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超市經營模式的調研報告

本文已影響2.63W人 

關於超市經營模式的調研報告,超市是一個居民經常購買日常用品的場所,超市銷售的商品種類有很多,可以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需求,良好的服務質量和合理的價格可以讓超市有豐富的營業利潤。下面就跟大家分享關於超市經營模式的調研報告範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關於超市經營模式的調研報告1

吃在北理,不僅要吃得飽,還需吃得好、吃得放心、吃得實惠。根據近期同學們的反映,爲了瞭解學校超市商品價格的合理性與服務質量,切實維護師生權益,北京理工大學學生會進行細緻策劃,組織進行了這一次超市調研。希望通過這次超市調研規範商品價格,提高本校超市服務質量,爲師生提供更好的購物環境。

爲了更全面、周到地瞭解超市的情況,本次調研採用表單定製,實地調研,綜合調研三種方式。

關於超市經營模式的調研報告

表單定製:

我們綜合了之前超市調研的調研結果,根據同學們的需求,有針對性的選取了樣本,制定了詳細的調查項目表單。

實地調研:

我們組織調查小組前往本校超市進行價格調查,以確保獲得數據的準確性。

綜合調研:

爲了瞭解本校超市存在的不足,增強對比性,我們同時組織了三個調查小組前往北京工商大學、首都師範大學與北京經貿職業學院進行調研。

1、物品豐富度

本次調研共選取180個樣本,涉及飲品、水果、休閒食品、生活用品、文具、體育用品和日常用品,我校實有商品數155件,實有百分率達到86.11%,爲調研四校中商品豐富度最高的學校。

通過對具體商品的分析我們發現,雖然我校超市有部分商品暫缺,但並不存在一類商品缺失的情況,能滿足絕大部分學生的需求。相比之下,我們發現其他學校的超市普遍存在水果和體育用品較少甚至無貨的情況,同學們有時需到專門的水果店和體育用品店購買水果及體育用品,而我校超市在上述兩類商品中不存在缺貨現象,這給同學們提供一些便利。

2、價格分析

在處理價格的數據時,我們剔除了兩個學校及兩個(學校、以上超市沒有的與比較意義不大的商品,篩選後保留有效樣本79個,比較價格時採用平行最高(低、價與非平行最高(低、價兩類。

在價格方面,從上表發現我校有約31%的商品價格在周邊學校價格中爲最高價,約有39%的商品處於中等價位,與xx年下半年調研結果對比發現超市高價商品比例有所下降,低價商品與中等價位商品比例有所提高。

經過歸納整理,我們得出了以下的結論。(部分相關表格會在文章末尾附上、

1、我校大多數商品價格與周邊學校同種或同類商品價格基本持平或處於較低價位,部分價格高於周邊學校商品價格的價格差異也普遍較小。零食及生活用品大多處於價格最優或與其他院校同種商品基本持平狀態,對於我校學生比較有利。

2、調查發現,我校的飲品價格處於較低水平,其中選取的37個樣品中有35個樣品的價格低於或與其他周邊院校同類商品持平,而在其餘2個價格高於其他周邊院校的商品中件商品的價格比四校平均價格高出5角錢以內,且價格與市場價格相同,處於可接受範圍之內,但價格仍有下調空間。

3、文具方面,紙質產品較上一年價格變化不大,小型文具(膠水,剪刀等、的價格普遍低於其他學校,具有價格優勢。

4、日用品依舊出現了價格區間較大的情況,是因爲本校超市對去年價格較高昂的產品均推出了價格較低廉的同類商品,使同學們的選擇餘地更大。部分產品的最低價格均低於其他學校,我校的價格佔有一定優勢。但本校的日用品的平均價格均高於其他學校,這一點有待完善。

5、在調查水果中,樣本總量爲11,在其他學校部分水果證據缺失的狀況下,選取較完整的北京工商大學對比,我校有3類水果的價格高於其他學校,且高出幅度均大於1元,價格相比不佔優勢。其他水果的價格均價均與其他學校基本持平或低於其他學校0.5元以內。我校的水果價格與市場相比略高,需要進一步完善。我校的水果種類較其他學校種類較多,價格區間也較大,方便了同學們的選擇。

