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溝通雙行道才能更暢通

本文已影響1.58W人 

與孩子溝通雙行道才能更暢通

與孩子溝通雙行道才能更暢通,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而溝通是家庭教育中最爲要緊的一環。今天小編爲大家收集整理了與孩子溝通雙行道才能更暢通的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

與孩子溝通雙行道才能更暢通1

“隨着時代的發展,中國很多傳統的“育兒寶典”已經變成了“育兒古典”,於今已經不適用了。”中國很多傳統的育兒觀點都是站在家長權威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問題,是一種“單行道”交流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交流往往都是有去無回,得不到孩子的迴應。

“想必大家小時候應該都能聽到這樣的話:‘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這種單行道交流的特點是,話語權與決定權都掌握在家長的身上。

而與之相似的另一種現象,就是把孩子當寶貝來呵護,言聽計從,寵溺慣愛,話語權都在孩子身上,什麼事情,孩子說了算。“這種便是孩子通向家長的單行道”廖老師幽默的說到。

而無論是家長權威還是小皇帝發言,這種親子之間的溝通只是單向的,一方發話,一方執行。這種溝通就像人和機器的溝通,用於親子之間的溝通絕不可取。廖老師明確的表示“我們要改變親子關係,就要從改變我們的親子觀念開始,由一種單向的灌輸轉變成一個雙向的互動。”

 與孩子溝通雙行道才能更暢通

路基的準備:家長要堅定觀念

由於網絡媒體的介入,信息大爆炸也進入到了孩子的世界。孩子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是成人不可比擬的,所以在面對一些新生的資訊信息室,也就出現了孩子成長得比家長還快,做家長的已經和孩子脫節,自然就沒有共同話題可溝通。

很多家長都表示互動是一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情,對於這個問題,廖老師給出瞭如上的回答。

“家長要堅定自己的育兒觀念。”這是廖老師給家長們的第一個建議。中國的育兒經代代相傳,儼然如同“傳家寶”一樣,成了“世襲”的傳統,爺爺這樣教爸爸,爸爸再這樣教兒子,兒子再繼續這樣教自己的兒子,已經成爲一種潛意識的東西。

當家長謀求改變時,必然會因爲觀念的不同而受到親友方面的阻力,這種現象在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時候特別容易出現。“家長一定要明晰自己的定位,面對這種阻力首先做好溝通工作。與親友特別是長輩達成一個一致的意見,然後再開始自己的育兒計劃。”

若非如此,在家庭的教育中就容易出現七嘴八舌的教育灌輸。這會讓處於成長期的孩子無所適從,無法選擇該聽誰的,從而引發對家庭的不信任感,最後就會用自己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形成明顯的.青春期叛逆。

“家長自身也應該進入到孩子的世界中來。”廖老師再次說到,由於網絡媒體的介入加上傳統媒體的擴充,信息大爆炸的威力也進入了孩子的領域。在某些方面,孩子比家長還要精通,而這些方面也是孩子感興趣的。但家長如果對這個領域沒有認知,這就造成了親子之間“無話可說”的這樣一個尷尬的局面。

就比如說孩子今天興致勃勃的和家長說“喜羊羊”,家長興致勃勃的和孩子說小肥羊一樣。這樣狀況下的交流不僅僅家長覺得有挫折感,對於孩子來說,這種挫折感更爲明顯,無形的對下次親子之間的交流形成了障礙。“家長面對着孩子依舊要抱有一種學習的態度。”廖老師最後這樣總結。

 與孩子溝通雙行道才能更暢通 第2張

用好雙行道:走出去與走下去

“打開自己的眼界,從而才能瞭解這個時代下這些孩子們的特質。”廖老師向記者說到,想要用好與孩子互動的這條雙行道,就要做到“走出去”與“走下去”。所謂的走出去,是說家長應該多與其他的家長接觸,共同交流自己在輔導孩子方面的心得教訓。

今天自己遇到的問題,別人可能已經解決了,能夠爲你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法。別人今天遇到的問題教訓,對自己也是一個啓示。同時在與其他家長的交流的過程中,一方能夠獲得關於這個年紀孩子更多的信息同時,也能透過其他家長看到自身要繼續保持或者是要改正的一些因素。

而所謂的“走下去”,就是指,家長要放下姿態,放下架子與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這點每個家長都會說,卻鮮有做到。能不能陪孩子一起很認真的看完一部他很喜歡的動畫片,有沒有陪孩子做過他喜歡的遊戲等等。要走進孩子的世界中,你就必須先把自己當成一個孩子,遵守這個孩子世界的規則。

廖老師還介紹了歐美國家家庭盛行的“家庭圓桌會議”。每個家庭都會把最近遇到的問題特意的拿出來讓討論,孩子也能參與其中發表自己的意見。這就讓孩子明顯的覺得自己得到了了尊重。這種模式大多數的家庭都可以借鑑。

岔路口:別讓孩子覺得自己特殊

“越是特殊的孩子,就越不能讓他們覺得自己特殊。”對於一些情況比較特殊的孩子,和他們進行交流時,廖老師給出了這樣的建議。比如說單親家庭的孩子,這些孩子對於家庭比普通的孩子更爲敏感,也更怕被提到家裏的事情。

