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司馬懿的成語故事

本文已影響2.91W人 

關於司馬懿的成語故事,司馬懿是一個很聰明的歷史人物,關於他有很多個經典故事,你都知道哪幾個故事,下面小編整理關於司馬懿的成語故事,歡迎大家借鑑和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關於司馬懿的成語故事1

裝病拒曹

曹操當時剛打敗袁紹不久,急需人才,聽說司馬懿很有才幹,便徵聘他出來做官。司馬懿得知消息後,覺得曹操是宦官之後,不願意屈節侍奉他。但他又不敢公開拒絕曹操,便假說自己患有風痹病,起居不便。曹操懷疑司馬懿是有意推諉,祕密派人在夜間查看。司馬懿事先得到消息,整日整夜都躺在牀上。夜靜更深時,那人潛入司馬懿臥室,然見他直挺挺地躺在牀上。那人仍不放心,拔刀向司馬懿揮去。眼見利刀奪命,司馬懿只是睜大眼睛看着那人,身體依然堅臥不動。那人這才相信司馬懿果真得了風痹病,收起佩刀,回去稟報了曹操。曹操當了丞相急於網羅人才,就又想起了司馬懿,決定再次徵聘他。他對使者說,如果司馬懿再不應召,就把他抓起來。司馬懿知道,曹操雖然愛才,但對恃才傲物、不肯親附自己的人,卻是不能容忍的。司馬懿害怕被殺,只得乖乖離家應召。

關於司馬懿的成語故事

鷹視狼顧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一回:曹叡覽畢,大驚失色,急問羣臣。太尉華歆奏曰:“司馬懿上表乞守雍、涼,正爲此也。先時太祖武皇帝嘗謂臣曰:司馬懿鷹視狼顧,不可付以兵權;久必爲國家大禍。今日反情已萌,可速誅之。”王朗奏曰:“司馬懿深明韜略,善曉兵機,素有大志;若不早除,久必爲禍。”

關於司馬懿的成語故事2

尸居餘氣:像死屍般的躺着,尚存留一口氣。指人行將死亡。亦形容人暮氣沉沉,庸庸碌碌而無所作爲。 《晉書·宣帝紀》:“ 司馬公(懿)尸居餘氣,形神已離,不足慮。”

與司馬懿有關的典故和成語尸居餘氣:像死屍般的躺着,尚存留一口氣。指人行將死亡。亦形容人暮氣沉沉,庸庸碌碌而無所作爲。 晉書

與司馬懿相關的歇後語和成語有哪些?歇後語 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裝懂 司馬懿收諸葛亮的禮———臉憨皮厚 成語 三馬同槽:sān mǎ。

與司馬懿相關的成語一日千里 yī rì qiān lǐ [釋義] 一天前進一千里。形容發展極快。 [語出] 。

寫出三國演義中與諸葛亮·司馬懿父子有關的4個成語和典故!樂不思蜀 語出劉禪:此間樂 不思蜀 司馬昭之心 路人皆知 指司馬昭要篡位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語出。

與司馬懿有關的典故和成語 失街亭中的【徒有虛名】空有名望、指有名無實、 原文:卻說司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聽是何將引兵守街亭、回報曰。

關於司馬懿的成語故事 第2張

司馬懿的主要典故1、裝病拒曹 曹操當時剛打敗袁紹不久,急需人才,聽說司馬懿很有才幹,便徵聘他出來做官。司馬懿得知消息。

與司馬懿相關的成語有哪些?三馬同槽 sān mǎ tóng cáo:隱指司馬懿父子三人將篡奪魏的政權。也泛指陰謀篡權。 徒有虛。

寫出三國演義中與諸葛亮、司馬懿父子有關的4個成語或典故諸葛亮:三顧茅廬、空城計。 司馬懿:空城計 具體百度百科

有關司馬懿的成語三馬同槽 ; 隱指司馬懿父子三人將篡奪魏的政權。也泛指陰謀篡權。

和司馬懿相關的成語三馬同槽 隱指司馬懿父子三人將篡奪魏的政權。也泛指陰謀篡權。

關於司馬懿的成語故事3

司馬懿經典的故事有:《司馬懿受遺二主,佐命三朝》、《司馬懿征討孟達,智取上庸》、《祁山之勝,地位日隆》、《遼東大戰,巧奪襄平》、《兩虎相爭,奪取政權》。

1、司馬懿受遺二主,佐命三朝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戰後,曹操敗北,勢力減弱。孫權勢力達到交州地區,劉備也乘機佔有包括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皆在今湖南境內)的`荊州江南部分。孫權和劉備的勢力都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三分天下的鼎足之勢已逐漸形成。

