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太早叫媽媽民間說法

本文已影響1.12W人 

寶寶太早叫媽媽民間說法,嬰兒的吃喝拉撒都是離不開父母的照顧的,照顧寶寶需要從多方面進行,寶寶在說話的時候也是有很多講究的,下面爲大家分享寶寶太早叫媽媽民間說法。

寶寶太早叫媽媽民間說法1

各個國家的語言千變萬化,唯獨爸爸媽媽發音都比較類似:papa/baba mama等。

曾經聽過一個學者的,我認爲很有道理。從發音習慣上將,b p m 這三個輔音最好掌握,a這個原因最好掌握。因此baba papa mama 這三個詞就成爲了小孩子最開始學習的詞彙,用來表示父母。

那爲什麼mama表示母親呢?因爲母親會給孩子餵奶,而小孩子吃奶經常發出mua mua的聲音。因此mama就用來指代母親了。

更具體的看法,在進化早期,當小孩喊mama的時候,父母會下意識認爲孩子餓了從而讓母親給孩子餵奶,所以mama就演化成母親的意思了。

嬰兒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寶寶從媽媽肚子裏出生後,就是一連串奇蹟的開始。

出生時,通過呼吸的第一口氣,寶寶的血液從胎盤流向肺,填補了心臟的洞,之後就能自主呼吸供氧。

這些,對成年人來說,則必須要通過“心臟手術”才能完成。

嬰兒還有一個隱藏技能,他們的喉頭在喉嚨偏高處,可以同時吮吸和呼吸。

這也意味着,每個寶寶天生就是游泳健將。

寶寶太早叫媽媽民間說法

在水底,身體的本能會讓他們停止用鼻子呼吸,同時高喉頭可以讓水流到胃部而不是肺部,這樣可以在水裏短暫憋氣。

在水中的這種生存技能,有的時候甚至可以救命。

有個媽媽,推着6個月的孩子沿着海港散步。

在處理狗狗糞便時,她把嬰兒推車踩了剎車停在了牆邊,突然猛刮的一陣風,推動着嬰兒車沿着海堤直衝進大海。

等媽媽跑過去看時,6個月的小寶寶正在冰冷的海水裏驚恐着撲騰。

絕望中的媽媽大聲喊叫,直到五六分鐘後,寶寶才被救上來。

當時媽媽已經徹底崩潰了,她覺得兒子一定沒救了,連醫生都覺得希望不大。

但是奇蹟出現了,經過4個小時的急救,小寶寶完全甦醒,一點事也沒有。

這還只是奇蹟之一。

嬰兒就算只剩半個大腦,甚至都能正常生活

有個叫托馬斯的小男孩,在3個月大的時候,被診斷出患有癲癇,每天都會發作,父母需要24小時寸步不離看護。

在經過多次的腦部掃描發現,托馬斯一側的大腦腫脹畸形,醫生建議做腦部切除手術。

手術後,只有半個大腦的托馬斯,癲癇得到了根治,他除了精細動作能力有些喪失,以及一側身體比較虛弱外,其他和正常小孩沒什麼不一樣。

對我們成年人來說,失去了部分大腦,都可能是毀滅性的,但發生在嬰兒身上,卻總能出現奇蹟。

因爲嬰兒數萬億個腦細胞還沒有正確地組織起來,所以他們的大腦可以適應任何環境,而且越小,大腦越有適應性。

寶寶太早叫媽媽民間說法2

寶寶先叫誰誰就命苦嗎?

這種說法無法考證。但是直到現在,當過爸爸媽媽的人,都知道這回事兒。就像傳統一樣,延續到現在。甚至有時候還祈禱,孩子千萬不要喊我,千萬不要喊我。其實不必要有這種心理負擔。

作爲父母 ,我們有義務和責任撫養,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是父母心裏的一塊肉。每個當父母的都想把最好的留給孩子。就像我一樣,我想把最好的留給孩子,但是因爲生活所迫,有時候給予不了孩子最好的東西。我的心裏會非常難受。

寶寶太早叫媽媽民間說法 第2張

寶寶太早叫媽媽要警惕

其實,寶寶真正地喊出媽媽的時間,並不應該在五六個月的時候,而應該在10個月到週歲左右,如果寶寶能在這個月齡喊出媽媽,說明娃智力發育不錯。

寶寶之所以能夠在五六個月的時候叫出“媽媽”,其實是因爲孩子並不是真的在喊“媽媽”,而是發出了一種和“ma-ma”類似的聲音,這種聲音和“咿咿呀呀”是同屬一類的。

所以,就算孩子在五六個月的時候叫出了媽媽,也不要太高興,因爲“媽媽”對於孩子來說根本是一種學語階段的準備練習。

寶寶真正說話,一般都是從10個月開始的,10個月之後的寶寶發音,纔是帶有一定含義的,纔是寶寶主動進行意願表達的,纔是有效的說話。

寶寶太早叫媽媽民間說法3

寶寶多大會叫爸爸媽媽?

