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6篇

本文已影響2.17K人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6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理解故事內容,學說短句:讓我玩玩你的**好嗎?

2. 樂意把自己的玩具借給朋友玩,感受與朋友一起玩的快樂。

活動過程:

1. 引發興趣。

操作小白兔手偶,以小白兔的口吻引出活動:小朋友你好!我是小兔白白,我整天跟着媽媽,一個朋友也沒有。今天,媽媽讓我自己到外面找朋友玩,可是我不知道怎樣才能找到朋友,你們能告訴我嗎?

請幼兒幫小兔想想辦法。

幼兒:大家一起玩。

老師:說的真好,那我們一起來聽聽小兔是怎麼找朋友的。

2. 觀看手偶表演,理解故事內容。

第一遍手偶表演後,提問:小兔白白找到朋友了嗎?找到了哪些朋友?它是怎樣找到朋友的?

第二遍表演,幫助幼兒理解表演內容,並學說:讓我玩玩你的娃娃好嗎?

3. 遷移經驗。

談論:

兔媽媽爲什麼讓小兔白白自己出去找朋友玩?

你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嗎?

爲什麼你願意和他們一起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設計背景

發現本班小朋友個別不愛吃水果,希望能通過本活動鼓勵小朋友喜歡吃水果。

活動目標

1.認識桃子的特徵。

2.能積極參與談話,善於表達。

3.能用簡單的動作表達兒歌。

4.知道桃子的營養。

5.培養幼兒愛吃水果,不挑食。

6.激發了幼兒對水果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桃子的特徵。 難點:理解吃多對身體不好。

活動準備

1.桃子掛圖一張。 2.新鮮桃子若干。 3.兒歌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桃子的形狀和顏色。

2.學會用詞,又……又……。

3.出示新鮮桃子,讓幼兒用一句完整的話描述桃子。

4. 教師切開桃子,讓幼兒觀察桃子的外表結構,引導幼兒把所有看到的說出來(毛,肉,汁,核。)

5.小朋友 品嚐桃子,真實感受桃的味道,教幼兒桃子好吃又有營養,但多吃對身體有害。

6.教師朗誦兒歌,幼兒朗讀。

7.教師總結: 親愛的孩子們,希望你們以後能喜歡吃水果,它含有很多的維生素,對你們的身體有好處,能增強我們的提抗力,讓你們能更健康的成長。

教學反思

1.在實際教學中我發現很難讓幼兒理解的是,桃子有營養,提倡吃又要少吃,對於小班的孩子來說有些難以掌握,不能理解。

2.在活動教學過程中,有些孩子不能理解桃子對人身體到底有什麼好處,沒有更好的讓幼兒理解,教師和幼兒之間的互動也不夠好,沒調起幼兒的積極性 。

如果重新上的話,我會設計一個情節,比如小猴子吃桃,以猴子的身份讓幼兒在玩中瞭解桃子的營養價值和好處。

小百科:桃子是一種果實作爲水果的落葉小喬木,花可以觀賞,果實多汁,可以生食或制桃脯、罐頭等,核仁也可以食用。果肉有白色和黃色的,桃有多種品種,一般果皮有毛,“油桃”的果皮光滑;“蟠桃”果實是扁盤狀;“碧桃”是觀賞花用桃樹,有多種形式的花瓣。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授課教師:劉莉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有一定的認知能力,能認識一些簡單的水果;喜歡參與遊戲活動,特別是“開火車”遊戲;對兒歌的韻律、節奏非常感興趣;我抓住幼兒的這些特點,設計了此活動,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兒歌、仿編兒歌、體驗樂趣。

活動目標:

1、 理解兒歌內容,能用簡短的語言回答問題,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 願意與老師、同伴交流,能安靜地傾聽老師和同伴講話。

3、 樂於嘗試仿編兒歌。

活動準備:音樂、PPT、小火車圖片人手一張,記號筆人手一支

活動重點:理解兒歌的內容

活動難點:仿編兒歌

活動過程:

