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女教育問題3點建議

本文已影響1.72W人 

獨生子女教育問題3點建議,家長千萬不能忽略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是甜蜜和困難交織的過程,都說“長大後我就成了你”,要學會挖掘孩子的興趣所在,看完獨生子女教育問題3點建議,學着啓蒙家裏的小天使吧!

獨生子女教育問題3點建議

獨生子女教育問題3點建議1

所謂獨生子女問題,本質上是教育問題,尤其是家庭教育方式。要防止獨生子女受到社會影響,可以出現的問題,就必須採用科學教育的方式,有計劃、有目的地培養他們。這是家長最重要的,最神聖的責任。目前,不少家長在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有效的經驗,他們的做法歸納以下幾點:

  1、擺正獨生子女與成人的關係

獨生子女的許多不良習慣是由於以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引起的'。

許多獨生子女感到自己是家中唯一的孩子,處於獨一無二的優越地位,理應是家中的“特權者”。所以,從孩子一出生,家長就要注意,千萬不要將孩子置於家庭的特殊地位。不要讓孩子在思想上形成“以我爲中心”的意識,做父母的要在思想上深深的銘記這一點。平時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儘量不要使孩子產生特殊感。要使孩子感到他雖然是家中的獨子,但是沒有獨特的地位和特殊的權利,和家庭的其他成員一樣處於平等地位。做到這一點,關鍵在於從日常小事抓起。例如:家裏吃飯,要使孩子懂得讓大人先坐,吃東西時,要讓孩子養成分份的習慣;看電視時,不要讓孩子一人獨佔座位;家裏來了小朋友,應教育孩子把玩具給大家一起玩……,長期堅持,就會使孩子養成與別人相處的習慣,使孩子不會感到自己在家中的特殊地位了。

  2、用羣的功能彌補“獨”的缺陷

鼓勵孩子到兒童社會中去。兒童社會性的發展,不是靠成人說教,而是通過他們相互交往發展的。兒童良好行爲是從“模仿開始的,而模仿的最好對象是兒童夥伴“,這種作用是成人替代不了的。因爲成人的許多言行是孩子難以理解的,因此成人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孩子與同齡人交往,克服因缺乏兒童夥伴的孤獨感。

大多數的孩子是好羣體生活的。特別是遊戲。通過集體教育他們尊重他人,不執拗任性,與小朋友友好相處,互相商量、謙讓、分享玩具,關心小弟弟、小妹妹,家長切不要因愛子太深,怕孩子吃虧,將孩子封閉起來,或者偏袒孩子去責怪別人,這樣做只能害了自己的孩子。

  3、對孩子教育堅持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

如果成人對孩子的教育堅持一致性,孩子感到教育的合理性、堅決性,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家庭由於成人之間彼此不一致,爲了孩子的教育問題,常常引起大人之間不愉快,甚至爭吵不休。我國有句諺語“吵鬧多的家庭孩子也會變壞。”所以家長應互相尊重,有分歧也不可當着孩子面前表露出來,事後再商討統一認識,這樣有助於增進父母感情,在孩子面前沒有感情的家長,是無法教育孩子的。

家庭成員對孩子的要求。態度前後也要一致。此一時、彼一時,不能高興時就無原則,一味寬容,不高興時就無原則,一味寬容,不高興時就一概禁止,斥責。不能說話不算數,前後矛盾,家長說錯了。應當認錯,甚至道歉,爲孩子樹立知錯改的好榜樣。家長的威信會更高,教育效果也就強了。

獨生子女教育問題3點建議2

和年齡稍大的初中、高中生相比,幼兒園小朋友和小學生上心理諮詢室更“勤快”———在青少年諮詢者中佔80%,這是上海市社科院青少所研究員徐浙寧對申城665例非醫療系統的兒童心理諮詢個案分析研究之後得出的最新結果。

小小囡心理諮詢比例更高主要和年輕父母的科學育兒觀念、第一代獨生父母的養育焦慮等有關。

  第一代獨生父母養育子女有焦慮

“上週壯壯居然說了兩次謊!被我看穿了,小傢伙竟然還耍賴皮!而且他最近常常因爲一點小事就對人發脾氣,我很擔心。”面對心理諮詢師,5歲男孩的母親吳小姐焦急不已。她覺得打孩子不對,但嘗試和孩子講道理又行不通,急匆匆來求助心理諮詢師。

徐浙寧分析,現代年輕父母有着相對更高程度的養育焦慮。可以看到,學齡前兒童的父母大多數是我國第一代“獨生子女”,他們成長過程中相對更多地是享受“被照料”,而較少成爲“照料者”,所以這些“獨生父母”在自己爲人父母的時候更可能因爲沒有照料經驗而更多焦慮;同時,現代城市生活的緊張與壓力,也使這些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有更高期望,對自己的養育角色有過高要求,所以潛意識中有更多養育焦慮。

  年輕父母更關注孩子心理健康

三十出頭的小羅夫婦倆除了保證6歲的女兒好好吃飽穿暖外,常常觀察好好的行爲和情緒表現,一發現有什麼奇怪的情況就上網查閱,看好好是不是有什麼心理問題,而他們也是心理諮詢室的常客。前不久,他們又帶着好好去見心理諮詢師:“我們好好最近總是定不下心來,坐不了幾分鐘就神遊海外了,她是不是得了小兒多動症啊?快上小學了,這樣會不會影響以後的學習啊?”華師大心理諮詢中心諮詢師陳默說,雖然有時這樣的家長眼中的問題對天性好動的兒童來說並非問題,但家長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視有利於隨時發現問題、糾正問題。

徐浙寧研究員發現,預防性的心理諮詢觀念隨時代和城市發展在提升。年齡越小,其父母自身也相對更年輕,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更爲關注,所以遇到問題求助意識更強烈,求助行爲也更多;而中學生的父母相對年齡更大,對心理諮詢的認同相對較低,而且隨着孩子長大,對心理諮詢的信心也可能日益減少。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