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精選15篇)

本文已影響2.55K人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案(精選15篇)

幼兒園教案1

活動內容 認識長方形

重點領域 數學

相關領域 語言

活動目標

1、通過認一認、比一比,引導幼兒感知長方形的基本特徵。

2、啓發幼兒學習按圖形特徵歸類,鞏固對幾何圖形的認識。

3、發展幼兒觀察、比較、動手操作能力。

重點、難點

1、重點:感知長方形的特徵。

2、難點:會按圖形特徵進行歸類。

活動準備

1、幾何圖形若干(正方形、長方形、圓形)。

2、剪刀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幾何圖形讓幼兒辨認。

教師:“小朋友說一說黑板上有哪些圖形?”(圓形、正方形)

二、圖形分類。

教師:“黑板上有這麼多圖形,誰會把一樣的圖形放在一起,並數一下一共有幾個?”

三、認識長方形。

1、教師手指長方形,“這是什麼圖形?它和正方形有什麼地方是一樣的,什麼地方是不一樣的?(它們都有四條邊,四隻角;正方形每條邊都一樣長,長方形每條邊不一樣長。)”

2、教師在幼兒講述時,可將長方形和正方形進行比較,引導幼兒觀察它們的不同。

四、通過摺疊驗證:

知道長方形上下兩條邊是一樣長的,左右兩條邊也是一樣長的。”

1、教師:“現在請小朋友把長方形的長邊比一比,短邊再比一比是不是一樣長的?”

2、小結:長方形的上下兩條邊是一樣長的,左右兩條邊也是一樣長的。四個角都是一樣大的。

五、幼兒操作。

1、請小朋友拿一張圖形紙把它剪一剪,讓它變成長方形。

2、給長方形塗顏色。看看圖上有什麼圖形,請小朋友給長方形塗上顏色。

幼兒園教案2

活動背景:

今天的紙版畫活動是《熊貓》,熊貓雖然小朋友們都沒有親眼看過,但在電視裏或者書上看過,所以比較熟悉,繪畫的熊貓小朋友都剛畫過,這次要來進行紙版畫的熊貓,小朋友們都特別感興趣。

活動目標:

1、大膽嘗試繪畫,並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2、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3、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過程:

一、動物猜謎,導入活動主題

教師:腦袋圓圓的,眼睛黑黑的,身穿黑白衣,愛吃嫩竹子。(熊貓)

二、引導幼兒觀察熊貓圖片,進一步瞭解熊貓的外形特徵。

提問:

1、它的頭是什麼樣子、什麼顏色的?

2、眼睛是什麼樣子、什麼顏色的?

3、它的耳朵是什麼形狀、什麼顏色的?

4、它的四肢是什麼樣子、什麼顏色的?

教師總結:熊貓的頭是圓圓的,耳朵像半個圓,熊貓的身體胖胖的,像個氣球,四肢短短的,有點像橢圓形,它的身體上有黑色和白色的毛。

(趙凌越說:我在書上看見的熊貓身體都是圓圓的,胖乎乎的很可愛的;周琦說:我知道熊貓喜歡吃竹子的;華夏飛說:熊貓我在電視裏也看見過的,它不咬人的——)

幼兒由於平時在圖書、電視裏經常能夠接觸到熊貓,所以對熊貓比較熟悉,對熊貓的一些基本特徵和生活習性也比較瞭解,能夠把熊貓的樣子比較清晰描述出來。

三、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完整示範操作過程

1、用一張完整的硬紙板用剪刀依次剪出熊貓的頭、耳朵、身體、四肢。

2、把熊貓的各部分進行組合,用膠水貼在紙上。

3、用黑色和白色兩種顏色給熊貓塗色,進行拓印到底版上。

四、幼兒操作

1、在幼兒操作時,教師幫助個別幼兒,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剪出熊貓的不同形態。

2、提醒幼兒塗色時,要均勻塗色,保持畫面和衣物的整潔。

(沈奕棋拿着紙板說:“老師熊貓的圓圓的頭怎麼剪呀?”徐振宇說:老師我也不會剪,我剪不圓。)

雖然小朋友們在小班時經常進行剪紙類的手工遊戲,已經有了初步的經驗,但是我發現我班小朋友的剪紙能力還很弱,連一些簡單的圓形都剪起來很吃力,有些新小朋友連剪刀也不會拿)

五、結束活動

1、展示幼兒作品,讓幼兒說說自己畫的熊貓在幹什麼?

2、鼓勵幼兒要愛護大熊貓。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興趣雖然很濃,但是由於是第一次嘗試紙版畫,對幼兒們有些困難,特別是在進行製版時,小朋友們都不能用剪刀剪出完整的圖形,連最簡單的圓圈都很吃力,有些幼兒剪好後,再用膠水貼起來時,自己剛剪的東西(像頭、眼睛、嘴巴等)就找不到了,不是混到其他下小朋友那裏去了,就是掉哪裏地上了。我想可能跟我剛纔不合理的示範有關吧,如果讓小朋友先用剪刀剪出熊貓的一部分,如頭,然後馬上用膠水貼住,這樣操作起來會方便些。

幼兒園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雙腳併攏向前行進跳躍的動作要領。

2、增強上下肢運動的協調性,增強下肢肌力。

3、培養喜歡參加體能遊戲的興趣,體驗遊戲的歡樂。

二、指導要點

1、活動重難點:雙腳併攏向前跳,連續雙腳行進跳的動作技能。

2、指導要點:以教師示範、幼兒練習、遊戲的多種形式引導幼兒掌握雙腳行進跳的動作要領:雙腳併攏向前跳,輕輕落地。

三、活動準備

蘿蔔若干、大籮筐若干、磁帶、錄音機

四、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1、教師扮演兔媽媽,幼兒扮小兔入場。

2、兔媽媽:孩子們,今天天氣真好,媽媽帶你們到樹林裏去鍛鍊身體。(聽音樂做小兔操:頭部運動、上肢運動、下蹲運動、體轉運動、小兔擺尾巴。重點活動下肢、腿部和腳。)

小兔操

點點頭,點點頭,

左點點,右點點。

擡擡手,擡擡手,

拍一拍,拍一拍。

蹲一蹲,蹲一蹲。

左轉轉,右轉轉。

搖搖尾巴,跳一跳。

(二)活動過程

1、兔媽媽:小兔做操真能幹,今天媽媽帶你們到草地上去玩一玩。

小兔在媽媽的帶領下在草地上自由跳。(距離較短,兔媽媽觀察小兔跳的方法。)

2、教師示範:雙腳行進跳的動作要領。

兔媽媽:媽媽想到菜地裏拔蘿蔔,你們想和媽媽一起去嗎?