3、往期對比

通過與上次調研結果的比較,我們發現,上次調研中提出的一部分生活用品價格處於持平或較高價位的問題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決,這一點在文具用品上有較大體現。

約有39%的生活用品價格低於平均值或與平均值持平,但剩下的商品價格仍高於平均值,並有部分商品價格處於四校最高。此外,水果價格較高的問題並未得到有效地解決,但水果種類有所增加,在水果方面,我校超市還需進一步改進。

4、反思與總結

通過此次超市調研,可以得出結論:我校超市基本上能滿足廣大師生的日常需求,在商品管理上非常合理,例如:商品種類齊全,分類清楚,擺放整齊,超市環境乾淨良好,爲師生們提供了非常舒適的購物環境,超市情況較去年有所好轉,但依舊存在一些不足:

1、我校超市商品種類有所增加,且同一類商品種類增多,價格普遍下降;

2、20XX年5月提出的水果種類較多但價格普遍高於其他高校的問題未得到解決;

3、我校商品分類明確,但仍未明顯標誌各個區域;

4、收銀臺開放數量較少,如遇購物高峯期學生需耗費大量時間排隊,資源未得到合理利用。

經過深思熟慮,我們給出了部分改進的建議,在這裏也下一個小小的決心,用我們的努力,爲同學們營造一個更好的校園生活!

1、產品與價格

a、設置合理的經營管理模式,繼續增加商品種類,確保商品的質量和價格;

b、在合理銷售的情況下,儘量降低非平行最高價商品的價格;

c、在合理的情況下下調水果價格,增加種類,並改善水果品質。

2、服務

a、將商品的大類用明顯的指示牌指引,方便同學更快找到所需物品;

b、在購物高峯期時合理增加收銀臺的使用數量,方便同學,節約時間;

c、超市雖開發票但收銀員並不主動給同學,需同學自行索要,希望引起重視;

關於超市經營模式的調研報告2

一、調查活動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活動爲吉之島超市現場問卷調查。共計下發調查問卷60份,回收有效問卷60份,回收率100%。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超市冷凍食品已深刻影響消費者生活

冷鮮肉、乳飲品、冰激凌······各式各樣的冷凍食品走進消費者的生活,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消費者的飲食習慣。據調查,方便是超市冷凍食品吸引消費者的最大因素,約有80%的消費者選擇。可見,超市冷凍食品因其方便的獨特優勢在消費者日常生活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安全成爲選購的首要因素

冷凍食品涉及範圍廣泛,每個種類品種繁多,消費者在選擇時也有諸多考慮。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安全是消費者選購這一類產品的首要因素,有90%以上的消費者表示在超市購買冷鮮食品之前會查看剩餘保質期,並且85%以上的消費者表示不會購買外表已經解凍的冷鮮食品。

(三)超市對冰袋保鮮的宣傳管理尚待提高

超市對冰袋的宣傳不容忽視,宣傳到位與否直接影響顧客購買冷凍食品到家時的質量優劣。調查結果顯示,70%的消費者不清楚超市有提供冰袋。可見,超市要進一步加強對冰袋的宣傳。

關於超市經營模式的調研報告 第2張

三、相關意見和建議

(一)提高冷凍食品質量

生產企業要加強內部管理,嚴把冷凍食品原材料質量關,不斷加大科技含量,改進加工技術,不斷健全冷藏鏈,將消費者對冷凍食品“簡捷、方便”的單純認識逐步改變成“環保、綠色、美味、營養、安全、衛生”食品的最佳選擇。零售企業要嚴把進貨關,嚴格按照冷凍食品標準存放管理,不斷提高冷凍食品購買吸引力。

(二)加大冷凍食品知識宣傳

部分消費者對冷凍食品的理解還僅限於“省時省力”的層面上,對於冷凍食品的營養價值、選擇標準等還不夠了解。行業協會、相關媒體應加強對冷凍食品知識的宣傳,注重對消費者進行冷凍食品認知的教育引導;經營者在經營的同時也應加大對冷凍食品知識的宣傳。消費者在選購冷凍食品時要多瞭解冷凍食品的相關知識。

