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賽的技巧都有哪些

本文已影響5.84K人 

辯論賽的技巧都有哪些,辯論賽還有個名字叫辯論會,其實這也是一種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反應能力的競賽,下面大家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辯論賽的技巧都有哪些的相關知識吧,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辯論賽的技巧都有哪些1

辯論賽的技巧都有哪些

1、質疑對方定義。在對方開篇陳詞階段,應當對辯題中的關鍵詞進行定義,比如怎樣纔算做“寬鬆式管理”?當對方沒有明確的定義時,定義權就到了你方手上,掌握主動權。定義是比賽的基石,對方如果在定義上除了差錯,也就是對方的定義在常理與邏輯上都站不住腳的話,基本就沒什麼贏的希望了。而相對的,你方也應該做好每一個詞彙的定義,並使之在邏輯和常理上站得住腳。

2、合理規避己方不利點。比如你反對的是寬鬆式管理,那是不是學校管理必須極爲嚴格呢?當然不是,我們可以將現在大多數學校採取的管理方式稱爲“寬嚴並濟”的管理。而極爲嚴格的管理並非今天要討論的內容。這樣在比賽中,你們就不用解釋關於嚴格管理的定義,更不用去論證了。

3、可以不正面回答問題。很多時候,對方會提出“是或不是”的問題讓你選擇。這個時候你可以不老實回答是或不是,可以回答“不一定”或者“這個問題無法簡單的用是或不是來回答”,然後開始說你方的論點,避免跳進對方的陷阱。

4、常理大於實例大於邏輯。在辯論過程中,不要出現違背常理的說法,這會讓對方有可乘之機。證明自己觀點的時候,多用實例證明。比如你可以提出世界一流大學的一些苛刻的校規,來說明好學校都沒有采取寬鬆式管理。而邏輯證明最爲繁瑣耗時,除非你能十五秒以內闡述自己的邏輯,否則辯論中實際效果不大。

5、無限擴大對方觀點。比如“按照對方辯友的說法,寬鬆的管理有利於學校發展,那麼我們厚厚的校規是否應該拋棄呢?”將對方置於荒唐之地,是常用的技巧。

6、你可以讓對方回答“是或不是”,但是這十有八九會被對方逃避。不過這時你可以指出對方“一味逃避,不敢正面回答問題”。

7、對方提出的任何觀點,都必須讓對方證明。比如對方提出“寬鬆的管理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那麼你應該讓對方解釋“爲什麼寬鬆的管理能激發創造力”或者“多少比例的學生被激發了”或者“激發個別學生創造力的同時,是否使更多學生變得懶散”,不然對方的論點就是沒有根據的`。

8、提出一些例子讓對方解釋。比如很多學校都是半軍事化管理,卻沒有“半療養院化管理”的學校,爲什麼?

9、多用數據說話。你們可以調查一下,隨機100名學生中,晚上八點有多少人在學習,又有多少人在打遊戲看電影,以此證明在並不寬鬆的管理下,許多人依舊懶惰。

10、給予一些事物以性質。比如“學習”有“必須努力才能良好完成”這個性質。而寬鬆的管理是否會造成學生的懶惰,這樣是否會影響學習?你們可以提出質疑要求對方解釋。

11、讓對方給出比較標準。辯題中的“弊大於利”或者“利大於弊”怎麼判斷?對方可能只提出了某些利處和弊端,但是孰大孰小怎麼比較?這是應該問清楚的問題。當對方無法明確比較標準的時候,你們可以使用自己的比較標準。關於比較標準的制定,可以是“是否有利於大學生的發展”。但是要知道,比較標準只是技巧,並非十分重要的根本性問題。不要整場比賽都在討論雙方標準的對錯。

辯論賽的技巧都有哪些2

辯駁技巧篇

1、破除選擇陷阱。辯論中慣用的招式,是拋出一個選擇疑問句,對方逼着問你“是A還是B?”,不管是A是B對本方都是不利的,對這類問題有兩種回答的方法:一是既不是A,也不是B。直接跳出A或者B的選擇,去否定和攻擊這個問題的前提,釜底抽薪。比如對方問道“佔有不一定是盜竊啊,我趁隊友不注意將我隊友的手機裝入自己的包裏,請問我是不是構成盜竊呢?”,回答是盜竊肯定不行,否則對方站起來就說“我只是和隊友開個玩笑而已,難道開玩笑也會構成盜竊?”,回答不是盜竊也不行,容易陷入被動。所以可以說“您所謂的假設沒有給前因也沒有說明後果,僅僅一句話實在讓人無從判斷,但本案中前因後果、主客觀方面都非常明確……”。二是附加條件進行有利於自己的選擇。什麼意思呢,還是以上面的問題爲例,之所以難以選擇是因爲問題給定的條件太少,特別是主觀心理不確定,無法判斷是否有盜竊的故意,所以容易被對方補刀。那麼,既然如此,就不等對方補刀,我方直接給出一個附加的前提,作出確定的回答。比如“如果您是在一個非法佔有的目的支配下,故意要將您隊友的手機佔爲己有,當然構成盜竊罪,正如本案……”,這樣補足了有利於本方的前提後,實際上是有效地將對方的問題“爲我所用”了。