幼兒:想。

(兔媽媽示範動作:兔媽媽雙腳行進跳到菜地裏,拔一個蘿蔔,再跳回來放到大籮筐裏。提醒幼兒注意雙腳併攏向前跳,輕輕落地,跳的時候不要着急。)

2、幼兒遊戲:

兔媽媽:小兔們,我們一起去拔蘿蔔吧。

(幼兒進行遊戲,練習行進跳,教師觀察,引導幼兒用正確動作行進跳。提醒幼兒注意遊戲規則:雙腳跳到菜地,每人只拔一個蘿蔔,再雙腳跳回來。)

4、結束部分

兔媽媽:兔寶寶真聰明,幫媽媽拔了這麼多蘿蔔,我們一起來跳個快樂舞吧。(大家自由放鬆。)

聽課評議:

1、李敏老師瞭解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幼兒興趣很高。首先這次活動,通過“小兔拔蘿蔔”的遊戲情景,逼真的場地佈置,讓幼兒以小動物的角色身分參與其中,整個活動中幼兒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較高。

2、層次清晰,學習本領由易到難,安排合理。

3、目標的制定也能結合教育綱要及本班幼兒發展水平來制定目標,重點突出、難點適宜。

4、能關注全體幼兒,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學好本領。在活動中幼兒的表現都比較好,各個環節都能依據老師的要求進行活動。幼兒基本能掌握雙腳併攏行進跳的技能,個別能力弱的幼兒也能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這一動作技能。

不足之處:

1、最後的遊戲可以多玩幾次,因爲幼兒此時的興趣還是比較高的,可以滿足他們玩的需求,適當的多玩幾次。

2、活動結束放鬆時可以放些輕音樂,感覺會更好些。

幼兒園教案4

設計意圖:

數學教學原本比較抽象、枯燥,幼兒不易理解消化,不好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爲把抽象的數字概念變得具體,使幼兒不僅能看得見、摸得着,而且能激發童趣,易於消化,我根據幼兒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把遊戲做爲教學活動的主要形式,設計了《分魚》這節課,我爲幼兒提供了實物,讓幼兒通過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動獲取有關數的組成經驗,使幼兒能夠在豐富有趣的操作遊戲中,親自動手、動口、動腦,輕鬆愉快地學習。

活動目標:

1.學習5的分解、組成,引導幼兒發現兩個部分數互相交換位置,總數不變的互換規律。

2.能根據互換規律推理出5的全部分解組成式。

3.感受數學活動的樂趣,激發幼兒學習分解、組成的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5的分解、組成,引導幼兒發現兩個部分數互相交換位置,總數不變的互換規律。

難點:能根據互換規律推理出5的全部分解組成式

活動準備:

教學PPT教具:魚缸兩個、大魚小魚若干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1.播放PPT,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師:“你們看,她是誰?”

“她的心情怎麼樣?”

“爲什麼貓媽媽看起來不開心呢?原來她遇到了什麼困難,原因就在這裏,我們來看一看。”

二、基本環節:

1、分小魚,學習五的分解和組成

(1)出示大魚缸

師:“原來貓媽媽是要把這些小魚分到兩個小魚缸裏,我們數一數有幾條小魚呢?”

“5條小魚用數字幾來表示?那麼想把5條小魚分到兩個小魚缸裏,有幾種分法呢?你們能幫幫她嗎?”

1、教師在黑板上演示分魚和擺放卡片的操作方法以及要求:每人用四種分法分小魚,比一比,看誰先分完。

2、幼兒用小魚卡片分小魚,每分一次,在記錄紙上擺放相應的卡片記錄一次。老師巡迴指導和檢查幼兒操作情況,掌握記錄結果。

3、請個別幼兒讀出自己的操作結果,教師在黑板上演示出幼兒說出的結果。

教師提問:5可以分成幾和幾,幾和幾合起來是5?引導幼兒說出5的全部分解、組成式。

(2)學習5的分解規律

1、出示ppt,發現分解的互換規律

師:孩子們,你們真棒,貓媽媽非常感謝你們幫他分小魚。可是還想考考小朋友們,還有什麼更簡便的5的分解方法嗎?老師有一種更好的方法來分小魚。(播放ppt)

師:老師是怎麼分小魚的?你發現有什麼規律了嗎?

引導幼兒說出“兩個部分數互換位置,便又得出另一個分解、組成式的方法”

小結:兩個部分數互換位置可以馬上得出兩個分解組成式。分法又快又簡單。

師:現在我們就來試試這個又快又簡單的方法吧!請你們按照互換的規律再重新擺放一下你的卡片吧!

引導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教師檢查和指導。

師:現在請大家喝我一起說出互換規律的分解組成式。如:教師說5可以分成1和4,幼兒要說5還可以分成4和1。

2、學習按順序分的規律

貓媽媽還給大家出了一道題要考考大家,出示不完整的按順序的分解式,請幼兒幫助補充完整。引導幼兒觀察左邊的數越來越多,右邊的數越來越少的規律。

師小結:這種規律是按順序分解。

引導幼兒大聲讀出分解式。

師:請小朋友們試一試將你的卡片按照這種規律擺放。老師指導和檢查。

小結:孩子們我們學習了互換規律和按順序分的規律,以後在學習分解的時候用這兩種規律就會又快又對的做出來了。

三、結束環節

遊戲“找朋友”

請小朋友們選擇數字小卡片貼在胸前,隨着音樂“找朋友”,組成5的分解式,手拉手排成兩隊跟隨音樂走出活動室。

四、延伸環節

1、小朋友今天學會了5的分解,請寶寶們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分水果的遊戲,看誰分得又快又好,並做好記錄哦!明天告訴老師好嗎?

