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與保健常識

本文已影響2.02K人 

中醫養生與保健常識,中醫是我國的國粹,在調理、預防和治療疾病方面發揮着巨大的作用。那麼,你知道中醫保健的常識嗎?接下來,跟隨研究小編看看中醫養生與保健常識。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中醫養生與保健常識

中醫養生與保健常識1

1、飯後五千步防治糖尿病

在運動時,肌肉能量需求加大,糖分解代謝增強。餐後行走不僅能促使血液中的葡萄糖迅速進入肌肉組織,加速糖的氧化利用,而且可以減輕或消除胰島素抵抗,增強各組織器官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提高肌肉利用胰島素的能力,使居高不下的餐後血糖很快下降。

2、鍛鍊預防老人胃腸道出血

一項以8250名65歲以上爲調查對象的研究表明:鍛鍊身體不僅強健身體,還有助於減少胃腸道出血的發病率。每週堅持參加3次以上體育鍛煉者與不參加體育鍛煉者相比,前者胃腸道出血的發生率可減少50%。爬樓梯或散步都是鍛鍊的良好方式。

3、常吃含錳食品可預防骨質疏鬆

美國生物學家索爾特曼教授研究發現,人體缺錳可造成骨化障礙,導致骨質疏鬆和骨折。富含錳的食物有黃豆、扁豆、茄子、芋頭、蘿蔔、菠菜及綠葉蔬菜等。茶葉、堅果、穀類是錳的重要來源。肉類、蛋類、奶製品中含錳量雖不多,但其生物利用率高,也是錳的重要來源。

4、多食橙子可預防膽囊炎

美國調查發現,在美國1900萬膽囊炎患者中,有2/3是。因爲雌激素會使膽固醇更多地聚集在膽汁中,容易形成膽結石。橙子中的維生素C可以抑制膽固醇轉化爲膽汁酸,形成膽結石的機會相應減少。

中醫養生保健方法

1。靜神養生

中醫提倡“以靜制動”,尤其在炎炎夏日,保持神氣清靜,心理平衡,安心靜氣,可以使我們形成一種良好情緒,從而找到健康力量的關鍵。

2。運動養生

運動可以強身健體,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口氣吃不成胖子,運動不足或者勞累過度,都可能造成“勞傷”,使身體不能達到一個良好平衡狀態,更別說強身健體了。

3。飲食養生

飲食養生估計是每個愛吃的人都喜歡的一種養生方式了,但是要做到葷素搭配、合理飲食、五味調和、均勻的攝取食物中的營養,吃飯的時候也不要吃的太快太飽,也不要接觸太多的寒涼類的食物。

4。進補養生

通過一定的滋補藥物也可以達到延年益壽的作用,比如現在市面上大受歡迎的“祝你幸福”養生酒,這是一種以多種純中藥爲原料經過現代技術釀造而成的養生酒,能夠清除體內毒素,增強體質,尤其對於前列腺及中老年夜尿頻多有顯著效果。

像這種中醫養生藥酒,需要的朋友可以每天適當飲用,滋養精氣。

5。經絡養生

經絡是遍佈人體的一個網絡系統,中醫上通過刺激、按摩、鍼灸等方法來把各個穴位打通,以達到疏通經絡、調節人體內分泌,增強血液循環的作用。

6。順時養生

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中醫非常講究每個節氣的養生方,老百姓非常習慣每個節氣吃不一樣的食物,做不一樣的事情,這就是“順時養生法則”,因時制宜的調節自己的生活習慣,學會遵循萬物生長的統一規律。

除了以上這些養生方法,中醫學還提倡固精養生、修身養生、調氣養生、減毒養生、沐浴養生等各種方法,我們無須墨守成規的選擇一種養生方法,可以根據自己切實情況多種方式結合,比如老年朋友可以靜神養生,年輕人可運動養生,女性朋友可以飲食養生等,養生保健不僅是爲了讓我們形成一個健康的體魄,還是一種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只有先熱愛自己,才能更好地熱愛生活。

如何做好中醫養生

注意一:節飲食

脾胃爲後天之本,飲食不節,傷及脾胃,就使人多病早衰。《內經》對飲食不節的危害,有“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多食鹽,則脈凝泣變色,多食苦,則皮枯而毛衰……”等多處論述。孫思邈對飲食宜忌的論述更全面、更科學,除“食不可過飽,務令簡少”,“常宜溫食”,“常宜輕清甜淡之物”等常識外,還對飲食方法、飲食衛生重筆描寫,如“美食宜熟嚼,生食不粗吞”,“食勿大語”,“每食以手摩面及腹”,“勿食生菜、生米、小豆、陳臭物,勿飲濁酒”,“必不得食生粘滑等物”等等,這對避免損傷脾胃以及防止食物中毒,預防傳染病,乃至祛病延年都有積極而重要的意義。

