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牛的成語故事

本文已影響2.07W人 

你有了解過哪些關於牛的成語故事?塵與股市一般都是有來歷的,成語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始終是我們文明進步的一個見證和成果。小編精心爲大家整理了關於牛的成語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關於牛的成語故事

關於牛的成語故事1

對牛彈琴

東漢有個對佛教教義很有研究的學者,叫牟融。他引用儒家的詩書向儒者宣講佛經,受到了一些儒者的責難,指斥他爲什麼不直接依據佛經來回答問題。於是牟融講了音樂家公明儀的故事;公明儀對着一頭正吃草的牛彈了一首高深的曲子,牛毫不理會,只顧自己吃草,後來公明儀改彈像墳子、牛蠅和小牛叫喚的聲音,牛就搖着尾巴、豎起耳朵來聽了。他最後說:所以,對沒有讀過佛經的人直接談佛經,等於白講,成語對牛彈琴據此而來。

對牛彈琴:比喻說話不看對象,或對愚蠢的人講深奧的道理。

牛角掛書

語出北宋歐陽修、宋祁等人所著《新唐書·李密傳》:“聞包愷在緱山,往從之。密以蒲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隋朝李密少年時在隋煬帝的`宮廷裏當侍衛。他生性活潑好動,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隋煬帝認爲他不夠老實,就免了他的差使。但李密沒有因此頹廢,回家後發奮讀書,想做個有學識的人。一天,他前往緱山看望朋友包愷,路上將《漢書》掛在牛角上,邊走邊讀,此事後被傳爲佳話。“牛角掛書”被用來形容勤奮好學。

鼠入牛角

語出《新五代史·南漢世家·劉玢》:“奈何吾子孫不肖,後世如鼠入牛角,勢 =當漸小爾!”南漢高祖劉龑兒子雖多,但是沒有誰比較出衆。三子劉洪度和四子劉洪熙更是無才無德。劉龑生前對兒子們的狀況十分擔憂,在病中,他說出了上面這番話。劉龑死後,劉洪度繼位,並改名劉玢。他不問朝政,整日尋歡作樂,繼位一年後就被弟弟派來的刺客殺死。“鼠入 牛角”後被用來比喻勢力愈來愈小。

關於牛的成語故事2

庖丁解牛

戰國時期道家代表莊周講一個故事:有個廚師替梁惠王宰牛,他的宰牛技術十分嫺熟,刀子在牛骨縫裏靈活地移動,沒有一點障礙,而且很有節奏。梁惠王看呆了,一個勁誇他技術高超。廚師說他解牛已經19年了,對牛的結構完全瞭解。

庖丁:廚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經過反覆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做事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隔山打牛

這種功夫其實只是藝術筆下的神奇,不可能真實存在的,因爲不符合自然科學的規律,凡事打、攻擊,都是需要能量,隔山、隔空無法實現能量傳導,包括氣功打人,都是人爲虛構的。

隔山打牛是武術中"透勁"的神話。在武術訓練中尤其是內家拳中,有透勁和繃勁一說。繃勁就是我用拳打在你身上,拳的力度只是侷限在拳頭跟身體的接觸面上,這樣的話你就被我的拳給繃出去,摔倒在地,但是對你身體內部沒有什麼傷害。而透勁正好相反,拳頭雖然打在肚子上,但力度能到內臟甚至後背,這樣的拳不會把人彈出去,而是對身體內部造成傷害,也就是內傷。透勁不像隔山打牛那樣隔一個人打一羣。

這種功夫在記載中所見頗多,但是在實際的武術整理挖掘中卻沒有發現過。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