2、完成幼兒書上的練習。

活動反思: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開啓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小朋友如果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表現出對數學學習的一種特殊情感,學習起來樂此不疲,這就是所謂的"樂學之下無負擔"。下面,我談談在教學《分魚》時自己的幾點體會。

教學5的組成時,我請幼兒每次拿5條小魚,然後將小魚分成兩份擺放到作業單上,每次分得要不一樣。分完後檢查是否有重複或漏分的現象,最後將分得結果記錄下來,然後說說自己的結果,交流分享。通過這種有趣的實物操作,幼兒自然而然地瞭解了5的組成。接着我讓幼兒們一起觀察、討論,發現規律,說說怎樣能更快地記住數的組成,在肯定幼兒想法的同時,我進一步引導幼兒討論說說那種方法更好、更簡單易記,找出最佳的方法。在這樣的動手操作中幼兒不僅掌握了5的組成,同時也鍛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培養了幼兒的創新的意識。

幼兒期正處於數學學習的啓蒙時期,幼兒學習的特點是離不開具體豐富的生活經驗,因而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內容與組織離不開生活實際。本次活動,我選取的操作材料來源於生活中常見的小魚模型,幼兒在分"小魚"時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幼兒學習變得輕鬆而有趣。

孩子活潑好動,喜歡動手操作,於是在教學中我就引導幼兒動手、動口、動腦培養幼兒數學能力,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遊戲是幼兒的最愛,是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最佳手段,課堂上教師爲幼兒創設了寬鬆、民主、愉快的學習氛圍,幼兒在各種遊戲活動中一邊遊戲一邊學習,玩中學、做中學,寓教於樂。

幼兒園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瞭解10以內數字的排列位置。

2、培養幼兒的秩序感和記憶能力。

二、重點難點

1、通過學習活動,掌握10以內的序數。

2、學會從左到右進行10以內序數的操作應用。

三、教學準備

10個盤子、1——10數字、10種蔬菜、智慧盒。

四、教學過程

1、手指操放鬆。

2、瞬間記憶。今天小動物們和蔬菜寶寶的運動會已經閉幕了,要給他們頒獎了,你們想去參加嗎?首先要先過小動物們給我們出的通行證,我們才能去。

3、出示課件。獲得本次運動會表現最好的前十名的小動物有:熊貓、長頸鹿、貓、豹、兔子、大象、小狗、公雞、老虎、烏龜。同時出示數字1、2、 3、4、5、6、7、8、9、10。提問:排在第一名的小動物是誰?第二名是誰?大象排第幾名?

4、下面有請蔬菜寶寶們閃亮登場。請10個小朋友托盤出來。第一個是土豆,第二個是西紅柿,第三個是黃瓜,第四個是芹菜,第五個是蘿蔔,第六個是芸豆,第七個是洋蔥,第八個是姜,第九個是胡蘿蔔,第十個是香菜。

5、請幼兒給獲獎的蔬菜頒獎吧。讓幼兒在蔬菜面前放上數字。提問:第一名是誰?第五名是誰?蘿蔔排在第幾名?

6、遊戲放鬆《打害蟲》。

7、請幼兒操作智慧盒,請小朋友請出種類不一樣的10個小動物插在插板上的第一行,請給小動物排排順序吧。提問:小貓排第幾?小老虎排第幾?

8、小貓釣魚。請把10只小貓插在智慧盒上的第一行,把10條魚插在第五行。黃色的棋子當魚線,我們來釣魚。聽口令:第2只貓去釣第2條魚,第3只貓釣第5條魚......

9、結束。

五、教學反思

1.整個活動,幼兒自始至終保持了濃厚的興趣,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教師起到了導向輔助的作用。

2.本節課遊戲性、趣味性強,課堂氣氛活躍,充分激發了幼兒學習積極性。

幼兒園教案6

活動時間:7月3日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水滴在不同質地的紙上的結果,感受各種紙的不同特性。

2、激發幼兒主動研究、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不同質地的紙(如面巾紙、蠟光紙、圖畫紙、報紙、牛皮紙、打印紙)、不同質地的包裝材料(如鋁箔、塑料布、皮革等)、水、各種不同的液體(如醋、油、彩色水)

2、滴管或眼藥水瓶幼兒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各種不同的紙與包裝材料,應到幼兒看一看,摸一摸,說出他們的名稱以及在什麼地方見過,做什麼用的。

二、教師組織幼兒分組或獨立進行探索活動,即將水滴在不同材料的表面,觀察發生了什麼現象。

1、 幼兒自由實踐、操作。

2、 教師組織幼兒分類活動,即把滲水的材料和不滲水的材料分別擺放,並根據滲水的速度將滲水材料依次排列。

三、教師組織幼兒討論活動。

1、 表面吸水的材料我們可以做什麼?

2、 表面不吸水的材料可以做什麼?