2、司馬懿征討孟達,智取上庸由西蜀投降曹魏的孟達,於魏明帝太和元年(227年),在上庸(今湖北竹山縣)發動叛亂,棄魏投蜀。孟達自認爲宛城距離上庸一千二百里,地勢險要,司馬懿一時無法趕到上庸。可是當孟達剛起事八天,司馬懿就親率大軍趕到上庸,兵臨城下。司馬懿爲什麼來得這麼快呢?原因是孟達平素與魏興太守申儀不和,申儀風聞孟達與西蜀又有來往,立即報告了魏明帝。魏明帝命令司馬懿監視孟達的行動。司馬懿爲了充分做好消滅孟達的準備工作,並儘量推遲孟達的起事時間,除了從軍事上做好征討的準備工作,他還設法麻痹迷惑孟達,使他猶豫不決,延緩起事的時間。

3、祁山之勝,地位日隆諸葛亮日夜規劃實現他的夙願,東聯孫吳,北伐曹魏,統一中原,但由於東吳偷襲荊州和章武二年(222年)的彝陵之戰,使雙方的關係十分緊張。雖然在劉備死前雙方互派使者,但東吳依舊是隸屬曹魏,對西蜀抱有敵對的態度。蜀與吳的這種關係,對蜀國北伐曹魏不利,諸葛亮爲了打破僵局,主動派遣鄧芝出使東吳。鄧芝對孫權詳細分析了恢復同盟關係的好處,孫權權衡了利弊,同意與西蜀恢復聯盟,斷絕與曹魏的臣屬關係,這樣吳、蜀又結成同盟,共同對抗曹魏政權。

關於司馬懿的成語故事 第3張

4、遼東大戰,巧奪襄平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病死,其子曹芳即位。魏明帝在臨死前委託司馬懿與大將軍曹爽(曹真子)輔佐朝政。曹爽與司馬懿的關係,開始時還融洽,但時間一長就產生了矛盾。曹爽極力培植私黨,排擠司馬懿。司馬懿外表上不露聲色,暗中積聚力量。曹爽有五個心腹,即何晏、丁謐、鄧颺、李勝和畢軌,這五人在當時號爲名士。魏明帝認爲他們浮誇無能,一律不用。曹爽提拔何晏、鄧颺、丁謐爲尚書,李勝任河南尹,畢軌當了司隸校尉。除這五人之外,大司農桓範也是曹爽的親信,人稱“智囊”。曹爽的私黨爲他出謀劃策,削弱司馬懿的實權,任用私人,控制京城內外、朝野上下。

5、兩虎相爭,奪取政權正始十年正月(249年),魏帝曹芳拜謁魏明帝高平陵。曹爽兄弟四人及心腹何晏、鄧颺、丁謐、畢範全部隨從。司馬懿看到時機成熟,立刻帶領兩個兒子司馬師與司馬昭和三千武士,假傳皇太后的旨意,關閉城門,佔據武器庫,派兵佔領城南洛水上的浮橋,封鎖曹爽等人回京的要道。同時派人佔據中央各要害部門,命高柔行大將軍事,佔領曹爽的軍營,命王觀行中領軍事,控制軍權。

擴展資料: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裏(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政治家、軍事謀略家,魏國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司馬懿自幼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因曹操出身“贅閹遺醜”,司馬懿一度拒絕曹操授予的官職,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後,強行闢司馬懿爲文學掾。因司馬懿曾支持曹操稱帝,所以逐漸贏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馬懿爲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幫助曹丕在儲位之爭中獲得勝利。曹丕臨終時,令司馬懿與曹真等爲輔政大臣,輔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時,司馬懿屢遷撫軍大將軍、大將軍、太尉等重職。明帝崩,託孤幼帝曹芳以司馬懿和曹爽。曹芳繼位後,司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擠,遷官爲無實權的太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變並控制京都洛陽。自此曹魏軍權政權落入司馬氏手中,史稱高平陵之變。司馬懿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抵禦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