從。她覺得只有母親認可自己,她才能好受些。但當她決定開始客觀的觀察母親的情感不成熟之度後,她就沒有再輕易受傷,也不再去扮演母親期待的角色,慢慢生活也輕鬆如意了。

另外在談話過程中,一定要留意自己的情緒,當你感覺憤怒時,想一下是否有助於談話結果,還是會再次陷入過去的相處模式中。

最後呢,還要警惕,如果父母有所改善,開始認可自己了,我們終於得到渴望已久的愛了,這樣就會讓我們重新回到父母與小孩的關係模式中,而不是在作爲一個獨立的成年人和父母溝通。

這時候如果爲了享受這種感受而放任自己回到過去的相處模式,很快你會發現父母的改善會消失,他們的改變是爲了引誘我們重新回到父母的掌控中,我們就會像小時候一樣,爲了取悅他們而再次隱藏真實的自我。

好了,用這幾步:通過喚醒自己的真實感受,不再把他人理想化,然後3步走,獨立觀察、成熟的迴應和走出過去的角色型自我,來幫助我們避免被不成熟的父母影響。

雖已成年,但想要脫離不成熟父母的影響,找回真實的自己,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