四、遊戲活動“淘氣的小水滴”

1、教師引導幼兒探索在不滲水的材料上如何滴一個大水滴?如何滴一個小水滴?如何將水滴從一個地方?拉到另一個地方?如何把幾個水滴集中或分散等等。

3、 爲幼兒提供不同的液體,引導幼兒談在滲水的材料上如何做畫?比較哪種液體幹得快?哪種乾的慢?哪種會變形。

延伸

活動:和幼兒共同收集被不同液體滴過的紙,並裝訂成冊。

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多注意觀察不同材料的用途,即材料的吸水性與材料的應用關係

幼兒園教案7

活動名稱:

點點愛上幼兒園

活動目標:

1、學習理解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熟悉作品中的主要對話,嘗試感知詞彙:“五顏六色”、“雪白雪白”、“漂漂亮亮”;

2、通過觀察圖片,理解作品內容。

3、喜歡幼兒園,樂意上幼兒園。

活動重點:

熟悉作品中的主要對話“這裏是XX幼兒園”、“幼兒園裏很快樂”。

活動難點:

通過觀察圖片,初步理解作品內容。

活動準備:

1、故事《點點愛上幼兒園》;

2、故事PPT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個新朋友,她的名字叫點點,點點今年三歲了,要上幼兒園了。今天點點給我們帶來了她上幼兒園時的故事,我們一起去聽聽吧。

二、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幫助幼兒分段理解故事,熟悉故事中的主要對話。

(1)小鳥

師:點點和媽媽經過什麼地方?她們看到了什麼?小鳥是什麼顏色的?在做什麼?媽媽怎麼說的?小鳥說了什麼?

(2)兔子

師:瞧!她們經過了哪裏?草地上了什麼?它們是什麼顏色的?媽媽說什麼?兔子們會說什麼呢?

(3)梅花鹿

師:她們又經過了哪裏?看到了什麼?媽媽說什麼?梅花鹿呢?

(4)小朋友

師:她們到了哪裏?有誰?在做什麼?點點怎麼樣了?

2、完整欣賞故事,鼓勵幼兒學一學故事中的對話。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幼兒園嗎?喜歡幼兒園裏的什麼?

三、活動延伸:

在圖書角投放故事裏相應頭飾,引導幼兒表演故事。

幼兒園教案8

大班美術教案《我的漫畫像》

活動目標:

1.在對比明星的照片和漫畫中,瞭解漫畫誇張、變形手法。

2.認真觀察自己的特徵,初步學習用誇張、變形的畫法,畫一幅漫畫像。

活動準備:人物漫畫像、小鏡子、記號筆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照片和漫畫的區別。

1.出示幼兒熟悉的人物漫畫像,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你覺得他們的畫像怎麼樣?跟平時的畫像有什麼區別?

2.教師小結:這些是漫畫像,人們看了會想笑,並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通過觀察和比較,分析人物照片和漫畫的區別,找出漫畫的特點。1.再次引導幼兒觀察照片和漫畫。

提問:我們來看一看這些人物的照片,再看一看他們的漫畫像。你能找出漫畫的特點嗎?幼兒間可以先互相討論一下。

2.教師小結:漫畫的特點是把人物外形及表情誇張變形了。把人物最有特點的地方表現出來。

三、幼兒進一步瞭解漫畫的表現手法。

1.請幼兒觀察教師臉部特徵,說一說什麼地方最特別,如果你來畫,你會誇張哪個部位。

2.教師告訴幼兒抓住突出的特點,從整體入手,不要從小部分畫,請個別幼兒示範。

四、通過觀察鏡子裏的自己,找出自己臉部的特點。

1.教師:我們今天也來畫一畫自己的漫畫像。

2.拿出鏡子對照着觀察自己。還可以讓幼兒之間互相找特點。

五、給自己畫一張漫畫像,體驗創作的樂趣。

六、展示作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和交流。

幼兒園教案9

教學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重點理解“抱”、“搖”的用法和涵義,豐富詞彙:悄悄。

2、能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3、感知大自然的美。

活動準備:

1、掛圖兩幅(分別爲白天、夜晚我家小池塘的景色)。

2、白紙、筆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小朋友,你家漂亮嗎?誰願意來說一說你家門前都有什麼?你想知道我家門前有什麼嗎?

二、結合掛圖學習詩歌

(一)出示圖一

1、你們看,我家門前有什麼?(小池塘)

2、從這張圖上可以看出是白天還是晚上?(白天)爲什麼?太陽是什麼樣子的?(金太陽)

3、白天小池塘裏都有什麼?(白雲、小鳥、太陽)

4、咦,小鳥、白雲、太陽怎麼會在水裏呢?(倒影)

5、原來小鳥、白雲、太陽都愛來照相,爲什麼小鳥和彩雲都愛來照相?(小池塘的水這麼清,像鏡子,他們想照照看自己美不美。)

(二)出示圖二

1、這是什麼時候了?(晚上)太陽哪去了?(引出詩句“晚上太陽去睡覺”)

2、太陽去睡覺了,誰又出來了?(月亮)月亮是什麼樣子?(銀月亮)

3、我們看一看現在池塘裏有什麼?(月亮、小魚、星星)你們猜猜小魚和星星會幹什麼?(捉迷藏)他們會怎樣捉迷藏?(悄悄)爲什麼要悄悄捉迷藏?(怕吵醒其它小動物、花、草,打擾別人休息)

4、你喜歡白天的還是晚上的小池塘?爲什麼?(我家門前小池塘,白天晚上都漂亮。)

5、這是誰?柳樹看到小池塘白天晚上都漂亮,它會怎樣?(高興)高興的時候柳樹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引導幼兒說出描寫柳樹的詩句,瞭解柳樹搖動發出沙沙聲,聽起來就好象柳樹在笑。)

(三)結合圖片教師完整朗誦詩歌:

1、老師把這兩幅圖的內容編成了一首好聽的詩歌,名字叫<<我家門前小池塘>>,你們來聽聽吧!

2、提問:

1)詩歌的名字是什麼?白天和晚上的小池塘一樣嗎?請用詩歌裏的話說說,白天什麼樣?晚上什麼樣?

2)白天小池塘抱着什麼?(金太陽)我們也來抱一抱,有什麼感覺?

3)晚上小池塘搖着什麼?(銀月亮)我們也來搖一搖,有什麼感覺?“搖”字說明池塘裏的水怎麼樣了?(被風吹動了)

(四)師幼一起朗誦詩歌

1、讓幼兒說出最喜歡詩歌的哪一句?

