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訶德1500字讀後感

本文已影響2.38K人 

堂吉訶德1500字讀後感,這本書是中小學的必讀書目之一,愛讀書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這是一本罕見的鉅著,文字是古老的符號,閱讀是靈魂的昇華,現在爲大家提供堂吉訶德1500字讀後感。

堂吉訶德1500字讀後感1

在這世上,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有的只是雙刃劍,亦或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大多數人眼中,《堂吉訶德》可能是一本沒有意義的,荒誕的騎士小說。然而,在我看來,《堂吉訶德》卻是當之無愧的西方小說的源頭,它飽含人世間寶貴的真善美與對理想不懈的追求。

理想,或許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了,它使堂吉訶德是那般的與衆不同,散發出無窮的魅力。興許,在世人眼裏,堂吉訶德是一個荒唐的瘋子,整天做着虛無縹緲的白日夢,幹着不切實際的事――他把風車當成巨人,把羊羣當作軍隊酒的瓶蓋,當作巨人的頭顱……像一個孩子一般進行着一場又一場的遊戲。然而正如桑丘所說:“他不是瘋,是勇敢”。確實,古往今來,有遠大的理想的人比比皆是,但是,有毫不利己的思想的人卻寥寥無幾,而堂吉訶德正是這樣的人。堂吉訶德的理想是能像一個傳說中的騎士一樣,打抱不平,鋤強扶弱,以便使社會達到清明,和平的局面。所以他即使被許多人當成是瘋子,即使一次又一次的被世人所嘲笑,即使處處碰壁……但他從未放棄過自己的理想,他勇敢地把自己手中的筆桿子換成“槍桿子”,肩負起保衛世界和平的重擔,爲了理想赴湯蹈火,衝鋒陷陣。此等壯舉,不正如夸父追日般值得世人稱讚與深思嗎?

堂吉訶德1500字讀後感

美德如寶石一般鑲嵌在人的身上,使人鶴立雞羣,閃閃發光。也許在世人眼中,堂吉訶德是一個想入非非,喜怒無常,脫離現實,不折不扣的瘋子。然而,在我心裏堂吉訶德卻是一個真誠善良、正直勇敢、見義勇爲的英雄。堂吉訶德對待他的僕從沒有呼來喝去,沒有頤指氣使,更沒有將他當成出氣筒,無緣無故的拳打腳踢,指責打罵。而是像對待親人一般,完全沒有架子。耐心地指正桑丘的錯誤,教導他要做一個善良的人,要全心全意地爲人民效勞。他認爲一個合格的騎士首先要善良,不能驕傲、傲慢,其次要做到彬彬有禮,懲惡揚善。而從全文看,正如堂吉訶德所說:“我呢,是隨命運的指引,走的是遊俠的道路。我幹這個事業不爲錢財,重的是名譽。我曾經扶弱助強,降伏巨人,鎮壓妖怪。我也一往情深,因爲遊俠騎士非如此不可。我的愛情不屬於色慾,而是高尚純潔的心向神往,我處處蓄意行善,一言一行只求於人有利無害。因此,無論他做出多麼荒唐的決定,都是基於他的崇高精神。並且在他的意識裏,所見之物既然代表邪惡之物,那就要除惡扶正,救濟蒼生。

但不幸的是,堂吉訶德只能上演“活者是個瘋子,死了是個智者的悲劇”。在那個荒唐的年代裏,堂吉訶德對社會正義的追求,在當時黑暗封建勢力下是不可能實現的。禍不單行,他還選擇了錯誤的虛幻的對象來進行戰爭,妄想以過時的,虛幻的騎士道來改造現實社會,更是不可能成功的。這一切顯得那般蒼白無力,如滿紙荒唐言一般,唯有落得悲壯英雄的稱號。

誠然,堂吉訶德沉迷於幻想,脫離現實,但他那善良,真誠,勇敢,正直的美德和執着追求理想的偉大精神更應該被人們所接納和吸收。他是作者在文藝復興時期,用以抨擊當時荒唐的騎士制度,批判西班牙的罪惡勢力,指出這些罪惡對人們所造成的毒害的有力武器。但同時,它又是作者對人文主義思想的倡導和嚮往,是人與人之間一種自由和平等的關係,所以堂吉訶德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更是一部經久不衰的偉大著作。

堂吉訶德1500字讀後感 第2張

一次堂吉訶德之旅,讓我感受到荒唐中的真善美,使我心靈受到極大的觸動,感悟到人生中的執着追求與生生不息。希望廣大的朋友們也可以和我一同,開啓一場奇幻的騎士之旅,在荒唐中體味大千變化與人世間的真善美。