1、 以遊戲進入情景,熟悉兒歌

(1)先聽聲音。聽!這是什麼聲音?誰開過來了?(播放《火車開啦》(伴奏)是火車開過來了(邊說邊出示火車)。原來是西瓜爺爺開着火車準備去旅行啦,我們和西瓜爺爺打聲招呼吧。(西瓜爺爺你好!)師邊說邊有節奏的拍手:“西瓜爺爺開火車,卡嚓卡嚓去旅行。”誰知道旅行是什麼意思?卡嚓卡嚓又是什麼聲音?(開火車的聲音)

(2)西瓜爺爺還請了其他的水果寶寶一起去旅行,我們來看看都有誰吧,(出示蘋果)是誰啊?(蘋果)老師要用好聽的話請蘋果寶寶上火車,小朋友們仔細聽:“蘋果蘋果上火車,咔嚓咔嚓去旅行。”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師幼一同請蘋果上火車)

(3)小朋友,穿着黃色的衣服,長得像月亮的水果是誰啊?(幼回答香蕉,教師出示香蕉)那誰會用剛剛我們學的好聽的話請香蕉上火車呢?(請個別幼兒回答後全體小朋友一起念一遍)

(4)老師這還有一個謎語,你們猜猜是誰來了。它長得圓圓的,有好多好多顆圓圓的,穿着紫色的衣服,是誰啊?(葡萄)原來是葡萄,那位小朋友用好聽的話請它上火車啊?(請個別幼兒回答後集體念一遍)

(5)西瓜爺爺請水果寶寶們坐上了火車,咔嚓咔嚓,水果寶寶去旅行。

2、播放PPT,完整欣賞兒歌

(1)西瓜爺爺請了這麼多的小客人去旅行,它可高興了,它一高興就給我們唱了一首好聽的兒歌,他的名字叫《水果寶寶去旅行》:西瓜爺爺開火車,咔嚓咔嚓去旅行。蘋果蘋果上火車,咔嚓咔嚓去旅行。香蕉香蕉上火車,咔嚓咔嚓去旅行。葡萄葡萄上火車,咔嚓咔嚓去旅行。咔嚓咔嚓,水果寶寶去旅行。(師邊念邊播放音樂)

(2)小朋友們好聽嗎?現在,我們看着西瓜爺爺開的火車一起來學唱這首兒歌吧。(師

幼隨音樂同念兒歌一遍)

(3)小朋友們真棒,現在老師要請幾個小朋友們上來表演了?誰願意請舉手。(請個別小朋友上臺念兒歌)

3、仿編兒歌

(1)小朋友們你還想請什麼水果上火車啊?你們可要用好聽的話請它上火車哦。(請個別幼兒回答)

(2)現在老師給大家一人一輛小火車和一隻神奇的筆,你要用神奇的筆把自己喜歡的水果請上火車一起去旅行。準備好後老師還要請小朋友像西瓜爺爺一樣唱一首好聽的歌。(幼兒繪畫後引導幼兒仿編兒歌)

活動反思:

在組織活動時,我採用多媒體教學,將水果擬人化,整個活動生動、有趣,充分地吸引了幼兒,不但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我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經驗,將認知內容巧妙地融人各種遊戲之中,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啓發引導,探索發現,形成了“師幼互動”的良好氛圍,教育效果顯著。活動以遊戲貫穿始終,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活躍了氣氛,拓寬了教學途徑,符合小班幼兒活潑好動的特點。在活動中我充分地給幼兒創造了一個想說、敢說、願意說並能得到積極迴應的環境。不足之處是,孩子仿編的水果有一定的侷限性,一般都是常見的、常吃的那幾種。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

通過兒歌這一幼兒喜愛的文學作品作爲貫穿,在念讀和討論中認知愛護圖書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活動目標 :

1、懂得要愛護圖書

2、初步學習正確的翻書動作,學習一頁一頁翻圖書

活動重點:

懂得要愛護圖書

活動難點:

初步學習正確的翻書動作,學習一頁一頁翻圖書

難點形成原因 :

手部小肌肉動作發展能力較弱

難點解決策略:

層次遞進地進行熟練練習

活動過程

一、討論圖書破的原因

二、觀察教師修補圖書

1、請幼兒說一說有什麼好方法能幫助破圖書

2、教師根據幼兒說的修補圖書

三、討論怎樣避免弄破圖書(結合幼兒實例進行討論)

圖書應該怎樣拿,怎樣放?自己看書時應該注意什麼?打擊一起看書時應注意什麼?

