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做好孩子幼小銜接

本文已影響3.49K人 

家長如何做好孩子幼小銜接,這時候就需要家長耐心引導,出現問題就說明孩子的成長還有進步的空間,解決問題、培養能力,是很多孩子的發展目標,此時的耕耘會讓孩子在未來受益良多。爲大家分享家長如何做好孩子幼小銜接。

家長如何做好孩子幼小銜接

家長如何做好孩子幼小銜接1

小孩子的入小學銜接一直都是家長們所關心的問題,但是目前仍有許多的父母對於小兒銜接總體處於一個模糊現象,以下就由育兒專家爲家長們詳細的解答下小兒銜接中所不懂的一些問題,幫助孩子在小學裏能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教育界人士認爲,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在孩子入學之初,不僅要準備孩子的學習用品,還要對孩子進行科學的心理調適。

家長提問:要不要提前教孩子識字、寫字?專家建議:可以引導孩子對漢字產生一定的興趣。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多多少少已經認識一些字了,而家長也在有意無意地引導孩子認一些字。比如家長經常帶孩子去的一些場所,像公園、超市等,這些地方寫在門口的字,孩子肯定認識幾個,這些都是無意識學習的結果。關鍵是要注意保持孩子這種無意識學習的興趣和習慣。

對於寫字,不提倡學前幼兒寫字,因爲幼兒的發育有一個過程,孩子的手勁還沒達到,協調能力也有限,提早寫字反而會欲速則不達。寫字涉及握筆、對字結構的拆分等問題,所以寫字是可以等上小學之後再來進行。如果學前幼兒使用了不恰當的學習用具,寫字姿勢及握筆姿勢不正確,這些問題都需要在小學期間花力氣來調整。

支招:

1、紙條遊戲。平時和孩子除了語言交流外,還可以和孩子玩紙條對話遊戲。當你想和孩子交流或讓他(她)做事就寫在紙條上,將紙條上的字讀給孩子聽,慢慢孩子就認識這些字了。

2、兒歌法和興趣法。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讀讀漢字兒歌,既拓展孩子的思維又引導孩子學漢字。所謂興趣法,就是根據孩子的喜好,來強化其對字的認知。比如,有的孩子很喜歡恐龍,只要與恐龍有關的書,孩子都會仔細看,時間長了,對書上的字也慢慢熟悉了。

家長提問:讀書、寫字、做算術……有些家長爲了讓孩子提前適應小學的學習內容,已經先人一步“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但也有家長擔心,孩子提前學這些,會不會適得其反,讓其對學習失去興趣?

專家建議:在孩子升入小學之前,家長更應該關注的是孩子性格的培養和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教育。比如,孩子是否開朗,願意與人交流;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是否學會了傾聽和表達等。另外,家長還要注意培養孩子與人合作的精神。比如,能與其他孩子一同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一起做遊戲等。這都是學習,而不是僅僅學習知識才叫學習。

支招:

1、要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要注意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比如,可以從購物開始做起,帶着孩子一起買書包、買文具等學習用品。

2、在孩子入學前,不妨帶上孩子走進未來小學的校園,有條件的話還可以走進課堂,讓孩子親身感受一下小學校園的氛圍,加深對學校的概念,對學校生活產生嚮往之情。這樣,孩子在進入小學時就會消除緊張心理。

家長提問:孩子愛玩愛動坐不住怎麼辦?

專家建議: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上了小學,班級授課制會有一定的紀律約束。這就要求孩子有一定的自控能力,有遵守紀律的意識。

對於一些愛玩愛動的孩子,家長和老師首先要認清孩子的行爲目的,在孩子“故意”引起老師或家長注意的時候,不讓他“獲得”注意;而當孩子表現良好,即使是微小的努力,甚至需要家長和老師用放大鏡才能觀察到的進步,要“給予”注意,及時鼓勵。

提醒:

1、孩子上小學不宜過早,特別是六歲半以下的孩子。因爲年齡偏小的孩子會過早地感受壓力,有可能會失去對學習的興趣。

2、幼兒上一年級的前幾個月由於環境陌生、有學習任務、特別是學習拼音相對比較生疏,孩子可能會感到有壓力、不適應,這就需要家長花更多的時間關注孩子,並和老師及時溝通,使孩子儘快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

支招:

1、給孩子送個小鬧鐘,以此來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10分鐘、15分鐘、20分鐘……慢慢增加定時鬧響的時間,讓孩子懂得在規定的時間內應該做什麼事,不應該做什麼事。

2、在孩子遇到困難或者問題時,家長應鼓勵孩子找尋各種可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並引導孩子評估每一個方法的優點和缺點,潛移默化中,達到讓孩子養成規範意識的教育目的。

教育界人士認爲,幼小銜接時期,家長更應關注的是孩子性格的培養和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教育,而不是一味“搶跑”,盲目追求知識的灌輸。

從目前的調查來看,大部分的孩子幼小時期銜接不暢通,其中的.原因多是由於父母們盲目的追求知識的灌輸,而忽略了對孩子良好行爲習慣的培養,看了以上的文章希望家長們都能有所明瞭,爲孩子小學的銜接做好充分的準備!