(三)養成健康的消費習慣

冷凍食品在規定的保存條件下可以有效地防止營養成分流失,但是冷凍速率太慢、凍結溫度不夠低、解凍後再冷凍等情況會造成食品細胞不同程度的破壞,從而造成營養成分損失。爲此,消費者在購買冷凍食品後應正確保存和食用。如:按照冷凍食品規定溫度存放;解凍時,以溫度不高、緩慢融化爲宜,否則將造成汁液流失,最好在0℃—10℃下完全融解。

關於超市經營模式的調研報告3

慈善超市是以經常性社會捐助站(點)爲依託,以解決社會困難羣衆臨時生活困難爲目的,以有針對性的募集和發放爲主要形式的經常性社會捐助或社會救助機構,它包括奉獻超市、愛心家園、真情超市等,是新型社會救助體系落實在基層的重要平臺。

一、我省慈善超市總體情況和運作模式

在街道(鄉、鎮)、社區開連鎖店;三是流動超市,主要針對農村羣衆,不定期地在轄區農村各點擺攤,進行捐贈物資調劑和發放。

(一)機構設置

我省的慈善超市一般由縣(市、區)民政部門負責業務指導。縣級調劑中心,由縣(市、區)民政部門或慈善總會牽頭負責,依託縣(市、區)社會捐贈工作站(殘聯、民政幫扶救助中心等)開展工作。街道(鄉鎮)的慈善超市由民政辦公室(科)牽頭負責,依託街道捐贈工作點(幫扶救助站、基層社會救助綜合管理服務機構)開展工作。社區的慈善超市一般爲街道(鄉鎮)的連鎖點(目前村級建慈善超市還較少)。

關於超市經營模式的調研報告 第3張

慈善超市的設立方式分爲:

獨立門店式。一種是單獨建房設慈善超市;另一種是租用房子設慈善超市。這種獨立門店式的慈善超市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規模,便於對轄區羣衆開放和超市正常運作,但其運行成本較高。

合理利用式。即利用已有的街道(鄉鎮)、社區辦公場地舉辦的方式。在辦公場地較爲寬鬆的前提下,騰出幾間用作慈善超市,這種形式不但大大降低成本,且便於管理,還方便轄區困難羣衆領取物品。但在城市人口密集區域,原先辦公場地就十分有限的地區就較難辦到。

聯合舉辦式。即與商業超市或當地供銷社超市聯合舉辦等方式。在當地商業超市劃一個區域,闢爲慈善超市區或櫃檯。與供銷超市聯營的方式,也就是與供銷超市協議,救助對象憑一定數額的“愛心券”在超市內領取必要的生活用品。這兩種方式運行成本相對較低,區域網點多,物源豐富,方便了受助對象。但其也存在接收捐贈物品較難的問題,難以達到物品調劑的作用。

流動集市式。也稱“流動超市”,即慈善超市舉辦者購置或(租)借用車輛,定期不定期地在相對偏遠的農村流動運作,用集市擺攤的方式,讓救助對象領取物品,並接收物品捐贈。

(二)人員構成

慈善超市須有一定的人員對其進行管理。爲使慈善超市能正常運作,服務轄區羣衆,各地採用了不同的方法安排工作人員管理慈善超市。主要有以下幾種:

直接聘用。慈善超市開辦時,在社會上招聘工作人員,一般在本轄區內招聘。其有利的一面是,可全身心地投入超市工作,還能解決一定的就業問題。不利面是增加了超市的運行成本。

兼職。慈善超市工作人員由慈善機構、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兼任,其工資報酬仍由原工作單位發放,此舉能降低超市運作成本,但也造成上述單位人員緊張的狀況。

義工。利用轄區志願者從事或協助從事慈善超市的日常工作。此舉不失爲一種暨節約成本又能倡導志願服務精神的好舉措,也非常符合慈善超市舉辦初衷。但全部用義工來完成超市工作還不現實。