在知道寶寶是先叫爸爸還是媽媽之前,我們要知道,寶寶是什麼時候開始可以叫爸爸媽媽的。

一般10個月到11個月,一些寶寶已能模糊得發出"爸爸、媽媽"的音了。在1歲左右,大多數的寶寶都可以清楚地叫出“爸爸、媽媽”,這是寶寶語言發育第一期(1-1.5歲)。

每個寶寶語言發育是不一樣的。當寶寶會說第一句話時,爸爸媽媽別忘了一定要抱他、親他,鼓勵他,如:"寶寶會叫媽媽了,寶寶本領真大。"

寶寶先會叫爸爸還是媽媽?

關於寶寶開口先叫爸爸還是媽媽一直有這2種說法:

1、民間說法

家裏的老人認爲,寶寶成天和媽媽朝夕相處,會和媽媽比較親。而且媽媽在教孩子說話的時候一般都會先教孩子家叫媽媽,寶寶深受媽媽先入爲主的影響,所以開口叫媽媽的多。

2、科學的解釋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者分別對美國和中國的 8~16 個月的寶寶做了研究。研究者發現,大多數寶寶最先叫的是爸爸。

在全世界各種語言中,「媽媽」的發音比較一致,基本都是 mama 。而「爸爸」發音相對豐富,有 papa,baba ,dada 等等。

因此,現在我們來看爸爸的第一字母“b”和媽媽的第一個字母“m”,前者是塞音,發音無需氣流振動聲帶;而後者是鼻音,發生時氣流不僅要振動聲音,還要從鼻腔處通過。所以很顯然,這2個輔音相比,“b”更容易發出,寶寶先叫爸爸也就不足爲奇了。

寶寶太早叫媽媽民間說法 第3張

在生活中,如何鍛鍊寶寶的語言發展呢?

1、用實物加深寶寶的記憶

家長們在鍛鍊孩子語言能力的時候,最好能夠用實物,因爲這樣可以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寶寶記得更加深刻。在教寶寶學習叫爸爸媽媽的時候,可以指着爸爸或者媽媽。並且最好要多對寶寶進行提問,加深寶寶的印象,在教會寶寶“爸爸”這個詞的時候,應該指着爸爸,問寶寶:“寶寶,這是誰啊?”這樣會給寶寶的大腦帶來刺激,讓寶寶的語言功能更好的進行發育。

2、進行適度的語言刺激

對寶寶進行語言刺激這種事情呢,還是越早越好。在嬰兒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家長們就應該有意識的.對胎兒進行交流。在寶寶出生以後,媽媽們應該每天堅持對寶寶說話,尤其是用那些優美、有韻律的語言,這樣可以刺激寶寶語言的中樞神經,促進寶寶的發育。同時,媽媽們在給寶寶進行交流的時候,聲音一定要輕柔,並且語速要放緩,如果能夠伴隨着優美的旋律。

那樣就再好不過了。比如說:媽媽們可以給寶寶輕唱兒歌,或者是讀一些詩歌等等。不過,也有一點需要注意,對寶寶的語言刺激一定要適度,千萬不要太過於頻繁,否則會使得寶寶的大腦神經變得疲憊。

3、和寶寶進行遊戲

這種方法可以說是最有效的了。家長們可以在沒事的時候和寶寶一塊進行遊戲,製造出歡快的氣氛來。比如摸摸自己的鼻子,問寶寶這是什麼。或者直接問寶寶,“媽媽的眼睛在哪裏”,讓寶寶主動的指出來。寶寶在這種有組織的遊戲中,會自然快樂的學習到語言。

其實呢,無論是寶寶先叫“爸爸”還是先叫“媽媽”,沒什麼區別的,千萬不要因爲這個,跟自己的另一半吃醋。畢竟是自己辛苦養育的寶寶,看着寶寶終於能夠開口說話,即使第一個喊的人不是自己,但是這種開心激動的心情,是誰都無法替代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