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份經濟三季報詳細情況

本文已影響9.83K人 

31省份經濟三季報詳細情況,當前,各地都在衝刺四季度經濟,以確保年初設定的經濟目標如期實現,增加有效投資和擴大消費等成爲關鍵點,31省份經濟三季報詳細情況。

31省份經濟三季報詳細情況1

截至10月30日,31省份經濟“三季報”已悉數亮相。《經濟參考報》記者梳理髮現,各地經濟總體延續恢復態勢、新興動能不斷累積。值得注意的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步入收官季,完成全年經濟目標任務也迎來衝刺期。不少地方緊鑼密鼓開會部署決戰四季度、衝刺全年經濟目標。着力穩定工業經濟增長、更大力度激發消費潛力、全力以赴擴大有效投資成爲關鍵發力點。與此同時,進一步爲市場主體紓困、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也得到普遍強調。

繼中國經濟“三季報”揭曉後,地方也陸續交出三季度“成績單”。數據顯示,經濟總量方面,GDP前十省份分別爲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福建、湖北、湖南、安徽。其中,廣東、江蘇GDP超過8萬億元;山東、浙江、河南分別超過6萬億元、5萬億元、4萬億元。經濟增速方面,湖北、海南、北京、浙江、山西、江蘇、安徽、江西、山東、重慶等10省份前三季度GDP增速超過了全國增速(9.8%)。

31省份經濟三季報詳細情況

各地經濟總體延續恢復態勢、新興動能不斷累積,成爲突出特點。在地方政府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相關負責人在介紹三季度經濟走勢時,頻頻強調“穩定恢復”“結構優化”“質效提升”等關鍵詞。

“經濟運行‘穩’的基礎不斷夯實,經濟運行‘進’的因素持續累積,發展韌性持續顯現。”重慶市統計局黨組成員楊弘毅介紹,前三季度,重慶市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2.1%,高於規上工業水平7.9個百分點;高技術新興產品增勢強勁,新能源汽車、光纜、鋰離子電池、集成電路、工業機器人同比分別增長2.2倍、73.4%、38.2%、20.9%、16.6%。

“無論是從經濟發展指標、經濟結構指標看,還是從經濟質量指標、經濟活力指標看,山東經濟都呈現出新的變化。”山東省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陸萬明表示。以投資爲例,山東前三季度“四新”經濟投資同比增長12.3%,兩年平均增長14.1%;佔全部投資比重達50.2%,同比提高1.6個百分點。

在經濟“三季報”密集披露之際,不少地方也在密集開會部署決戰四季度、衝刺全年經濟目標的具體要求。

10月30日,湖北省召開奮力衝刺四季度努力實現“全年精彩”推進會,強調要聚焦重點、克難而進,以最大努力交出“全年精彩”的圓滿答卷;着力在穩增長上下功夫見成效,加強經濟運行研判調度。廣西日前也召開“衝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戰”經濟運行分析調度會議,研究部署“穩增長、收好官”相關工作,全力衝刺完成全年各項發展目標任務。

從相關會議釋放的信號看,穩定工業經濟增長、激發消費潛力、擴大有效投資仍是重頭戲。比如,山東提出,針對工業下行壓力,要抓新的增長點,聚焦重點產業鏈,建立完善鏈長制工作機制,立足建鏈強鏈謀劃新項目,採取紮實措施推進項目投產達產。湖北強調,要聚力促消費攻堅衝刺,強化政策引導,培育消費熱點,優化產品供給,辦好節會平臺,充分釋放消費潛力。廣東強調,要緊盯年度建設目標,倒排工期節點,全力推動項目開工投產,加快在建項目施工進度;要用好用足地方政府專項債和中央預算內投資資金,加強督促資金使用,確保資金到位後儘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全力支撐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增長。

31省份經濟三季報詳細情況 第2張

另外,在進一步爲市場主體紓困方面,河南省經濟運行專題會議強調,深化“萬人助萬企”活動,推動惠企政策落地,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當前,各地都在衝刺四季度經濟,以確保年初設定的經濟目標如期實現,在穩住外貿的前提下,增加有效投資和擴大消費等成爲關鍵點。”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增加投資不僅要擴大財政資金的牽引力作用,還要激發社會投資潛力。在擴大消費方面,則需要繼續優化消費環境,重點擴大汽車等大宗消費,適時提升服務消費和新型消費,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

劉向東還指出,爲確保全年經濟打好打贏“收官戰”,在加大財政和貨幣政策支持力度的同時,還要繼續實施跨週期調節,通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激發市場活力,疏通經濟循環的堵點,如加快落實煤電供需順暢和調動市場主體積極性等,同時有效應對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幫助中小微企業紓困。