堂吉訶德1500字讀後感2

《堂吉訶德》的小說主人公原名叫阿倫索·吉哈達,是一個鄉坤,他讀當時風靡社會的騎士小說入了迷,自己也想仿效騎士出外遊俠。他從家傳的古物中,找出一付破爛不全的盔甲,自己取名堂吉訶德·德·拉曼恰,又物色了一位僕人桑丘和鄰村一個擠奶姑娘,取名杜爾西尼婭,作爲自己終生爲之效勞的意中人。然後騎上一匹瘦馬,離家出走。堂吉訶德還按他腦子裏的古怪念頭行事,把風車看作巨人,把羊羣當做敵軍,把苦役犯當作受害的騎士,把酒囊當作巨人頭,不分青紅皁白,亂砍亂殺,鬧出許多荒唐可笑的事情,他的行動不但與人無益,自己也捱打受苦。他最後一次到家後即臥牀不起,臨終才明白過來。他立下遺囑,唯一的繼承人侄女如嫁給騎士,就取消其繼承權。

初看《堂吉訶德》,我認爲它只是一部滑稽可笑的庸俗之作,主人翁神經質的“勇敢精神”在書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越發看不起他。但是細細品味,又覺得書中蘊涵了一種道理。人們的最基本的本質就是爲了自己的目標不顧一切地去實現它。在實現的過程中,那位瘦骨嶙峋像根高梁杆兒似的遊俠騎士,那位奇想聯翩的紳士,時刻體現出他正直、善良的本性,這是人類最崇高的精神,因爲太單純了,才鬧出許多笑話。然而,堂吉訶德所走的道路,之所以爲世人所驚詫,不僅在於其艱辛,更主要在於其脫離現實。這其中,如果說“艱辛”是顯而易見的,那麼我要說它的“脫離現實”是有現實意義和諷刺意味的—在當時或是今天,當一個人爲之奮鬥的希望無法達成時,我們怎麼說?--“深表遺憾”,而如果他依然走自己的'路,我們又怎麼說?--“他是個瘋子!”現實不像軟土可以隨意塑造,而活在現實中的人卻又不像鑽石那樣善於包持本色,更何況在今天讓鑽石發生變化也並非難事。堂吉訶德在見到上古騎士的聖像後曾說過這樣的一番話—“……這些聖人和騎士在世的時候跟我是同行,也就是行俠仗義。我同他們的區別在於:他們是聖人,爲神道而戰;我是凡人,爲人道而戰。他們憑藉自己的驍勇贏得了天國,因爲天國是需要經過努力才能進入的;而我,直至今日,我還不知道自己付出的辛勞換回了什麼……”是的,憑這樣的夢想是不會換回太多榮耀或幸福的,然而,有着這樣的夢想難道是一種罪過嗎?試問一句,作爲人就不應該有這樣的理想嗎?然而現實卻又告訴我們什麼?它說,“不”。

堂吉訶德1500字讀後感 第3張

如果說堂吉訶德的存在於他本身是一出悲劇,那麼堂吉訶德臨終前的清醒則是對於我們所有人的悲哀。“去年的雀巢,今年沒有鳥。我過去是瘋子,如今頭腦已經清醒;我曾經是拉曼查的堂吉訶德;如今,只是好人阿隆索。吉哈諾。但願我的悔悟和真誠能夠換回諸位從前對我的尊重。……”堂吉訶德的這番話出現在他生命的終點似是所謂的清醒卻更像是他對現實的一種妥協,這其中包含了一切的辛酸與淒涼,諷刺與無奈。

塞萬提斯寫《堂吉訶德》時,爲的是打擊、諷刺胡編亂造、情節離奇的騎士小說及其在人們中造成的惡劣影響。本打算寫成幾個短篇故事,後來寫着寫着,他把自己的生活經歷和人生理想都寫進去了,思想內容越來越豐富,人物形象越來越現實,直至描繪了西班牙社會給人民帶來的災難,成爲我們瞭解和研究西班牙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風俗習慣的一部百科全書。塞萬提斯在《堂吉訶德》中一方面鍼砭時弊,揭露批判社會的醜惡現象,一方面讚揚除暴安良、懲惡揚善、扶貧濟弱等優良品德,歌頌了黃金世紀式的社會理想目標。所有這些,都是人類共同的感情,它可以穿越時空,對每個時代,每個民族,都具有現實感。相隔四個世紀之後,仍感動着每一個讀者。《堂吉訶德》中出現了近700個人物,描寫的生活畫面十分廣闊,真實而全面的反映了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西班牙的封建社會現實,揭露了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國的各種矛盾,譴責了貴族階級的無恥,對人民的疾苦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看着《堂吉訶德》這本書,我實在是邊笑邊哭,笑中有淚,淚中有笑。