2、白天的小池塘應該用什麼樣的聲音朗誦?(響亮一點)晚上的小池塘應該用什麼樣的聲音朗誦?(聲音輕一些)

(五)師幼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六)師幼加上動作朗誦。

三、活動結束:

小池塘這麼漂亮,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它呢?(教育幼兒不把垃圾扔進池塘)

活動延伸:

這首詩歌這麼美,我們把裏面漂亮的小池塘畫出來,拿給爸爸、媽媽看,然後小朋友要把這首詩歌朗誦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幼兒園教案10

小班幼兒個體間的交往、交流較少,各種遊戲基本以單獨活動爲主,與同伴間的情感交流不多,對同伴的關注也很少;對成人情感過於依戀;缺乏必要的自我保護及安全防範意識等。基於這個年齡段幼兒的各種行爲及情感特徵,我設計了社會活動《我的朋友在哪裏》。旨在通過此活動,使幼兒體驗到與好朋友合作遊戲的快樂、好朋友不見後的焦急、再次見到好朋友後喜悅的情感;教育幼兒不隨便離開集體,不跟陌生人走;引導幼兒樂意結識新朋友。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活動促進幼兒和同伴之間的交往,體驗與同伴共處的樂趣。

2、掌握必要的自我保護技能,知道不隨便離開集體,不跟陌生人走。

活動裝備

1、不同顏色的布若干塊,各色布條各四個。

2、用布條在小椅子上系成蝴蝶結,有相同顏色蝴蝶結的小椅子兩兩綁在起。

3、幼兒的手腕上或手臂上繫上蝴蝶結(兩個幼兒蝴蝶結的顏色相同,但分別繫於腕上和手臂上)。

4、地上貼紅色圓圈個。

5、大棒棒糖幾根。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根據蝴蝶結的顏色兩兩拉手,找到自己的小椅子坐下來,簡單認識自己的朋友。

師:你的好朋友是誰呀?

幼:我的好朋友是×××。

評析:由於幼兒剛入園不久,規則意識尚處於剛剛建立的階段,因此將小椅子上繫上蝴蝶結,既能引導幼兒根據蝴蝶結的顏色快速找到自己的小椅子,且便於遊戲過程中幼兒分組和交換角色時教師的觀察和指導。根據小班幼兒活動遊戲化、情境化的特點,給兩兩幼兒手腕上或手臂上繫上色彩鮮豔的蝴蝶結,讓“小蝴蝶”兩兩找到朋友,便於幼兒間結伴遊戲和遊戲時角色的區分。而在準備“蝴蝶結”時,注意選擇色彩豔麗的布,讓每對幼兒的蝴蝶結的顏色與其他的區別較明顯,使幼兒易於尋找朋友。

2、師用彩色布矇住臉作“躲貓貓”遊戲,激發幼兒遊戲興趣。

(1)帶領幼兒第次玩“躲貓貓”。

師:“躲貓貓”好玩嗎?

幼:好玩。

師:你們想不想玩?

幼:想。

師:請蝴蝶結系在手臂上的小朋友從椅子下面拿出布,蓋在頭上,到圈裏來躲躲好;請蝴蝶結系在手腕上的孩子先矇住自己的眼睛,等好朋友躲好後再來找。

師帶領找的幼兒邊唱自編歌曲“我和好朋友,來玩躲貓貓,我的朋友快躲好,會兒我們就來找,找呀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了”,邊找自己的朋友。找到朋友後,擁抱朋友,表達喜悅的心情。

(2)引導幼兒交換角色,再次玩“躲貓貓”的遊戲。

師:找到朋友是不是很開心?

幼:是。

師:想不想再玩兒次?

幼:想。

師:這次請蝴蝶結系在手腕上的小朋友到圈裏來躲貓貓;蝴蝶結系在手臂上的孩子矇住自己的眼睛,等朋友躲好後再來找。

這時,另外位老師用棒棒糖吸引走“躲貓貓”中的個孩子。

評析:抓住幼兒愛玩“躲貓貓”遊戲的興趣點,讓對好朋友輪流扮演躲貓貓的人和尋找的人,並交換角色再次遊戲,趁幼兒投入地進行遊戲時,讓另位老師悄悄帶走名幼兒,爲幼兒體驗朋友不見後的焦急情緒做準備。

師帶領找的幼兒邊唱邊找自己的朋友。找到朋友後,與朋友起坐回自己的小椅子上。這時×××發現自己的朋友××不見了,急得哭起來。

3、引導幼兒猜測和尋找××小朋友。

師:“××不見了,他可能去哪了?”

幼1:被他媽媽接走了。

師假裝打電活驗證,沒被媽媽接走。

幼2:到小×班了吧。

師進行驗證,也沒有。

幼3:被壞人帶走了。

師:呀,真的被壞人帶走了可怎麼辦呀?他的爸爸媽媽肯定要急死了!你們是不是也很着急呀?

幼:嗯,是的。

師:我們怎麼做才能找到他呢?

幼:打電話,請110的叔叔幫忙。

師:嗯,這是個好辦法。

師假裝撥打110報警,請警察叔叔幫忙尋找。

師:也許剛纔他躲到其他什麼地方了,我們自己也來找找吧!

帶領幼兒起到××可能會去的地方去尋找,呼喊。

另外的那位老師將孩子帶來。帶領幼兒詢問:“××,你去哪兒了?我們大家都急死了!都很擔心你,你的好朋友都急得哭了!”