注意二:常運動

人是有機的整體,常運動會使精力充沛,身體健壯。早在漢代,華佗就倡導鍛鍊強身以防病。他指出:“人體欲得勞動,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孫思邈在《千金方》中也說:“養性之道,常欲小勞”,“體欲常勞,但勿多極”,提醒人們經常活動筋骨以祛病延年。

注意三:順性情

指要健康長壽,須按年齡規律自身頤養。孫思邈分析老年人說:“人年五十以上,陽年日衰,損與日至。心力漸退,忘前失後,與居怠惰,計授皆不稱心。視聽不穩,多退少進,日月不等,萬事零落,心無聊賴,健忘嗔怒,性情變異。”這就告訴我們,人在進入老年期後,會出現一系列生理和形態的變化,我們要愛護、體貼老人,順其性情以調之,以利他們盡享天年。

注意四:服藥餌

人生在世,享賦各異,況病魔無情,難免傷人。因此,服食藥餌也是養生學內容之一。古人重視服藥餌來防病治病,養生延年,並擬定了許多延年益壽的藥餌、藥方。但是,養生不可單靠服藥餌,否則,“雖常服藥餌而不知養性之術,亦難以長生也”,“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

注意五:飲藥酒

《黃帝內經》上說:“夏三月,此謂蕃秀。”夏季三個月,是萬物繁榮秀麗的季節。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之氣上下交合,植物開花結果。夏季屬火,五臟中對應的是心,心火克肺金,所以在夏季,人們可以適當地多吃些辛味的東西,少吃苦味的東西,有助於補益肺氣。夏季養生要保住好睡眠質量,睡眠時間夏季晝比較長,所以人們的睡眠質量要保持好,藥酒在幫助睡眠這方面是經過中藥研究所的研究進行研究的,他們研究方面認爲藥酒在某些方面可以調節身體的物理方面,在物理方面藥酒的調節可以舒緩壓力,安神補血,在夏季藥酒可以減少煩躁,減少夏季帶來的不安,夏季氣候燥熱,以熱者涼之,燥者清之的原則,清燥解熱乃夏季之要道。

現在藥酒在不同的方向進入脾胃幫助降火消炎。藥酒是傳承了不同的理論學說。現在的藥酒選擇要從客觀的方面進行考察,不能盲目。夏季養生選擇藥酒要多注意。現在市面上賣的藥酒例如“妙沁藥酒”“鴻毛藥酒”這兩種藥酒比較得到社會的信賴。

中醫養生與保健常識2

捏脊

(1)位置:背脊正中,督脈兩側的大椎至尾骨末端處。

(2)操作:操作者用雙手的中指、環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狀,示指半屈,拇指伸直並對準示指的前半段。施術從長強穴開始,操作用雙手示指與拇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輕推患兒皮膚的基礎上與拇指一起將長強穴的皮膚捏拿起來,然後沿督脈兩側,自下而上,左右兩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後順序,自長強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捏一遍。如此循環,根據病情及體質可捏拿4~6遍。從第2遍開始的'任何一遍中,操作者可根據不同臟腑出現的症狀,採用“重提”的手法,有針對性的刺激背部的臟腑俞穴,以便加強療效。在第5遍捏拿兒童脊背時,在兒童督脈兩旁的臟腑俞穴處,用雙手的拇指與示指合作分別將臟腑俞穴的皮膚,用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礎上,提拉一下。捏拿第6遍結束後,用雙手拇指指腹在兒童腰部的腎俞穴處,在原處揉動的動作中,用拇指適當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壓力,揉按結合。

(3)功效:消食積、健脾胃、通經絡。

穴位按揉

(1)足三裏穴

1、位置: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處。

2、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次1~3分鐘。

3、功效:具有健脾益胃、強壯體質的作用。

(2)迎香穴

1、位置: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脣溝中。

2、操作:雙手拇指分別按於同側下頜部,中指分別按於同側迎香穴,其餘3指則向手心方向彎曲,然後使中指在迎香穴處做順時針方向按揉,每次1~3分鐘。

3、功效:具有宣通鼻竅的作用。

(3)四神聰穴

1、位置:在頭頂部,百會前後左右各旁開1寸處,共4穴。

2、操作:用手指逐一按揉,先按左右神聰穴,再按前後神聰穴,每次1~3分鐘。

3功效:具有醒神益智的作用。

這些方法都是可以用來給兒童養生的方法,在給孩子養生的時候藥物量必須要注意,不要方太多了,必須要少添加,這樣纔是最好的養生方法,在兒童選擇中醫養生的時候必須要加強孩子的身體鍛鍊,讓孩子身體堅強,平時多帶孩子去爬山,通過爬山來鍛鍊孩子的能力。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