四、欣賞兒歌《小圖書》

五、幼兒看圖書

教師巡迴觀察,指導幼兒正確的翻書動作

設計依據:

活動導入部分請幼兒自己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梳理幼兒原有認知經驗,在此基礎上教師現場補書,幼兒發現補書的不容易,以鞏固他們對愛護圖書重要性的認知。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課題生成:

餅乾是幼兒常見、喜吃的一種食品,它不僅種類繁多、豔,而且形狀各異,味道豐富。遵循"生活即課堂"的宗旨,熟悉的餅乾着手,嘗試將數學教育的新觀念轉化爲教育行爲。其目的是在生活活動中做個嘗試,並在充分尊重幼兒自主探索的基礎上,通動手操作,讓幼兒掌握大中小的區別,在探索活動中,讓幼兒感知形狀是可以通過外力改變的。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掌握大、中、小的區別。

2、在探索活動中,讓幼兒初步感知形狀是可以通過外的。

3、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並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4、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遊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活動準備:

1、圓形餅乾(大、中、小)每位幼兒三塊放人盤中。

2、投影儀、電視機。

3、課前請幼兒洗手並消毒桌面。

活動過程:

1、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掌握大、中、小的區別。

(1)觀察餅乾,感知形狀與大小,發散幼兒思維。

教師,"盤子裏的餅乾你們喜歡嗎?它們都是什麼形狀"生活中,你還發現什麼東西是圓形狀的?"

(2)品嚐餅乾,比較大、中、小。

教師:"三塊餅乾比較一下,你發現有什麼不一樣的?"圖案、花紋、厚薄等。)"請你挑一塊你最喜歡的餅乾嘗一嘗,然後說說你吃的餅乾?"(從大、中、小來分。)"你吃的叫什麼餅乾,你是怎樣知道中餅乾的?"(讓幼中餅乾是相對大、小餅乾而言的。)

小結:"中餅乾比大餅乾小些,比小餅乾大些,安排們叫它中餅乾。"

2、在探索中,讓幼兒初步感知形狀是可以通過外力改!

教師:"剛纔有位小朋友咬了一口餅乾,你們看,餅乾被口洧什麼變化?把你的發現告訴老師。""餅乾被咬,掰了以後,像什麼呢?"……發揮幼兒想像探索大或中餅乾的變化。(像船、山峯、扇子……)教師:"餅乾被小朋友咬了以後,發生了許多變化,改變的形狀。"

3、請幼兒繼續吃餅乾,想像、交流。(先吃完餅乾的水、漱水。)

效果分析:

本次活動"比較大、中、小"是根據小班幼兒思維特點和認知規律,利用生活中常見物"餅乾"進行粗淺的數學活動。活動來源於生活又歸於生活,幼兒在活動中感到親切、自然。活動過程難易結合、環環相扣、層層深入,恰當的設問激發了幼兒自主探索的積極性多通道感知與實踐操作相結合,便於幼兒掌握學習。生活化的數學活動使幼兒真正做到了"生活即教育",讓小班幼兒在沒有學習壓力和思想負擔的情況下,輕鬆愉快地學到了粗淺的科學道理,從而掌握了有關數學的奧祕。

專家點評:

皮亞傑認爲:"認知的發展不是由內部成熟或外部教學支配的,它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兒童通過他們自己的活動(外顯的物體操作和內隱的智力活動),逐步建立分化和理解認知結構。"對幼兒來說,探索的過程要比探索的結果更爲重要。

對於小班幼兒來說,在生活和遊戲中進行的有關數學的探索活動容易引起幼兒興趣,也更容易掌握要學的內容。

因此,隱含在生活和遊戲中的數學值得好好開發和利用。

反思與討論:

談談你對"生活化的數學"的認識,檢驗一下生活化的數學對幼兒是否有作用。

活動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於現實,並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爲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目標:

1、初步學習比較兩個物體的高矮的方法,並能在生活中尋找到高矮不同的物體。

2、樂意參與活動並體驗快樂。

3、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4、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重難點:

初步學習比較兩個物體的高矮的方法,並能在生活中尋找到高矮不同的物體。

能用語言將比較的結果表述出來。

準備:

房子兩間、長頸鹿一隻、小貓一隻、大樹一棵、小兔與小鳥、高人走與矮人走的音樂、兩個盆子、高矮不同的物品若干等。

過程:

一、以小動物住房子引入活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動物王國的國王爲小動物們蓋了兩間房子,你們瞧,多麼漂亮的房子呀,(老師貼圖片,專門請幼兒幫老師取磁扣,先請個子矮的幼兒,夠不着,再請個子高的幼兒,幫老師取下了磁扣,)老師請幼兒說一說爲什麼第一個孩子沒有取到磁扣而另一個幼兒取到了?讓孩子初步感知高與矮。

二、學習比較兩個物體高矮的方法並再生活中尋找。

1、小朋友國王蓋的這兩間房子有什麼不同?引導幼兒觀察說出不同之處,表達出有的房子高有的房子矮。

2、 這是誰的房子呢?原來是長頸鹿和小花貓的房子,小朋友想一想,長頸鹿應該住哪個家?小花貓應該住哪個家?爲什麼?引導幼兒將長頸鹿與小花貓比比個子,要讓他們站在一條線上,得出長頸鹿高住高的.房子,小花貓矮住矮的房子。

3、 老師叫兩名幼兒比較高矮,然後請矮的幼兒站在椅子上,再次比較發現矮的變高了,可實際上他的個子矮,說明比較高矮時兩個物體必須站在同一個地方,這樣纔可以比較。

4、老師請矮的幼兒下去,請高的幼兒與老師比較,發現高的幼兒變矮了,初步體驗高矮的相對性。

5、小朋友比較高矮,小動物們也要比較高矮呢。你們看樹上的小鳥對地上的小兔子說:‘我長的比你高’小朋友看對不對?爲什麼?引導幼兒發現他們不在同一個地方不能比較,老師將小鳥飛下來與兔子站在同一條線上比較發現兔子高,小鳥矮。

6、請孩子們找找我們活動室中什麼高什麼矮?

7、幼兒操作。請幼兒將圖片比比高矮,高的放在桌子上的盆裏,矮的放在椅子上的盆裏。老師先示範,幼兒再放。

三、結束部分:剛纔我們在活動室找了找高矮,現在讓我們到外面找找高矮吧。

活動反思:

通過此活動,孩子們不但學會比較兩個物體高矮的方法,在對比中初步瞭解了高矮的相對性,並且將數學領域的活動目標與語言領域的活動目標進行了整合,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述能力。本節活動以幼兒爲主體,通過孩子的操作與表達將目標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進行,真正地實現了寓教於樂的教育效果。

本節活動設計符合小班孩子的認知特點,老師利用孩子們喜愛的動物引入,可以大大地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通過動物住新房對房子高矮、動物高矮的比較與認知,孩子們明白高矮的比較方法,並利用兩兩比較的方法潛移默化地提示孩子高矮的相對性,孩子在老師創設的情景中輕鬆的探究、觀察與發現,進而找到比較高矮的方法,最後的嘗試活動時對孩子經驗的總結與展示,幫助老師瞭解孩子的掌握情況,爲下次目標的設定提供基礎。

本次活動中有4個孩子沒有積極的參與到活動當中來,這是因爲有的孩子在觀察中沒有領悟到同一平面的含義,還有的孩子因爲語言的匱乏,無法將自己的發現表述出來,面對這樣的情況,老師在活動中要積極引導,幫助孩子用語言總結,另外兩位幼兒老師要利用個別化的教育幫助孩子理解,進而使每個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獲得提高。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