義務勞動。由轄區有勞動能力的低保對象、困難家庭或外來務工人員義務出工,協助慈善超市部分工作。但它不可能完成解決超市用人問題,超市還必須配專人進行管理。

(三)物資籌集

慈善超市的開設,給獻愛心者提供了一條方便渠道,有利於更快更實在地幫助困難羣衆。慈善超市建設的初衷就是:有些居民將家中的閒置物品收集起來,捐到慈善超市;有些企業也有一些想捐贈的商品,可以通過慈善超市捐贈;民政部門經常性社會捐贈接收機構平時接收的捐贈物品,或在每年對口支援“捐贈月”活動中多餘的捐贈物品,用於充實慈善超市。上述這些捐贈物品通過慈善超市這個平臺,由轄區困難羣衆按一定需求免費領用。因此,“慈善超市”這種新型的物資交流平臺,把社會上閒散的物資收集起來,實現扶貧幫困活動的日常化、長期化,是傳統的扶貧幫困活動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通過這個平臺,改變過去那種“你捐我受,捐非所需”的尷尬局面。改變原先單一的以慰問爲主的救助形式,從更大程度上滿足不同困難戶的不同需求。從調查來看,我省慈善超市的物資籌集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羣衆自發捐贈;企業捐贈;民政部門組織捐贈;出資購買和物資調劑。

(四)資金運作

(五)服務模式

慈善超市作爲新型社會救助體系的一個重要平臺,是連接捐贈者與受助者之間的一座“愛心橋樑”,它直接面對的主要是轄區困難羣衆、低保戶、高於低保標準的邊緣戶;因突發事件造成生活困難的其他居民或外來務工人員;熱心公益慈善捐贈事業的單位和個人。因此,慈善超市有着高於一般商業企業的運營模式、管理制度和人性化服務要求。目前,我省各地爲辦好慈善超市,均相應制定了各種規章制度,用以規範超市管理,提高服務質量。

爲規範慈善超市的運作,各地都出臺了相應的建設管理辦法,制定了物資籌集、接收、保管、安全、發放和領取等制度。對於物品的接收,規定了工作人員在接收捐贈物品時,要當場清點,填寫清單,確保捐贈帳、物準確無誤;向捐贈者開具收據、捐贈憑證,及時建立臺帳;物品接收後,按規定進行消毒、分類、儲存。對於物品的發放,各地民政部門則根據當地實際,給困難家庭發放儲有一定金額或點數的“愛心卡”,憑卡到所在地慈善超市領取相應金額的慈善物品。超市內部定期公佈物資的接收及發放情況,接受羣衆的監督。

爲提高慈善超市的服務質量,各地超市都制訂了《店長職責》、《工作人員職責》、《文明用語》、《服務規範》等制度,並公佈上牆。工作中持證上崗,規範服務,熱情接待,使用文明用語。其中負責組織、宣傳、發動、指導轄區居民、單位進行經常性捐贈活動,作爲工作人員的一項重要職責。對老弱病殘以及其他行動不便者,由工作人員主動爲其送貨上門。親切而又規範的服務,使慈善超市在居民羣衆中有很好的口碑。

二、慈善超市存在問題

慈善超市在我省僅存在兩年多時間,作爲新形勢下社會救助的.一個新舉措,一種新的嘗試,雖已引起社會一定的關注度,也收到了較好的社會效應。但總體上還是處於逐步完善與探索階段,在運作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問題。初步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知名度不高。慈善超市作爲新生事物,迫切需要各級、各部門的重視,尤其是需要主管部門的支持;需要新聞媒體的大力宣傳,讓社會上更多的人去了解和關心此事。而目前遠未達到家喻戶曉的程度,有的老百姓可能知道有這麼個名稱,但並十分清楚其作用、功能、運作方式,社會特別是企業參與度還很低。這與有關部門的'重視程度,宣傳力度的不到位有着直接的關係。

(二)網點佈局不勻。從全省307家慈善超市來看,大部分設在有一定條件的,人口較集中的城鎮,尚未形成區域均勻的網絡,尤其在欠發達地區設得很少。建得多的市已達88家,而少的地方全市僅4家。慈善超市佈局的不合理,造成了困難羣衆難以全面地得到救助,特別是在偏遠農村,往往要由鎮村組織車輛到城鎮統一去領,領取物品相當不便。

(三)供求不平衡。調查發現,來慈善超市領取物品最多的是油、鹽、米等日常生活必需品,舊衣被、其他舊日用品領用人極少,甚至無人問津。然而,超市所接收的卻大量是後者,油、鹽、米等幾乎無人捐贈,只能用現金購買。這樣,既影響捐助者積極性,又造成捐贈物品的很大浪費,超市接收大量的舊衣被,只能束之高閣,既費場地,又費人力。這其中的一個原因是企業、商家的參與度並不高,他們正是最有可能捐贈油、鹽、米等日用品。爲此,要求有關部門、慈善超市舉辦者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倡導有關企業、商家參與,爭取他們捐贈,顯得尤爲重要。