光大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高瑞東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受去年基數擡升以及疫情、汛情等多重因素衝擊,三季度我國經濟同比增速有所回落。但總體看,各地經濟運行仍保持穩定恢復態勢,高質量發展步伐也在加快。展望全年經濟走勢,隨着各地進一步激發經濟增長動力,預計四季度我國經濟兩年平均增速有望企穩回升,產業升級持續推進,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不會改變。

“一方面,上半年我國財政政策留存了較大的發力空間。當前,各地加快專項債發行,形成實物工作量,將有效支撐內需。另一方面,三季度製造業復甦勢頭良好,各地精心研究策劃擴大消費的商業、文化和旅遊等活動,提振居民消費,也有望以消費升級牽引優質供給,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高瑞東說。

31省份經濟三季報詳細情況2

南方不會一直快、北方不會一直慢

另一方面,從更大的格局來看,自唐宋時期,我國經濟重心南移,江南成爲全國經濟重心。但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南方並沒有絕對的優勢,尤其是近代以來,天津、青島等北方沿海城市的崛起,以及東北的發展,在某個時期內,南北相差無幾。

在新中國成立後,緊鄰蘇聯的東北地區,在已有的工業基礎上,建立了重工業基地。東北、華北、西北都有大量的重工業。這個時期,北方在不少方面明顯領先南方。比如到上世紀90年代初,北方城區人口超過百萬的大城市明顯多於南方。

改革開放後,水資源與氣候條件更好的東南沿海地區迅速發展。毗鄰港澳的珠三角地區,在改革開放後率先崛起,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廣東GDP總量躍居全國各省份第一,並一直保持至今。珠三角與長三角並駕齊驅,使得南方經濟的分量更加凸顯。

31省份經濟三季報詳細情況 第3張

如果說,改革開放的前30年主要是沿海地區快速發展的話,那麼進入到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則是屬於中西部高速增長的時期。這個過程中,水資源豐富、勞動力充足的西南地區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區域發展格局。

西南地區山地多,平原少,教育較爲滯後,城鎮化率較低。但2008年以來,這一區域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上升,貴州成爲近十年城鎮化提升幅度最大的省份,成都和重慶成爲沿海地區之外僅有的兩個超大城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逐漸成爲長三角、京津冀、珠三角這三個沿海經濟圈之後,我國經濟增長的第四極。

西南地區崛起的同時,東北等以重化工業爲主的區域經濟發展放緩,2020年北方地區佔全國經濟的比重已經下降至35.4%。南北分化成爲近年來廣爲關注的話題

不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種格局不會一成不變。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史育龍在9月份舉行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宏觀經濟熱點問題研討會(第33期)上表示,看待南北差距擴大的現象,一是需要有足夠的時間尺度,二是要有更加客觀、多維、多層次的`角度。

史育龍說,在過去四十年的時間中,各個區域板塊間的發展速度快慢發生了多輪輪動,並不是南方一直快,北方一直慢的過程,而是不同的階段,像馬拉松賽跑開始段、中間段和最後段,可能會有一些不同的領跑者,比如像北方的內蒙古曾經在新世紀初連續8年領跑全國。

現在慢了的部分是由於在轉型關鍵節點上沒有很好地抓住機遇,以至於出現了後進的局面。未來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以後可能會重新趕上。

今年以來,隨着能源價格上漲,北方地區不少省份工業利潤增幅大漲,工業利潤呈現上下游“兩重天”態勢。今年前三季度,山西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087.6億元,同比增長2.5倍。內蒙古增長了1.67倍,黑龍江增長1.1倍,甘肅增長1.25倍,新疆增長1.9倍。

31省份經濟三季報詳細情況 第4張

| 表:31省份今年前三季度規上工業利潤總額增速(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而同期,下游的廣東、福建、浙江等省的工業利潤增速卻遠低於44.7%的水平。其中,廣東規上工業利潤增幅僅爲18%,福建僅有19.1%,浙江爲27.6%。

史育龍說,未來的北方不會和南方走一樣的路子。在全國範圍內確定城市化地區、農產品主產區和生態功能區,這種主體功能的劃分就是讓各個地區最大限度地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

從地理上來看,內蒙、吉林、黑龍江、遼寧、甘肅是全國五大風能資源儲量前五位的省份,青海、甘肅、新疆都是太陽能資源儲量居於前列的省份,這些省份現有的結構在主體功能區中轉化,就能夠形成新的產業優勢。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