難怪,別林斯基會有如此感嘆:在歐洲一切著名的文學作品中,把嚴肅和滑稽、悲劇性和喜劇性、生活中的瑣屑、庸俗與偉大、美麗如此水乳交融,這樣的範例僅見於《堂吉訶德》

堂吉訶德1500字讀後感3

我第一次聽到堂吉訶德這個人名時,別人都評價他是一個瘋子,一個徹頭徹尾的幻想主義者,但據我所知,《堂吉訶德》是世界名著,那麼這位“瘋子”一定有他的經典的地方。

堂吉訶德本是一個鄉村紳士,後因看騎士小說看多了,看得走火入魔,把故事裏的種種都當作現實,想做一名遊俠騎士,扶危濟困、懲惡揚善,宣揚正義,發揚騎士道,而堂吉訶德·拉曼卻就是他後來改的名字。後來,他還找到了一位妙語連珠,善用諺語又幽默可愛的侍從——桑丘,主僕二人到處闖蕩,最後被同村的學士孫參用計騙回了老家,最終醒悟,認識到了騎士小說的危害,然後去見耶穌。

整個故事看起來幽默搞笑,堂吉訶德種種古怪的行爲和錯誤的認知讓我捧腹大笑,笑過之後又有些說不出的心酸。他總是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之中,見到一位牧童糟主人毒打,前去爲牧童說情、讓主人還清牧童的工錢,結果適得其反,等他走遠後,牧童遭到了更慘的毒打,並詛咒天下所有的騎士。堂吉訶德本來是好心幫助牧童結果適得其反,這除了表現出堂吉訶德的天真和正義外,也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理想的生活卻總是得不到現實的認可。生活在底層的人們只有任富貴人家宰割,沒有一點兒自由權,不能反抗。

堂吉訶德1500字讀後感 第4張

當堂吉訶德和桑丘看到了風車市,走火入魔的堂吉訶德以爲是魔法師搞的鬼,認爲那是三頭六臂的巨人,英勇無畏地向前衝殺,無論桑丘怎樣勸說都無濟於事,結果可想而知——堂吉訶德被“巨人”打翻在地,動彈不得。這更體現了有些小說對於人們的毒害,讓人分辨不清是非,而西班牙的騎士小說和我們中國的武俠小說不是很雷同嗎,許多人都看得走火入魔,做大俠,替天行道,其實自己什麼也不會。想起小學孔老師總說的話:要讀好書,讀用益身心健康的書。也想起了現在方老師的話,要用自己的頭腦去讀書,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

堂吉訶德雖然很瘋癲,但他很守信用,答應了假的心上人的話,以爲他的心上人正的中了魔法,要打三千下桑丘的屁股才能解決,最後,堂吉訶德不惜花重金讓促使桑丘“打”了三千下屁股。儘管他已經被騎士小說弄得神魂顛倒,可他誠實守信的美德還健在!

桑丘一直想當一個海島的總督,在堂吉訶德被邀請到一個富貴人家時,桑丘實現了他的願望。別看桑丘平時挺傻的,可在他任期期間,憑着他驚人的智慧,順利解決了許多疑難案件,讓在場的人都瞠目結舌,最終因爲當總督吃不好、睡不好,讓桑丘很煩悶,最後辭去了這個職位。這是我認爲這本書中最精彩的片段,也讓我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只要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支點,你就能撬動地球。儘管當總督既氣派,又顯得並尊貴,可卻不能實現桑丘想吃好睡好的基本願望,最後毅然辭去了這個令無數人羨慕的職位,由此可見,自己最喜歡的,纔是最好的,要勇於放棄,尋找屬於自己的快樂。

最後,堂吉訶德回鄉的時候重病不起,同時也悔悟過來,在臨終前立下的遺囑中,要求把債務都還清,也要宣傳一下自己的事蹟,告誡世人騎士小說的危害。在他臨死前還在爲他人着想,保全自己的信譽,這種精神是在難能可貴。

堂吉訶德1500字讀後感 第5張

同時,我也認爲堂吉訶德那顆正義、善良、誠信的心和他那古怪的思想卻與當時的社會格格不入。堂吉訶德樂於助人,愛扶危濟困,而一些人就利用他的這些品質當作玩樂的把戲——用救命的求救聲把堂吉訶德騙到牆頭,把他的手綁在上面,讓他身體旬空,難受了一整夜;許多貴婦人都假裝熱情款待他,背後策劃着怎樣拿堂吉訶德開玩笑……這可以說是當時社會人們心裏黑暗的一角,也可以說是堂吉訶德他那想象的世界太過理想化——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和平和正義,也沒有絕對的善良和憐憫,英國的著名首相丘吉爾也如此,雖然他帶領全英國人民挺過了二戰時德軍的狂轟濫炸,但卻爲了統治階級的利益,竟讓士兵用子彈去射殺被逼無奈而反抗的老百姓,所以堂吉訶德這種理想化的世界只能在書裏看到,而現實世界卻與他的這種美好的遐想迥乎不同,其結局也只有被世人嘲笑、捉弄,而他的這種悲哀就是那那份來自內心對美好世界的無限渴望。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