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本文已影響1.53W人 

醫院輻射對人體的危害,伴隨醫療技術的進步,各種各樣先進醫療設備的研製相繼出現並投入使用,醫療輻射也隨之而來。例如做胸透、拍胸片、做CT、放療等等。醫院輻射對人體有沒有危害?

醫院輻射對人體的危害1

醫療輻射是指當病人到醫院看病,進行診斷顯影時,如接受X射線、CT、PET、同位素治療等儀器的診斷而受到的照射。這些輻射本身具有一定危害性,但如果不是頻繁使用的話就沒有關係。

醫療環境防輻射

X光輻射線對胎兒的影響,較易造成胚胎殘廢、胎兒畸形、腦部發育不良,以及兒童期的癌症機率增加。不過通常在懷孕初期,暴露於X光之中,比較容易造成重大的傷害,愈接近預產期,影響越小。

據吉林市醫院放射科的工作人員介紹,一般孕婦如果接受了5雷得的X光暴射量,就相當於照20張腹部X光片。醫師建議除非緊急狀況,否則應選擇在月經開始日算起的10天之內照X光,這樣就可以不用擔心在受孕以後照X光了。

醫院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那麼,已經照了X光的孕婦怎麼辦?據瞭解,孕婦如在不知情的狀態下受了X光輻射,應儘量保留拍片記錄,這樣以便醫生協助你判斷胎兒的安全性。一般在懷孕期,如果只是照一張腹部X光,大約是隻有0.5雷得的暴射量,對胎兒影響並不足以要求孕婦做人工流產;而只是胸部X光或牙科X光等微量的輻射,對胎兒的影響就更微不足道了。因此,只要不是對準腹部或其附近部位的高劑量X光輻射,準媽媽大可不必擔心。

輻射污染會影響人體的循環系統、免疫、生殖和代謝功能,嚴重的還會誘發癌症、並會加速人體的癌細胞增殖。影響人們的.心血管系統表現爲心悸、失眠,部分女性經期紊亂、心動過緩、心搏血量減少、竇性心率不齊、白細胞減少、免疫功能下降等,過高的電磁輻射污染還會對視覺系統造成影響。主要表現爲視力下降,引起白內障等。

醫院輻射對人體的危害2

首先,哪些影像學檢查是有輻射危害的呢

在衆多的影像學檢查中只有超聲(US)以及核共振(MRI)檢查是沒有輻射危害的。除了這兩種外,其餘的影像學檢查都是有輻射危害的。影像科的檢查項目包括X線檢查(各種拍片、造影、透視等)、CT檢查、核磁共振檢查(MRI)。在X線和CT檢查中都要用到X射線,因此是有輻射危害的。核醫學科的檢查項目包括各種SPECT顯像以及知名度極高的PET/CT檢查。這些檢查中,需要使用特殊的放射性藥物,這些藥物主要發射γ射線,從而具有輻射性。此外,PET/CT還需要用到CT設備,因此會疊加CT相關的輻射劑量。

醫院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第2張

其次,影像科輻射不同檢查的輻射劑量是多少呢

其實,不只是在影像科做檢查,生活中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受到各種輻射。輻射按照來源可分爲天然輻射和人工輻射。天然輻射包括宇宙射線、地殼陸地輻射、室內外環境中的氡等,它遍佈於我們的整個生活環境中,空氣、食物和飲料中都存在着天然放射性。人工輻射主要來源於醫療照射(也就是我們平時做的X線、CT)、礦物開採、核動力生產、射線裝置、核爆炸及核試驗等,其中醫療照射是最大的人工輻射源。在人類接受的各種輻射中,天然輻射所佔比例最高,其所致的人均年有效劑量約2.4mSv(備註:mSv是放射吸收劑量當量國際單位),而醫療照射僅約0.4mSv。醫療射線輻射量每次參考值:胸透大約1.1mSv;胸片0.2 mSv;頭顱CT 2 mSv;胸部CT8mSv;腹部CT10 mSv;骨盆CT 10mSv。另外,乘坐飛機20小時的劑量爲0.1mSv;每天吸20支菸,一年劑量爲0.5~2mSv;地鐵安檢乘客每年可能接受劑量<0.01mSv。