若家長一味的給予“特殊照顧”,避而不談,這樣容易讓孩子形成一個心結,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有所不利。所以在面對這樣的孩子的時候,家長和他們交流時就不能讓他們覺得自己是被爸爸媽媽不要的一樣。

在交流時應該傳達這樣的信息:你和普通的孩子一樣,都有愛你的爸爸媽媽,只是爸爸媽媽不住在一起而已。而作爲家長,也不能把自己負面情緒轉移到孩子的身上。比如不要和孩子說另一方的壞話,這會給孩子巨大的壓力和陰影,從而滋生自閉自卑的心理。

平等、尊重是拉進親子距離最有力的法寶。平等的與孩子進行對話,尊重他們的選擇,善於去引導孩子。只要你能明確的堅持着,那麼,你與孩子之間就真的能夠無話不談了。這樣纔能有效的和孩子溝通。

與孩子溝通雙行道才能更暢通2

只想讓孩子聽話?請不要傷害孩子,他們會本能的對你產生厭惡,這是大忌!孩子還小,我們有時候下手太重,孩子難以抗衡!

只想讓孩子聽話?請不要傷害孩子,他們會本能的對你產生厭惡,這是大忌!孩子還小,我們有時候下手太重,孩子難以抗衡!

這就是孩子被家暴的可憐處境。

可是,即使生活的壓力再大,深山的觀念再守舊,有再多的因素,都不能構成家長虐待孩子的理由!

1

家暴孩子的家長總覺得孩子愛頂嘴、不受管教,其實很多時候都是父母自己因爲生活的壓力感到煩燥和壓抑,而孩子的“作對”便成了一根導火線,打罵孩子成了大人發泄情緒的突破口。

心理諮詢師李雪曾經分享過一個案例:她的一個朋友非常漂亮、優秀,但總是對愛情和婚姻沒什麼信心,總是擔心自己會被拋棄。

原來從她兩三歲起,爸爸就經常會因爲各種原因揍她,而反思她捱揍的大部分原因,其實並不是她本身。

她的媽媽體弱多病,心臟脆弱,所以家裏人都處處讓着她,但偏偏媽媽又想控制孩子的一切,包括衣食住行、工作、戀愛,只要她反抗,父親就認爲她是“害”媽媽生病的“幫兇”。“我們家本來很好,出問題都是因爲你”這是她爸爸常常掛在嘴邊的話。

“我很多時候都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裏,總之爸爸那樣說了,我就覺得是自己做錯了。”

明明不是孩子的過錯,卻要爲父母的各種負面情緒來買單。

前些天,我無意間問起我媽,爲什麼我小時候有一段時間她老打我的事。媽媽皺緊眉頭直言不諱:“你都不知道,那個時候你每天早上總能整出一些芝麻大的事情給鬧一通,我心裏當然很煩,然後去廠裏上班總是一天的不順利,你每鬧一天我就不順利一天,你說你該不該打?”說完不自主地笑了起來,我卻只是抿着嘴在一旁沉默。

她不知道的是,因爲她所謂的“工作不順利”,我成了她眼中最大的“禍害”,而連着被打的那段記憶一直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裏,即使現在已身爲人母,但每每想起,我都會不自主的打個顫慄。

父母的壓力,孩子一時還無法理解,正如孩子被打,對他心理上造成的傷害,父母也未必會真正懂得。

 與孩子溝通雙行道才能更暢通 第3張

2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位網友把小時候經常捱打的經歷,總結爲“一生的陰影,一生的痛”。

她說,小時候自有記憶起,只要犯錯就會捱罵,錯誤積攢得多了就會捱打。打完罵完後媽媽會說:“你爲什麼就不能乖乖地聽話呢?你聽話不就不用捱打了嗎?”

每當這個時候,她就很痛苦,並開始在心裏反覆問自己:我真的那麼差勁嗎?我和你們在一起很開心,可是你們卻打了我!我不是故意犯錯的!我很害怕,我不知道該怎麼面對你們!

她從來不曾和別人提起,只能抱着這些疑問,一遍又一遍地傷害自己。一直到她成年,半夜起來想到了這些她還會哭。

雖然時過境遷,可是傷害已經根生蒂固,她到了適婚年齡,即不想結婚,也不想有孩子。

教育專家表示,孩子在被家暴的過程中所受的衝擊和刺激,會延續數年,嚴重者會性格扭曲,還會影響他今後對家庭的觀念。

有網友說:“小時候恨他(打孩子的爸爸),不喊他爸爸了,等長大了,不恨了,就是想喊他爸爸也喊不出來了。”

很多父母,當孩子長大後提起被他們打的事情時,他們會驚訝地說“你還真打算記這芝麻大的事兒一輩子?”

但我想說,爸爸媽媽,這真的不是一件小事,是關乎到我曾經覺得自己被全世界所拋棄的大事。

每每被狠狠地打在身上,而最愛的爸爸或媽媽也只是在邊上袖手旁觀,那一刻,真的令小小的我感到絕望。

捱打之後,父母也許會很快忘記,但是我卻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才能說服自己,爸媽還是愛我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