教育幼兒:以後可不能隨便離開大家,更不能跟不認識的人走。

評析:在引導幼兒猜測“朋友可能去哪兒了?”“不見了,可能會出現的後果?”將幼兒着急、擔憂的情緒激發出來,然後調動幼兒已有經驗,嘗試尋找的多種方法,將幼兒的情緒體驗進步提升。當朋友失而復現時,使幼兒能更強烈地體驗到再次見到朋友後的的喜悅之情,適時教育幼兒“不隨便離開集體、不跟不認識的人走”,從而增強幼兒的自我防護能力。

4、遊戲《找朋友》,引導幼兒樂意與新朋友起玩。

師:“××回來了,我們來慶祝下吧,去找個和你蝴蝶結顏色不樣的新朋友起玩遊戲吧。”

幼兒兩兩邊唱《找朋友》邊遊戲。

評析:用幼兒熟悉且樂玩的遊戲《找朋友》,激發和引導幼兒主動找新朋友玩遊戲,從而將幼兒對好朋友的理解進步擴展和提升,也使整個活動的意義得到昇華。

幼兒園教案11

一、活動目標:

1、認識上下、裏外等不同的方位。

2、能運用方位詞描述彩蛋的位置。

二、活動重點:

重視引導幼兒運用方位詞描述彩蛋的位置。

三、活動準備:

1、掛圖第4號。

2、各種大大小小的彩蛋、大布袋一個。

3、藏彩蛋所需的相關物品,如盒子、籃子、毛巾等。

四、活動過程:

(一)找彩蛋

1、小兔要和朋友玩找彩蛋遊戲,它把彩蛋都藏在哪裏了?

2、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講述彩蛋分別在籃子裏、在籃子外面、在報紙下等。

(二)摸彩蛋

1、小兔的大布袋裏還有很多彩蛋,想請外面幫它一起藏。

2、出示一隻大布袋,裏面藏着彩蛋,幼兒每人摸出一個彩蛋。看看摸出來的彩蛋是什麼顏色的,和旁邊的同步比一比誰的彩蛋大。

(三)藏彩蛋

1、請個別幼兒根據教師的指令將彩蛋放到指定的位置。如:請把彩蛋放到桌子上,請把彩蛋放到盒子裏,等等。

2、請一名幼兒去藏彩蛋,剩下的幼兒閉上眼睛等候。請個別幼兒猜一猜彩蛋藏在哪裏。如果彩蛋沒有找到,那就請藏彩蛋的幼兒去找出來,並告訴大家彩蛋藏在什麼地方。

五、活動延伸:可在平時區域活動時玩“尋找彩蛋”的遊戲。

六、附欄:

七、活動反思:

幼兒園教案12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調查統計活動,感受表格在統計中的作用。

2、學習自己選擇調查、記錄的方法,統計小組同伴中不同入園方式的人數。

3、能積極參與調查、統計方法的討論,從不同角度對錶格上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解讀。

活動準備:

1、教具:各種入園方式的標記(附圖),全班幼兒入園方式統計表(附圖)。

2、學具:各種入園方式的標記分放在分類盒中,小組幼兒入園方式統計表(附圖),筆。

活動過程:

1、出示各種入園標記,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小朋友平時都是怎樣上幼兒園的?(步行、騎自行車、乘公交車、乘私家車)

(2)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各種入園標記,讓幼兒明確各種不同入園方式。

(3)請幼兒每人選擇一個標記表示自己的入園方式。

2、調查統計小組使用各種入園方式的人數。

(1)出示小組幼兒入園方式統計表,引導幼兒觀察、討論:表格有什麼?我們可以用這張表格做什麼?

(2)師幼共同討論調查方法。

教師:怎樣才能知道你們小組使用各種方式的小朋友有多少呢?(如:一個幼兒提問,其他同伴根據提問做出相應的回答;同伴之間逐一詢問對方的入園方式;通過觀察同伴選擇的入園方式的標記)

(3)師幼共同討論記錄策略。

教師:如果你們這組走路上幼兒園的有2個小朋友,在表格中怎樣記錄呢?(讓幼兒明確用數字2表示兩個人,而且記錄在走路標記下面的格子裏,這樣才表示走路的有2個人)

(4)完成小組調查統計表,教師巡迴指導。

(5)同組幼兒相互交流統計結果。

教師:請大家說說自己的統計結果,看看你們小組每個人的統計結果是否一樣?不一樣,檢查一下問題在哪?你們小組哪種入園方式的人數最多或最少?

(6)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統計結果和調查方法。

3、師幼共同完成全班的調查統計表。

(1)每組選一位代表向大家介紹本組的調查統計結果。

(2)教師組織幼兒討論:怎樣才能知道全班每種入園方式各有多少人呢?

(3)出示全班統計表,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這張統計表上有什麼?橫排的標記、豎排的數字分別表示什麼意思?怎樣記錄每組各種入園方式的人數?第一組的統計結果記錄在表格的什麼位置?

(4)每組選一位代表在表格中記錄本組的統計結果,並完成合計人數。

教師:表格填完了嗎?還有哪些空格需要我們完成?

4、師幼共同讀表格,初步瞭解統計圖表的意義。

(1)引導幼兒討論:每排的合計人數表示什麼意思?從這張表格中我們可以知道什麼?

(2)教師小結。

活動延伸:

提供幾種玩具,讓幼兒調查統計同伴對玩具的喜愛情況。

幼兒園教案13

一、主題來源

開學了,我們的孩子第一天來到幼兒園接觸的便是陌生的一切:老師,同伴、環境等,爲了讓孩子喜歡和熟悉新的一切,忘記離開父母的憂慮,喜歡幼兒園,我們爲孩子創設了溫馨而有特色的環境來吸引他們,爲了增進同伴,師生的情感,我們選用了小班的教材《我的幼兒園》、《小寶寶》兩個主題,同時開展。教材中的主題《我的幼兒園》中設的點有和哥哥姐姐做遊戲,讓孩子在哥哥姐姐的帶領下感受幼兒園生活的愉快同時拉進孩子們的距離,學會與同伴交往相處。你玩我玩大家玩可以讓孩子學會與人分享。而送玩具寶寶回家的活動可以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活動規則。幼兒時期比較重要的一個培養目標就是培養幼兒的行爲規則,這也是幼兒園階段的一個長時間的目標,所以在這個主題中注重的是孩子的日常生活,讓他們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情做起。主題《小寶寶》中“我的`名字”的小點適合讓孩子互相認識,“我的身體”小點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部位,學會一些保護自己的方法,增強孩子的安全意識。這些活動都很適合剛來園的孩子開展。讓他們更快的熟悉日常生活,且有益於幼兒對規則的掌握和遵守。主題活動就在預設和生成中交叉進行着。

