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溝通你懂多少

本文已影響1.52W人 

中國式溝通你懂多少,溝通的目的指準確傳播信息,並讓對方理解信息。但中國人往往會忘記或者忽略溝通的目的。中國溝通目的一般都是以情爲先、理爲後。來看中國式溝通你懂多少。

中國式溝通你懂多少1

中國式溝通七大要點目的、對象、地點、場合、技巧、態度、人際關係。每個要點都具備中國化的特色,

溝通的目的是“不溝自通:“門當戶對纔有對話基礎;地點代表一種態度和方法;場合是情景溝通的重要因素;而態度遠比溝通的內容更重要。

一、目的

通常,溝通的目的指準確傳播信息,並讓對方理解信息。但是,中國人在溝通中往往會忘記或者忽略溝通的目的。

中國式溝通你懂多少

在營銷之道中,我們知道中國人的行爲規範是情理法。在中國,達到溝通目的的行爲一般都是以情爲先、理爲後。

在中國企業中,我們經常見得到這樣的場景:當溝通產生衝突,雙方完全忘記了溝通的目的,而是大談對方的不是,甚至揭對方的短。中國人在反駁對方時,常常不會理性地就事論事,而是對人不對事。

場景:

白經理:小張,我叫你選擇一家合適的設計公司,你卻給我幾十家設計公司的資料。

小張:我是想讓您來選擇……

白經理:我選擇可以,但是幾十家設計公司的材料完全沒有整理,也沒有選擇指標,也沒有提出選擇意見。你叫我如何選擇。

小張:白經理,不好意思啊!

白經理:不是不好意思的問題!小張,你來公司這麼久了,還不知道如何做事。做事要積極點,不懂就要問,看你平時又不願意跟同事溝通,也很少跟我彙報工作。

小張:不是我不跟您彙報工作,是您經常不在公司啊。

白經理:我不在公司,你不會給我發郵件啊!做事情要動動腦子……

實際上,白經理找小張溝通,是爲了告訴小張,如何把選擇設計公司這件事情做好。可是,白經理找到小張之後,完全把溝通的目的忘記了,一再地責怪小張的不是,從選擇設計公司這件事情轉移到小張的工作方法、爲人處世。

忘記溝通目的的溝通無疑是失敗的溝通。中國人一定要時刻謹記溝通的目的。溝通技巧、溝通態度、溝通情感都應該圍繞溝通目的而展開。

二、對象

中國有句話叫“門當戶對。在現代婚姻思想解放浪潮中,“門當戶對的觀念一直被詬病。頗具諷刺的是,不管是婚姻對象,還是溝通對象,我們都一直踐行“門當戶對的觀念。

在溝通中,“門當戶對的觀念要求溝通對象對等。在中國,只有溝通雙方地位、身份、實力、資歷對等纔有對話基礎。

中國很多企業的銷售方法都存在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業務員直接找客戶的總經理或者部門經理溝通。這種銷售方法違背了中國“門當戶對的觀念,失敗率極高。業務員與總經理或者部門經理之間沒有對話基礎。

在銷售中,一定要注重與客戶同級溝通。業務員可以與客戶具體操作人溝通,業務經理可以與客戶具體負責人溝通,

營銷總監可以與部門經理或者總經理溝通(視具體情況而定)。層層同級溝通可以有效地提高客戶對企業的好評,也有利於體現企業的實力、誠意和態度。

所以,正確的溝通對象是溝通成功的前提。

三、地點

在西方企業中,溝通地點很簡單,公事公辦,基本是在辦公室或者會議室溝通。但是在中國企業中,溝通地點就很廣泛了,包括辦公室、會議室、酒店、娛樂中心、咖啡廳、個人家中等等。爲什麼會有這種差別?

原因很簡單,中國式溝通的地點已經超越了其物理特性本身,代表一種態度或者方法。很多小企業會選擇在豪華酒店會客,而不是企業辦公室。

選擇豪華酒店會客,說明對對方的重視和尊敬。企業也經常邀請客戶來企業參觀。選擇自己企業溝通,這往往是一種溝通方法。

這種企業往往實力強大或者企業形象較好,客戶參觀企業有利於提高銷售成功率。在中國,飯店、娛樂場所、咖啡廳等都是銷售溝通的場所。銷售員要根據客戶的層次、喜好選擇合適的溝通場所。

四、場合

在溝通中,中國人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在不適當的場合講話。同樣一句話,不同的場合說出來,效果完全不一樣。

一般而言,不宜在下屬面前批評其領導;不宜在領導面前批評其下屬;不宜在客戶面面前指出企業存在的問題;不宜在會議上單獨批評某一個員工;不宜在當中談及個人待遇問題;不宜在衆多下屬面前談論公司的危機……

五、技巧

先攻後受、語義雙關、雖然“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些都是所謂的溝通技巧。但是,中國式溝通的最高技巧是“不溝自通。

場景一:

王經理:李總,跟您商量個事。

李總:王經理,你說。

王經理:還要幾天,我的孩子就要出生了。選個好日子,到時請您來我家吃飯。

李總:好事情啊!那你得陪陪你愛人啊!