三、幾點建議

(一)定位準確,搭建救助平臺

慈善超市建設要體現“以人爲本,爲民解困”的宗旨,圍繞“政府倡導、民間運作、社會參與”的慈善事業發展新思路來展開,逐步將慈善超市轉交民間組織運營,使其逐步走向社會化、民間化、專業化。其目的是努力營造支持慈善事業發展的良好氛圍,使社會力量承擔更多的捐助義務。通過慈善超市這個平臺,豐富和完善社會捐助制度,讓捐助者更直觀地看到捐助效果,擴大社會捐助參與面,激發人們扶貧幫困的熱情的。

(二)擴大宣傳,營造社會氛圍

慈善超市作爲新生事物,如何引起普通老百姓的關注,讓社會上更多的人去了解和關心此事,就有必要加大宣傳力度。一是加大新聞媒體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等進行慈善政策宣傳,弘揚助人爲樂的傳統美德,激發社會各界投身慈善事業,提高企業參與奉獻愛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二是加大自我宣傳力度。通過建捐贈網站,設捐贈熱線電話,開通慈善捐贈快車,分發宣傳資料等形式,定期收集和統計貧困羣衆的需求,發佈求助需求信息,引導社會各界按需求捐助物品,使捐助資源的利用達到最優化。

(三)積極探索,合理整合資源

積極探索適合當地實際的慈善超市運作模式。把建立慈善超市與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結合起來,通過慈善超市整合社會扶貧幫困資源,實現救助資源的合理運用,增強扶貧幫困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對困難羣衆的救助水平。探索慈善超市建設與社會捐贈接收站(點)、敬老院、避災中心、救助站、商業超市等場所結合,推廣農村流動超市,建立健全經常性社會捐助活動服務網絡,使之有利降低成本,提高利用率,形成點多面廣格局,並可以向偏僻鄉村覆蓋和延伸。

(四)拓寬渠道,形成長效機制

鑑於慈善超市自身的特殊性,決定了它的設立、運作、模式、佈局等,隨着區域的不同而不可能有一個完全統一的標準。調查發現,各地爲辦好超市,想出了許多切合當地實際的做法和經驗,對促進慈善超市的健康發展,降低運作成本,建立扶貧幫困長效機制十分有利,值得借鑑和推廣。

1、倡導社區志願服務。大力推廣和發展志願者隊伍,整合社區志願者力量,積極爭取志願者服務延伸與到慈善超市,義務爲慈善超市作宣傳,自願參與慈善超市的物資採購、入庫、發放、配送、衛生清理、安全消毒等管理。

2、擴大服務範圍。慈善超市不光是物資的籌集和發放,應擴展其服務內容。如鼓勵有勞動能力的低保對象和重點優撫對象自力更生,依靠勞動實行自我救助;向轄區外來務工人員延伸服務,參與社區或慈善超市活動,享受相應的工作報酬。組織他們參與慈善超市勞動,或參與社區綠化養護、治安巡邏、管護車輛、公益性宣傳、環境衛生清理等活動,並實行通過勞動獲取分值的辦法,一定的勞動量給予一定的計點分,憑點數可以在慈善超市領取一定的生活用品。

3、爭取企業支持。在積極倡導企業向慈善超市獻愛心,捐款、捐物的同時,可利用企業的優勢爲超市提供部分免費服務。如對接收有舊衣被進行清洗、消毒、包裝;對捐贈的舊家用電器進行修理、檢測等,既保證了捐贈物品的整潔、安全,又降低了超市人力、財力的投入。

4、拓展慈善捐贈形式。慈善超市接收的捐贈不僅僅是款物,還可以有各種服務。如通過慈善超市這個平臺提供文化服務,爲困難人員義務培訓就業技能,爲困難家庭孩子免費家教;捐技術,爲慈善超市義務修理、檢測捐贈的舊家電;甚至捐宴席,爲困難老人過生日提供免費生日酒席等等。各種捐贈,雖方式不同,但都能體現大家對慈善超市的關注和投入。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