二、主題目標

1、知道自己所在的幼兒園名稱,班級及自己的姓名。

2、 樂於參加集體活動,並能遵守簡單的集體規則。

3、學習用普通話表述自己的意願,能關注自己與同伴的五官與四肢。4、知道要保護自己,不做危險的事情。

三、主題的實施

主題選自

《小寶寶》主題是在3——4歲學習參考用書(P1—P7)、有兩個次級主題:我的名字、我的身體、

我的名字(P2)

學着用普通話說自己的名字(P2)

遊戲:開門、關門(P2)

貼紙人(P2)

我的身體

拍拍踏踏(P2)

玩一玩不同性別與不同服飾的人物的拼圖。(P2)

動動我的身體(P2)

小跳舞毯(P3)

印小手(P3)

兒歌:小小手(P3)

兒歌:拍皮球(P3)

(我們的小手)

《我的幼兒園》是在3——4歲學習參考用書(P87—P93)、有三個次級主題: 你玩我玩大家玩 和哥哥姐姐做遊戲 玩具要回家

你玩我玩大家玩

玩具商店P88

玩具架P88

大家一起玩P88

小鈴鐺P88

胖熊吹氣球P88

哥哥姐姐做遊戲

2 哥哥姐姐喜歡我P90

2 哥哥姐姐的畫P90

玩具要回家

蠟筆寶寶找家P90

送玩具回家P90

幼兒園教案14

活動目標:

1、對科學活動感興趣,幼兒在實驗中發現鹽溶解在水裏會使雞蛋浮起來,鹽越多雞蛋在水中浮的越高,感受探索的樂趣。

2、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3、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重點:

讓幼兒在實驗中發現鹽溶解在水裏會使雞蛋浮起來。

活動準備:

純淨水、食用鹽、攪拌棒、熟雞蛋。

適用對象:

大班幼兒。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出示課題)

二、探索鹽的奧祕

1、用純淨水浮雞蛋

將雞蛋放入純淨水中看能不能浮在水面?實驗操作,得出結論不能浮在水面。

2、加入1勺食用鹽

攪拌融化後觀察雞蛋,看能不能浮在水面。實驗操作,得出結論不能浮在水面。

3、加入2勺食用鹽

攪拌融化後繼續觀察雞蛋,看能不能浮在水面,實驗操作後發現雞蛋只浮起來一點點還是不能完全浮在水面。

4、加入3勺食用鹽

攪拌融化後再觀察雞蛋,雞蛋已經完全浮在水面上了。實驗證明,純淨水中加入適量的食用鹽,攪拌融化之後,雞蛋就會浮在水面上。

三、活動總結

這就是我們神奇的鹽水!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選擇了科學實驗活動,能夠使幼兒在簡短的幾分鐘感受到科學實驗的樂趣。在活動過程中我努力創設寬鬆的環境範圍,讓科學實驗課不那麼枯燥。活動第一環節我創設懸念讓幼兒感知光憑一杯純淨水雞蛋是不會浮在水面上的,大大激發了孩子探索的慾望。從而展開了加入1勺、2勺、3勺食用鹽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讓幼兒感知少量的鹽不會浮起雞蛋,水中的鹽越多,水的浮力越大。最後總結鹽水的神奇,結束了活動。該微課因爲沒有幼兒的參與,所以氣氛有點單一,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以後再有這樣的機會,應該帶上幼兒,讓幼兒直觀感知科學實驗的樂趣,並親自動手操作。

幼兒園教案15

[設計意圖]

幼兒正處於人生求知慾望最強的啓蒙階段,朗朗上口的幼兒詩歌深受孩子們的喜愛。詩歌作品可以爲幼兒展示充滿想象、幻想和靈感的空間。倘若能讓幼兒在學習詩歌的過程中,發展創造性思維,進行創造性遊戲,對於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大有益處。所以我選擇了意境優美、符合孩子經驗特點的詩歌《小小的船》爲主題,啓發幼兒在富於創新、模仿的系列相關活動過程中,去認知、去思考、去聯想,層層激起學習詩歌、表現月亮的慾望。

[活動目標]

1.通過動動手,做個簡單易行的小實驗,激發幼兒觀察自然現象的興趣。

2.利用配樂、打節奏的方式朗誦詩歌,讓幼兒感受詩歌的韻律和節奏的美,激發幼兒對詩歌學習的興趣。

3.在做做玩玩中發展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運用多種方式表現月亮世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師繪製各種月亮的形態模型(泡沫板),如新月、眉月、凸月、滿月等;

2.演示月圓月缺實驗用到的手電筒、鏡子、黑色衣服一套;

3.一段優美的音樂;

4.提供活動區域及相應的活動材料。

美工區:繪畫紙、彩筆、彩泥、剪刀、彩紙。

操作區:演示月圓月缺實驗用到的手電筒、鏡子、黑色衣服一套;紙、筆;月亮拼圖。

音樂表演區:錄音機、鋼琴、月亮頭飾(形態各異)。遊戲區:(場地即可)。

語言區:白紙、彩筆。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討論與詩歌相關的事物—月亮,爲詩歌的學習做導入

1.議一議,月亮有哪些不同的變化?

(出示月亮模型)

師:這是老師根據小朋友畫的各種月亮形態製成的模型。現在請大家說說它們象什麼?

幼:象小船;象香蕉;象月餅;象蛋糕;象盤子……(幼兒說的很多,這些是典型的例子,下同)

(教師指導:當幼兒說月亮象盤子時,師引導說:“象什麼形狀的盤子?”幼兒立刻回答:“圓圓的盤子。”)

師:那你們知道月亮爲什麼會有這麼多的變化?