2、舉例與破類比。用相似案例進行類比的手法是案例辯論中經常運用的,因爲就案例說案例,除了理論就是法律規定,很容易讓人覺得乾巴巴、不生動,並且語言也容易枯竭,舉個合適的例子,能夠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把複雜的法律問題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讓觀衆和評委接受。例如之前舉過的A持棍將B追趕落水,A將長木棍伸向落水的B,B遊開躲避,最後A獨自離開,B體力不支後溺水身亡的案例,辯方通常會主張A將長棍伸向B就是一種救助的行爲,是B自己選擇不遊開上岸,應自我答責。控方則要論證B的遊開是A的行爲迫使的,雙方各執一詞、僵持不下。這時如果控方舉例“如果今天是一個流氓追逐一個少女,少女不小心落水,流氓在岸上說你快上來嘛’,並伸手要去拉少女,請問少女敢上岸嗎?”,這個例子讓人一聽,就會覺得少女無辜,不敢上岸不是少女的錯,很容易就能達到控方的證明目的。

那麼類比怎麼破呢?其實很簡單,因爲“所有的類比都是不恰當的”,類比不可能做到絕對的準確,總會與辯題有區別,這就爲反駁提供了突破口。對方拋出一個例子,辯手在場上要做的就是迅速準確地找到這個例子的“不恰當”之處,直接指出來。比如上面的例子,就故意將受害人“弱化”一個少女,將追逐者“醜化”成一個流氓,將追逐者和受害人都標籤化了。辯方可直接指出“A不是流氓,B也不是柔弱的未成年少女,而是一個有着正常判斷能力並且會游泳的成年人,對自己的處境有清醒的認識下而選擇遊走”。

3、反駁循環論證。循環論證是指用來證明論題的論據本身的真實性要依靠論題來證明的邏輯錯誤。例如案例論辯中,對方可能在覺察不到的時候使用循環論證,這種論辯手法會有出乎意料的效果。當不管從哪個角度進攻,對方總是能自圓其說時,很可能就是在運用這種手法。比如對於侵佔、盜竊案例,一方可能會說行爲人對被害人的財物屬於代爲保管,所以不是非法佔有,回頭又說沒有非法佔有目的,所以是代爲保管,就是典型的循環論證。對於這樣的情況,辯手要能判斷出其邏輯錯誤究竟在哪裏並直接指出,否則陷入其中,將會很不利。

4、歸謬及反駁。所謂歸謬就是先假設對方的邏輯是正確的,然後推導出荒謬的結論,以此證明對方的錯誤。歸謬是各種論辯賽中慣常的手段,確實十分好用。例如之前有一個案例,甲去銀行取錢3萬元錢,櫃員清點後,交給甲確認時,甲趁櫃員不備在3萬元中抽取2000元放入包內,之後向櫃員謊稱錢數不對,櫃員重新清點後,信以爲真,又補足2000元交付給甲。控方的觀點是甲構成盜竊罪,辯方的觀點是甲構成詐騙罪。針對控方主張甲將錢偷偷抽出放入包中的行爲,就是盜竊行爲,辯方就巧妙運用歸謬,“將我自己銀行卡中取出的錢放入包內就是盜竊的話,以後大家取了錢可不敢放入包內了,否則都是盜竊犯了”,有力地攻擊了控方抽錢放包的行爲是祕密竊取的觀點。應對對方的歸謬的方法,其實與破類比較爲類似,都是找到對方歸謬的情形與案例的不同點,直接回擊,例如針對辯方的上述歸謬,控方可以反駁“將銀行交付完畢的錢放入自己包中當然不是盜竊,但本案中銀行將錢交由甲覈對,說明交付還沒有最終完成,依然存在非法佔有的可能”,直接指出了案例與歸謬情況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交付是否完成,做出了有力的反駁。

也許是搞過辯論的人都囉嗦,不知不覺又寫了這麼長了,先暫時告一段落吧,下回書咱們說一說我個人最喜歡的辯論環節——總結陳詞。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