王經理:是啊!這不,我愛人生第一胎,沒經驗,挺緊張的,一直責怪我不在她身邊。

李總:是是!都這樣的。這樣,今天下午你把手頭上的工作交接給老催,多請幾天假,給你一個星期時間,這麼重要的事情,可不能馬虎。

場景二:

陳經理:李總,我想請幾天假。

李總:什麼事情?

陳經理:我愛人這幾天生孩子,想請幾天陪產假。

李總:哦……怎麼不早點說,你現在手頭上事情正緊着呢!好吧!根據公司規定,給你批三天陪產假。

陳經理:三天可能不夠,能不能請一個星期?我想多陪陪我愛人。

李總:一個星期啊!這可耽誤工作了。這樣,你先請三天,看情況再批,好嗎?

王經理找李總多請幾天陪產假。但是,王經理至始至終沒有提“請假或者“多請幾天假,李總卻非常高興爽快地給他批了一個星期的陪產假。這就達到“不夠自通的目的。

陳經理也是想多請幾天陪產假,但是其開門見山提到請假,並想多請幾天。李總並沒有給他滿意的答覆,最終溝通的目的並沒有完全達到。

六、態度

在中國,溝通的態度比溝通的信息更重要。在實際溝通中,我們往往更看重態度而不是信息。

場景:

營銷部李總監:王總,我要招兩個渠道經理,這兩個人很重要。希望你大力協助。

人力資源部王總監:李總,沒問題。你先提交人才需求申請表。

營銷部李總監:我知道。我跟你說的意思是,希望你幫我招兩個素質高的渠道經理,而不是像上次那個……

人力資源部王總監:招什麼樣的人,最終裁定權在你這,你幹嘛把責任推給我。

營銷部李總監:雖然最終是我裁定的,但是你提交上來的.應聘者普遍素質達不到要求,我也沒辦法。

人力資源部王總監:達不到要求你可以不用。好了,我也儘量做好。

李總找王總溝通目的很簡單,就是請王總大力支持,招聘兩個素質較高的渠道經理。

李總也向王總傳達了他的意思。但是,溝通效果就不盡人如意。王總最後說“儘量做好,中國人說“儘量,一般都“不盡量。

李總傳達了信息,卻沒有完全達到溝通的目的。原因在於雙方溝通的態度有問題。雙方溝通態度不好,導致信息的重點發生偏差,從招聘工作說到責任推諉,從“說事到“說人。王總對李總的態度有意見,就很難保證王總會“大力協助。

爲了有效溝通,一方面我們要儘量以良好的態度與對方溝通,讓態度促進溝通;另一方面,如果對方態度不好,我們要“對事不對人,着重關注溝通的信息,而不是態度。

尤其向客戶推銷產品時,客戶態度不好是常態。業務員要拋棄客戶的態度,一如既往地以良好的態度推銷,這樣可以提高銷售成功率。

七、人際關係

溝通的結果不只是達到溝通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通過溝通建立人際關係。

在中國,人與人之間不能因爲溝通而溝通,應該在經營人際關係的範疇下溝通。對營銷人員而言,應該在經營客戶關係的範疇下,與客戶溝通。與客戶溝通不光是達成銷售,更重要的是建立客戶關係,爲爭取更大的銷售、建立影響力、塑造品牌服務。

良好的溝通有利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反過來,溝通能力很差,人際關係自然很糟糕。“只要他多和一個人說話,那麼在這個世界上他就多了一個敵人。我們經常用這句話來諷刺溝通能力很差的人。

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利於溝通。即使一個人不擅長說話,只要人際關係好,同樣有利於溝通。朋友之間,即使說錯話還是比較容易原諒。

在營銷之道中,我們提到客戶關係是熟人關係,而不是上帝與子民的關係。在與客戶溝通時,業務員就要與客戶建立相互尊重、平等往來的熟人關係。

中國式溝通你懂多少2

中國式溝通

因爲在中國,得按中國式溝通進行溝通。 中國人多,到哪裏都多;嘴雜,到哪裏都可以聽到七嘴八舌。

雖然上蒼讓我們只長了一張嘴巴,卻長大了兩隻眼睛和兩隻耳朵,可大部分的人不明白也不願明白上蒼的用意多聽、多看,少說。

因本身就處於人多嘴雜環境下,所以在工作中就不喜歡囉嗦的溝通者。與其說得多,大家覺得囉嗦,還不如說得少,被人視爲神祕。

但不管說的多,還是少,一定要把事兒說明白。可往往又不是說的過於明確,因爲說得明確,彼此面子難看。

面子害死人呀!