幼:它會變魔術;吃多了會變大,不吃飯會變小……(雖然大家踊躍地回答、猜測,但只有一名幼兒知道:太陽照到了月亮的一小半兒,月亮是彎彎的;太陽照到了月亮的一半;月亮是半圓;太陽照到了整個月亮,月亮是圓圓的)

師:小朋友說了這麼多的原因,究竟月亮爲什麼可以有這麼多的變化呢?現在就讓我們動動手,做個小實驗,就知道了。

2.動一動,做演示月圓月缺的小實驗。

(出示演示月圓月缺實驗用到的手電筒、鏡子、黑色衣服)

實驗步驟:

(1).打開手電筒,放在桌子上,關掉其他的燈;

(2).讓一名幼兒穿上黑色的衣服,站在距手電筒約30釐米的地方;

(3).幼兒手拿小鏡子,使鏡面一直對準自己,自己原地慢慢轉動一週,注意觀察小鏡子反射到幼兒身上的色斑發生了什麼變化?

(幼兒的反映:深深被實驗所吸引,都想親自來做這個實驗。教師自我評價及反思:提前讓幼兒觀察、記錄月亮的不同形態,可以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幼兒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才能更投入地參與活動;通過動動手、做個簡單易行的小實驗,使幼兒在玩的過程中獲得知識,這樣獲得的答案不僅印象深、記得牢,而且能充分調動幼兒的探索精神。充分體現《新綱要》中“學習科學的過程應該是幼兒主動探索的過程”。)

3.說一說,自己喜歡的一種月亮形態。

師:月亮有這麼多的變化,那你喜歡哪一種呢?爲什麼?

幼:我喜歡彎彎的月亮,象小船,可以坐在上面玩;我喜歡圓圓的月亮,象月餅,可以吃;我喜歡半圓的,象蛋糕……(大家哈哈大笑,課堂氣氛活躍)

師:剛纔有的小朋友說想到月亮船上玩,那大家想不想坐着彎彎的月亮船到天上去玩呢?

幼:想。(情緒很高漲)

師:那我們坐在上面會看到什麼呢?

幼:地球、太陽、星星、天空、我的家、幼兒園……

師:小朋友說的真好。老師也想送給小朋友一首有關月亮船的詩歌,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二)詩歌欣賞與朗誦

1.聽一聽,師朗誦詩歌《小小的船》。

(播放一段優美的音樂)

(教師指導:教師用清晰、富有感情的聲音來隨着輕柔的音樂朗誦詩歌,請幼兒閉上眼睛靜靜欣賞,體會韻律的美。幼兒的反映:能迅速從上一環節的興奮中安靜下來,有的幼兒甚至隨着我的朗誦輕輕擺動;教師自我評價及反思:用優美的音樂襯托朗誦是爲了讓幼兒從上一環節的興奮中安靜下來,靜靜體會詩歌韻律的美。)

2.學一學,邊打節奏邊朗誦。

(教師指導:師在詩歌下面加上節奏型,教幼兒邊打節奏邊朗誦詩歌;幼兒的反映:覺得很有趣,有的幼兒說“象唱歌一樣”;教師自我評價及反思:單純來學習詩歌非常枯燥,於是我就想到了孩子們喜歡的打節奏,將兩者結合在一起,效果出奇的好。既可以讓幼兒感受詩歌節奏的美,又使幼兒很快掌握詩歌,只學習兩遍就可以了。)

3.試一試,幼兒來創編詩歌。

師:小朋友能不能用詩歌的方式來表現其他形式的月亮呢?

幼:圓圓的月亮,大大的月餅;我吃着圓圓的月餅,想着遠方的爺爺和奶奶;彎彎的月亮,象滑梯……(爲圓圓的月亮編的詩句較多)

(教師自我評價及反思:在學習詩歌后,不少幼兒想到:可不可以用詩歌表現半圓的、圓圓的等其它月亮形態呢?於是,我順勢增加了“幼兒來創編詩歌”的環節,但考慮到時間和幼兒興趣,我要求幼兒編一兩句即可,既可以掌握好時間,又可以降低難度,不用整首編,保證了幼兒的創編興趣。)

(三)用各種方式表現月亮世界

提供活動區域:美工區、操作區、音樂表演區、遊戲區、語言區和相應的活動材料,讓幼兒自由選擇區域,用各種方式來表現月亮世界。

(教師指導:爲各個活動區域的幼兒提供簡單的指導。美工區:提示幼兒畫或做出月亮上有什麼?操作區:爲幼兒提示實驗的步驟,並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記錄實驗結果。音樂區:會唱哪首表現月亮的歌曲?怎樣用動作表現月亮?遊戲區:可以做哪些有關月亮的遊戲?如何來制定遊戲規則?語言區:繼續引導幼兒創編詩歌,並啓發幼兒如何來配圖畫,如何製成詩集等等。幼兒的反映:能自主選擇區域進行活動。美工區:有的畫出了嫦娥、玉兔,有的把月亮的表面捏的坑坑窪窪,把月亮表現的豐富多彩。操作區:有的幼兒用繪畫、拼圖的方式記錄實驗結果。音樂區:歌表演《小白船》、《爺爺教我打月餅》,並能選擇不同的頭飾表演相應的月亮。遊戲區:進行了民間遊戲《月亮船》,採用兩人合作、分組比賽的形式。語言區:將創編的詩歌收集成“月亮詩集”並配上了相應的圖畫供大家欣賞等等。不管大家選擇了哪種形式,都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合作得很愉快。附:兒歌《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

X XX |X—|

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

X XX |X X|X XX|X—|

小小的船兩頭尖,

X XX |X—| X X |X—|

我坐在船裏望下看,

X XX |X X|X X|X—|

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X XX |X XX |X X|X XX|X—||

反思:

這一環節,和區域活動相結合,不限於只用一種形式來表現月亮,而是在充分尊重幼兒的意願的基礎上,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自己喜歡的月亮,體驗合作、分享、成功的喜悅。此環節充分體現了《新綱要》中“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