再次,輻射的危害是什麼呢

我們所講的輻射危害,通常指的是電離輻射危害,可以分爲隨機化效應和確定性效應。隨機化效應即:只要接觸輻射(不管量多量少),就可能發生危害,主要包括輻射致癌和輻射致基因突變。確定性效應指:接觸輻射,但輻射量必須高到一個閾值,纔會出現危害,包括急性放射病、放射性白內障、皮膚放射性損傷和輻射致不孕症等。影像檢查中,醫療輻射量通常遠低於閾值,因此不會出現確定性效應,但隨機化效應是可能出現的,而且沒有辦法預測和預防。按估算,若某人接受10mSv的醫療輻射,終生輻射致癌的機率約爲萬分之五。

醫院輻射對人體的危害3

醫療檢查的輻射對人體危害大嗎

  B超、核磁共振都沒有輻射

B超的原理是用超聲在人體內傳播,由於人體各種組織有聲學的特性差異,超聲波在兩種不同組織界面處產生反射、折射、散射、繞射、衰減以及聲源與接收器相對運動產生多普勒頻移等物理特性。應用不同類型的超聲診斷儀,採用各種掃查方法,接收這些反射、散射信號,顯示各種組織及其病變的形態,結合病理學、臨牀醫學,觀察、分析、總結不同的反射規律,而對病變部位、性質和功能障礙程度作出診斷。所以超聲檢查項目是沒有輻射風險。

核磁共振又叫核磁共振成像技術,核磁共振是種物理現象,它是利用原子核自旋運動的特點,在外加磁場內,經過射頻脈衝的激發後產生信號,用探測器檢測並輸入計算機,通過處理、轉換在屏幕上顯示圖像,它的原理非常複雜,簡單的歸納爲用特定頻率的射頻脈衝,進行激發氧質子、吸收一定量的能而共振,即發生了磁共振現象,停止發射射頻脈衝則被激發的氫原子核,把所吸收的能量逐漸釋放出來,它的相位和能級都恢復到激發前的狀態,這恢復的過程稱爲持續過程,而恢復到原來平衡狀態所需要的時間就稱爲持續時間。

醫院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第3張

  X光片及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雖然有輻射,但劑量很小無需擔心。

X線之所以能使人體在熒屏上或膠片上形成影像,一方面是基於X線的特性,即其穿透性、熒光效應和攝影效應;另一方面是基於人體組織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別。由於存在這種差別,當X線透過人體各種不同組織結構時,它被吸收的程度不同,所以到達熒屏或膠片上的X線量即有差異。這樣,在熒屏或X線上就形成黑白對比不同的影像。CT成像基本原理是用X線束對人體檢查部位一定厚度的層面進行掃描,由探測器接收透過該層面的X線,轉變爲可見光後,由光電轉換器轉變爲電信號,再經模擬/數字轉換器轉爲數字信號,輸入計算機處理。圖像形成的處理有如將選定層面分成若干個體積相同的長方體,稱之爲體素。

掃描所得信息經計算而獲得每個體素的X線衰減係數或吸收係數,再排列成矩陣,即數字矩陣。數字矩陣可存儲於磁盤或光盤中。經數字/模擬轉換器把數字矩陣中的每個數字轉爲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塊,即像素,並按矩陣排列,即構成CT圖像。一次普通的X線攝片檢查根本無需過多擔心,CT檢查的輻射量要高出一些,但是目前CT檢查的輻射量都在安全範圍內,而且隨着設備越來越先進,輻射劑量會越來越低。根據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制定的標準,輻射總危險度爲0.0165x10-3/mSv,也就是說,身體每接受1mSv的輻射劑量,就會增加0.0165 x10-3的致癌機率。一般四肢做一次X光的輻射量爲約0.01mSv,導致健康人羣患癌的風險在千萬分之一左右。

像X光片、CT這些放射檢查存在輻射,但輻射量並不大,都在安全範圍之內,如果有病情的需要,大可坦然的接受相關檢查。醫生也會根據患者的病情,決定檢查的方法,同時在檢查時也會對患者的非檢查部位尤其是射線敏感部位(如甲狀腺、性腺等)進行屏蔽防護。隨着檢查設備不斷的更新換代,各個檢查的輻射量也在不斷的降低,最大程度的保護老百姓的安全。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