因爲自己愛面子,因爲要給別人面子,所以選擇了說含糊其辭的話、說模棱兩可的話,話術裏叫圓滑,是爲了既圓了場又明瞭事兒。

說得含蓄,可往往有些人選擇裝傻,就順水推舟般裝不懂,就讓你這樣的圓場未達成效果。說也不好,不說也不好,這種兩難情況隨處可見。

這就是中國人溝通的特性,在這種歷史沉澱、文化影響下形成的溝通環境和養成的溝通習慣,讓溝通在團隊工作與日常管理中尤爲重要。

有效溝通,有章可循,有路可鑑。

中國式溝通你懂多少 第2張

如何有效溝通,是中國式團隊裏新人的最大難題。有時候工作一週,還沒撈到個說話的機會;有時候,你剛開口說,就被人打斷;有時候,輪到你發言時,散會了。

越急越吃不了熱豆腐。中國團隊對於新人,都天生接受的慢。需要等待,需要磨合,需要出現一個節點或者公關的事情,讓團隊中的人主動或被動地瞭解你、理解你,那麼這個過程會縮短。

職場新人,可以按照以下幾條原則,去有意識地訓練自己,慢慢走上順利溝通之路。1、先求建立友善的關係,不能夠急於表現個人企圖。2、急於瞭解當前的環境,必須進行若干方面的試探。 3、把握良好的時機,及時表達自己的意見適可而止。

現實的職場是,溝通好壞影響到你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和指揮能力,那麼管理的五大職能中,對你直接影響的就是23項,所以溝通不成,基本等於管理失敗。

中國的古話講先做人,再做事,除了對人的道德品行有約束外,其實就是叫你先通過溝通建立良好的關係,不然對方就會使絆子爲難你,你的工作就舉步維艱。所以我們的商場、官場都是先關係,再交易。

所以管理中五大職能之一的協調,其關鍵點就是溝通。先通過溝通,建立良好關係,凡事都更容易商量。溝通良好,一切疑難都能夠獲得澄清,逐一解除;溝通不良,彼此心存疙瘩,就會無事找事不協調。

那麼工作中,我們既要進行向上的彙報式溝通,也要進行向下的指揮式溝通,還有平級部門間的商量式溝通。如何有效進行這些溝通,有哪些技巧可掌握與運用?

(1)向上溝通的有效方式

中國式溝通向上比向下重要。上面的管理者,難伺候。就像政府接待一樣,需要事無鉅細地考慮周全,包括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是標準的按照市場營銷理念把上級向客戶來招待與接待的。

職場上既然是下級,就以請教、聆聽、聽從的姿態與上級進行溝通。千萬不可認爲自己可以讓上級改變,那比讓女人相信男人的嘴還難!哈哈!可以通過一定的對比、說服,以及側面的方式方法讓上級自己改變,千萬不要去改變上級,爲上策。

溝通中,同意上級的意見,最好馬上表現出來,免生誤會;不同意上級意見,要默默地發出隱形信息造機會。

(2)向下溝通的要領

中國式溝通,向下比向上容易。向下好說話,但要懂得尊重下屬和員工。最好多說關懷部屬的親切話,儘量少打官腔爲妙。

不管部屬怎麼說,都要承認有一些道理,比較好。 設法讓部屬自己尋求答案,讓他們參與到溝通或工作處理中來,遠比給他指示更有效。

(3)平行溝通的技巧

中國式溝通,平行溝通看似簡單實則難,因爲中國人大部分從心底不願意幫助別人,往往是表面很好,點頭哈腰,但遇到利益方面的事情,就各揣各包。

誰先走出去溝通,誰的事情就好辦。這既是中國式面子與尊重的問題,也是對方不好拒絕的小技巧。凡事由自己先做起,率先走出第一步,最有效果。

平行,首先抱持平等互惠的原則,力求大家都好才方便溝通。不同的部門是公司整體價值鏈條的不同環節,其次要講明與說明分工是爲了合作,彼此同心協力才能提升組織力,才能共同完成目標。

中國式溝通,要想有效溝通,得按中國式的溝通進行溝通.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