家長如何做好孩子幼小銜接2

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如何做?

開篇語--什麼是情緒?

情緒是一個人對所接觸到的世界和人的態度以及相應的行爲反應。人的情緒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快樂、激動、悲傷、恐懼、憤怒、害怕、擔心等等感覺。對於幼兒來說,情緒體驗更是無處不在的,正如發展心理學家所說:“幼兒的世界就是一個情緒的世界。”幼兒期是情緒智力發展最爲迅速也最爲關鍵的時期,因此,關心幼兒的情緒,瞭解幼兒情緒能力發展的水平和特點,理解成人——幼兒相互交往活動對幼兒情緒智力發展的影響,是每個父母和幼兒教師的必修課。

生氣的孩子就像是一個充滿氣的氣球,不由自主,無法控制。於是,這隻小氣球滿地打滾,大哭不止,其實,你不過不允許他吃皮蛋而已。一般情況下,束手無策的父母可能這樣做:

1、以怒制怒。“小孩子哪來那麼大的脾氣?”“不準哭!你這是什麼態度!”“再鬧,不給你吃飯了。”

2、生氣不該。“不生氣,咱們不生氣,要乖。”“別生氣,不就是一個皮蛋嘛!”

給生氣一個理由

對語言發育還不十分完善的孩子,生氣的情緒能夠給看護者一個信號:“有事情讓我無法忍受。”從而引起看護者的關注,他又哭又鬧,整個屋子都是他的哭聲,像風暴一樣讓人感到討厭和憤怒。其實,孩子身體裏同時也在醞釀一場“風暴”,劇烈的心跳,神經元被激活,內分泌改變,以致產生了許多控制不住的能量需要釋放。

放氣招數

理解和接納孩子的情緒。一直以來,傳統文化都認爲應該剋制情緒,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情緒”還是一個新觀念。我們仔細想想,我們不允許孩子吃他喜歡的“皮蛋”,這沒有錯,可“搶”走人家喜歡的東西,還不讓人家哭就有點沒有道理了。

拍拍他的肩,或者抱抱他,對他說:“不讓你吃,很生氣吧。媽媽知道你生氣了。”允許他在你懷裏或者靠在你身上抽泣一會。最好不要說:“不準哭!”“再哭,把你關到黑屋子裏去。”

蹲下來,以孩子的高度看待他們所面對的問題和處境,以孩子的方式適度地引導和疏解。

“看看你生氣的樣子,是這樣的。”學學他生氣的樣子,“再‘生氣’一次,媽媽看看。”再學學他生氣的樣子,最好再誇張點。把他逗笑了再說。然後再把他的注意力引向別處。此時,不用乘勝追擊給他講道理:“皮蛋含鉛,不能吃,吃了要生病。”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講道理只會再次讓他想起剛纔的不愉快。道理最好等他大一點,或者過一陣子再講。

平時,家長還可以做這些工作:

1、家長要以愉快、喜悅的情緒感染孩子。因爲情緒是可以相互感染、影響的,尤其是幼兒。家長和教師要有意識地以愉快、喜悅的情緒去感染他們。經常發怒和情緒焦慮的幼兒,基本上都是因爲受到父母的情緒影響造成的。有的幼兒雖然父母的心情較好,但由於父母對他們過分溺愛、遷就,因而脾氣暴躁,經常發怒。

2、要細心瞭解孩子的需求,並給予恰當的滿足。幼兒有生理和心理的種種需求,有些需求如果是合理的,也是成人力所能及的,就應當給予滿足,這樣可使幼兒情緒穩定和愉快。

3、如你的孩子正迷戀於看電視,但睡眠時間一到,媽媽就立即將電視機關上,命令他上牀睡覺。開始時,這種簡單、快速的處理方法會激起孩子大哭大鬧。以後,父母商量改變方法,當睡眠時間已到,孩子仍在看電視時,媽媽就說:“寶貝乖,再看一會兒就會去睡的,是嗎?”或者說:“我喊完一二三,你就上牀去睡覺,好嗎?”這樣就給孩子留有情緒變換和思考的餘地,幼兒接受要求時就容易適應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